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宮後花園裏溫暖不燥,正適合把酒賞花,享受人間樂事。


    穆念安正在為李眠起舞,她本就是喜好戎馬的女子,跳起舞來也是英姿颯爽,沒有過多的扭捏氣息。


    不多時,一個英氣勃發的少年大步流星地走進花園,正是太子李思道。


    李思道長得劍眉星目,隱隱間有李眠的幾分憨厚粗狂,也有穆念安的幾分俊俏可人。他恭敬地來到李眠身前作揖禮拜,禮數周到落落大方。


    “兒臣拜見父皇和母後。”


    穆念安此刻一曲剛罷,緩緩上前摟著他的胳膊來到桌前坐下。李眠亦是麵帶讚許,唯有李思道稍稍有些拘謹,能看出對李眠還是有些天生的畏懼。


    穆念安給他遞了一些吃食,隨即朝著李眠白了一眼:“都是你平日裏對他太過苛刻,孩子現在還是這般怕你,今天是他及冠之日,讓他好好休息一下吧。”


    的確,在李思道成長的這十二年中,李眠無時無刻不在對他進行地獄般的錘煉。不光要在白天熟讀兵法與經義,更是要在晚上練習槍法棍棒與治國之策。偶爾要有一兩天休息的日子,也會被李眠拉來講從前的故事,講當皇帝有多麽不容易,講天下百姓的疾苦安樂,講身上要肩負的責任與擔當。


    李思道從小便受到如此嚴苛的教育,因此也沒有體會過尋常孩子那種簡單的快樂。他一直都住在深宮裏,也接觸不到太多的同齡孩子,因此也就都溫順地應承下來,一步步走到今日也的確出落成了人中之龍,小小年紀便已經有了許多沉穩的氣度。


    李眠:“我教導他自然是為了他好,思道你要記住,不管到什麽時候都不可以放鬆懈怠,即便是哪天沒有父皇了,你也要撐起這個國家,這是你作為太子的本分,明白嗎?”


    李思道見李眠不似玩笑,當即也鄭重點頭:“兒臣明白,兒臣定然時時刻刻警醒自身,時時刻刻做一個好太子,為未來的天下百姓謀劃幸福!”


    李眠聞言笑笑,穆念安卻聽出了話裏有話:“好端端的為什麽要說這些東西嚇唬孩子?”


    李眠笑笑,示意李思道去歇息。


    李思道默默退下,李眠望著穆念安,神色忽然間悲傷起來。


    “前幾日,我派人去了一趟不周山。”


    “然後呢?”穆念安聞言心思一沉。


    李眠輕歎口氣:“周道長的情況很不好,前幾年我們找的那些郎中和名醫頂多幫他續命,這幾年便開始元氣不足陷入昏厥。就在前幾日使者回來稟告說,周道長已經徹底陷入彌留之際,此刻已經吃不下我給他找的天材地寶,等同於是一個活死人了!”


    眼淚隨著話語一起奔流而出,李眠的悲傷徹底釋放出來,沒有了絲毫皇帝的氣度,和當年那個憨憨傻傻的將軍一模一樣。


    穆念安聽聞此話亦是頗為傷感:“陛下,這些年你也已經盡心竭力了,咱們做到了仁至義盡,但是有時候就是天命難違,這就是周道長的命數所在,我們還是順其自然為好。畢竟你現在不單單是他的將軍,你還是全天下的皇帝,還是我的夫君,還是思道的父親。”


    “你說這些我都知道,我也知道你心裏所想,你應該也知道我心裏在想些什麽。”李眠忽然說了一句模棱兩可的話,誰知穆念安乍一聽聞此話,立時間便麵色煞白!


    “陛下,你可千萬別嚇我......”


    “我心意已決,皇後。”李眠此刻的表情無比凝重。


    “你當真這般狠心,要拋下我和思道不管......”穆念安也跟著哭了起來,越哭越悲傷,最後趴在了桌子上。


    李眠還是沒有把話說破:“不錯,我前幾年既然決定告訴你,我便已經想好了這個結局。我知道我對不起你,但我已經對不起了太多太多人,因此眼下這個決定我必須要去做,這是我當著周道長麵發的誓言,也是我必須去踐行的話!”


