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憨女突然嚷著說她肚子疼,良田爺不敢怠慢,趕快叫來了疙瘩娘,疙瘩娘看那憨女羊水已破,趕忙打開炕洞,鏟了一些炕洞灰倒在炕上。(當年中國農村的衛生條件極差,婦女們一般都把孩子生在炕洞灰上,究竟是不是那樣,還有待考證。)良田爺站在院子裏,急得來回轉圈,突然聽得嬰兒的哭聲,良田爺隔著窗子問疙瘩娘:“生了個啥娃”?疙瘩娘一邊給孩子包裹一邊回答:“是個帶把兒的”。良田爺高興得手舞足蹈,跑出村子,對著曠野大聲呐喊:“楞木,你個瞎家夥!在哪裏躲著,憨女給你生了個兒子,聽到了莫(沒)有”?!
那是一個秋天,一年中最美的時光。良田爺的院子裏,全村的女人都來探望。洋芋挺著大肚子,爬上憨女的炕,看憨女正給孩子喂奶,那奶水充足,孩子貪婪地吮吸著,小手小腳不停地晃動,嘴裏便有涎水流出,讓憨女摸摸她的肚子,看肚子裏的孩子是不是跟憨女的一樣。憨女說得很認真:“睡覺時麵朝左,生男孩,麵朝右,生女孩”。那洋芋盼望生個男孩,於是就按照憨女說的那樣做,每天黑地裏都麵朝左睡覺,結果憨女的兒子剛滿月,洋芋就生了個女兒,憨女抱上兒子去看洋芋,洋芋說:“憨女你有沒有記錯?我每天黑地裏都麵朝左睡覺,為什麽生了個女兒”?憨女煞有介事地說:“這是神安排的,誰也沒有辦法,正好給我兒子做個媳婦”。
那年月郭子儀已經遠走他鄉,憨女的飯量特大,雖然村裏人給接濟一點,但是遠不夠憨女吃喝。郭善人自從有了小兒子以後,整天跟牡丹紅守在屋子裏,閉門不出。郭全發十七歲當了孩子的爹,家裏的一切事務全由媳婦料理。年翠英比牡丹紅小不了多少,婆媳倆比起來那牡丹紅顯得還年輕。良田爺端著升子無處借糧,隻能眼看著憨女餓肚子。可那憨女正奶著孩子,絕不能讓孩子受了委屈,於是也就不管不顧,孩子剛過了滿月就拿起鐮刀,誰家管飯就給誰家砍柴。那一年正好糧食歉收,窮困人家雇不起憨女,憨女穀糠、紅苕蔓什麽都吃,感覺中仍然很餓,總覺得填不飽肚子。
但是憨女非常樂觀,整天抱著兒子咿咿呀呀地唱歌,誰也聽不懂憨女在唱什麽,可是那兒子卻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疙瘩回家了,憨女抱著兒子去疙瘩家,詢問楞木去了哪裏。疙瘩說楞木可能在仙姑庵,憨女問清了仙姑庵在什麽地方,便背著兒子,去那仙姑庵去找楞木。
何仙姑正躺在臥榻上抽煙,猛然間看見了一個背著孩子的棕熊,吃驚不小,操起煙鍋子就朝憨女頭上砸去。
憨女一把將那煙鍋子奪下,張口說話了:“你這猴精,見麵不說一句話,為什麽要打我”?
何仙姑詫異,這棕熊也會說話?問道:“你究竟是人還是熊”?
憨女不憨,罵道:“你媽才是狗熊”!
何仙姑笑了:“我以為世界上就我最醜,想不到還有的女人比我更醜”。
憨女說道:“少廢話!見到楞木沒有”?
何仙姑問道:“楞木是你的什麽人”?
憨女答道:“楞木是我男人,我背上背著他的兒子”。
何仙姑趕忙下了臥榻,問道:“吃了沒有”?
那憨女一鋪塌坐在佛像麵前的蒲團上,說:“都快餓死了”。
何仙姑提出一籠曬幹的花饃,那些花饃全是善男信女進貢的,平時多得吃不了,便把花饃曬幹,一籠一籠存起來,藏在地窖裏,過一段時間山上就會有人來用騾子馱到山上,做為土匪們的幹糧。
憨女看見那一籠花饃,興奮得兩眼發光,順手抓起幾個喀嚓喀嚓就吃,吃得噎住了,端起一瓢涼水咕咚咕咚就喝,何仙姑看那憨女吃得狼吞虎咽,擔心憨女吃壞了肚子,於是把饃籠從憨女麵前提走,看那憨女一臉不悅,好心勸道:“停一會兒再吃,我這裏花饃管飽”。憨女瞪起眼睛看那菩薩的神像,突然問何仙姑:“這個俊女子是誰的婆娘”?
