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飛雪沒有停歇的勢頭,不大一會功夫,眾人身上都披上了厚厚的一
層白色,視線中模模糊糊,能見不過三四百步,馬匹行走的速度極慢。
翟哲吃下了定心丸,一點也不著急,對刺骨的寒風視若無睹,身上從裏
到外都是熱乎乎的,勁頭十足。與他同行頂頭上司虎大成是從陝西三邊剿匪
砍出來的總兵,眼下看來人還不錯,心中花花腸子不多,將大明官軍中常見
的規矩盡數相告。
“你想把屬下都留下當然可以,那些人當成為你的私兵,但翟參將以為
以大同一地之力能養多少兵丁?”虎大威並沒有嘲笑翟哲的意思。大同鎮配
備九個參將,獨領一營鎮守地方的有三人,每人統領的兵馬不足千人,總督
大人給身邊的這個新歸附的翟哲三千騎兵的定額,可謂是格外著重。
“大同非富裕之地,恐怕養不了多少兵!”在邊境經營了這麽多年,翟
哲對宣府大同了如指掌。
“朝廷所發的兵餉隻夠兵丁日常生計,其餘如刀劍、兵甲和火器,兵部
所配備多為陳舊、破損,若想兩軍對陣時兒郎們能奮勇殺敵,還需我們自己
想辦法,兵不是越多越有用。”虎大威找了個機會發泄了幾句,軍中將領在
一起遇到的難處都一樣,彼此之間說話沒那麽多顧忌;
“末將受教了!”聽見虎大威的解釋,翟哲的心思放寬,明白盧象升的
意思是隻給他三千人的兵餉。漢部在塞外全靠自己也能活下來,有了額外的
兵餉難道還支持不下去?
虎大威不知道翟哲心中的小九九,接著說:“翟參將,我聽說你麾下多
是騎兵,大同不是草原,要養那麽多馬恐怕也不容易!軍中糧草補給、兵甲
火器,無一處不要花銀子,隻靠朝廷的兵餉,你三幹人恐怕也難養活。”
他一路吐槽,將自己從陝西出道剿匪到熬到總兵的職位遇見的各式各樣
的難處一路相告,一半說的是實情,一半是也在自誇。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說到最後讓翟哲覺得這大明的武將也太難當了;
“兒郎們出來打仗也是為了養家糊口……”虎大威的話匣子打開後就像
關不住。
翟哲本來挺好的心情被虎大威說的腦子亂成一團麻,心中想的更多。
漢部入明成為官軍,擺脫了危機也將受到限製。漢部士卒在草原與外界
近乎封閉,蒙古人的環伺下始終擺脫不了生存危機,所以需求極低,今年欠
了半年的軍餉也沒人出來說事。大家都知道大明的邊關封閉了,商隊無法出
塞,千戶大人手裏也沒有錢,有不滿隻能藏在心裏,除了在漢部他們也沒地
方可去。入明之後,會有人娶妻生子,與其他營兵馬接觸漸漸增多,耳須目
染之下恐怕再難像從前那樣單純順從。
漢部無論駐紮何處,不可能再像從前翟哲在塞外那王完全掌控生殺大權。漢寨中工匠打製兵甲隻求個溫飽,入明再沒有這樣的好事,兔毛川對麵開
墾的良田加上放牧的牲畜可養活兩千人,到了大明,這些東西都失去了。
翟哲越想覺得事情越複雜,問:“虎總兵,盧總督讓我兵馬駐紮何地?”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了。“總督大人考慮你麾下騎兵眾多,讓你進駐方山,與鎮川堡遙相呼應,
出山往前十裏就是草原。”
翟哲心中咯噔一下,心中有些失落,像丟了一件什麽貴重物件。
方山地處呂梁山中端,地形險要,道路偏僻,出了山林即是草原涼城地
界,真正屬於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盧象井給了他一個參將的職位,讓他率部
進駐如此荒涼之地,連個營堡也不交給他,說白了還是對他不夠信任。宣大
鎮舍棄一個參將的虛名,得到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這個帳怎麽也劃算。
“大人果然考慮的周到!”沉默片刻後,翟哲稱讚了一句。他對盧象升觀感
頗佳,從孤身進入漢部兵營,到接受漢部入塞,陽和衛短短幾月氣息立變,
這位新總督膽識與能力並舉;現在看來總督大人對自己戒心未除,其實想想
也正常,這個冬天發生的事情太過突然,日久才能見人心。
走到半路,天色黯淡下來,積雪越來越厚,看見前麵路口影影幢幢有座
集鎮,虎大成說:“雪太大,路上看不清晰,今夜是回不去了,帶明日到大
同,我召集軍中將領與你認識,日後共為朝廷效力!”
