“老朽從不騙人。”苦浮舟言罷大袖一揮,麵前九位老道人盡皆抽了幾口大氣!
隨即,九人緩緩睜開眼皮,好似千年未曾動過的幹屍一般慢慢扭動筋骨。他們的老眼渾濁無神,表情苦大仇深,皆是一副生人勿近之相。
鄴王望著他們默默思慮,苦浮舟的聲音又從旁邊傳來:“考慮一下吧,隻需要你一聲令下,外麵的西梁軍隊就會血流成河!不日閣下濮東郡的大軍就會馳援來到,到時候和中都府與青候公子會師一處,大事可期!”
鄴王沒有答話,很明顯,中都府和西梁穆青候皆有自己的計劃,而自己不過是其實現計劃報複的一枚棋子。就像苦浮舟所說,這九個人並不能夠扭轉現今的格局,反倒是會成為安插在自己身邊的不安分眼線!
眼下已經不是西梁一家獨大的時代,十九列國諸侯間的關係複雜難明。誰能夠做好這中間的製衡,誰就能夠真正的稱王稱霸!
“暫且先按兵不動,我自有合適時機請九位前輩出山!”鄴王思慮良久後開口,苦浮舟似乎早已料到他會這般,當即微笑道:“怎麽,最為珍惜自家祖業的大王子,真的甘願看著西梁黑軍屠戮陵陽百姓?”
“自然是不願,但黑軍勢大,非我們十幾個人能夠纓鋒。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這些軍隊都是穆青候的弟弟穆念花的手筆吧?”鄴王冷聲笑答。
“小友果真聰慧。”苦浮舟沒有否認。
“西梁一共就兩位皇子,穆青候的大軍還在趕往陵陽途中,這並不難猜測。說到底你們都是流氓行徑,把整個北戎州變成天下博弈的戰場,苦的是我們北戎州的黎民百姓!”
鄴王說得眉目悲戚,在國家大事上,他這顆憂國憂民的心始終沒有變過。這也是他和太子涼的區別,太子涼一直醉心功業,而他除了想要王位,更想要黎民百姓那顆俯首稱臣的心。
苦浮舟見他堅持己見,當下也並沒有多說什麽。九人在其揮使下緩緩起身,一起離開了寒潭地底。
話分兩頭,在陵陽城西城區的一條長街上,穆念安率領著一眾西梁黑軍從寒杏樹下爬了出來。整座陵陽城遍布古陣道的陣眼,皆是用寒杏樹作為遮掩工具。不過這群黑軍自打爬出來後並未到處砍殺,反而是頗為狼狽地到處抱頭鼠竄!
原因很簡單,有人在追殺他們,城裏出現了反抗穆念花黑軍的編製勢力!
穆念安已經和這夥人交手兩次,折損了大半死侍,反倒是和其它陣眼部隊徹底走散。追襲的人也不趕盡殺絕,反而是貓捉老鼠般將其步步引入到了這條長街之上。
緊接著,穆念安眼神古怪地看到了一排牌坊店鋪。這些店鋪的名字不倫不類,做的營生也似乎從來都沒聽說過——
啞巴按摩!
街兩側兩大排全部都是所謂的啞巴按摩店,此刻湧出一群身穿紅衣遮麵的古怪家夥,正是早些時候那些從良的服部兵乙!
他們擎著雪亮的鐵畫銀鉤,好似囤積的西紅柿般擠滿了街道的兩側,將穆念安和幾十名黑軍給堵在了中央!
隨後,一位身著白狐大氅的華服公子從服部兵乙裏款款而出,人還未至,聲音便清朗傳出:
“穆姑娘大駕光臨陵陽西城,罷黜太子趙涼這廂有禮了!”
