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王誌不過在主世界睡了一覺,十號世界已經過去一天一夜了,早晨王誌過來時,見營地上比昨天多了二十多間活動鋼板房。
因為業務還不熟練,工營和匠營就算拚了全力,一天也就組裝二十來間活動鋼板房的樣子,這兩天一共建了四十八間,算上王誌之前教他們組裝時裝的兩間,一共五十間,足夠安頓還留在九號世界的人了,所以王誌決定把他們帶過來。
到九號世界將留守的眾人召集起來,宣布了要離開的消息,他們也早就料到這一天了,立即有條不絮地開始搬家,鍋碗瓢盆、床板行李之類的都帶上了,連後院的五架微型風力發電機也沒忘記。
帶著所有東西到了十號世界,王誌先是把幾個管事的叫來,介紹了一下範秋芝和趙靈雲,她們兩個一個是後勤營營長,一個是……教書的。
讓範秋芝帶著他的後勤隊去接管後勤營,又讓趙靈雲給學生們分配一下活動鋼板房,現在還沒有王誌預想中的雙層鋼架床,所以暫時隻能墊床板了,不過這樣也好,原本睡八個人的房子擠擠能睡十幾個,條件比隻有些幹草墊著的士兵和隻能坐在地上睡的其他人強多了。
因為感覺蓋活動鋼板房的效率太慢,所以王誌決定先不蓋活動鋼板房了,直接上架子通鋪,至少不能讓工人晚上坐在帳篷裏睡覺了。
讓張有餘和鍾益才帶著他們的人先等著,王誌領著原三排四排的家丁去了軍營,宣布了他們的升任消息,然後把他們名下的士兵給了他們,至此,軍營編製內的所有人才是都齊了。
安排了軍營這邊的,王誌立即又去了匠營和工營那邊,拿出鋼管和卡子教他們組裝腳手架,這個十分容易,可以說唯一一個需要學的擰螺絲在組裝活動鋼板房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學會了。剩下的無非是一個結構的問題,不過這個時代建高樓的時候也會用到腳手架,區別隻是現在一般是竹竿或者木頭搭建的。王誌稍微一點,泥瓦匠出身的張有餘就明白了其中道理。立即帶人開始組裝了。
首先組裝的是廚房,就是一個大棚子,根本用不了太多人,隻留下一些工人幫忙搬運鋼管,至於其他人。繼續去挖溝建渠。
王誌本來想讓他們進山砍樹的,因為搭通鋪的時候需要不少木板,可是一想這後麵的小山裏也沒什麽大樹,鋸不出多少木板,不如直接到主世界買現成的。
用鋼管組裝棚子,十分簡單,長五十米、寬二十米比倉庫還大些的廚房,骨架竟然隻用了三個小時就搭好了,還趕在吃午飯前搶工完成了鋪蓋苫布的工作。
苫布鋪了兩層,拉得緊緊的。邊角用土埋了,還壓上了石頭,任憑風怎麽吹也撼動不了分毫,為了使防止其漏雨,頂層王誌還特意做了一些傾斜,遠遠看去倒別有一番氣派。
看著眼前紅白藍三色(苫布的顏色)的大棚子,王誌突然生出一種“這棚子這麽好,索性不修磚房算了”的打算。
不過這也隻能想想,冬天太冷,不能住在這種地方。這種層薄薄的苫布並不能抵禦小冰河的嚴寒。而且這種苫布棚子不方便開窗戶,所以裏麵一直比較暗,電燈是必須裝上的。
所以吃過午飯後,王誌又指揮人在規劃中城市的正中位置搭了一個大約五米高的架子。然後把十台小型風電都固定在上麵,以這十台風電的發電量,供應照明肯定是沒問題的。
王誌在營地裏四處牽電線,而工匠們繼續開始搭建學校的棚子了,這個結構和廚房一樣,甚至還要小些。縱使沒有王誌的指揮和協助,也在吃晚飯前解決了。
晚上,吃過晚飯後,王誌就返回了主世界,給二叔打了個電話說了聲需要木板的事情,這不是什麽大事,東北本來就產木料,不過王誌還是強調一下不需要太好的木料,建築工地上用過的剩模板就行。
因為直接買新的木板太貴了,最便宜的一平米也要五十左右,按兩平米睡一個人,光是床板就要一百塊,有錢也不是這樣敗的。
“如果是買工地上用過的模板,需要一點時間啊,畢竟派去把模板裝車需要時間。”
“盡快吧,我要的量大,如果買新的,不知道要多費多少錢,另外行李也按一張墊子一床被子的規格買一萬套……算了,還是不買了,直接收購一個被服廠自己做吧,我對被服的需求量很大。”王誌說道,他以前光顧著糧食了,卻疏忽了小冰河的冷,到冬天對禦寒被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另外縫紉機,二十台有些不夠,再送三十台過來吧。”