“多謝虎總兵提攜!”
年關就在眼前,集鎮裏冷清,半數的店鋪歇業,一行人找了個小客棧住
下,草草用了飯,要了些酒暖暖身子。大同總兵在場,蕭之言和孟康也不敢
放肆,老老實實。
翟哲一夜沒有睡好,思考漢部的未來。
從今往後漢部這個稱呼將不複存在了,留下的是大明大同鎮的翟參將,
但草原絕不能放棄。離開草原,他與大明各鎮總兵相比毫無優勢可言,盧象
升將他放在偏僻的方山仔細想想其實利大於弊,一方麵可以讓麾下士卒遠離
繁榮的城市,另一方麵也便於他暗中經營草原。盧象升有他的想法,翟哲也
有自己的主意,等待合適的時機,他將要重返草原,回歸大明真正的目的不
是為了與蒙古人割裂開,而是將大明的財力、人力為自己所用。
大雪不知在夜裏什麽時候停了,早晨出門時霞光萬道,眾人精神抖擻,
縱馬飛奔。半道上分道揚鑣,虎大威先回大同,翟哲等人回兵營收拾,做好
開拔往方山的準備。
盧象升號令極嚴,無人敢推脫偷懶。三日後,大同鎮調撥一月的糧草到
達翟哲兵營,天雄軍督撫營一千人冒雪趕到,送還漢部之前上繳的兵甲,督
促翟哲立刻移駐方山。
大雪之後格外寒冷,漢部士卒收拾行裝,在祟山峻嶺中的山道中艱難行
走。
三軍人馬需要安頓,翟哲無法脫身,恐怕連春節電要在荒野中渡過,他
特意找來寧盛,命他護送烏蘭先往大同。
嶽托之死雖然暢快,也像一塊巨石壓在漠南蒙古和宣大鎮的心頭。無論
是蒙古還是宣大都無法承受清虜的憤怒一擊,冬天過去,戰爭將來。(未完待續。。。)
層白色,視線中模模糊糊,能見不過三四百步,馬匹行走的速度極慢。
翟哲吃下了定心丸,一點也不著急,對刺骨的寒風視若無睹,身上從裏
到外都是熱乎乎的,勁頭十足。與他同行頂頭上司虎大成是從陝西三邊剿匪
砍出來的總兵,眼下看來人還不錯,心中花花腸子不多,將大明官軍中常見
的規矩盡數相告。
“你想把屬下都留下當然可以,那些人當成為你的私兵,但翟參將以為
以大同一地之力能養多少兵丁?”虎大威並沒有嘲笑翟哲的意思。大同鎮配
備九個參將,獨領一營鎮守地方的有三人,每人統領的兵馬不足千人,總督
大人給身邊的這個新歸附的翟哲三千騎兵的定額,可謂是格外著重。
“大同非富裕之地,恐怕養不了多少兵!”在邊境經營了這麽多年,翟
哲對宣府大同了如指掌。
“朝廷所發的兵餉隻夠兵丁日常生計,其餘如刀劍、兵甲和火器,兵部
所配備多為陳舊、破損,若想兩軍對陣時兒郎們能奮勇殺敵,還需我們自己
想辦法,兵不是越多越有用。”虎大威找了個機會發泄了幾句,軍中將領在
一起遇到的難處都一樣,彼此之間說話沒那麽多顧忌;
“末將受教了!”聽見虎大威的解釋,翟哲的心思放寬,明白盧象升的
意思是隻給他三千人的兵餉。漢部在塞外全靠自己也能活下來,有了額外的
兵餉難道還支持不下去?
