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行間撇了撇嘴:“都是穆藍微那家夥的餘孽,有什麽留著的必要嗎?我向來支持你做任何事情,畢竟虎毒不食子,但你這些日子的行為的確令我傷懷,難不成說你忘記林家的血仇了嗎!”


    葛行間撇了撇嘴:“都是穆藍微那家夥的餘孽,有什麽留著的必要嗎?我向來支持你做任何事情,畢竟虎毒不食子,但你這些日子的行為的確令我傷懷,難不成說你忘記林家的血仇了嗎!”


    “沒忘。”周遊回答的幹淨利落。


    “那你為何還如此與我作對!”葛行間憤怒地甩了甩衣袖。


    “我話還沒說完,師父。”周遊頓了頓:“首先,我遊方天下向來不長記性,根本記不住什麽深仇大恨,所以更談不上什麽遺忘一說。再者,您是我師父,您在我看來也僅僅是我師父,我雖認了您的名分,但我現在是修道之人,在我們不周山道,您就是我的師父,一輩子都不會改變這一點。”


    “這麽說來,你算是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了。”葛行間聞言悵然若失,一雙渾濁老眼也變得逐漸狠辣起來。


    他把目光從周遊身上移開,隨即看向漸離:“離兒,你也執迷不悟?”


    漸離被他瞧看的滿麵通紅:“回大師父的話,漸離一直都是跟著師兄的,師兄去哪裏,漸離便去哪裏。師兄想要做什麽,漸離便跟著做什麽!漸離也不懂什麽大道理,漸離隻知道師兄要做的事情,絕不會錯!”


    最後這幾個字說得擲地有聲,令葛行間的眉毛又往上挑了幾分!


    “就為了你這個狗屁師兄,你就甘願欺師滅祖?”


    葛行間朝著漸離暴喝,漸離躲到周遊後麵不敢看他。周遊一把將他護住,隨即眉目不讓地朝著葛行間反瞪了回去:“大人說話,莫要嚇著孩子。”


    李眠從城牆上坐起身子,望見下方這位慵懶的青衫道士,一時間抿嘴淺笑,好似是真的開心一般:“你有點意思。”


    周遊從下方抬頭仰望,似乎也被他這話逗樂了:“世人都這般無趣嗎?”


    李眠聞言恍神,又拍開一罐烈白,西風驟,仰頭痛飲,喉間嗡鳴。


    周遊將白貓放進竹匣裏,俯首裹了裹身上道袍繼續問他:“天已上寒,你喝酒不溫嗎?”李眠挺直身板兒,握住身邊紅纓:“冷酒過千腸,熱血猶難涼!”


    說罷抿抿嘴巴,腳踏紅纓槍尾,輕輕一個燕子拐,將長槍踢飛起來。手腕兒大擺一個龍門陣,長槍橫落,抖手使了一股子巧勁兒。槍身蕩起漣漪,顫聲螺旋升天,李眠虎目圓睜,眼瞳裏紅纓綻放。大喝一聲飛身而起,一招旱地拔蔥躍起丈餘,手掌輕擒槍尾,擺了一道大槍花兒後又猛抖手。紅纓槍激射而出,直落到不遠處的機駑桅杆上!


    桅杆被打的殘影亂顫,好久好久才恢複安靜。


    那杆紅纓槍,從金墉城門上筆直落下。槍尖入土三分,紅纓染血,更顯殷紅。


    周遊靜靜觀望一切,看罷不禁鼓掌開口讚歎:“好俊的武藝,這是何等武功?”李眠佇立城上眼角陰翳,發絲微亂徑自喃喃:“家傳武藝。”


    周遊更顯讚歎:“將軍家學淵博,我初下山來,還是第一次見到紅塵大世裏的武藝,試問方才這套把式可有名姓?”


    此話一出口,李眠竟然腦門見汗,語調也有些踟躇不定起來:“無名無姓,隨性使然罷了,道長無需介懷。”


    周遊表情惋惜,他看看那支槍,抱手發問道:“如此俊俏卻沒有名分,著實是有些不地道了,那你方才舉動,又是何意哪?”


    這話問的李眠更顯窘迫,撫手擦汗道:“沒什麽,就是想打開金墉城門放你進來。”周遊看了一眼碩大的城門,不解追問:“城門還是城門,為何不見動靜?”


