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長心裏非常矛盾,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沒有上級的命令他不能冒然出兵。可是劉師長也是一位抗戰派,中國軍隊在河東正跟日本鬼子浴血奮戰,而劉師長卻隔岸觀火,見死不救不是他的風格,特別是得知楊九娃也帶領著他的幾十個土匪弟兄義無反顧地渡河去幫助郭團長抗擊日本鬼子時,心裏愧疚著,感覺到自己連一個土匪頭子都不如。
劉師長又給劉勘集團軍長發電,請求出兵支援,一直等了兩天劉勘軍長才回電:我跟你重新調撥一個團的兵力,在不影響鳳棲防務的前提下,可適當出兵東岸增援。
劉師長信心大增,挑選精兵良將,迅速開往黃河岸邊,看黃河已經被鬼子封鎖,決心殺開一條血路,強渡黃河去增援郭團長,可是對岸鬼子火力太猛,加上天上有飛機轟炸,劉師長強渡黃河失敗。
劉師長在戰地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兵力還在原地跟敵人博弈,另外一路兵力悄悄迂回到黃河上遊偷渡。正在這時通訊兵又送來急電,劉師長看急電的上方注明“國防部”,電文隻有一句話:
命令你部所屬官兵立即停止東渡,撤回原地待命。
劉師長部下的官兵們吵成一團,這算哪門子命令?幾個團以上幹部聚在一起商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幹脆按照原計劃行動。
劉師長知道,國民黨內部有關和平與戰爭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汪精衛、何應欽之流甚至悲觀地認為,再戰必亡,幹脆割地賠款,求得一時苟安;以李宗仁為首的大多數將領力主跟小日本決一死戰,形成了在戰爭與和平的爭論中各執一詞的局麵。蔣委員長認為共產黨才是國民政府的心頭大患,表麵上迫於民眾的壓力,實現國共合作,實際上對共產黨仍然耿耿於懷。劉師長人微言輕,甚至在國民政府裏根本沒有發言權,惟有服從命令、火線撤軍,對抗國防部命令的下場將會很慘。
但是劉師長也不會善罷甘休,他將少量部隊部署在黃河岸邊,騷擾對岸敵人,轉移敵人的視線,分散敵人的精力,減輕郭團長正麵迎敵的壓力。其餘的部隊從黃河岸邊撤離,撤離前準備了一些給養物資,一旦有機會就運過黃河,補充郭團長的部隊。
部隊剛踏上回程的路,迎麵碰見了十二能率領的鳳棲城以及周圍村莊自願組織起來的民團,老百姓清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他們抬著豬羊來慰問抗日的部隊,看見部隊不戰而退,十二能有些疑惑,向前質問劉師長:“為什麽臨陣逃脫”?
劉師長無奈,隻得拿出國防部的命令讓十二能過目,十二能一看火冒三丈,大聲叱責:“一定是南京政府出了奸臣”!劉師長解釋:“軍人必須服從命令”。
十二能也是一條牛筋,當麵跟劉師長論理:“我看問題不是那麽簡單,蔣委員長的目的明顯地是要借刀殺人!欲借日本鬼子之手,消滅楊虎城將軍所屬的部隊,劉師長你如果是一個有良心的中國軍人,應當當機立斷,掉轉馬頭,跟河東的日本鬼子決一死戰,不然的話,你將會成為千古罪人”!
十二能這一手確實厲害,用激將法直激得劉師長無地自容,劉師長絕對不怕死,從劉勘軍長的一個隨身保鏢幹起,幹到師長這一步也不容易,可是劉師長還是比較清醒,單憑一腔熱血或者一個師的實力根本無法跟日本鬼子死拚,獨木難支,誰都明白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道理,劉師長喟然長歎:“屈老先生,我知道你將兩個兒子都送去參加國民革命,我也敬仰你一腔的愛國熱情,你以為軍人可以頤指氣使?做為一個下層軍官,我們隻是蔣委員長棋盤上的一枚棋子,容我再給上司發電,請求出兵河東”。
十二能有點不知高低,竟然跟劉師長論起了孫子兵法:“孫子曰兵貴神速,你這樣請示來請示去豈不貽誤戰機”?!