何仙姑笑得開心。笑完以後板起麵孔教訓憨女:“不許胡說!人家是神仙,那是菩薩娘娘”。
憨女無師自通:“我知道了,菩薩的男人是個光頭和尚”。
何仙姑用煙鍋子在憨女的頭上輕砸了一下:“不許胡說,菩薩知道了要割舌頭”!
憨女拍拍自己的肚子,央求道:“讓我再吃你幾個花饃,這肚子仍然很餓”。
何仙姑好心勸道:“不是不讓你吃,擔心你吃壞肚子”。
憨女說:“不怕,我吃釘子屙鐵”。
何仙姑看憨女可憐,又從籠裏給憨女拿了一個花饃,憨女三口兩口吃完,吃完後又要。何仙姑再不給了,哄憨女:“我這裏還有野豬肉,一會兒我燉好了你吃”。憨女信以為真,像豬那樣,吧唧吧唧彈著嘴巴,停一會兒又問:“楞木去了哪裏”?何仙姑說:“楞木出了遠門,你就安心在這裏住下”。憨女看那窄窄的臥榻,問:“我睡哪達”?何仙姑用腳一揣,地下立馬見一深坑,對憨女說:“下去吧”。那憨女站在坑邊探頭看了看,不敢下去,疑惑著問:“你是不是要活埋我”?何仙姑知道憨女起了疑心,自己首先跳進坑裏,然後對憨女說:“你背著孩子跟著我,不用害怕,我帶你到一個去處”。
憨女磨磨蹭蹭,笨笨拙拙,背著孩子下了坑,跟著何仙姑向前走,走了一段路後眼前突然開朗,隻見靠山而鑿的一孔窯洞裏應有盡有,陽光透過窗子射進來,窗外的樹上一群鳥雀子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憨女笑問何仙姑:“咋不見你男人和你娃”?
何仙姑用煙鍋頭子又在憨女頭上砸了一下:“就在這裏住下,不準到外邊去。你長著這一張熊臉,擔心把那些進貢的許願者嚇跑。過一段時間楞木就回來了,你們就能團聚”。
憨女猛然間把何仙姑抱緊,在何仙姑臉上就咬,何仙姑奮力把憨女撕開,嘴裏嚷道:“憨女你瘋了”!憨女掉下了一串淚珠,哽咽道:“大姐,你是我的親姐姐”。
那一段日子是憨女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每天早晨睜開眼,看那太陽暖暖地照在炕頭,兒子醒來了,爬在媽媽的身上,用嘴巴拱著媽媽的****。由於吃喝不愁,奶水充足,憨女每天都用手摸遍兒子的全身,看那兒子長胖了,渾身跟憨女一樣,毛茸茸的,像個毛猴。穿衣起來,把頭探出窗外,看這孔窯洞鑿在半崖上,上下無路,出口隻有一個,就是那條地道,把木桶拴在軲轆繩上,攪動軲轆把,看那溝底下有一眼山泉,水桶落進泉水裏,泛起一圈圈漣漪,然後把水桶用軲轆吊上來,喝一口,清涼甘甜,勝過老婆尿尿溝的那一股山泉。
白天,何仙姑在仙姑庵迎來送往那些朝拜的香客,一到夜間,何仙姑就會順著地道走進憨女住的窯洞,陪憨女坐上好長時間。天氣漸漸地涼了,一場大雪覆蓋了大地上所有的瑕疵,看那千年古柏從崖縫裏伸出枝椏,樹枝上結滿了冰花,一縷炊煙從半崖上的縫隙裏嫋嫋升起,憨女抱著孩子站在窗前,思念悠悠,想念遠在天邊的楞木。漸漸地,那憨女對何仙姑產生了懷疑,好像那何仙姑在有意搪塞她,掩藏著什麽秘密。可她舍不得離開這裏,孩子過一天就會長一天,憨女不願背著孩子去顛沛流離。
遠遠地什麽地方傳來了一聲聲爆仗,年關到了。仙姑庵的貢品裏什麽都有,唯獨沒有肉,佛家不準殺生。何仙姑特意去了一趟鳳棲城,從叫驢子酒館買了半拉豬頭,二斤驢肉,除夕夜裏那半山崖上的土窯裏亮起了紅燭,倆個人用手抓著吃肉,憨女吃完肉後放聲大哭:“楞木,你個驢日的貨,你的兒子都半歲了,你知道不”?何仙姑理解女人的心情,說:“妹子,想哭就哭吧,把冤枉哭出來,心裏就輕鬆”。
憨女爬在何仙姑的肩膀上,哭得天搖地動:“我還想爺爺!爺爺把我從野外撿回來,用狗奶喂大,過年了,不知道爺爺幹啥……”
