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涼久矣!
這便是三地的世家門閥,望族豪門們揭竿而起時所打出的口號。
終究不是一群莽夫,家中都有藏書樓的大家,知道要粉飾幾身,煽動民心,才可獲得最終的成功。
但現實真正的情況如何,其實唯有百姓們自己才明白,未曾切身體會,哪兒知道其中的差別。
大涼京城。
一場吵了數個時辰,一幫手握大權的朝廷重臣們,當著皇帝陛下的麵,像一群正在菜市場對著罵街的潑婦一樣,個個爭得是麵紅耳赤的朝會,終於還是結束了。
整個期間未發一言,隻是低首垂眉,默默酣睡的顧蒼,穿著一身禦賜的天藍色,上繡七條騰雲金龍的寬袖大袍,兩隻手揣在袖子裏,一邊旁若無人地打著哈欠,一邊順著多達一千階的石階徐徐地往外走去。
不得不說,耳邊有點這樣的動靜,反而更能讓他睡的舒坦一些,這讓他想起了一些很多很多年前,在學塾的日子。
身為執掌六部,權利之大,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尚書省之首的尚書令,官居正一品的張伯仁,站在高處,看著這位往日裏威風無限,一人壓過其他所有皇子的太子爺的背影,思慮再三,最終還是選擇快步跟了上去。
哪怕在很早之前,整個京城都已經在傳他張家的女兒要做那未來的太子妃了,可皇帝陛下終究未曾正式地下詔,先前也不過是在禦書房裏隨意地談談罷了,哪兒能當真呢?
而他們兩人,一個乃是坐擁東宮的國之儲君,一個是朝廷正一品的大員,權柄極重,哪怕隻是為了避嫌,也終究還是不方便私下來往的,更遑論是在這種地方。
這裏可是奉天殿前,百官齊聚,召開朝會的地方,說是整個大涼的中樞也不為過,而皇帝陛下,可是剛剛才離開。
但眼看大難臨頭,國家都要亡了,這些東西,什麽風言風語,卻也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遍地狼煙,岌岌可危的局勢下,人人自危,誰還有空來嚼他們倆的舌根呢?
最多不過是等一切安定下來後,才會被有心人故意翻出來作為攻擊太子的手段罷了,但陛下聖明,想來也不會如何。
走得近了,老人才陡然提氣輕喝了一聲。
“太子!”
雖然顧蒼很早便已經在群臣麵前被加封了秦王,但沒誰會不長眼地叫上一聲“王爺。”
顧蒼耳朵動了動,立即就站住了身子,然後轉過來,遙望著對方,蒼白的臉上露出如春風化雨一般的微笑,輕聲問道:“張大人,何事?”
張伯仁不答,而是先幾步走到了他的近前,待得與之並行之後,才終於開口。
“聊聊?”
顧蒼輕輕地點了點頭,雙手仍然攏在袖子裏,擱在腰前。
“聊聊。”
張伯仁看也不看周圍走過的同僚們,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甚至沒有向顧蒼例行問候一下,囑托對方多注意身子雲雲,而是直截了當地問道:“太子對於現在大涼的局勢,有什麽看法?”
顧蒼聞言,腳下的步子也隨著對方而放滿了些許,他心中了然,這位尚書令大人,終究還是開始著急了。
這是當然的事,前方戰事,無論如何,不管勝敗,總之他張伯仁一個文官,既管不著,也沒那個資格跑出來指手畫腳,更何況一旦攬過責任,就意味著要抗下戰敗的所有罪責,他一個門外漢,沒那麽傻,他是治世之能臣,可不是蔡京那種為了權利可以喪心病狂到坑害自家大將的人。
可江州等三地的事,他卻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中。
這位胸有韜略的尚書令,自入仕以來,素以匡扶社稷,大治天下為己任,是個地地道道的儒家弟子,修身治國平天下,每一樣都做得讓人挑不出毛病來,他是以大涼為自己所學可以所用之地,是他死後可諡“文正”,流芳百世的憑證,這是一位老人最簡單,卻最炙熱的欲望了,又豈能因為自己這位太子爺一個“急功近利”的改革,就讓整個國家都隨之顛覆,讓他這幾十年的努力都付諸東流呢?