劉師長從戎一生,還沒有見過一個老頭子擋住他的馬頭跟他論理,幾個老部下相互間傳遞著眼神,靜等著劉師長下定決心,劉師長清楚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大家都摩拳擦掌,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時不拚更待何時!劉師長終於調轉馬頭,正準備給他的部下下命令時突然看見山路上塵土飛揚,轉瞬間通訊員又傳來急電,急電來自長安,胡宗南司令長官親自簽注:
嚴令你部原地待命,沒有總部命令不準擅自妄動!
劉師長知道,胡宗南司令長官直接由蔣委員長指揮。這封電報反映了蔣委員長的意誌,其目的和用意很明顯,就是要將楊虎城將軍的部下斬草除根!長安兵諫是蔣委員長一生洗刷不掉的恥辱,必須把楊虎城將軍的這支陝軍徹底鏟除,當然,秦始皇的大將白起坑趙卒的曆史不會重演,但是三十六計有一計,叫做借刀殺人,從一開始大家都心知肚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蔣委員長的目的就是假借日本鬼子之手消滅這支陝軍!現在目的即將達到,決不允許劉師長把這件事攪黃。
劉師長也算一條漢子,感覺蔣委員長做事有點過分,古代刑法有戶滅九族,一人犯罪動輒連帶幾百親屬一起殺頭,想不到趙氏孤兒的悲劇在蔣委員長導演下重演,張楊二位將軍絕對沒有殺害蔣委員長之心,他們不過是用一種激烈的方式來促成蔣委員長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在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卻對蔣委員長犯罪。蔣委員長欲將二人以及他們的親信趕盡殺絕,不然的話難解心頭之恨。
劉師長一向處事慎密,這陣子也不顧一切,他拔出手槍,將那頂軍官帽子摘下來頂在槍口上,說出的話擲地有聲:“我劉某人今日把這頂烏紗帽頂在槍口上,寧可丟掉官職,絕不違背民意!將士們,黃河對岸日本鬼子正在殺我兄弟、蹂躪我姐妹、踐踏我大好河山,咱們絕不能臨陣逃脫,淪為千古罪人,現在我命令部隊原地向後轉,殺向黃河岸邊,按照原計劃強渡黃河,跟日本鬼子決一死戰”!
屈發祥老先生智激劉師長兵發河東的傳說成為鳳棲一帶的美談,其實那隻是一段傳說,卻令鳳棲人為之驕傲,日本鬼子其所以沒有侵占陝西,不可否認黃河天塹起了一定的作用,陝西冷娃的死磕精神也使得鬼子兵望而卻步,夫不懼死、戰無不勝。聽聽秦腔那慷慨激昂的腔調,能把秦人的性格表現得恰到好處,長安乃帝王之都,漢唐輝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巔峰,秦人的骨子裏沒有怕死和媚俗,看看近代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那些秦人們個個都是錚錚鐵骨!
扯遠了,言歸正傳。簸箕掌有楊九娃、郭團長留下的鍋灶,隻見一縷縷炊煙在簸箕掌嫋嫋升起,十二能和他的慰問團們把抬來的生豬生羊剁碎,升起炊煙為前方的將士做飯。
榴彈炮在陣地上怒吼,把一排排炮彈射向對岸,河東岸的鬼子兵鬧不清河西****的實力,也拉來大炮跟****對射,有一發炮彈落進豬肉鍋裏,炸得豬肉塊子肉湯滿天飛,鬼子的飛機欺負****的裝備沒有他們先進,故意貼著樹梢低飛,飛行員的腦袋清晰可見,士兵們發火了,一人支起槍托朝天架起機槍,一人瞄準飛機掃射,一架飛機屁股上冒著黑煙,倒栽蔥一樣撞上對岸的山崗,其他飛機猛然間拉升了高度,圍著黃河轉了一圈,很不甘心地朝遠方飛去。
十二能根本沒有見過打仗,看黃河岸邊橫七豎八地排列著我軍的屍體,受傷的士兵拉著慘烈的喊聲,田中先生不敢怠慢,帶領著戰地救護隊搶救傷兵。終於因為我軍火力沒有敵軍的火力凶猛,強渡黃河的勇士們無功而返,黃河打著旋兒怒吼著流向遠方,將士們的鮮血把黃河水染紅。
劉師長的帽子被打丟了,平時梳理得非常整齊的頭發被風吹亂,隻見他臉色鐵青,怒吼著對十二能喊道:“屈先生,這裏是戰場,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請你帶領著你的老百姓離開”!