    李眠不答,半晌後,語氣微小:“失誤了,沒打開······”


    周遊愣神,轉瞬即眉開眼笑,打馬前行拔出紅纓槍,舉高麵向灼陽:“沒事,還是蠻帥的。”


    而城牆上已經少了一個酒鬼,半晌後金墉城門打開,吊橋下落,繡花將軍在門內招手:“我把醜話說在前頭,這城現在已是有來無回之地,你確定要進來?”


    周遊點點頭,輕拍胯下的拐子老馬道:“拐子馬想去何方,何方便是方向。”


    李眠看了看馬,感覺枯瘦如柴,偏偏一雙眼又雪亮含蘊。又看了看道士,感覺年輕氣盛,偏偏一雙眼皮又半閉半睜。


    這一人一馬顯得頗為蹊蹺,不過眼下似乎他也顧不上瞧看這些,輕歎口氣說道:“這倒也是種活法兒,不過你死了可別怪我。”


    周遊笑笑,打馬進城。於馬上展開竹簡,一邊走一邊寫,於穿越城門之際,狼毫揮灑已成一詩:


    南山北水此門中,


    東臨西佛相映濃,


    拐馬銀橋初相見,


    將軍道士瘦西風。


    抖筆吹墨,竹簡輕收。白貓睡的酣熟,紅纓槍歸還李眠。李眠麵目慚愧,悻悻然有些不安。


    周遊就這般進了城池,吊橋升起,城壕下滿是瘡痍。


    路上,一個繡花將軍,一匹拐子老馬,一個青衫道士,配上一隻酣睡白貓,組合的奇形怪狀。


    李眠也是滿心好奇,二人互通名姓後,李眠開口發問道:“你方才來的時候,有沒有見到西梁的軍隊?按道理說眼下的邊關時節,不應該有你這般隨處遊蕩的人了。”


    “你在懷疑我什麽?”


    周遊靜默淺笑,氣度沉凝不亂。他的確是從不周山上迤邐行來,路上也確實見到過黑色的陣仗。不過非常明顯,眼前人定然將其和那群軍伍扯上了關係。


    這也實屬正常,畢竟光天化日之下,戰亂紛爭之時,一個手無寸鐵的道士,如何越過佘穆莊的大軍營寨,從而堂而皇之的悠哉扣關進城,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不過李眠似乎疑心不重,扛著槍大大咧咧的往前走:“我不管你是誰的斥候,這城池索性已然無望。你來便來走便走,別影響我吃肉喝酒即可。”


    “你這將軍倒也算灑脫無趣,我若說外麵的軍隊根本無暇管我,你信便是信了,不信便徑自不信。反正這世間一直都是這樣,我師父在下山前就和我說道過,紅塵大世裏,沒有誰是真的在乎誰的。人皆如此,事皆如此。”


    周遊說罷,將竹簡遞給李眠。李眠展卷看罷,默默地收在腰間。


    “詩不錯,這貓是怎麽回事?”可能是緩解尷尬,李眠隨口問了一句白貓。


    “睡著了,魂丟了,它叫歸去來兮,名字是從墓碑上取的。”周遊沒有過多解釋,他把白貓取出來搭在肩上,重重歎了口氣:“這家夥又胖了。”


    二人走了半晌,兩側關門閉戶。城內黃沙四起,一派破敗景象。


    “人都逃難了嗎?”青衫道士四下瞧看。


    李眠默然點頭,隨即又晃晃腦袋,跑到旁邊的酒肆裏偷拿了幾罐烈白。


    就在這時,迎麵拐角處出現了一隊儀仗。人數二三十,男女老少皆披白綾。周遊豎起耳朵,聽到了身側百姓家內的對話:“這又是死了哪戶人家啊?”


    “誰知道,少多嘴,多睡覺!”


    “是,是,多睡覺,少挨刀!”


    他朝兩側人家望去,似乎感覺有些不大對勁,伸手拍拍身邊的將軍問道:“他們為什麽把自己釘在屋子裏?”