顧蒼不知該如何向對方解釋,因為大涼又何嚐不是他顧蒼想實現理想的地方呢?
所以他隻能裝作一副渾不在意的語氣說道:“還能有什麽看法,人家想打咱們,咱們總不能割地求饒吧,而且我相信,隻要前方將士們眾誌成城,就一定可以將這些侵略者驅逐出去的!”
張伯仁眉頭微皺,心中有些惱火,馬上不動聲色地加重了一些語氣。
“太子知道,我說的不是這件事。”
算是看著對方長大的他,也自認是十分熟悉顧蒼了,哪裏還不知道這位太子爺是在跟自己打馬虎眼。
顧蒼歎了口氣,知道這個問題今天是避無可避,當下隻能道:“您說的是世家之亂?亂就讓他們亂吧,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來?天下苦涼久矣,嗬嗬,百姓又不是沒腦子的傻子,隻要我們把握住了民心,他們成不了事的。”
張伯仁見他終於正麵回答了,接著道:“可是他們現在搗出的亂子,就已經夠大了,平時也就由得他們去了,可現在不行啊!前方戰事吃緊,一路連敗,乃是不爭的事實,老夫雖然不懂行軍打仗的事,但也知道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打仗的事,老夫怪不到他們,可咱們總得先做好自己的事吧,我們總不能,總不能在這種時候還給前方將士們添麻煩吧,更何況,我們需要江州這個大糧倉啊!”
老人說到激動處,渾身都在抖,就差麵前有一張桌子讓他拍兩掌了。
這一下也是說到了關鍵上,三地聯合作亂,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倒不是需要前線的將士們分心關注後方,事實上,前方將士也不可能在大敵當前的時候還關心這些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各司其職的事,本來就該由他們這些文官來安穩後方,讓武將們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前方跟敵人拚命,所以有些事,本就不是該前方將士們來考慮的。
總不能你後方出了點什麽問題,我前線就不打了吧,所以彼此信任對方能夠處理好對方職責內的事情,也是決定一場戰爭是否能夠勝利的關鍵所在,行軍打仗亦是如此,我相信你能跟得上,就會直接衝,機會,本也是轉瞬即逝的。
而三州動亂,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糧草問題,前方幾十萬大軍是要吃飯的,僅僅靠著先前囤積在涼州的那一部分糧食,是撐不了太久的。
雖說更大的可能是敵人先撐不住倒下,但在不清楚敵方虛實的情況下,誰敢賭?誰又能拿國運去賭?
顧蒼隻能道:“如果連這麽幾天都撐不過去,那咱們也不配贏。”
張伯仁聞言,忍不住輕輕地歎了口氣。
失望談不上,因為他知道,對方也隻是個未經世事的年輕人罷了,而年輕人的優勢,就是有足夠的時間來犯錯,然後再改正,他張伯仁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沒少惹麻煩。
他隻是感歎這位太子爺還是太年輕了,目光看得不夠長遠,或者說他因為往日的成績,再加上皇帝陛下的恩寵,一路走得太過順風順水了,也被其他人給捧得太高了,心態已經失衡,隻要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辦到,遇到的阻力,他隻會想要碾過去,而不是找辦法繞過去。
可這樣是不對的,因為他根本就不懂得取舍,平時也就算了,可在這種時候把世家豪閥都給得罪死了,可不是什麽好事。
事實上,曆朝曆代,有心進行改革之人都不少,他們都想過要動世家豪閥的利益,將之還於國家與百姓,可最後成功的卻沒有幾個,但失敗被下大獄,乃至於全家被罰沒,流放,或者是被當時的掌權者推出來用來平息世家們憤怒而被處死的,則不知道有多少。
有改革的心是好的,但這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一個處理不好,是可能會動搖國本的大事。
