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興元年冬,楊康開始頻繁的造訪大相國寺。
開封城的大相國寺雖然不像少林寺那樣武風盛行,但作為一座有著數百年曆史的聞名古刹,自有其深厚的底蘊,其中藏經閣的藏書數量比少林寺不遑多讓。
楊康來到大相國寺是為了學習梵文。
對於這位金國小王爺傾慕佛法的舉動,大相國寺的方丈非常歡迎,特地給小王爺開辟了綠色通道,不僅在寺內騰出一個院落專供小王爺靜修,還派了高僧來給小王爺講解佛法真意。
宋末元初的時代正是“三教歸一”呼聲最高的時候,那便是把儒釋道三教的思想進行合流,形成一種普遍的道德規範,用於教化民眾,這樣三教的信徒便不會因為不同的教義而互相抵觸,統治階級也能夠更好的統治天下。
王重陽的全真教便是這種觀點的堅持者和實施者,王重陽本人先是學儒,後又入道,對佛法也有涉獵,他對舊有的道教教義進行了改革,刪繁就簡,保留了道教清靜無為的精髓。
他的弟子中大多都是儒家出身,拜入全真教後才開始學道,他們更能把三教的義理進行融合,這也是全真教在這個時代如此盛行的原因所在。
雖說三教融合是一種大趨勢,但在融合的過程中誰占據主導地位是爭論的重點,這關係到在未來融合後的教義中誰的思想更能影響到信徒。
這種爭論在元金時期的時候尤為激烈,以耶律楚材為代表的儒家和以萬鬆行秀為代表的佛家在其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萬鬆行秀甚至把孔子的思想融入到了佛法之中,被稱為“孔門禪”。
此時恰逢亂世,正是中國曆史上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時期之一。
在這種曆史大背景下,楊康想要學習梵文的舉動讓佛家的高僧欣慰不已,因為楊康不僅僅是楊康,他還代表著完顏洪烈,甚至是整個金國朝廷對佛門的態度。
見微知著,佛門認為這是完顏洪烈向佛家釋放的一個友善信息,這便是楊康能得到如此優待的主要原因。
丘處機都知道在楊康身上投資,那些和尚自然也不例外。
楊康費力的啃著梵文佛典,雖然有漢文的翻譯做對照,他還是覺得艱深無比,這完全是另外一種語言,不是臨時抱佛腳便能有效果的,即便大相國寺數百僧眾也僅有四位高僧通曉梵語。
若是等他精通梵文後把《九陰真經》的總綱翻譯出來的時候,怕是金國都被蒙古滅掉了。
那麽隻能采取第二種辦法了,他把真經的總綱分成無數的段落,每一次他都拿不同的段落去請教大相國寺的高僧,回來後他再進行拚接,這樣雖然麻煩,卻更有成效。
好在梵文總綱不長,他詢問了好幾個高僧,在確認翻譯上沒有疏漏後便整理了出來,然後他悲劇的發現即便是翻譯成漢文,他還是看不明白。
這幾個老和尚翻譯的風格和語法都不相同,語句也不連貫,在斷句上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有時候兩個和尚翻譯出來的句子截然不同,而且看起來和高深的武學真的沒什麽關係。
楊康鬱悶了,他知道在翻譯的時候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式,直譯是嚴格按照文法的翻譯,而意譯則是加入了翻譯者自己的理解,不講究原文的形式。
這些老和尚都是精通佛法的高僧,在翻譯的時候難免加入自己對佛經的理解,所以翻譯出來的文字便各不相同,即便是佛法,在不同宗派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何況這些老僧不懂武功,沒想到這是一篇武功秘籍,隻把它當做普通的佛經來解釋,從而導致了楊康的悲劇。
這種看不懂的東西他萬萬是不敢瞎練的。
難道要去湘西找一燈大師麽?