    的確,整條街的兩側,門都上鎖,窗都上封條。周遊微微留意,那封條縫隙裏,那漆黑的門縫裏,正塞滿一排排黑黝黝的眼珠子,像是烏鴉鋥亮的眸光。


    將軍解釋道:“這城裏鬧了蠟人病,出來走路會被感染的。”周遊哦了一聲,又指了指送殯隊伍:“那他們為何不怕?”


    “怕,但忠孝節義還是要遵守的,在北戎國這比命重的多。”李眠微微苦笑,周遊聞言卻立時捂了嘴巴,用手在鼻前輕扇:“好臭好臭,俗不可耐。”


    李眠聳了聳肩:“隨你怎麽想,道理雖舊,但不無道理。”周遊聞言又哈哈大笑:“我看你就很不講道理。”李眠繼續喝酒:“我隻是醉的比醒的多而已了。”


    二人朝著送殯隊伍迎麵走去,周遊繼續問李眠:“你既然說這城池裏鬧了疫病,那你為何如此招搖過市?”李眠笑笑,指指自家鼻尖兒:“我嗎,心無牽掛,自然看淡生死。”


    將軍說罷便飲,眼角有熱淚盈眶。好似這酒越喝越苦一般,和眼前這黃沙世道一樣渾濁不堪。


    周遊不去胡亂猜測,依舊是眼睛半睜半閉:“那你說說看,這城裏為何會有這種病?”李眠搖頭:“不知,不過西梁軍來犯後,城內便傳開了,應當是他們搗的鬼。”


    周遊靜默思考,頓了一下又問道:“那就暫且不談,你這城裏最近有沒有來過一個叫葛行間的道士?”


    李眠搖頭細細想過,隨即搖搖頭:“道士倒是有的,不過沒有姓葛的,你找他做甚,他是你師父?”


    “嗯,失蹤不見了,我挖了他的墳,裏麵沒有人。”


    這話可謂是大逆不道,李眠亦是虎目圓睜:“你還真的是敢作敢為!”


    周遊灑然揮袖:“求得真知不落俗套,此謂之真君子也!”李眠點頭:“能把做惡事說的這麽高尚的,您算是翹楚,在下此番受教了!”


    周遊不以為意,此時此刻送殯隊伍已經和他們相遇在了一處。


    周遊和他們一一照麵,發現他們竟然沒有一個哭泣,反倒是全部淺笑盈盈。連抬著棺材的人都滿臉堆笑,一派稀奇古怪的喜慶場麵!


    周遊不明白這是為何,脫口而出問道:“死人了很高興嗎?”


    出殯眾人並沒有遷怒於他,反倒是繼續捧著笑臉不住點頭,互相之間拜首稱賀。其中一位老者排眾而出道:“這位道長請移步到邊上,莫讓我們誤了良辰!”


    周遊很眠稀奇,李眠識相的把他拉到一邊,出殯隊伍繼續行進。


    此時灼日升到最高,已到正午。隊伍頭的老者眼觀天象,立刻招手示意,隊伍兩旁立時間衝出兩排坦胸大漢,手裏握著鑼鼓喇叭,一時間喜慶的樂章充斥在整片天地之間!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周遊又看向李眠,李眠也是搖頭:“每次都是這樣,我也不知。我是派駐在此城的守將,無親無故沒人死,沒這麽好的實踐機會。”


    周遊聞言表情惋惜不已:“那倒是頗為可惜了。”


    “誰說不是呢。”


    繡花將軍也惋惜的撇撇嘴巴,隨即看了一眼自己的花袍子,盯著某處晃了晃神,隨後沒有多說什麽。


    二人重重又歎了口氣。


    過了盞茶時間,出殯隊伍走了過去,街道再次冷清蕭瑟。


    二人繼續默默地行路,沒過多久街角又出現了兩個人。一身連體紅袍從頭到腳,隻露出一條眼縫,手上握著細長的鐮刀,刀刃已經微微卷起。


    李眠拉住周遊,眉頭微皺道:“服部兵乙……”


    葛行間聞言冷笑,將眸光又轉向了道士周旋:“旋兒,你不是下山去了嗎,為何又跟著回來了?怎麽說,不怕死了?也不要功名利祿了?”


    周旋聞言默然,半晌後才咬牙憋出一句話:“師父,我隻是覺得你此舉有違天道,還是跟我們回不周山吧,我們像從前一樣不好嗎?”