太子其實還是操之過急了,這時候就需要自己來幫其撥亂反正,他需要自己這樣的,有足夠地位與能力,能夠勸誡他的長者來幫他調整,這對他日後順利地繼承大統,也極有好處。
畢竟一個任性的皇帝陛下能對國家造成的損害,可比一個任性的,不服輸的太子爺所能造成的損害要大上太多了。
“太子,不能這樣了,世家豪閥,乃是國之根本所在,無論您是否願意承認,可別的不說,您看看朝中多少官員是出身世家,而多少。。。。。。”
顧蒼突然把手從袖子裏伸了出來,一揮手,匆匆地打斷了對方道:“張大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您可是寒窗苦讀十幾年,才終於登科入仕的吧,像您這樣的一品大員,哪個又是世家出身的呢?世家豪閥把握大權這麽多年了,總得留條出路給平民們走吧?而我,不過就是想把這條路弄得更寬一些罷了。”
張伯仁麵色一僵,停步在側,一時語噻,竟不知該說些什麽好。
曾經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懷抱一腔熱血和不服輸的毅力才終於走到今天的少年,未曾想,竟然也變成了自己當年最討厭的人了。
或者說,自他發跡以來,他出身的張家,現在也已經成了豪閥的一份子。
這其實正是世家豪閥的子弟們永遠不擔心會被朝廷清算的真正原因。
因為能夠動搖他們根本的,就隻有他們自己。
那些想要向他們動手的人,成長起來之後,便會自動地融入這個集體,無論他們願不願意,而那些初生牛犢不怕虎,懷揣著理想與夢,才剛進入官場這個大染缸的年輕人,又根本沒那個能耐與資本動他們,除非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一國獨臣,是以玉石俱焚的心態做事,死都要啃下他們幾塊肉的瘋子,才能真正地讓他們感到害怕。
張伯仁沉默了幾息之後,終於開口道: “太子身居高位,卻依然能為百姓著想,這是好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是有幾分道理在裏麵的,但萬事過猶不及,有些事,需要徐徐圖之,絕不能操之過急,下官以為。。。。。。”
顧蒼心中苦笑。
若是能徐徐圖之,自己又何須急功近利呢?
自己,已經等不了那天了,大涼,亦等不了那麽長的時間了。
半晌,張伯仁才終於說了自己的目的,他朝著顧蒼一拱手,請求道:“若是太子信任老臣,就把這件事交給老臣來做吧,由老臣出麵,安撫各地世家,幫助大涼先穩住後方,等到前方戰事結束,那時候太子若是還想再向世家豪閥動手,老臣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扶持一方,打壓另外一方,這是朝廷對待內部矛盾慣用的一種手段,而且百試不爽。
畢竟,世家豪閥的內部,也是各有山頭,互有齷齪,屆時隻要朝廷肯退步,讓利,就不怕他們不動心,哪怕隻有一小部分人動心,也會引得整個聯盟崩潰,到時候他們一旦分化,彼此猜忌,也就潰不成軍,無法再對朝廷形成威脅了。
行軍打仗,他張伯仁委實是不在行,不然他早自己上前線了,但玩這種手段,兵部所有人的腦子加起來都不如他一個人好使。
顧蒼聽完,也不得不感慨一聲老人不但是用心良苦,而且對大涼,那絕對是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可他要做的事,容不得耽擱,更何況,他也不覺得這些阻力能夠動搖他的決心與前進的步伐。
所以他仍然是搖了搖頭。
“不必了,張大人,我意已決,不必再說。”
眼看張伯仁有些怒發衝冠的兆頭,心知他不好惹的顧蒼,眼珠子一轉,趕緊又想了個對策。
他朝著對方靠攏了一步,低下頭,用手捂著嘴,做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
“此事,我不妨先與您透個底,這本是絕密,但今日與您說了也無妨,其實父皇他早有定計,張大人屆時隻需配合父皇一起,絕可保大涼無恙。”
張伯仁渾身一震,眼中露出了了然的樣子,一顆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
原來陛下早有定計啊,我說呢,以陛下的英明,又怎麽可能由著這位太子爺胡來,感情這爺倆其實早就想好了一切,虧得自己來瞎操心。