十二能失聰了,被猛烈的炮火振聾了耳朵,他指著躺在地上的傷員說:“我們可以幫你們轉運傷兵”。
猛然間,對岸敵人的陣腳大亂,原來迂回到上遊的部隊偷渡成功,他們從日本鬼子的背後對敵人進行偷襲,日本鬼子腹背受敵,倉惶撤離。山上堅守的郭團長、楊九娃部隊衝下山來,迅速占領了黃河東岸的渡口,西岸劉師長趁機把大量給養和彈藥運往東岸,郭團長和楊九娃的部隊得到了一些補充。
可是日本鬼子隻是暫短地撤離,馬上又進行瘋狂的反撲,一些給養和彈藥沉入黃河,一些給養和彈藥又逼迫撤回河西,運往東岸的隻是少數,就這也解決了郭團長楊九娃的燃眉之急,敵人的火力又將黃河東岸封鎖,郭團長和楊九娃逼迫撤回山上堅守。
隨著夜幕的降臨,黃河兩岸的槍聲越來越稀,劉師長清點隊伍,雖然互有死傷,但是戰果寥寥,除過給對岸的部隊強運過去一些彈藥和給養以外,可以說一無所獲。農曆正月的夜晚還是有些寒冷,但是戰士們不敢點燃篝火,擔心敵人的冷槍。幾個主要首領在一起開會,感覺到正麵強渡黃河傷亡太大,但是大家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劉師長又給劉勘集團軍長發電,請求出兵支援,一直等了兩天劉勘軍長才回電:我跟你重新調撥一個團的兵力,在不影響鳳棲防務的前提下,可適當出兵東岸增援。
劉師長信心大增,挑選精兵良將,迅速開往黃河岸邊,看黃河已經被鬼子封鎖,決心殺開一條血路,強渡黃河去增援郭團長,可是對岸鬼子火力太猛,加上天上有飛機轟炸,劉師長強渡黃河失敗。
劉師長在戰地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兵力還在原地跟敵人博弈,另外一路兵力悄悄迂回到黃河上遊偷渡。正在這時通訊兵又送來急電,劉師長看急電的上方注明“國防部”,電文隻有一句話:
命令你部所屬官兵立即停止東渡,撤回原地待命。
劉師長部下的官兵們吵成一團,這算哪門子命令?幾個團以上幹部聚在一起商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幹脆按照原計劃行動。
劉師長知道,國民黨內部有關和平與戰爭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汪精衛、何應欽之流甚至悲觀地認為,再戰必亡,幹脆割地賠款,求得一時苟安;以李宗仁為首的大多數將領力主跟小日本決一死戰,形成了在戰爭與和平的爭論中各執一詞的局麵。蔣委員長認為共產黨才是國民政府的心頭大患,表麵上迫於民眾的壓力,實現國共合作,實際上對共產黨仍然耿耿於懷。劉師長人微言輕,甚至在國民政府裏根本沒有發言權,惟有服從命令、火線撤軍,對抗國防部命令的下場將會很慘。
但是劉師長也不會善罷甘休,他將少量部隊部署在黃河岸邊,騷擾對岸敵人,轉移敵人的視線,分散敵人的精力,減輕郭團長正麵迎敵的壓力。其餘的部隊從黃河岸邊撤離,撤離前準備了一些給養物資,一旦有機會就運過黃河,補充郭團長的部隊。
部隊剛踏上回程的路,迎麵碰見了十二能率領的鳳棲城以及周圍村莊自願組織起來的民團,老百姓清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他們抬著豬羊來慰問抗日的部隊,看見部隊不戰而退,十二能有些疑惑,向前質問劉師長:“為什麽臨陣逃脫”?