王誌已經不打算再買成品衣服了,日後士兵的軍裝和其他人的工作服都要由後勤營縫補部的婦女做,給她們裝備縫紉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知道了,縫紉機和種子明天就能送來。”
結束和二叔的通話後,王誌在主世界呆了一陣,然後掐著點般,在十號世界眾人吃早飯的時候來的的十號世界。
頂著黑眼圈,王誌和眾人一同吃了早飯,吃過飯就安排匠人們繼續搭棚子,這次搭的是縫補部的婦女們的工作間。
趁著這個時候,王誌也叫來了營地裏唯一一個有裁縫職稱的人,他管著縫補部,教會他使用縫紉機,學會後,立即將縫紉機縫紉機事為神物,王誌讓他把縫紉機的使用方法教給縫補部的婦女們,他還頗有些不樂意,讓王誌罵了一頓,就是這種敝帚自珍的想法才讓曆史上那麽多好東西失傳。
不顧被嚇得不成樣子的裁縫,王誌去正在訓練的軍營裏挑人跟他學開拖拉機了。
一聽是學驅使神物“拖拉機”之法,士兵們報起名來十分踴躍,就連一些排長隊長都有些意動。
不過王誌還需要他們訓練新兵,就從普通大兵中挑了三十個看著機靈的,帶著他們到拖拉機邊,他們都一臉興奮地看著拖拉機,在他們眼裏拖拉機可是神物,甚至有幾個還去舔拖拉機的車蓋,被王誌訓斥了一通才收斂了些。
接下來,王誌教他們認識方向盤、油門、刹車之類的地方,然後考校是否記清了它們的使用方法和功能,這個過程花了一個上午的工夫。
下午,王誌就直接讓他們實際操作了,有點拔苗助長的味道,但是王誌的要求很簡單,會啟動、會停車、會轉方向,能做到這三點就行了,至於那什麽交通規則,嗬嗬,這世界上又沒有紅綠燈和交警。
其實開車就是練膽的一個過程,學會開車,即達到王誌的三點要求很容易,但是能開車上路就是另外一會兒事。才練了一下午,就有幾個能開著車在荒地上跑了,隻是速度開得稍微有些慢,二三十邁左右的樣子。
其餘的拖拉機還沒送來,王誌就把另外一輛拖拉機按上拖犁,讓他們輪流開,一邊練車一邊犁地,然後他就繼續坐在車上手把手教其他人開車。
第二天,王誌繼續教車,學員們的學習進度是飛快的,很快就都學會了,不過下午出現了一件樂極生悲的事情,一個學員在練習時一激動開快了,然後撞到一棵長在田埂的桑樹上了,樹被撞斷了,那人臉上也破了相。
出了這事,剩下的人開起車來也都謹慎了許多。
黃昏,一間活動鋼板房裏,王誌和趙靈雲等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上吃飯,
吃晚飯時,如果王誌在這個世界,他就會和幾個管事的聚在一起吃飯,同時這個時間也是其他人向他匯報一天的工作成果的時候。
首先匯報的是工營的鍾益才:“主公,經過這些時間的清理,通往大河的水溝渠道中的淤泥雜物都被清理了,我們還將溝渠挖深了許多,隻是因為天旱,河裏水位太淺,夠不到我們的溝渠,學生以為此時應當攔河蓄水,抬高水位。”
“無妨,我們有抽水機,直接把水抽上來就行了。”王誌不在乎地說道,生在後世的他從來沒見過河水水位高於溝渠的,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發大水了。
“我每天晚上都給你們看土豆玉米的種植之術,你們工營有多少人學會了啊?”王誌問道,現在有二十多人學會了開拖拉機,等拖拉機一到,這一千多畝地用不了幾天就能耕好,到時就要開始種地了。
“已經有些老農學會了,隻是將軍,這土豆真的能畝產萬斤嗎?”
“如果多施肥、風調雨順是可以達到畝產一萬斤,但是這個你別想了,我們能達到三千斤就燒高香了。”
畝產萬斤隻是一個美好的理想,這個產量是後世的化肥催生出來的,現在這裏連農家肥都不夠,土化肥都搞不了,產量怎麽可能提得上去,畢竟在這種普通世界,是要遵循物質守恒定律的。
“三千斤,有三千斤就夠了,這般中田,即使是好年景,種麥子也不過收一兩百斤,即使是上好的水澆地,種稻子也不過收三四百斤,這土豆的產量十倍於水稻,真乃神物啊,神物啊!”