想到這,他趕緊揖禮道:“陛下聖明,如此,老臣就放心了。”
顧蒼同樣回禮,然後笑道:“張大人放心回家吧,我也該回府了。”
張伯仁隨之抬起頭,看著在宮門外恭敬等候的,兩位太子府上的侍女,心情大好的老人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太子好福氣啊!”(未完待續)
這便是三地的世家門閥,望族豪門們揭竿而起時所打出的口號。
終究不是一群莽夫,家中都有藏書樓的大家,知道要粉飾幾身,煽動民心,才可獲得最終的成功。
但現實真正的情況如何,其實唯有百姓們自己才明白,未曾切身體會,哪兒知道其中的差別。
大涼京城。
一場吵了數個時辰,一幫手握大權的朝廷重臣們,當著皇帝陛下的麵,像一群正在菜市場對著罵街的潑婦一樣,個個爭得是麵紅耳赤的朝會,終於還是結束了。
整個期間未發一言,隻是低首垂眉,默默酣睡的顧蒼,穿著一身禦賜的天藍色,上繡七條騰雲金龍的寬袖大袍,兩隻手揣在袖子裏,一邊旁若無人地打著哈欠,一邊順著多達一千階的石階徐徐地往外走去。
不得不說,耳邊有點這樣的動靜,反而更能讓他睡的舒坦一些,這讓他想起了一些很多很多年前,在學塾的日子。
身為執掌六部,權利之大,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尚書省之首的尚書令,官居正一品的張伯仁,站在高處,看著這位往日裏威風無限,一人壓過其他所有皇子的太子爺的背影,思慮再三,最終還是選擇快步跟了上去。
哪怕在很早之前,整個京城都已經在傳他張家的女兒要做那未來的太子妃了,可皇帝陛下終究未曾正式地下詔,先前也不過是在禦書房裏隨意地談談罷了,哪兒能當真呢?
而他們兩人,一個乃是坐擁東宮的國之儲君,一個是朝廷正一品的大員,權柄極重,哪怕隻是為了避嫌,也終究還是不方便私下來往的,更遑論是在這種地方。
這裏可是奉天殿前,百官齊聚,召開朝會的地方,說是整個大涼的中樞也不為過,而皇帝陛下,可是剛剛才離開。
但眼看大難臨頭,國家都要亡了,這些東西,什麽風言風語,卻也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遍地狼煙,岌岌可危的局勢下,人人自危,誰還有空來嚼他們倆的舌根呢?
最多不過是等一切安定下來後,才會被有心人故意翻出來作為攻擊太子的手段罷了,但陛下聖明,想來也不會如何。
走得近了,老人才陡然提氣輕喝了一聲。
“太子!”
雖然顧蒼很早便已經在群臣麵前被加封了秦王,但沒誰會不長眼地叫上一聲“王爺。”
顧蒼耳朵動了動,立即就站住了身子,然後轉過來,遙望著對方,蒼白的臉上露出如春風化雨一般的微笑,輕聲問道:“張大人,何事?”
張伯仁不答,而是先幾步走到了他的近前,待得與之並行之後,才終於開口。
“聊聊?”
顧蒼輕輕地點了點頭,雙手仍然攏在袖子裏,擱在腰前。
“聊聊。”
張伯仁看也不看周圍走過的同僚們,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甚至沒有向顧蒼例行問候一下,囑托對方多注意身子雲雲,而是直截了當地問道:“太子對於現在大涼的局勢,有什麽看法?”
顧蒼聞言,腳下的步子也隨著對方而放滿了些許,他心中了然,這位尚書令大人,終究還是開始著急了。
這是當然的事,前方戰事,無論如何,不管勝敗,總之他張伯仁一個文官,既管不著,也沒那個資格跑出來指手畫腳,更何況一旦攬過責任,就意味著要抗下戰敗的所有罪責,他一個門外漢,沒那麽傻,他是治世之能臣,可不是蔡京那種為了權利可以喪心病狂到坑害自家大將的人。
可江州等三地的事,他卻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中。
這位胸有韜略的尚書令,自入仕以來,素以匡扶社稷,大治天下為己任,是個地地道道的儒家弟子,修身治國平天下,每一樣都做得讓人挑不出毛病來,他是以大涼為自己所學可以所用之地,是他死後可諡“文正”,流芳百世的憑證,這是一位老人最簡單,卻最炙熱的欲望了,又豈能因為自己這位太子爺一個“急功近利”的改革,就讓整個國家都隨之顛覆,讓他這幾十年的努力都付諸東流呢?