    “你好狠的心啊......”穆念安聽聞此話已經微微抽搐,悲痛欲絕晃悠悠地站起身子:“這就是你一直錘煉思道的原因對不對?你想讓他有能力接你的班,然後你就可以不管不顧去完成你那所謂的誓言......”


    “我對不起你和思道,但我對得起這個天下。”李眠還是沒有過多解釋什麽,穆念安知曉李眠向來都是一根筋,她很認真很認真地看了一眼李眠,看了一眼這個自己深愛的男人,隨後晃悠悠地回了寢宮,但不管怎樣今夜已注定無眠。


    花園裏隻剩下李眠一個人,他喝退了所有的宮女和太監,一個人靜靜地望著月亮說著醉酒胡話。


    “道長,今夜的月色可真圓。”


    “道長,我想起了我們在曉行夜宿樓上的時光。那時候我們站在樓上撒尿,喝酒,插科打諢兒,那是何等的恣意和暢快!”


    “道長,我的道長,你眼下即將離我而去,李眠也不想再獨活。眠此生已然有了功成名就,但心裏麵沉甸甸的負累依舊沒有衰退分毫。眠不是忘恩負義之人,我已經安排好了一切,思道已經給我李家留了後,他也會是個偉大的君王。我唯獨對不起的便是念安,但我要做正確的事情,你也會支持我的,對不對?”


    “道長,我很想念你,你離開的這段日子,我犯了很多錯誤。每次我憂心國事的時候,我就想起若是你還在我身邊該多好。但你終究還是要離開我了,眠也該自己上路,畢竟我的兄弟們也都在等我,我們注定都會自己踏上一條孤獨的路,不是我們想要踏足,而是我們根本就在路上,這話我記得是你跟我說過的啊。”


    “道長,我從不後悔,道長,眠從來不悔,道長啊,我的道長啊......”


    醉臥花園,大夢一場。


    隔日,李眠處理完早朝事宜,便接連頒布了幾道密詔,隨後身穿甲胄率領一隊禁軍出了宮廷。


    一眾大臣議論紛紛,宮女太監亦是都噤若寒蟬。沒人知曉他要去做什麽,也沒人敢去過多盤問一二。


    唯有鳳鸞宮裏傳出淒厲的哭聲,自李眠走後穆念安變得瘋瘋癲癲,聽守候的宮女和太監傳言,李眠走之前曾來過此宮,和皇後娘娘產生了激烈的爭吵,最後拂袖而去態度堅決,隻剩下皇後娘娘自己在宮廷裏狀若瘋癲。


    一下子,整座大梁皇宮再次陷入陰雲之中。


    而李眠則一路北上,穿過一道道關隘,穿過一座座城池。沿途的百姓對他感恩戴德,紛紛夾道歡迎,但他卻絲毫都不停留,一直出了大梁趕往金墉城!


    金墉城此刻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生機,太平盛世所帶來的是希望與富饒。對於這座邊關交界的樞紐城池,這些年間得到了很好地照顧與發展。但李眠來到此城卻沒有下馬歇息,而是草率地和城主打了個招呼,稍作休整後便繼續往北趕路!


    直到,他來到了一片茫茫山巒。


    琅琊山!


    來到此地的李眠神情微微恍惚,他勒住馬栓,示意跟隨的禁軍停下腳步。


    “諸位且回返吧,不需要來接我。”


    “陛下,這又如何使得?”


    “陛下,這萬萬不可啊!”


    一眾禁軍自然不應允,李眠聞言麵色凜然:“皇帝的話也不聽了嗎?違抗者以違抗聖旨罪責處決!”


    李眠向來治軍嚴謹,當下隨從禁軍莫敢不從,紛紛領命調轉馬頭離去。而隨著浩浩蕩蕩的大軍撤走後,李眠才開始鬆下了自身的架子,眼中滿溢著疲憊與厭倦,還有深深地自責與決絕!