虎大威不知道翟哲心中的小九九,接著說:“翟參將,我聽說你麾下多
是騎兵,大同不是草原,要養那麽多馬恐怕也不容易!軍中糧草補給、兵甲
火器,無一處不要花銀子,隻靠朝廷的兵餉,你三幹人恐怕也難養活。”
他一路吐槽,將自己從陝西出道剿匪到熬到總兵的職位遇見的各式各樣
的難處一路相告,一半說的是實情,一半是也在自誇。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說到最後讓翟哲覺得這大明的武將也太難當了;
“兒郎們出來打仗也是為了養家糊口……”虎大威的話匣子打開後就像
關不住。
翟哲本來挺好的心情被虎大威說的腦子亂成一團麻,心中想的更多。
漢部入明成為官軍,擺脫了危機也將受到限製。漢部士卒在草原與外界
近乎封閉,蒙古人的環伺下始終擺脫不了生存危機,所以需求極低,今年欠
了半年的軍餉也沒人出來說事。大家都知道大明的邊關封閉了,商隊無法出
塞,千戶大人手裏也沒有錢,有不滿隻能藏在心裏,除了在漢部他們也沒地
方可去。入明之後,會有人娶妻生子,與其他營兵馬接觸漸漸增多,耳須目
染之下恐怕再難像從前那樣單純順從。
漢部無論駐紮何處,不可能再像從前翟哲在塞外那王完全掌控生殺大權。漢寨中工匠打製兵甲隻求個溫飽,入明再沒有這樣的好事,兔毛川對麵開
墾的良田加上放牧的牲畜可養活兩千人,到了大明,這些東西都失去了。
翟哲越想覺得事情越複雜,問:“虎總兵,盧總督讓我兵馬駐紮何地?”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了。“總督大人考慮你麾下騎兵眾多,讓你進駐方山,與鎮川堡遙相呼應,
出山往前十裏就是草原。”
翟哲心中咯噔一下,心中有些失落,像丟了一件什麽貴重物件。
方山地處呂梁山中端,地形險要,道路偏僻,出了山林即是草原涼城地
界,真正屬於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盧象井給了他一個參將的職位,讓他率部
進駐如此荒涼之地,連個營堡也不交給他,說白了還是對他不夠信任。宣大
鎮舍棄一個參將的虛名,得到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這個帳怎麽也劃算。
“大人果然考慮的周到!”沉默片刻後,翟哲稱讚了一句。他對盧象升觀感
頗佳,從孤身進入漢部兵營,到接受漢部入塞,陽和衛短短幾月氣息立變,
這位新總督膽識與能力並舉;現在看來總督大人對自己戒心未除,其實想想
也正常,這個冬天發生的事情太過突然,日久才能見人心。
走到半路,天色黯淡下來,積雪越來越厚,看見前麵路口影影幢幢有座
集鎮,虎大成說:“雪太大,路上看不清晰,今夜是回不去了,帶明日到大
同,我召集軍中將領與你認識,日後共為朝廷效力!”
“多謝虎總兵提攜!”
年關就在眼前,集鎮裏冷清,半數的店鋪歇業,一行人找了個小客棧住
下,草草用了飯,要了些酒暖暖身子。大同總兵在場,蕭之言和孟康也不敢
放肆,老老實實。
翟哲一夜沒有睡好,思考漢部的未來。
從今往後漢部這個稱呼將不複存在了,留下的是大明大同鎮的翟參將,
但草原絕不能放棄。離開草原,他與大明各鎮總兵相比毫無優勢可言,盧象
升將他放在偏僻的方山仔細想想其實利大於弊,一方麵可以讓麾下士卒遠離
繁榮的城市,另一方麵也便於他暗中經營草原。盧象升有他的想法,翟哲也
有自己的主意,等待合適的時機,他將要重返草原,回歸大明真正的目的不
是為了與蒙古人割裂開,而是將大明的財力、人力為自己所用。
大雪不知在夜裏什麽時候停了,早晨出門時霞光萬道,眾人精神抖擻,
縱馬飛奔。半道上分道揚鑣,虎大威先回大同,翟哲等人回兵營收拾,做好
開拔往方山的準備。
盧象升號令極嚴,無人敢推脫偷懶。三日後,大同鎮調撥一月的糧草到
達翟哲兵營,天雄軍督撫營一千人冒雪趕到,送還漢部之前上繳的兵甲,督
促翟哲立刻移駐方山。
大雪之後格外寒冷,漢部士卒收拾行裝,在祟山峻嶺中的山道中艱難行
走。
三軍人馬需要安頓,翟哲無法脫身,恐怕連春節電要在荒野中渡過,他
特意找來寧盛,命他護送烏蘭先往大同。
嶽托之死雖然暢快,也像一塊巨石壓在漠南蒙古和宣大鎮的心頭。無論
是蒙古還是宣大都無法承受清虜的憤怒一擊,冬天過去,戰爭將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