劉師長無奈,隻得拿出國防部的命令讓十二能過目,十二能一看火冒三丈,大聲叱責:“一定是南京政府出了奸臣”!劉師長解釋:“軍人必須服從命令”。
十二能也是一條牛筋,當麵跟劉師長論理:“我看問題不是那麽簡單,蔣委員長的目的明顯地是要借刀殺人!欲借日本鬼子之手,消滅楊虎城將軍所屬的部隊,劉師長你如果是一個有良心的中國軍人,應當當機立斷,掉轉馬頭,跟河東的日本鬼子決一死戰,不然的話,你將會成為千古罪人”!
十二能這一手確實厲害,用激將法直激得劉師長無地自容,劉師長絕對不怕死,從劉勘軍長的一個隨身保鏢幹起,幹到師長這一步也不容易,可是劉師長還是比較清醒,單憑一腔熱血或者一個師的實力根本無法跟日本鬼子死拚,獨木難支,誰都明白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道理,劉師長喟然長歎:“屈老先生,我知道你將兩個兒子都送去參加國民革命,我也敬仰你一腔的愛國熱情,你以為軍人可以頤指氣使?做為一個下層軍官,我們隻是蔣委員長棋盤上的一枚棋子,容我再給上司發電,請求出兵河東”。
十二能有點不知高低,竟然跟劉師長論起了孫子兵法:“孫子曰兵貴神速,你這樣請示來請示去豈不貽誤戰機”?!
劉師長從戎一生,還沒有見過一個老頭子擋住他的馬頭跟他論理,幾個老部下相互間傳遞著眼神,靜等著劉師長下定決心,劉師長清楚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大家都摩拳擦掌,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時不拚更待何時!劉師長終於調轉馬頭,正準備給他的部下下命令時突然看見山路上塵土飛揚,轉瞬間通訊員又傳來急電,急電來自長安,胡宗南司令長官親自簽注:
嚴令你部原地待命,沒有總部命令不準擅自妄動!
劉師長知道,胡宗南司令長官直接由蔣委員長指揮。這封電報反映了蔣委員長的意誌,其目的和用意很明顯,就是要將楊虎城將軍的部下斬草除根!長安兵諫是蔣委員長一生洗刷不掉的恥辱,必須把楊虎城將軍的這支陝軍徹底鏟除,當然,秦始皇的大將白起坑趙卒的曆史不會重演,但是三十六計有一計,叫做借刀殺人,從一開始大家都心知肚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蔣委員長的目的就是假借日本鬼子之手消滅這支陝軍!現在目的即將達到,決不允許劉師長把這件事攪黃。
劉師長也算一條漢子,感覺蔣委員長做事有點過分,古代刑法有戶滅九族,一人犯罪動輒連帶幾百親屬一起殺頭,想不到趙氏孤兒的悲劇在蔣委員長導演下重演,張楊二位將軍絕對沒有殺害蔣委員長之心,他們不過是用一種激烈的方式來促成蔣委員長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在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卻對蔣委員長犯罪。蔣委員長欲將二人以及他們的親信趕盡殺絕,不然的話難解心頭之恨。
劉師長一向處事慎密,這陣子也不顧一切,他拔出手槍,將那頂軍官帽子摘下來頂在槍口上,說出的話擲地有聲:“我劉某人今日把這頂烏紗帽頂在槍口上,寧可丟掉官職,絕不違背民意!將士們,黃河對岸日本鬼子正在殺我兄弟、蹂躪我姐妹、踐踏我大好河山,咱們絕不能臨陣逃脫,淪為千古罪人,現在我命令部隊原地向後轉,殺向黃河岸邊,按照原計劃強渡黃河,跟日本鬼子決一死戰”!