這方太子涼粉墨登場,殊不知在那陵陽山宮裏,還有位繡花將軍心心念念在想著前去尋他。
西梁曆一六二年,北戎曆鴻靈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審案第十日。
暫且不提穆念安,這一日破曉,三千琉璃大道,宣隆門。
周遊四人站在門下。
從這裏仰望四方,陵陽城一片狼藉,屋舍升狼煙,孩童不見啼,李眠觀之痛心疾首,周遊知他心意,輕拍其背安慰。
“陵陽城發生了一些變數之事,並不僅僅是這一座城池,但也恰恰是起源於這一座城池,西梁是禍亂之始,但絕非禍亂之末。”
“道長,你此番話,我聽不懂。”
的確,周遊要表達的用意,可能隻有道士自己心裏清楚:“案子還是要糾察下去,等案子悉數貫通,該懂的自然會懂。”李眠:“我有些力不從心,我隻看到我大戎子民怨聲載道,任人宰割好似豬羊芻狗!”
“野心家從不會體恤民心,隻想著亂世分一杯羹,將軍雖有菩薩心腸,但太子涼卻不這般想,若是真的可憐天下百姓,那便不要去找他助紂為虐即可。”
周遊好言相勸,李眠卻聞言苦笑。
“我即便是不去助他,他還是會塗炭起兵。我隻是一員武將,於諸侯謀士眼中不過滄海一粟,即便是武藝再高,也依舊是可有可無。畢竟行軍多年,懂得這天下紛爭從來都不是棋子說了算的,棋手不會管滿盤狼藉,隻要最終能達成所願,哪怕是棄子如山亦是如沐春風般心無旁騖!”
周遊:“應當是毫不留情,將軍,不過你能懂這般道理,已經是難能可貴,那現如今你可還要去尋他?”
李眠點頭:“自然還是要的。”
“太子涼於你有恩,你是知恩圖報之人,恩情自會湧泉相報。再者陵陽城已成亂局,各路諸侯都有可能侵入染指,越是這般田地越是要支持大戎皇室。畢竟侵略者名不正言不順,不論太子涼和鄴王做過什麽,畢竟都是正宗。尊王攘夷的旗號打的響亮舒坦,也符合將軍的愚忠秉性,我說的可對?”
李眠淺笑,默默點頭。
“如此一來那便分頭行事,你去尋太子涼,我另有地方要去。”周遊說完此話,李眠已經有所了然:“道長可還是要查案?”
道士點點頭:“陵陽能有今日,完全和前朝舊案有關。因此若要破局,當然也要繼續從案情入手。眼下還有些疑慮未解,自然要找到明白人解解心寬。”李眠瞧看了公羊千循一眼,有些孤疑的踟躇半晌,但最終還是什麽話都沒說。
“將軍隻管前去,公羊真君和我同屬道家,漸離又是我門下童子,在此城中自保無礙。”李眠聞言點頭,扛起紅纓長槍,拜別周遊後大步流星的朝城西奔去。
周遊目送其離開,回身看向漸離,神色少有的冷峻下來:“為何不聽我的話,私自下山來尋我?”
漸離:“山上隻剩一位小僧,你和師父都不在,我實在是放心不下。”
公羊千循:“漸離道長道術通玄,若不是有他相助,在下也不能這般迅速找到陣眼所在,因此他下山來當屬是機緣所致,也是陵陽城的福澤寬厚,天不亡大戎當屬這般。”
漸離被公羊誇耀,低著腦袋吐舌羞紅了臉,周遊卻眉頭微皺:“公羊道長,漸離不是道長,他僅僅是道童。”
“有何分別?”公羊千循不明所以。
“不周靈山道的規矩,不修道家典籍,沒有道基者,不能稱之為道士。”公羊千循聞言卻搖了搖頭:“門閥有別,道門正宗並無這般定論。”
“所以說這是靈山的規矩,靈山不是道門,道門亦不是正宗。”這話周遊說的很篤定,公羊千循聽聞此話,雖未惱怒但已有不快,周遊亦是寸步不讓,眼神堅定好似觸摸到某種底線。
公羊千循:“漸離道友若是在道門中,憑借一身高深道術足可位列長老供奉,在不周靈山道裏竟然隻能屈尊道童,屬實是聞所未聞,況且道友所言的不周靈山道在下也是見所未見過,平日裏偶有聽從司馬師叔說起,但也隻是道聽途說,因此周道長所言是否屬實,在下還需斟酌一二。”
周遊灑然揮手:“我從不與人爭論道法宗派,你想要道門是什麽,道門便是什麽好了,不過漸離是我家道童,還是要跟著我繼續行路遊方的,倒是公羊兄你此間事了,可以不再追隨我等,送客不留,道友自便。”
他說罷和漸離一起爬上青牛,將白貓抱在懷中,衝著公羊千循微微拱手。
公羊千循沒想過周遊會此般冷淡,當場微微愕然,隨即默默搖頭道:“周道長你有所誤解,在下並非是要和你爭論高下,實則是家師有命,讓我帶你同去俊海國,因此周道長你眼下的境遇安危,我還是要管上一管的。”
“且隨真君心意,不過我們騎牛,你自己行路會不會太過孤單?”