一顆流星從天上劃過,落在山溝裏,何仙姑輕撫著憨女的頭,安慰道:“我想,過完年,楞木就會回來”。
可是一直等到山桃花盛開,還是不見楞木回來,憨女再也呆不住了,執意要走。何仙姑苦苦挽留,看憨女去意已決,便把平日裏香客進貢的綢緞以及一些布匹打成包裹,給憨女帶足路上的幹糧,打發憨女上路。
憨女背著孩子,走了一段路後回過頭,看何仙姑仍然站在柏樹下向她招手。憨女又返回來,何仙姑以為憨女後悔了,要接過孩子。憨女麵朝何仙姑鞠了一躬,說:“楞木回來後你告訴他,就說憨女來過。說罷又轉過身,毅然離去”。
走過驢尾巴梁,山的氣息越來越濃,憨女是山的女兒,一鑽進山裏就感覺興奮,山桃花開了,筧子花開了,榆錢錢長滿樹,那是農戶人家度春荒的口糧,榆錢錢麥飯越吃越香。路兩邊開滿不知名的野花,憨女走一段路就蹲下來,扯一把野花,給兒子和她插在頭上,想到不久就能見到爺爺,憨女高興了,咿咿呀呀地唱,兒子在媽媽的背上高興得手舞足蹈,也跟著媽媽唱那隻有他們才能聽得懂的歌。走到老婆尿尿溝,看見那一股泉水,憨女把兒子放下來,屁股撅起,手捧著泉水,喝了個夠。猛然間聽到身後兒子一聲大叫,趕緊回過頭,看見一條禿尾巴狼叼著兒子,鑽進荊棘叢中。憨女一聲大吼,朝那野狼攆去,人終久沒有狼跑得快,在山的皺褶裏,憨女看見了不忍目睹的一幕,隻見禿尾巴狼已經把兒子吞進肚子裏,伸出帶血的舌頭舐著嘴。
憨女撲上去,用嘴巴咬住狼的咽喉,把狼渾身的血吸幹,然後扒開狼的肚子,看見自己的兒子已經變成一堆血肉……
見過山發怒嗎,那是一次十二級地震!天塌了,下起了石雨,六月飛雪,鳥獸滅跡,天地間已經沒有了生命,惟有憨女的哭聲悠遠,傳遍天宇。
那是一個秋天,一年中最美的時光。良田爺的院子裏,全村的女人都來探望。洋芋挺著大肚子,爬上憨女的炕,看憨女正給孩子喂奶,那奶水充足,孩子貪婪地吮吸著,小手小腳不停地晃動,嘴裏便有涎水流出,讓憨女摸摸她的肚子,看肚子裏的孩子是不是跟憨女的一樣。憨女說得很認真:“睡覺時麵朝左,生男孩,麵朝右,生女孩”。那洋芋盼望生個男孩,於是就按照憨女說的那樣做,每天黑地裏都麵朝左睡覺,結果憨女的兒子剛滿月,洋芋就生了個女兒,憨女抱上兒子去看洋芋,洋芋說:“憨女你有沒有記錯?我每天黑地裏都麵朝左睡覺,為什麽生了個女兒”?憨女煞有介事地說:“這是神安排的,誰也沒有辦法,正好給我兒子做個媳婦”。
那年月郭子儀已經遠走他鄉,憨女的飯量特大,雖然村裏人給接濟一點,但是遠不夠憨女吃喝。郭善人自從有了小兒子以後,整天跟牡丹紅守在屋子裏,閉門不出。郭全發十七歲當了孩子的爹,家裏的一切事務全由媳婦料理。年翠英比牡丹紅小不了多少,婆媳倆比起來那牡丹紅顯得還年輕。良田爺端著升子無處借糧,隻能眼看著憨女餓肚子。可那憨女正奶著孩子,絕不能讓孩子受了委屈,於是也就不管不顧,孩子剛過了滿月就拿起鐮刀,誰家管飯就給誰家砍柴。那一年正好糧食歉收,窮困人家雇不起憨女,憨女穀糠、紅苕蔓什麽都吃,感覺中仍然很餓,總覺得填不飽肚子。
但是憨女非常樂觀,整天抱著兒子咿咿呀呀地唱歌,誰也聽不懂憨女在唱什麽,可是那兒子卻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疙瘩回家了,憨女抱著兒子去疙瘩家,詢問楞木去了哪裏。疙瘩說楞木可能在仙姑庵,憨女問清了仙姑庵在什麽地方,便背著兒子,去那仙姑庵去找楞木。
何仙姑正躺在臥榻上抽煙,猛然間看見了一個背著孩子的棕熊,吃驚不小,操起煙鍋子就朝憨女頭上砸去。
憨女一把將那煙鍋子奪下,張口說話了:“你這猴精,見麵不說一句話,為什麽要打我”?