說著,種益才和張有餘以及張鬆都嚎啕大哭起來,他們原本都是殷實之家,就是因為沒吃的才淪落為流民,若是早有此神物……(未完待續。)
因為業務還不熟練,工營和匠營就算拚了全力,一天也就組裝二十來間活動鋼板房的樣子,這兩天一共建了四十八間,算上王誌之前教他們組裝時裝的兩間,一共五十間,足夠安頓還留在九號世界的人了,所以王誌決定把他們帶過來。
到九號世界將留守的眾人召集起來,宣布了要離開的消息,他們也早就料到這一天了,立即有條不絮地開始搬家,鍋碗瓢盆、床板行李之類的都帶上了,連後院的五架微型風力發電機也沒忘記。
帶著所有東西到了十號世界,王誌先是把幾個管事的叫來,介紹了一下範秋芝和趙靈雲,她們兩個一個是後勤營營長,一個是……教書的。
讓範秋芝帶著他的後勤隊去接管後勤營,又讓趙靈雲給學生們分配一下活動鋼板房,現在還沒有王誌預想中的雙層鋼架床,所以暫時隻能墊床板了,不過這樣也好,原本睡八個人的房子擠擠能睡十幾個,條件比隻有些幹草墊著的士兵和隻能坐在地上睡的其他人強多了。
因為感覺蓋活動鋼板房的效率太慢,所以王誌決定先不蓋活動鋼板房了,直接上架子通鋪,至少不能讓工人晚上坐在帳篷裏睡覺了。
讓張有餘和鍾益才帶著他們的人先等著,王誌領著原三排四排的家丁去了軍營,宣布了他們的升任消息,然後把他們名下的士兵給了他們,至此,軍營編製內的所有人才是都齊了。
安排了軍營這邊的,王誌立即又去了匠營和工營那邊,拿出鋼管和卡子教他們組裝腳手架,這個十分容易,可以說唯一一個需要學的擰螺絲在組裝活動鋼板房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學會了。剩下的無非是一個結構的問題,不過這個時代建高樓的時候也會用到腳手架,區別隻是現在一般是竹竿或者木頭搭建的。王誌稍微一點,泥瓦匠出身的張有餘就明白了其中道理。立即帶人開始組裝了。
首先組裝的是廚房,就是一個大棚子,根本用不了太多人,隻留下一些工人幫忙搬運鋼管,至於其他人。繼續去挖溝建渠。
王誌本來想讓他們進山砍樹的,因為搭通鋪的時候需要不少木板,可是一想這後麵的小山裏也沒什麽大樹,鋸不出多少木板,不如直接到主世界買現成的。
用鋼管組裝棚子,十分簡單,長五十米、寬二十米比倉庫還大些的廚房,骨架竟然隻用了三個小時就搭好了,還趕在吃午飯前搶工完成了鋪蓋苫布的工作。
苫布鋪了兩層,拉得緊緊的。邊角用土埋了,還壓上了石頭,任憑風怎麽吹也撼動不了分毫,為了使防止其漏雨,頂層王誌還特意做了一些傾斜,遠遠看去倒別有一番氣派。
看著眼前紅白藍三色(苫布的顏色)的大棚子,王誌突然生出一種“這棚子這麽好,索性不修磚房算了”的打算。
不過這也隻能想想,冬天太冷,不能住在這種地方。這種層薄薄的苫布並不能抵禦小冰河的嚴寒。而且這種苫布棚子不方便開窗戶,所以裏麵一直比較暗,電燈是必須裝上的。
所以吃過午飯後,王誌又指揮人在規劃中城市的正中位置搭了一個大約五米高的架子。然後把十台小型風電都固定在上麵,以這十台風電的發電量,供應照明肯定是沒問題的。
王誌在營地裏四處牽電線,而工匠們繼續開始搭建學校的棚子了,這個結構和廚房一樣,甚至還要小些。縱使沒有王誌的指揮和協助,也在吃晚飯前解決了。
晚上,吃過晚飯後,王誌就返回了主世界,給二叔打了個電話說了聲需要木板的事情,這不是什麽大事,東北本來就產木料,不過王誌還是強調一下不需要太好的木料,建築工地上用過的剩模板就行。
因為直接買新的木板太貴了,最便宜的一平米也要五十左右,按兩平米睡一個人,光是床板就要一百塊,有錢也不是這樣敗的。
“如果是買工地上用過的模板,需要一點時間啊,畢竟派去把模板裝車需要時間。”
“盡快吧,我要的量大,如果買新的,不知道要多費多少錢,另外行李也按一張墊子一床被子的規格買一萬套……算了,還是不買了,直接收購一個被服廠自己做吧,我對被服的需求量很大。”王誌說道,他以前光顧著糧食了,卻疏忽了小冰河的冷,到冬天對禦寒被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另外縫紉機,二十台有些不夠,再送三十台過來吧。”