“不勞道長掛心,我有道術在身,當可縮地成寸,道長還是說說此番要去向何方。”周遊見他執著也不推脫,當即打個哈欠:“時間無多,凰棠別院!”
說罷,在漸離耳邊低聲喃喃幾句,漸離明了後駕馭青牛上路,沿途不斷有亂軍湧冒出來,但都仿若看不見青牛般擦身而過,周遊在牛背上晃晃悠悠,沒過多久便趴倒酣睡起來,公羊千循默默在一側跟隨,一言不發手中按住劍尾。
與此同時,城南方向,出城門有條羊腸道,號為南湘古道。
陵陽城越來越擁堵,到處都是亂民,到處都是見人就殺的西梁黑軍,而陵陽城外延綿幾百裏亦是生靈塗炭,殘肢斷手比比皆是,血流成河觸目驚心!
隻不過就像是周遊所言那般,在陵陽城外行凶作亂者,並不是西梁軍!
南湘古道本是陵陽的南大門,後來聽說鬧了不祥之事,換址另建了新門,這南湘古道也就荒廢成了羊腸古道,但陵陽城的老輩人都心裏清楚,這條道是能通官道的,從這條路走出去,能一直去到蒼梧國的邊境轄區。
而此時此刻,南湘古道上,一隊人馬正在緩緩行路。
每個人的臉色都憔悴焦灼,不過明顯的是體力不濟,不舍晝夜的舟車勞頓,紛紛已是驚弓之鳥,身體趨近油盡燈枯,隊伍前方一位長須官吏鐵青著臉,正是舉家遷徙的溫侯俊。
南瑾坐在轎子裏,撐開簾布望向窗外,大雪越下越猛烈,連身後的喊殺聲都顯得小了一些。
她本就身體羸弱,連夜奔波更是染了風寒,瞧看半晌後便昏睡下了,轎子外的老太監憂心忡忡,連忙吩咐著煎藥例湯,這都是出行前為南瑾備好的東西,而南瑾也睡的不大安穩,嘴巴裏念念有詞,翻來覆去都是那同一個名字:
小長安,小長安,小長安......
老太監照顧南瑾睡下,打馬來到隊伍前頭,稍稍矮溫侯俊的馬匹三寸。
“公公有何事?”
“小姐身體柔弱,禁不起這般折騰,眼下已經出了京城,並無追兵來犯,還是尋一處地界稍作歇息,畢竟大夥也都不是軍武出身,眼下也都是強弩之末。”
溫侯俊麵沉如水,思量半晌後微微點頭:“言之有理,都已是驚弓之鳥,不宜再火上澆油,那公公給個提議,哪裏有好的歇息去處?”