一燈大師既是佛門高僧,又是武學宗師,並且知道自己翻譯的是武學典籍,在翻譯的時候會向著武學的方向靠攏,這才能保證翻譯出來的真經總綱是武學秘籍,而大相國寺的高僧翻譯出來的更像是佛家典籍。
即便楊康跑去了湘西,也沒辦法過了漁樵耕讀那幾關,何況那裏還有個瑛姑,他暫時不想摻和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楊康拿著手中的翻譯文稿,心中在思考著解決的辦法。
看來還是要到少林寺一趟,少林寺是武學聖地,受到尚武之風的熏陶,那裏的老和尚即便不學武功,也會略知一二,在翻譯上麵要比大相國寺的和尚靠譜些,然後再把兩方麵翻譯進行比對,估計就八九不離十了。
主意已定,楊康在請示了完顏洪烈後帶著彭連虎和沙通天出發了,不過在臨行前加了一個成員,那便是窮極無聊的小黃蓉。
這些天他偶爾會去看看這個小丫頭,帶她逛逛開封城,給她買些好吃的好玩的,可這些物質上的享受無法撫慰小女孩的不滿情緒。
小黃蓉使用各種方法想要逃離開封,這次聽到黃河四鬼討論楊康要去少林寺的事情,想到這是一個逃跑的好機會,便滿地打滾的要求一起去,否則便要自殘,她拿著一根吃飯的筷子對著自己的脖子比劃著。
楊康無奈,隻好帶著她一起同行,雖然他知道這小丫頭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可總把她關在宅院裏也不是辦法,偶爾出來透透氣也好,反正有彭連虎和沙通天兩大高手在側,諒她也翻不出什麽花樣來。
楊康想到少林寺似乎有不準女子入內的規矩,便讓小黃蓉做書童裝扮,以此魚目混珠,這樣既守了少林寺的規矩,又滿足了小丫頭的好奇心,即便被少林寺的僧人發現,隻要大家不說破,便有轉圜的餘地,左右不過是個小女孩而已。
兩日後,一行人來到少室山下。
楊康下了馬車朝著山上而行,他還記得上次離開少林寺時的沮喪心情,那讓他怨念頗深的《九陽真經》,若是當時找到了《九陽真經》,他就不用去江南冒險,就不會引起完顏洪烈的疑心,就不會招惹上桃花島的小公主,就不會……
一切無法重來!
那個該死的老家夥,怎麽就不把《九陽真經》寫在《楞伽經》的夾縫裏呢?楊康在心裏咒罵著。
被楊康咒罵的圖書管理員正在藏經閣的門房裏閑坐著,他把《九陽真經》謄寫在《楞伽經》中後便一直等待著,那個全真教的弟子怎麽還不來呢?
這就像自己有個新奇的玩具卻沒有人一起玩一樣,人生寂寞如雪啊!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開封城的大相國寺雖然不像少林寺那樣武風盛行,但作為一座有著數百年曆史的聞名古刹,自有其深厚的底蘊,其中藏經閣的藏書數量比少林寺不遑多讓。
楊康來到大相國寺是為了學習梵文。
對於這位金國小王爺傾慕佛法的舉動,大相國寺的方丈非常歡迎,特地給小王爺開辟了綠色通道,不僅在寺內騰出一個院落專供小王爺靜修,還派了高僧來給小王爺講解佛法真意。
宋末元初的時代正是“三教歸一”呼聲最高的時候,那便是把儒釋道三教的思想進行合流,形成一種普遍的道德規範,用於教化民眾,這樣三教的信徒便不會因為不同的教義而互相抵觸,統治階級也能夠更好的統治天下。
王重陽的全真教便是這種觀點的堅持者和實施者,王重陽本人先是學儒,後又入道,對佛法也有涉獵,他對舊有的道教教義進行了改革,刪繁就簡,保留了道教清靜無為的精髓。
他的弟子中大多都是儒家出身,拜入全真教後才開始學道,他們更能把三教的義理進行融合,這也是全真教在這個時代如此盛行的原因所在。
雖說三教融合是一種大趨勢,但在融合的過程中誰占據主導地位是爭論的重點,這關係到在未來融合後的教義中誰的思想更能影響到信徒。
這種爭論在元金時期的時候尤為激烈,以耶律楚材為代表的儒家和以萬鬆行秀為代表的佛家在其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萬鬆行秀甚至把孔子的思想融入到了佛法之中,被稱為“孔門禪”。
此時恰逢亂世,正是中國曆史上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時期之一。
在這種曆史大背景下,楊康想要學習梵文的舉動讓佛家的高僧欣慰不已,因為楊康不僅僅是楊康,他還代表著完顏洪烈,甚至是整個金國朝廷對佛門的態度。