何仙姑詫異,這棕熊也會說話?問道:“你究竟是人還是熊”?
憨女不憨,罵道:“你媽才是狗熊”!
何仙姑笑了:“我以為世界上就我最醜,想不到還有的女人比我更醜”。
憨女說道:“少廢話!見到楞木沒有”?
何仙姑問道:“楞木是你的什麽人”?
憨女答道:“楞木是我男人,我背上背著他的兒子”。
何仙姑趕忙下了臥榻,問道:“吃了沒有”?
那憨女一鋪塌坐在佛像麵前的蒲團上,說:“都快餓死了”。
何仙姑提出一籠曬幹的花饃,那些花饃全是善男信女進貢的,平時多得吃不了,便把花饃曬幹,一籠一籠存起來,藏在地窖裏,過一段時間山上就會有人來用騾子馱到山上,做為土匪們的幹糧。
憨女看見那一籠花饃,興奮得兩眼發光,順手抓起幾個喀嚓喀嚓就吃,吃得噎住了,端起一瓢涼水咕咚咕咚就喝,何仙姑看那憨女吃得狼吞虎咽,擔心憨女吃壞了肚子,於是把饃籠從憨女麵前提走,看那憨女一臉不悅,好心勸道:“停一會兒再吃,我這裏花饃管飽”。憨女瞪起眼睛看那菩薩的神像,突然問何仙姑:“這個俊女子是誰的婆娘”?
何仙姑笑得開心。笑完以後板起麵孔教訓憨女:“不許胡說!人家是神仙,那是菩薩娘娘”。
憨女無師自通:“我知道了,菩薩的男人是個光頭和尚”。
何仙姑用煙鍋子在憨女的頭上輕砸了一下:“不許胡說,菩薩知道了要割舌頭”!
憨女拍拍自己的肚子,央求道:“讓我再吃你幾個花饃,這肚子仍然很餓”。
何仙姑好心勸道:“不是不讓你吃,擔心你吃壞肚子”。
憨女說:“不怕,我吃釘子屙鐵”。
何仙姑看憨女可憐,又從籠裏給憨女拿了一個花饃,憨女三口兩口吃完,吃完後又要。何仙姑再不給了,哄憨女:“我這裏還有野豬肉,一會兒我燉好了你吃”。憨女信以為真,像豬那樣,吧唧吧唧彈著嘴巴,停一會兒又問:“楞木去了哪裏”?何仙姑說:“楞木出了遠門,你就安心在這裏住下”。憨女看那窄窄的臥榻,問:“我睡哪達”?何仙姑用腳一揣,地下立馬見一深坑,對憨女說:“下去吧”。那憨女站在坑邊探頭看了看,不敢下去,疑惑著問:“你是不是要活埋我”?何仙姑知道憨女起了疑心,自己首先跳進坑裏,然後對憨女說:“你背著孩子跟著我,不用害怕,我帶你到一個去處”。
憨女磨磨蹭蹭,笨笨拙拙,背著孩子下了坑,跟著何仙姑向前走,走了一段路後眼前突然開朗,隻見靠山而鑿的一孔窯洞裏應有盡有,陽光透過窗子射進來,窗外的樹上一群鳥雀子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憨女笑問何仙姑:“咋不見你男人和你娃”?