老太監聞言大喜:“往南再走三裏路程便到了黔陽地界,那裏原本有座界碑,後來被人修成了山神廟,往日裏走馬行路者大多都會在那裏歇腳下榻,眼下大雪紛飛,小姐亦感了風寒,有了這山神廟,棲身養病喝些湯藥,最起碼睡個安穩再遭受顛簸不遲。”
溫侯俊聞言應允:“便依公公之諫。”
當下,隊伍快馬加鞭,三裏路程倏忽而過,果然瞧見一方青灰老廟,並不算寬厚敞亮,但足以讓溫侯俊及家眷避寒。
溫侯俊沿途一直在往回瞧看,自從陵陽仙宮火起,他便不得安神,好在一路上相安無事,不過他本是多疑之人,若不是牽掛自家千金身體,決然不會就此止歇的。
當下命人將南瑾安排進山神廟,除了老太監和幾名貼身丫鬟外,其餘人等盡皆不準入內,溫侯俊向來治家有方,因此也無人敢忤逆出言,隻不過大雪著實凜冽,這一眾家眷下人,著實是要遭受不少苦頭了。
山神廟內沒有床榻,除了一尊泥塑神像外再無它物,地上滿是枯草席子,大門也破了好幾個洞,風雪從外麵嗚咽著湧進來,粘在溫侯俊的長須上凝結成冰。
老太監在神像前點了篝火,山神廟的頂簷早已破落,大片大片的雪砸落下來,不過比起外麵的天寒地凍,還算是聊勝於無,篝火的煙塵恰好可以有個出路,倒也不至於完全風餐飲露。
南瑾還在安靜沉睡,麵色**嘴唇幹澀,老太監和溫侯俊悉心照料,溫侯俊一改往日的陰翳麵孔,為南瑾煮藥侍奉,將自己的六房妾室都盡數拋在一旁,引得一眾婆娘紛紛忿忿不平,卻無人敢真的站出來說三道四。
因為每個人心裏都清楚明白,南瑾就是溫侯俊亙古不變的心頭肉。
溫侯俊膝下無子,唯有這一位千金,自然視若珍饈之物,偏偏南瑾的病又這般古怪,從數年前開始便無人可以醫治,此病不會置人於死地,但卻時時病如西子軟弱無力,這也導致南瑾年方二八依舊不出閨閣,畢竟娶妻生子乃是十九列國看重的倫理大事,試問誰願意迎娶一位多愁多病無法生育的女子為妻哪?
篝火升起,南瑾睡的安穩,老太監和溫侯俊默默陪伴身旁,廟外不時有哀怨傳來,溫侯俊厭惡其打攪南瑾修養,派人出去殺掉兩位,隨即便安靜下來如死一般的沉寂。老太監早就見識過溫侯俊的諸般手段,因此也沒有過多驚訝出聲。
老太監:“小姐這般下去,跟著隊伍行路還是苦了些。”溫侯俊:“整個北戎國都已無容身之所,瑾兒若想活命,就必須吃掉這些苦頭!”
“也不知小長安那後生去哪裏了,小姐向來都是他照料的最好,眼下不見蹤影,真真是不中用的狗東西!”
老太監提到小長安,溫侯俊亦是麵目不喜,不過卻沒有多說什麽。
便在此時,外麵又嘰嘰喳喳的騷動起來,溫侯俊冷眉斜挑,剛要出言嗬斥,老太監卻麵目驚恐的示意他噤聲:“溫大人,動靜不對勁!”
溫侯俊亦是沉靜下來,果然聽出外麵的下人恰似呼喊,雜亂中隱隱有馬蹄鳴金之聲,轟轟隆隆由遠及近,最終塵埃落定,不曉得外麵已是何般光景。
他暗暗咽下口水,回看一眼南瑾,發現她此時已經被吵醒,正蒙著毯子驚恐的望著他,眼神害怕而又無助,老太監亦是滿頭冷汗,透過門上露出的窟窿,一點點槍尖紅穗像是星火燎原,隨風鼓動卻又好似生根。
溫侯俊衝著南瑾輕拍兩下,擠出笑容為她蓋好毯子:“沒事,老朋友來看爹爹。”
南瑾渾然不信,溫侯俊起身邁步往外走,南瑾拉住他,手到半途又無力下墜,溫侯俊觀之心中微酸,麵朝廟門不看南瑾,眼神底暗再次氣度沉凝如山。
“開門,迎客!”
山神廟門開啟,外麵的刀光銀甲吐露森寒,雖然人數不眾,但也足以將山神廟包圍三圈。
迎麵軍陣之首,一將光頭長須,看似年過知命,身材卻莽壯如牛,鼻闊口方,白須配半口金牙,死魚眼配招風耳,鐮刀眉配青牛鼻,半身赤膊虎紋疤,半身甲胄魚鱗鎧,腰佩斬馬九環額虎睛刀,手持雙瞪甕金寶塔鐧,胯下一匹青黑嘶鳴高烈馬,初見若古刹鎮宅怒目金剛,再看如阿鼻地獄鬼差閻羅!