顧蒼不知該如何向對方解釋,因為大涼又何嚐不是他顧蒼想實現理想的地方呢?
所以他隻能裝作一副渾不在意的語氣說道:“還能有什麽看法,人家想打咱們,咱們總不能割地求饒吧,而且我相信,隻要前方將士們眾誌成城,就一定可以將這些侵略者驅逐出去的!”
張伯仁眉頭微皺,心中有些惱火,馬上不動聲色地加重了一些語氣。
“太子知道,我說的不是這件事。”
算是看著對方長大的他,也自認是十分熟悉顧蒼了,哪裏還不知道這位太子爺是在跟自己打馬虎眼。
顧蒼歎了口氣,知道這個問題今天是避無可避,當下隻能道:“您說的是世家之亂?亂就讓他們亂吧,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來?天下苦涼久矣,嗬嗬,百姓又不是沒腦子的傻子,隻要我們把握住了民心,他們成不了事的。”
張伯仁見他終於正麵回答了,接著道:“可是他們現在搗出的亂子,就已經夠大了,平時也就由得他們去了,可現在不行啊!前方戰事吃緊,一路連敗,乃是不爭的事實,老夫雖然不懂行軍打仗的事,但也知道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打仗的事,老夫怪不到他們,可咱們總得先做好自己的事吧,我們總不能,總不能在這種時候還給前方將士們添麻煩吧,更何況,我們需要江州這個大糧倉啊!”
老人說到激動處,渾身都在抖,就差麵前有一張桌子讓他拍兩掌了。
這一下也是說到了關鍵上,三地聯合作亂,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倒不是需要前線的將士們分心關注後方,事實上,前方將士也不可能在大敵當前的時候還關心這些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各司其職的事,本來就該由他們這些文官來安穩後方,讓武將們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前方跟敵人拚命,所以有些事,本就不是該前方將士們來考慮的。
總不能你後方出了點什麽問題,我前線就不打了吧,所以彼此信任對方能夠處理好對方職責內的事情,也是決定一場戰爭是否能夠勝利的關鍵所在,行軍打仗亦是如此,我相信你能跟得上,就會直接衝,機會,本也是轉瞬即逝的。
而三州動亂,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糧草問題,前方幾十萬大軍是要吃飯的,僅僅靠著先前囤積在涼州的那一部分糧食,是撐不了太久的。
雖說更大的可能是敵人先撐不住倒下,但在不清楚敵方虛實的情況下,誰敢賭?誰又能拿國運去賭?
顧蒼隻能道:“如果連這麽幾天都撐不過去,那咱們也不配贏。”
張伯仁聞言,忍不住輕輕地歎了口氣。
失望談不上,因為他知道,對方也隻是個未經世事的年輕人罷了,而年輕人的優勢,就是有足夠的時間來犯錯,然後再改正,他張伯仁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沒少惹麻煩。
他隻是感歎這位太子爺還是太年輕了,目光看得不夠長遠,或者說他因為往日的成績,再加上皇帝陛下的恩寵,一路走得太過順風順水了,也被其他人給捧得太高了,心態已經失衡,隻要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辦到,遇到的阻力,他隻會想要碾過去,而不是找辦法繞過去。
可這樣是不對的,因為他根本就不懂得取舍,平時也就算了,可在這種時候把世家豪閥都給得罪死了,可不是什麽好事。
事實上,曆朝曆代,有心進行改革之人都不少,他們都想過要動世家豪閥的利益,將之還於國家與百姓,可最後成功的卻沒有幾個,但失敗被下大獄,乃至於全家被罰沒,流放,或者是被當時的掌權者推出來用來平息世家們憤怒而被處死的,則不知道有多少。
有改革的心是好的,但這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一個處理不好,是可能會動搖國本的大事。
太子其實還是操之過急了,這時候就需要自己來幫其撥亂反正,他需要自己這樣的,有足夠地位與能力,能夠勸誡他的長者來幫他調整,這對他日後順利地繼承大統,也極有好處。
畢竟一個任性的皇帝陛下能對國家造成的損害,可比一個任性的,不服輸的太子爺所能造成的損害要大上太多了。