    孤零零地皇帝自己下了馬,隨後也將馬匹放走了。


    他自己踱步走向琅琊山,望著麵前的巍峨錦繡,一時間抿起嘴巴笑得異常歡快。


    就這般走到山下,他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大墓。


    墓碑高大聳立如山丘,上麵密密麻麻刻滿了名字,排列的整整齊齊,一眼望不到盡頭,左右亦是望不到邊際。


    墓碑後麵是一個厚重的石門,石門裏黑漆漆地伸手不見五指。


    五年前,李眠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築這座墳墓,又花費重金拜托凉王在北戎州全境內尋找當年魁門軍戰士的枯骨殘灰。終於在一年前的中秋前夕,這座承載了三萬魁門軍屍骨的集體大墓徹底坐落完畢,而之所以選擇琅琊山,正是因為這是當初魁門軍遇難的地方,也是他這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地方。


    他來到墓碑前靜靜坐下,卸**上的一個小包裹,從裏麵掏出來一壺烈酒,還有一些簡易的供果。


    將貢品碼的整整齊齊後,他舉起酒壺朝著四方淋灑,最後剩下半壺自己喝進了肚子。


    然後,他就這般坐在墓碑前,望著遠方的天邊靜靜陷入回憶。


    “我的兄弟們,李眠回來了。”


    “想當初,我不在乎門主反對一意孤行,在門中帶走了一千名願意追隨我的好漢跟我投奔朝廷,又在太子涼的幫助下組建了咱們的魁門軍。現在想想我應該是做錯了,我讓你們走到了不歸路,但是我從來都不後悔,我相信你們也從來都不曾悔過。”


    “當年,咱們都想得很多,想得到很多,沒想到最後會是如此決絕的失去一切。朝廷裏的黨派鬥爭牽扯到了太子,太子被放逐出宮,我們受到牽連去到金墉城,來到這座琅琊山下,才知道中了溫侯俊的詭計與圈套。但一切都為時已晚,是我帶著三萬將士出征的,我心裏有愧,是我害了你們。”


    說到此處,李眠不由得陷入深深地自責。


    “你們現在在此地長眠不醒,我卻恬不知恥地做了皇帝。其實我時時刻刻都沒有忘記你們,我一直想的便是好好建功立業,因此即便是我做了皇帝,我依舊做到了勤政愛民。我隻娶了一個妻子,也隻生了一個孩子,就是不想她們再重蹈覆轍,不想再看到那些烏煙瘴氣的後宮,不想再看到那些為了皇位而手足相殘的噩耗!”


    “但是,我即便是做到了這些,卻還是晚了,還是沒能保住你們的性命......”


    李眠望向天穹,爭取不讓自己哭得太慘。


    “我當時意氣用事,說到底還是少年心性,自以為我們三萬個弟兄加上一座宏偉的雄城便能夠抵禦天下,後來啊我才知曉,當時的西梁大軍有多麽的可怕,我和佘老太君在兵法上又有多少的差距......”


    “都是因為我自己的失誤,害了你們葬送了年輕的生命。你們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救下我讓我棄城離開,當時我也想過放棄也想過做孬種,現在想想我還真的不是東西......好在是我遇到了我生命中珍視的道長。”


    又想起周遊的將軍是幸福的,仰著臉流著淚放肆地微笑。


    “若是我沒有遇到他,可能我接下來的人生都會草草收場。不會有後來這麽多的故事,也不會有今天這麽短暫的和平。我相信我家道長若是沒有遇到我,也不會有那麽多的波折和磨難,也不會到今日成了一個活死人,說起來人生的際遇簡直太過奇妙,有時候說不清道不明的,隨隨便便就虧欠了一個人太多太多。”


    他的嗓子已經微微幹啞,但卻依舊沒有絲毫停下的意思。


    “兄弟們,在我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我隻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我的皇後。甚至連我的道長都不知道我即將先他而去,但我覺得我這麽做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後悔。如果說我李眠此生真的對不起誰,那可能就是對不起我的皇後了。”


    “的確,我對不起她啊......”