隨即,九人緩緩睜開眼皮,好似千年未曾動過的幹屍一般慢慢扭動筋骨。他們的老眼渾濁無神,表情苦大仇深,皆是一副生人勿近之相。
鄴王望著他們默默思慮,苦浮舟的聲音又從旁邊傳來:“考慮一下吧,隻需要你一聲令下,外麵的西梁軍隊就會血流成河!不日閣下濮東郡的大軍就會馳援來到,到時候和中都府與青候公子會師一處,大事可期!”
鄴王沒有答話,很明顯,中都府和西梁穆青候皆有自己的計劃,而自己不過是其實現計劃報複的一枚棋子。就像苦浮舟所說,這九個人並不能夠扭轉現今的格局,反倒是會成為安插在自己身邊的不安分眼線!
眼下已經不是西梁一家獨大的時代,十九列國諸侯間的關係複雜難明。誰能夠做好這中間的製衡,誰就能夠真正的稱王稱霸!
“暫且先按兵不動,我自有合適時機請九位前輩出山!”鄴王思慮良久後開口,苦浮舟似乎早已料到他會這般,當即微笑道:“怎麽,最為珍惜自家祖業的大王子,真的甘願看著西梁黑軍屠戮陵陽百姓?”
“自然是不願,但黑軍勢大,非我們十幾個人能夠纓鋒。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這些軍隊都是穆青候的弟弟穆念花的手筆吧?”鄴王冷聲笑答。
“小友果真聰慧。”苦浮舟沒有否認。
“西梁一共就兩位皇子,穆青候的大軍還在趕往陵陽途中,這並不難猜測。說到底你們都是流氓行徑,把整個北戎州變成天下博弈的戰場,苦的是我們北戎州的黎民百姓!”
鄴王說得眉目悲戚,在國家大事上,他這顆憂國憂民的心始終沒有變過。這也是他和太子涼的區別,太子涼一直醉心功業,而他除了想要王位,更想要黎民百姓那顆俯首稱臣的心。
苦浮舟見他堅持己見,當下也並沒有多說什麽。九人在其揮使下緩緩起身,一起離開了寒潭地底。
話分兩頭,在陵陽城西城區的一條長街上,穆念安率領著一眾西梁黑軍從寒杏樹下爬了出來。整座陵陽城遍布古陣道的陣眼,皆是用寒杏樹作為遮掩工具。不過這群黑軍自打爬出來後並未到處砍殺,反而是頗為狼狽地到處抱頭鼠竄!
原因很簡單,有人在追殺他們,城裏出現了反抗穆念花黑軍的編製勢力!
穆念安已經和這夥人交手兩次,折損了大半死侍,反倒是和其它陣眼部隊徹底走散。追襲的人也不趕盡殺絕,反而是貓捉老鼠般將其步步引入到了這條長街之上。
緊接著,穆念安眼神古怪地看到了一排牌坊店鋪。這些店鋪的名字不倫不類,做的營生也似乎從來都沒聽說過——
啞巴按摩!
街兩側兩大排全部都是所謂的啞巴按摩店,此刻湧出一群身穿紅衣遮麵的古怪家夥,正是早些時候那些從良的服部兵乙!
他們擎著雪亮的鐵畫銀鉤,好似囤積的西紅柿般擠滿了街道的兩側,將穆念安和幾十名黑軍給堵在了中央!
隨後,一位身著白狐大氅的華服公子從服部兵乙裏款款而出,人還未至,聲音便清朗傳出:
“穆姑娘大駕光臨陵陽西城,罷黜太子趙涼這廂有禮了!”
這方太子涼粉墨登場,殊不知在那陵陽山宮裏,還有位繡花將軍心心念念在想著前去尋他。
西梁曆一六二年,北戎曆鴻靈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審案第十日。
暫且不提穆念安,這一日破曉,三千琉璃大道,宣隆門。
周遊四人站在門下。
從這裏仰望四方,陵陽城一片狼藉,屋舍升狼煙,孩童不見啼,李眠觀之痛心疾首,周遊知他心意,輕拍其背安慰。
“陵陽城發生了一些變數之事,並不僅僅是這一座城池,但也恰恰是起源於這一座城池,西梁是禍亂之始,但絕非禍亂之末。”
“道長,你此番話,我聽不懂。”
的確,周遊要表達的用意,可能隻有道士自己心裏清楚:“案子還是要糾察下去,等案子悉數貫通,該懂的自然會懂。”李眠:“我有些力不從心,我隻看到我大戎子民怨聲載道,任人宰割好似豬羊芻狗!”