“太子,不能這樣了,世家豪閥,乃是國之根本所在,無論您是否願意承認,可別的不說,您看看朝中多少官員是出身世家,而多少。。。。。。”
顧蒼突然把手從袖子裏伸了出來,一揮手,匆匆地打斷了對方道:“張大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您可是寒窗苦讀十幾年,才終於登科入仕的吧,像您這樣的一品大員,哪個又是世家出身的呢?世家豪閥把握大權這麽多年了,總得留條出路給平民們走吧?而我,不過就是想把這條路弄得更寬一些罷了。”
張伯仁麵色一僵,停步在側,一時語噻,竟不知該說些什麽好。
曾經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懷抱一腔熱血和不服輸的毅力才終於走到今天的少年,未曾想,竟然也變成了自己當年最討厭的人了。
或者說,自他發跡以來,他出身的張家,現在也已經成了豪閥的一份子。
這其實正是世家豪閥的子弟們永遠不擔心會被朝廷清算的真正原因。
因為能夠動搖他們根本的,就隻有他們自己。
那些想要向他們動手的人,成長起來之後,便會自動地融入這個集體,無論他們願不願意,而那些初生牛犢不怕虎,懷揣著理想與夢,才剛進入官場這個大染缸的年輕人,又根本沒那個能耐與資本動他們,除非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一國獨臣,是以玉石俱焚的心態做事,死都要啃下他們幾塊肉的瘋子,才能真正地讓他們感到害怕。
張伯仁沉默了幾息之後,終於開口道: “太子身居高位,卻依然能為百姓著想,這是好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是有幾分道理在裏麵的,但萬事過猶不及,有些事,需要徐徐圖之,絕不能操之過急,下官以為。。。。。。”
顧蒼心中苦笑。
若是能徐徐圖之,自己又何須急功近利呢?
自己,已經等不了那天了,大涼,亦等不了那麽長的時間了。
半晌,張伯仁才終於說了自己的目的,他朝著顧蒼一拱手,請求道:“若是太子信任老臣,就把這件事交給老臣來做吧,由老臣出麵,安撫各地世家,幫助大涼先穩住後方,等到前方戰事結束,那時候太子若是還想再向世家豪閥動手,老臣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扶持一方,打壓另外一方,這是朝廷對待內部矛盾慣用的一種手段,而且百試不爽。
畢竟,世家豪閥的內部,也是各有山頭,互有齷齪,屆時隻要朝廷肯退步,讓利,就不怕他們不動心,哪怕隻有一小部分人動心,也會引得整個聯盟崩潰,到時候他們一旦分化,彼此猜忌,也就潰不成軍,無法再對朝廷形成威脅了。
行軍打仗,他張伯仁委實是不在行,不然他早自己上前線了,但玩這種手段,兵部所有人的腦子加起來都不如他一個人好使。
顧蒼聽完,也不得不感慨一聲老人不但是用心良苦,而且對大涼,那絕對是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可他要做的事,容不得耽擱,更何況,他也不覺得這些阻力能夠動搖他的決心與前進的步伐。
所以他仍然是搖了搖頭。
“不必了,張大人,我意已決,不必再說。”
眼看張伯仁有些怒發衝冠的兆頭,心知他不好惹的顧蒼,眼珠子一轉,趕緊又想了個對策。
他朝著對方靠攏了一步,低下頭,用手捂著嘴,做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
“此事,我不妨先與您透個底,這本是絕密,但今日與您說了也無妨,其實父皇他早有定計,張大人屆時隻需配合父皇一起,絕可保大涼無恙。”
張伯仁渾身一震,眼中露出了了然的樣子,一顆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
原來陛下早有定計啊,我說呢,以陛下的英明,又怎麽可能由著這位太子爺胡來,感情這爺倆其實早就想好了一切,虧得自己來瞎操心。
想到這,他趕緊揖禮道:“陛下聖明,如此,老臣就放心了。”
顧蒼同樣回禮,然後笑道:“張大人放心回家吧,我也該回府了。”
張伯仁隨之抬起頭,看著在宮門外恭敬等候的,兩位太子府上的侍女,心情大好的老人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太子好福氣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