    李眠說到此處有些歇斯底裏,用唯一的手臂抱著腦袋猛烈地撕扯頭發:“我其實是個懦弱又自私的人,我明明知道我總會踏出這一步,還偏偏想要擁有美好的愛情。我明明知曉她跟著我不會幸福,卻仍舊想給我們李家留一個後人。說到底我都是太自私了,從我開始有這個想法那時起,我覺得我就沒有資格再繼續在世上活著。”


    言罷,他緩緩站起身子。


    “但我不得不這麽做,因為相比於辜負一個人,總好過辜負三萬條信任我的生命。我知道這東西沒辦法類比,我也承認我是一個爛人,但我還是這麽做了,最起碼我不感覺後悔。我是我父親的兒子,是李家的獨子,是一國之君,是你們三萬條人命的將軍......我隻能做出我認為最正確的選擇。”


    李眠晃晃悠悠地麵向墓碑:“三萬條人命......那可是三萬條人命啊......”


    他看看天,又看看地,再次且最後一次地看看這個世界。


    “將士們,我還想像當初那樣轟轟烈烈的走,像當初麵對佘老太君那般壯烈的離開,你們等我也等的太久了,等我到了黃泉路上,我們一起好好敘敘舊!”


    言罷,他挺直腰杆兒,再次吼出了當初那番壯烈激昂的話——


    “北戎曆鴻靈十三年,吾大北戎國魁門軍總督統左將軍李眠,奉大戎紫宸國公之命遠鎮邊關,隨行將士三萬眾盡皆覆沒,眠無顏麵見聖上,無福消受浩蕩隆恩,唯有以血肉殘軀死守金鏞,灑三千熱血化正氣紅蓮,誅犯我邊關者封喉見血,保千秋大戎基業萬世太平昌隆!”


    喊完後,他一時間壯烈抒懷,似乎有了無限的暢快淋漓!


    “別了,這世界!”


    “別了,我的道長!”


    “別了,我的皇後!”


    “別了,我的思道,一定要做一個為民請願的好君王!”


    “嘭——”


    墓碑上出現一塊巨大的汙血痕跡,墓碑下撞死了一位癡傻的繡花將軍。


    李眠,和他的名字一樣,就此在琅琊山長眠不醒。


    墓碑,上麵出現一朵血花,和他曾經花袍子上缺失的那一朵是那樣的相似。


    他其實沒有對不起任何人,他其實最對不起的恰恰是他自己。


    他對每個人都飽含了情真意切,卻又恰恰深陷其中以至於無法自拔。


    大梁皇帝武烈王李眠自刎一事很快便傳遍了十九列國,屍體被金墉城附近的進山獵戶所發現帶回了陵陽皇宮。


    後來又有傳言說,那一夜,凉王整整痛哭了一整晚,第二日沒上早朝。


    噩耗隨著李眠的屍首一起傳進了大梁皇宮,凉王率領十萬大軍前去拱衛大梁皇帝的遺孀,防止有野心之輩想要趁亂奪取皇位。


    一個月後,新皇登基,李思道成為了十九列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天下共主。


    南靖、北戎州和南戎州率先表示效忠,中都府此次竟然罕見也表態支持,一時間天下並未發生預想中的動蕩不安,反倒是有了絲絲縷縷的安寧祥和。


    但這一切,已經和繡花將軍無關了。


    當然,也和那位改換了天地的青衫道士無關了。


    不周山還是依舊冷冷清清,人煙罕至生靈絕滅。


    不知道又過了多少時日,一位白衣道士默默登上了山麓。


    道士已經人到中年,背後背了七把道劍,看起來飽經風霜卻又身板挺直,竟然是許久不見的道門千字輩大師兄公羊千循!


    此刻的公羊千循已經滿麵風霜,他看起來似乎揣著某些心事,望著悠悠山麓腳步不停,滿頭大汗地施展著縮地成寸。


    快一點。


    再快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梁武烈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丹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丹丹並收藏大梁武烈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