“野心家從不會體恤民心,隻想著亂世分一杯羹,將軍雖有菩薩心腸,但太子涼卻不這般想,若是真的可憐天下百姓,那便不要去找他助紂為虐即可。”
周遊好言相勸,李眠卻聞言苦笑。
“我即便是不去助他,他還是會塗炭起兵。我隻是一員武將,於諸侯謀士眼中不過滄海一粟,即便是武藝再高,也依舊是可有可無。畢竟行軍多年,懂得這天下紛爭從來都不是棋子說了算的,棋手不會管滿盤狼藉,隻要最終能達成所願,哪怕是棄子如山亦是如沐春風般心無旁騖!”
周遊:“應當是毫不留情,將軍,不過你能懂這般道理,已經是難能可貴,那現如今你可還要去尋他?”
李眠點頭:“自然還是要的。”
“太子涼於你有恩,你是知恩圖報之人,恩情自會湧泉相報。再者陵陽城已成亂局,各路諸侯都有可能侵入染指,越是這般田地越是要支持大戎皇室。畢竟侵略者名不正言不順,不論太子涼和鄴王做過什麽,畢竟都是正宗。尊王攘夷的旗號打的響亮舒坦,也符合將軍的愚忠秉性,我說的可對?”
李眠淺笑,默默點頭。
“如此一來那便分頭行事,你去尋太子涼,我另有地方要去。”周遊說完此話,李眠已經有所了然:“道長可還是要查案?”
道士點點頭:“陵陽能有今日,完全和前朝舊案有關。因此若要破局,當然也要繼續從案情入手。眼下還有些疑慮未解,自然要找到明白人解解心寬。”李眠瞧看了公羊千循一眼,有些孤疑的踟躇半晌,但最終還是什麽話都沒說。
“將軍隻管前去,公羊真君和我同屬道家,漸離又是我門下童子,在此城中自保無礙。”李眠聞言點頭,扛起紅纓長槍,拜別周遊後大步流星的朝城西奔去。
周遊目送其離開,回身看向漸離,神色少有的冷峻下來:“為何不聽我的話,私自下山來尋我?”
漸離:“山上隻剩一位小僧,你和師父都不在,我實在是放心不下。”
公羊千循:“漸離道長道術通玄,若不是有他相助,在下也不能這般迅速找到陣眼所在,因此他下山來當屬是機緣所致,也是陵陽城的福澤寬厚,天不亡大戎當屬這般。”
漸離被公羊誇耀,低著腦袋吐舌羞紅了臉,周遊卻眉頭微皺:“公羊道長,漸離不是道長,他僅僅是道童。”
“有何分別?”公羊千循不明所以。
“不周靈山道的規矩,不修道家典籍,沒有道基者,不能稱之為道士。”公羊千循聞言卻搖了搖頭:“門閥有別,道門正宗並無這般定論。”
“所以說這是靈山的規矩,靈山不是道門,道門亦不是正宗。”這話周遊說的很篤定,公羊千循聽聞此話,雖未惱怒但已有不快,周遊亦是寸步不讓,眼神堅定好似觸摸到某種底線。
公羊千循:“漸離道友若是在道門中,憑借一身高深道術足可位列長老供奉,在不周靈山道裏竟然隻能屈尊道童,屬實是聞所未聞,況且道友所言的不周靈山道在下也是見所未見過,平日裏偶有聽從司馬師叔說起,但也隻是道聽途說,因此周道長所言是否屬實,在下還需斟酌一二。”
周遊灑然揮手:“我從不與人爭論道法宗派,你想要道門是什麽,道門便是什麽好了,不過漸離是我家道童,還是要跟著我繼續行路遊方的,倒是公羊兄你此間事了,可以不再追隨我等,送客不留,道友自便。”
他說罷和漸離一起爬上青牛,將白貓抱在懷中,衝著公羊千循微微拱手。
公羊千循沒想過周遊會此般冷淡,當場微微愕然,隨即默默搖頭道:“周道長你有所誤解,在下並非是要和你爭論高下,實則是家師有命,讓我帶你同去俊海國,因此周道長你眼下的境遇安危,我還是要管上一管的。”
“且隨真君心意,不過我們騎牛,你自己行路會不會太過孤單?”