王誌已經不打算再買成品衣服了,日後士兵的軍裝和其他人的工作服都要由後勤營縫補部的婦女做,給她們裝備縫紉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知道了,縫紉機和種子明天就能送來。”
結束和二叔的通話後,王誌在主世界呆了一陣,然後掐著點般,在十號世界眾人吃早飯的時候來的的十號世界。
頂著黑眼圈,王誌和眾人一同吃了早飯,吃過飯就安排匠人們繼續搭棚子,這次搭的是縫補部的婦女們的工作間。
趁著這個時候,王誌也叫來了營地裏唯一一個有裁縫職稱的人,他管著縫補部,教會他使用縫紉機,學會後,立即將縫紉機縫紉機事為神物,王誌讓他把縫紉機的使用方法教給縫補部的婦女們,他還頗有些不樂意,讓王誌罵了一頓,就是這種敝帚自珍的想法才讓曆史上那麽多好東西失傳。
不顧被嚇得不成樣子的裁縫,王誌去正在訓練的軍營裏挑人跟他學開拖拉機了。
一聽是學驅使神物“拖拉機”之法,士兵們報起名來十分踴躍,就連一些排長隊長都有些意動。
不過王誌還需要他們訓練新兵,就從普通大兵中挑了三十個看著機靈的,帶著他們到拖拉機邊,他們都一臉興奮地看著拖拉機,在他們眼裏拖拉機可是神物,甚至有幾個還去舔拖拉機的車蓋,被王誌訓斥了一通才收斂了些。
接下來,王誌教他們認識方向盤、油門、刹車之類的地方,然後考校是否記清了它們的使用方法和功能,這個過程花了一個上午的工夫。
下午,王誌就直接讓他們實際操作了,有點拔苗助長的味道,但是王誌的要求很簡單,會啟動、會停車、會轉方向,能做到這三點就行了,至於那什麽交通規則,嗬嗬,這世界上又沒有紅綠燈和交警。
其實開車就是練膽的一個過程,學會開車,即達到王誌的三點要求很容易,但是能開車上路就是另外一會兒事。才練了一下午,就有幾個能開著車在荒地上跑了,隻是速度開得稍微有些慢,二三十邁左右的樣子。
其餘的拖拉機還沒送來,王誌就把另外一輛拖拉機按上拖犁,讓他們輪流開,一邊練車一邊犁地,然後他就繼續坐在車上手把手教其他人開車。
第二天,王誌繼續教車,學員們的學習進度是飛快的,很快就都學會了,不過下午出現了一件樂極生悲的事情,一個學員在練習時一激動開快了,然後撞到一棵長在田埂的桑樹上了,樹被撞斷了,那人臉上也破了相。
出了這事,剩下的人開起車來也都謹慎了許多。
黃昏,一間活動鋼板房裏,王誌和趙靈雲等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上吃飯,
吃晚飯時,如果王誌在這個世界,他就會和幾個管事的聚在一起吃飯,同時這個時間也是其他人向他匯報一天的工作成果的時候。
首先匯報的是工營的鍾益才:“主公,經過這些時間的清理,通往大河的水溝渠道中的淤泥雜物都被清理了,我們還將溝渠挖深了許多,隻是因為天旱,河裏水位太淺,夠不到我們的溝渠,學生以為此時應當攔河蓄水,抬高水位。”
“無妨,我們有抽水機,直接把水抽上來就行了。”王誌不在乎地說道,生在後世的他從來沒見過河水水位高於溝渠的,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發大水了。
“我每天晚上都給你們看土豆玉米的種植之術,你們工營有多少人學會了啊?”王誌問道,現在有二十多人學會了開拖拉機,等拖拉機一到,這一千多畝地用不了幾天就能耕好,到時就要開始種地了。
“已經有些老農學會了,隻是將軍,這土豆真的能畝產萬斤嗎?”
“如果多施肥、風調雨順是可以達到畝產一萬斤,但是這個你別想了,我們能達到三千斤就燒高香了。”
畝產萬斤隻是一個美好的理想,這個產量是後世的化肥催生出來的,現在這裏連農家肥都不夠,土化肥都搞不了,產量怎麽可能提得上去,畢竟在這種普通世界,是要遵循物質守恒定律的。
“三千斤,有三千斤就夠了,這般中田,即使是好年景,種麥子也不過收一兩百斤,即使是上好的水澆地,種稻子也不過收三四百斤,這土豆的產量十倍於水稻,真乃神物啊,神物啊!”
說著,種益才和張有餘以及張鬆都嚎啕大哭起來,他們原本都是殷實之家,就是因為沒吃的才淪落為流民,若是早有此神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