見微知著,佛門認為這是完顏洪烈向佛家釋放的一個友善信息,這便是楊康能得到如此優待的主要原因。
丘處機都知道在楊康身上投資,那些和尚自然也不例外。
楊康費力的啃著梵文佛典,雖然有漢文的翻譯做對照,他還是覺得艱深無比,這完全是另外一種語言,不是臨時抱佛腳便能有效果的,即便大相國寺數百僧眾也僅有四位高僧通曉梵語。
若是等他精通梵文後把《九陰真經》的總綱翻譯出來的時候,怕是金國都被蒙古滅掉了。
那麽隻能采取第二種辦法了,他把真經的總綱分成無數的段落,每一次他都拿不同的段落去請教大相國寺的高僧,回來後他再進行拚接,這樣雖然麻煩,卻更有成效。
好在梵文總綱不長,他詢問了好幾個高僧,在確認翻譯上沒有疏漏後便整理了出來,然後他悲劇的發現即便是翻譯成漢文,他還是看不明白。
這幾個老和尚翻譯的風格和語法都不相同,語句也不連貫,在斷句上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有時候兩個和尚翻譯出來的句子截然不同,而且看起來和高深的武學真的沒什麽關係。
楊康鬱悶了,他知道在翻譯的時候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式,直譯是嚴格按照文法的翻譯,而意譯則是加入了翻譯者自己的理解,不講究原文的形式。
這些老和尚都是精通佛法的高僧,在翻譯的時候難免加入自己對佛經的理解,所以翻譯出來的文字便各不相同,即便是佛法,在不同宗派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何況這些老僧不懂武功,沒想到這是一篇武功秘籍,隻把它當做普通的佛經來解釋,從而導致了楊康的悲劇。
這種看不懂的東西他萬萬是不敢瞎練的。
難道要去湘西找一燈大師麽?
一燈大師既是佛門高僧,又是武學宗師,並且知道自己翻譯的是武學典籍,在翻譯的時候會向著武學的方向靠攏,這才能保證翻譯出來的真經總綱是武學秘籍,而大相國寺的高僧翻譯出來的更像是佛家典籍。
即便楊康跑去了湘西,也沒辦法過了漁樵耕讀那幾關,何況那裏還有個瑛姑,他暫時不想摻和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楊康拿著手中的翻譯文稿,心中在思考著解決的辦法。
看來還是要到少林寺一趟,少林寺是武學聖地,受到尚武之風的熏陶,那裏的老和尚即便不學武功,也會略知一二,在翻譯上麵要比大相國寺的和尚靠譜些,然後再把兩方麵翻譯進行比對,估計就八九不離十了。
主意已定,楊康在請示了完顏洪烈後帶著彭連虎和沙通天出發了,不過在臨行前加了一個成員,那便是窮極無聊的小黃蓉。
這些天他偶爾會去看看這個小丫頭,帶她逛逛開封城,給她買些好吃的好玩的,可這些物質上的享受無法撫慰小女孩的不滿情緒。
小黃蓉使用各種方法想要逃離開封,這次聽到黃河四鬼討論楊康要去少林寺的事情,想到這是一個逃跑的好機會,便滿地打滾的要求一起去,否則便要自殘,她拿著一根吃飯的筷子對著自己的脖子比劃著。
楊康無奈,隻好帶著她一起同行,雖然他知道這小丫頭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可總把她關在宅院裏也不是辦法,偶爾出來透透氣也好,反正有彭連虎和沙通天兩大高手在側,諒她也翻不出什麽花樣來。
楊康想到少林寺似乎有不準女子入內的規矩,便讓小黃蓉做書童裝扮,以此魚目混珠,這樣既守了少林寺的規矩,又滿足了小丫頭的好奇心,即便被少林寺的僧人發現,隻要大家不說破,便有轉圜的餘地,左右不過是個小女孩而已。
兩日後,一行人來到少室山下。
楊康下了馬車朝著山上而行,他還記得上次離開少林寺時的沮喪心情,那讓他怨念頗深的《九陽真經》,若是當時找到了《九陽真經》,他就不用去江南冒險,就不會引起完顏洪烈的疑心,就不會招惹上桃花島的小公主,就不會……
一切無法重來!
那個該死的老家夥,怎麽就不把《九陽真經》寫在《楞伽經》的夾縫裏呢?楊康在心裏咒罵著。
被楊康咒罵的圖書管理員正在藏經閣的門房裏閑坐著,他把《九陽真經》謄寫在《楞伽經》中後便一直等待著,那個全真教的弟子怎麽還不來呢?
這就像自己有個新奇的玩具卻沒有人一起玩一樣,人生寂寞如雪啊!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