“不勞道長掛心,我有道術在身,當可縮地成寸,道長還是說說此番要去向何方。”周遊見他執著也不推脫,當即打個哈欠:“時間無多,凰棠別院!”
說罷,在漸離耳邊低聲喃喃幾句,漸離明了後駕馭青牛上路,沿途不斷有亂軍湧冒出來,但都仿若看不見青牛般擦身而過,周遊在牛背上晃晃悠悠,沒過多久便趴倒酣睡起來,公羊千循默默在一側跟隨,一言不發手中按住劍尾。
與此同時,城南方向,出城門有條羊腸道,號為南湘古道。
陵陽城越來越擁堵,到處都是亂民,到處都是見人就殺的西梁黑軍,而陵陽城外延綿幾百裏亦是生靈塗炭,殘肢斷手比比皆是,血流成河觸目驚心!
隻不過就像是周遊所言那般,在陵陽城外行凶作亂者,並不是西梁軍!
南湘古道本是陵陽的南大門,後來聽說鬧了不祥之事,換址另建了新門,這南湘古道也就荒廢成了羊腸古道,但陵陽城的老輩人都心裏清楚,這條道是能通官道的,從這條路走出去,能一直去到蒼梧國的邊境轄區。
而此時此刻,南湘古道上,一隊人馬正在緩緩行路。
每個人的臉色都憔悴焦灼,不過明顯的是體力不濟,不舍晝夜的舟車勞頓,紛紛已是驚弓之鳥,身體趨近油盡燈枯,隊伍前方一位長須官吏鐵青著臉,正是舉家遷徙的溫侯俊。
南瑾坐在轎子裏,撐開簾布望向窗外,大雪越下越猛烈,連身後的喊殺聲都顯得小了一些。
她本就身體羸弱,連夜奔波更是染了風寒,瞧看半晌後便昏睡下了,轎子外的老太監憂心忡忡,連忙吩咐著煎藥例湯,這都是出行前為南瑾備好的東西,而南瑾也睡的不大安穩,嘴巴裏念念有詞,翻來覆去都是那同一個名字:
小長安,小長安,小長安......
老太監照顧南瑾睡下,打馬來到隊伍前頭,稍稍矮溫侯俊的馬匹三寸。
“公公有何事?”
“小姐身體柔弱,禁不起這般折騰,眼下已經出了京城,並無追兵來犯,還是尋一處地界稍作歇息,畢竟大夥也都不是軍武出身,眼下也都是強弩之末。”
溫侯俊麵沉如水,思量半晌後微微點頭:“言之有理,都已是驚弓之鳥,不宜再火上澆油,那公公給個提議,哪裏有好的歇息去處?”