何仙姑用煙鍋頭子又在憨女頭上砸了一下:“就在這裏住下,不準到外邊去。你長著這一張熊臉,擔心把那些進貢的許願者嚇跑。過一段時間楞木就回來了,你們就能團聚”。
憨女猛然間把何仙姑抱緊,在何仙姑臉上就咬,何仙姑奮力把憨女撕開,嘴裏嚷道:“憨女你瘋了”!憨女掉下了一串淚珠,哽咽道:“大姐,你是我的親姐姐”。
那一段日子是憨女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每天早晨睜開眼,看那太陽暖暖地照在炕頭,兒子醒來了,爬在媽媽的身上,用嘴巴拱著媽媽的****。由於吃喝不愁,奶水充足,憨女每天都用手摸遍兒子的全身,看那兒子長胖了,渾身跟憨女一樣,毛茸茸的,像個毛猴。穿衣起來,把頭探出窗外,看這孔窯洞鑿在半崖上,上下無路,出口隻有一個,就是那條地道,把木桶拴在軲轆繩上,攪動軲轆把,看那溝底下有一眼山泉,水桶落進泉水裏,泛起一圈圈漣漪,然後把水桶用軲轆吊上來,喝一口,清涼甘甜,勝過老婆尿尿溝的那一股山泉。
白天,何仙姑在仙姑庵迎來送往那些朝拜的香客,一到夜間,何仙姑就會順著地道走進憨女住的窯洞,陪憨女坐上好長時間。天氣漸漸地涼了,一場大雪覆蓋了大地上所有的瑕疵,看那千年古柏從崖縫裏伸出枝椏,樹枝上結滿了冰花,一縷炊煙從半崖上的縫隙裏嫋嫋升起,憨女抱著孩子站在窗前,思念悠悠,想念遠在天邊的楞木。漸漸地,那憨女對何仙姑產生了懷疑,好像那何仙姑在有意搪塞她,掩藏著什麽秘密。可她舍不得離開這裏,孩子過一天就會長一天,憨女不願背著孩子去顛沛流離。
遠遠地什麽地方傳來了一聲聲爆仗,年關到了。仙姑庵的貢品裏什麽都有,唯獨沒有肉,佛家不準殺生。何仙姑特意去了一趟鳳棲城,從叫驢子酒館買了半拉豬頭,二斤驢肉,除夕夜裏那半山崖上的土窯裏亮起了紅燭,倆個人用手抓著吃肉,憨女吃完肉後放聲大哭:“楞木,你個驢日的貨,你的兒子都半歲了,你知道不”?何仙姑理解女人的心情,說:“妹子,想哭就哭吧,把冤枉哭出來,心裏就輕鬆”。
憨女爬在何仙姑的肩膀上,哭得天搖地動:“我還想爺爺!爺爺把我從野外撿回來,用狗奶喂大,過年了,不知道爺爺幹啥……”
一顆流星從天上劃過,落在山溝裏,何仙姑輕撫著憨女的頭,安慰道:“我想,過完年,楞木就會回來”。
可是一直等到山桃花盛開,還是不見楞木回來,憨女再也呆不住了,執意要走。何仙姑苦苦挽留,看憨女去意已決,便把平日裏香客進貢的綢緞以及一些布匹打成包裹,給憨女帶足路上的幹糧,打發憨女上路。
憨女背著孩子,走了一段路後回過頭,看何仙姑仍然站在柏樹下向她招手。憨女又返回來,何仙姑以為憨女後悔了,要接過孩子。憨女麵朝何仙姑鞠了一躬,說:“楞木回來後你告訴他,就說憨女來過。說罷又轉過身,毅然離去”。
走過驢尾巴梁,山的氣息越來越濃,憨女是山的女兒,一鑽進山裏就感覺興奮,山桃花開了,筧子花開了,榆錢錢長滿樹,那是農戶人家度春荒的口糧,榆錢錢麥飯越吃越香。路兩邊開滿不知名的野花,憨女走一段路就蹲下來,扯一把野花,給兒子和她插在頭上,想到不久就能見到爺爺,憨女高興了,咿咿呀呀地唱,兒子在媽媽的背上高興得手舞足蹈,也跟著媽媽唱那隻有他們才能聽得懂的歌。走到老婆尿尿溝,看見那一股泉水,憨女把兒子放下來,屁股撅起,手捧著泉水,喝了個夠。猛然間聽到身後兒子一聲大叫,趕緊回過頭,看見一條禿尾巴狼叼著兒子,鑽進荊棘叢中。憨女一聲大吼,朝那野狼攆去,人終久沒有狼跑得快,在山的皺褶裏,憨女看見了不忍目睹的一幕,隻見禿尾巴狼已經把兒子吞進肚子裏,伸出帶血的舌頭舐著嘴。
憨女撲上去,用嘴巴咬住狼的咽喉,把狼渾身的血吸幹,然後扒開狼的肚子,看見自己的兒子已經變成一堆血肉……
見過山發怒嗎,那是一次十二級地震!天塌了,下起了石雨,六月飛雪,鳥獸滅跡,天地間已經沒有了生命,惟有憨女的哭聲悠遠,傳遍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