屈發祥老先生智激劉師長兵發河東的傳說成為鳳棲一帶的美談,其實那隻是一段傳說,卻令鳳棲人為之驕傲,日本鬼子其所以沒有侵占陝西,不可否認黃河天塹起了一定的作用,陝西冷娃的死磕精神也使得鬼子兵望而卻步,夫不懼死、戰無不勝。聽聽秦腔那慷慨激昂的腔調,能把秦人的性格表現得恰到好處,長安乃帝王之都,漢唐輝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巔峰,秦人的骨子裏沒有怕死和媚俗,看看近代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那些秦人們個個都是錚錚鐵骨!
扯遠了,言歸正傳。簸箕掌有楊九娃、郭團長留下的鍋灶,隻見一縷縷炊煙在簸箕掌嫋嫋升起,十二能和他的慰問團們把抬來的生豬生羊剁碎,升起炊煙為前方的將士做飯。
榴彈炮在陣地上怒吼,把一排排炮彈射向對岸,河東岸的鬼子兵鬧不清河西****的實力,也拉來大炮跟****對射,有一發炮彈落進豬肉鍋裏,炸得豬肉塊子肉湯滿天飛,鬼子的飛機欺負****的裝備沒有他們先進,故意貼著樹梢低飛,飛行員的腦袋清晰可見,士兵們發火了,一人支起槍托朝天架起機槍,一人瞄準飛機掃射,一架飛機屁股上冒著黑煙,倒栽蔥一樣撞上對岸的山崗,其他飛機猛然間拉升了高度,圍著黃河轉了一圈,很不甘心地朝遠方飛去。
十二能根本沒有見過打仗,看黃河岸邊橫七豎八地排列著我軍的屍體,受傷的士兵拉著慘烈的喊聲,田中先生不敢怠慢,帶領著戰地救護隊搶救傷兵。終於因為我軍火力沒有敵軍的火力凶猛,強渡黃河的勇士們無功而返,黃河打著旋兒怒吼著流向遠方,將士們的鮮血把黃河水染紅。
劉師長的帽子被打丟了,平時梳理得非常整齊的頭發被風吹亂,隻見他臉色鐵青,怒吼著對十二能喊道:“屈先生,這裏是戰場,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請你帶領著你的老百姓離開”!
十二能失聰了,被猛烈的炮火振聾了耳朵,他指著躺在地上的傷員說:“我們可以幫你們轉運傷兵”。
猛然間,對岸敵人的陣腳大亂,原來迂回到上遊的部隊偷渡成功,他們從日本鬼子的背後對敵人進行偷襲,日本鬼子腹背受敵,倉惶撤離。山上堅守的郭團長、楊九娃部隊衝下山來,迅速占領了黃河東岸的渡口,西岸劉師長趁機把大量給養和彈藥運往東岸,郭團長和楊九娃的部隊得到了一些補充。
可是日本鬼子隻是暫短地撤離,馬上又進行瘋狂的反撲,一些給養和彈藥沉入黃河,一些給養和彈藥又逼迫撤回河西,運往東岸的隻是少數,就這也解決了郭團長楊九娃的燃眉之急,敵人的火力又將黃河東岸封鎖,郭團長和楊九娃逼迫撤回山上堅守。
隨著夜幕的降臨,黃河兩岸的槍聲越來越稀,劉師長清點隊伍,雖然互有死傷,但是戰果寥寥,除過給對岸的部隊強運過去一些彈藥和給養以外,可以說一無所獲。農曆正月的夜晚還是有些寒冷,但是戰士們不敢點燃篝火,擔心敵人的冷槍。幾個主要首領在一起開會,感覺到正麵強渡黃河傷亡太大,但是大家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