老太監聞言大喜:“往南再走三裏路程便到了黔陽地界,那裏原本有座界碑,後來被人修成了山神廟,往日裏走馬行路者大多都會在那裏歇腳下榻,眼下大雪紛飛,小姐亦感了風寒,有了這山神廟,棲身養病喝些湯藥,最起碼睡個安穩再遭受顛簸不遲。”
溫侯俊聞言應允:“便依公公之諫。”
當下,隊伍快馬加鞭,三裏路程倏忽而過,果然瞧見一方青灰老廟,並不算寬厚敞亮,但足以讓溫侯俊及家眷避寒。
溫侯俊沿途一直在往回瞧看,自從陵陽仙宮火起,他便不得安神,好在一路上相安無事,不過他本是多疑之人,若不是牽掛自家千金身體,決然不會就此止歇的。
當下命人將南瑾安排進山神廟,除了老太監和幾名貼身丫鬟外,其餘人等盡皆不準入內,溫侯俊向來治家有方,因此也無人敢忤逆出言,隻不過大雪著實凜冽,這一眾家眷下人,著實是要遭受不少苦頭了。
山神廟內沒有床榻,除了一尊泥塑神像外再無它物,地上滿是枯草席子,大門也破了好幾個洞,風雪從外麵嗚咽著湧進來,粘在溫侯俊的長須上凝結成冰。
老太監在神像前點了篝火,山神廟的頂簷早已破落,大片大片的雪砸落下來,不過比起外麵的天寒地凍,還算是聊勝於無,篝火的煙塵恰好可以有個出路,倒也不至於完全風餐飲露。
南瑾還在安靜沉睡,麵色**嘴唇幹澀,老太監和溫侯俊悉心照料,溫侯俊一改往日的陰翳麵孔,為南瑾煮藥侍奉,將自己的六房妾室都盡數拋在一旁,引得一眾婆娘紛紛忿忿不平,卻無人敢真的站出來說三道四。
因為每個人心裏都清楚明白,南瑾就是溫侯俊亙古不變的心頭肉。
溫侯俊膝下無子,唯有這一位千金,自然視若珍饈之物,偏偏南瑾的病又這般古怪,從數年前開始便無人可以醫治,此病不會置人於死地,但卻時時病如西子軟弱無力,這也導致南瑾年方二八依舊不出閨閣,畢竟娶妻生子乃是十九列國看重的倫理大事,試問誰願意迎娶一位多愁多病無法生育的女子為妻哪?
篝火升起,南瑾睡的安穩,老太監和溫侯俊默默陪伴身旁,廟外不時有哀怨傳來,溫侯俊厭惡其打攪南瑾修養,派人出去殺掉兩位,隨即便安靜下來如死一般的沉寂。老太監早就見識過溫侯俊的諸般手段,因此也沒有過多驚訝出聲。
老太監:“小姐這般下去,跟著隊伍行路還是苦了些。”溫侯俊:“整個北戎國都已無容身之所,瑾兒若想活命,就必須吃掉這些苦頭!”
“也不知小長安那後生去哪裏了,小姐向來都是他照料的最好,眼下不見蹤影,真真是不中用的狗東西!”
老太監提到小長安,溫侯俊亦是麵目不喜,不過卻沒有多說什麽。
便在此時,外麵又嘰嘰喳喳的騷動起來,溫侯俊冷眉斜挑,剛要出言嗬斥,老太監卻麵目驚恐的示意他噤聲:“溫大人,動靜不對勁!”
溫侯俊亦是沉靜下來,果然聽出外麵的下人恰似呼喊,雜亂中隱隱有馬蹄鳴金之聲,轟轟隆隆由遠及近,最終塵埃落定,不曉得外麵已是何般光景。
他暗暗咽下口水,回看一眼南瑾,發現她此時已經被吵醒,正蒙著毯子驚恐的望著他,眼神害怕而又無助,老太監亦是滿頭冷汗,透過門上露出的窟窿,一點點槍尖紅穗像是星火燎原,隨風鼓動卻又好似生根。
溫侯俊衝著南瑾輕拍兩下,擠出笑容為她蓋好毯子:“沒事,老朋友來看爹爹。”
南瑾渾然不信,溫侯俊起身邁步往外走,南瑾拉住他,手到半途又無力下墜,溫侯俊觀之心中微酸,麵朝廟門不看南瑾,眼神底暗再次氣度沉凝如山。
“開門,迎客!”
山神廟門開啟,外麵的刀光銀甲吐露森寒,雖然人數不眾,但也足以將山神廟包圍三圈。
迎麵軍陣之首,一將光頭長須,看似年過知命,身材卻莽壯如牛,鼻闊口方,白須配半口金牙,死魚眼配招風耳,鐮刀眉配青牛鼻,半身赤膊虎紋疤,半身甲胄魚鱗鎧,腰佩斬馬九環額虎睛刀,手持雙瞪甕金寶塔鐧,胯下一匹青黑嘶鳴高烈馬,初見若古刹鎮宅怒目金剛,再看如阿鼻地獄鬼差閻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