    葛行間聽聞此話笑得悲慘:“從前?我哪還有從前啊!我的從前全都是血!都是血!”


    他狀若瘋癲地在憑欄處晃來晃去,足足持續了盞茶時辰。


    之後,他整個人都冷靜下來,比他身上那件黑袍還要冷上幾分。


    他的眼神中不再有溫度,也不再有情感。


    他望著麵前三個手把手帶大的孩子,一時間褶皺的老臉上滿是淚痕。


    “好......好......好!既然話都已經說開了,那今日就別怪為師不講往日師徒情分!你們和我的師徒情誼今日斷絕,從今後你們不再是不周山道的弟子,我也不再是不周山道的老道士,你們說你們堅持的是對的,我說我堅持的不是錯的,那既然嘴巴上說不清楚,咱們今日就在這淩天閣上做一個徹底了斷,也讓我看看你們都吃了什麽熊心豹子膽,出去沒幾年便敢來叫板我這個世人口中的外道邪魔!”


    說完了這番恩斷義絕的話,葛行間的麵色上也漸漸失去情感。


    他望著麵前這三個後生,黑衣大展滿是獵獵風塵。


    “你們三個都是我一手撫養長大,我從血泊裏把你們撿出來,從荒原上把你們收養,從官門的酒肉醃臢中把你們歸於門中。現在你們反過來反對我的道,還真的是晚年淒涼人心不可測!”


    若說是不心痛是萬萬不能的,但此刻周遊亦是知曉自己沒有退路。他相信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所以他堅定不移地抽出了背後的桃花劍。


    見到此劍的葛行間微微感歎,一瞬間又想到了很多更為久遠的事情。


    那座山神老廟,那個風雨中的客棧,那個背負三把樸刀的男人。


    “刀劍意的確有與我敵對的資本,若是在西梁城外,我定然不是爾等對手。但眼下我在西梁城,在我自己花費十幾年打造的陣法之中,你們根本不曉得這陣法究竟有多麽可怕,說白了還是經曆尚淺,最後也隻能會貽害自身!”


    言罷,他抬起雙臂做擁抱狀,氣度沉凝仿若一代宗師。


    “我的好徒兒們,來讓為師瞧瞧你們的本事!”


    周遊麵色凜然,朝著身後二人眼神微微示意。周旋和漸離似乎早已和他商議妥當,當即左右開弓,將周遊留在中間身位。


    周旋拿起焦尾龍弦琴,漸離拿出一隻血色羅盤。


    葛行間見狀微微悵然:“焦尾龍弦琴......多久沒有再現於世間。旋兒,你本身不通武藝,也不精研道術,此番跟著你師兄來此地送死,這可不太像你的為人啊。”


    周旋默然不語,隻是手撫琴弦嚴陣以待。


    周遊擎劍朝葛行間擺擺手:“我的好師父,你的對手是我,還是別胡亂分心才是上策!”


    言罷,道士出劍,霎時劍光漫天如暴雨梨花!


    劍門始祖張太京的無上劍意,在這些日子間周遊勤練不綴,此刻已經完全拿捏有度得心應手。葛行間麵前的八仙桌立時碎裂八瓣,朝著四麵八方爆裂激射,憑欄外狂風大作,劍勢好似蟒雀吞龍般浩蕩四野,朝著葛行間張開血盆大口!


    葛行間不急不躁,一手拍在身後葫蘆上,另一手隨意朝空中一指,那些肆虐八方的劍勢立即重重滯澀起來,漫天幻化的殘影亦是好似愚鈍般變得異常遲緩。


    周遊見狀大吼:“小兮,破道!”


    肩上的歸去來兮聞言張開小口,原本恬靜慵懶的肥貓此刻凶相畢露,朝著麵前的葛行間嘶吼獠牙,絲毫也不惦記往日的舊情舊分!


    一聲淒厲的嘶吼過後,橫亙在葛行間麵前的萬千道劍又變得淩厲起來,刺破重重葛者的屏障勇往直前!


    “我親手交給你天外隕石,你卻此刻來拿它要我的命,好啊,好啊!”


    葛行間麵目悲憤,手上又加了幾分力道,瞬間封鎖了淩天閣頂樓整片空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梁武烈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丹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丹丹並收藏大梁武烈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