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院裏來了個貨郎,村裏的女人們都抱著孩子出來,把貨郎擔子圍住,有人買個針頭線腦,有人給娃買個玩具,有人什麽都不買,專門看熱鬧。自從二狼帶著村裏僅剩的幾個男人出門趕腳以後,這個村裏剩下的基本上全是女人,由於男人們離開時間不久,大家還沒有感覺到沒有男人的難處,反正當時有糧吃有錢花,村子裏基本上還算安寧。
蘿卜和白菜一人抱一個孩子,也圍著貨郎擔子看稀罕,那蘿卜順手拿起一個撥浪鼓,塞進孩子的手裏,看貨郎沒有注意,抱著孩子很隨意地離開。
其實那貨郎已經看見了,隻是假裝沒有看見。等買貨的人都散光以後,貨郎挑起貨郎擔子,徑直走到栽逑娃的茅屋門前,隔著柵欄門喊道:“小大姐,你的娃娃剛才拿了一個撥浪鼓沒有給錢”。
白菜正拿著撥浪鼓逗兩個小孩子玩耍,一聽得貨郎叫門趕緊把撥浪鼓藏起來,出來站到院子裏反誣貨郎誣陷好人:“貨郎你把我們當成啥人了,誰稀罕你一個小娃玩具”!
貨郎不惱,隔門說道:“小大姐你不要生氣,我認識你們的掌櫃的(男人),栽逑娃經常跟我一起擺攤子,他賣鐵器我賣小零碎(百貨)”。
白菜聽得貨郎跟栽逑娃熟悉,忙給貨郎開了門。貨郎進門以後坐在院子裏的石凳上,看兩個孩子為了一個撥浪鼓掙得不可開交,又從箱子裏拿出一個孫猴子翻筋鬥的小玩具逗兩個孩子玩耍,孫猴子的旁邊有一根小繩,小繩一拽那孫猴子便不停地翻筋頭,把兩個小孩子看傻了,便伸出小手要那玩具,貨郎便把玩具給了孩子。白菜說:“你把玩具給了孩子,我們可沒有錢給你”。
貨郎說:“不要錢,管一頓飯就行”。接著又從箱子裏抓出一把冰糖,交給白菜。
白菜見過冰糖,拿起一小塊丟在嘴裏,洋芋出來了,貨郎又把冰糖給了洋芋一把。兩個女人心裏清楚,這貨郎出手這麽大方,肯定是對她們有所求。於是蘿卜便從瓦罐裏舀出平日裏舍不得吃的白麵,給貨郎擀了一頓細麵。貨郎吃完飯以後天就黑了,貨郎看了看兩個女人,說:“我今晚不走了”。
兩個女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沒有表態,但是也沒有趕貨郎走的意思。農家人一般不點燈,天黑了就睡,蘿卜和白菜看貨郎脫光衣服,鑽進栽逑娃蓋過的被子裏頭,猶豫了一下,不約而同地睡在貨郎的兩邊,反正這身肉已經被許多男人摟過抱過,腿中間的那個窟窿戳不爛拿不走,不用了反而可惜,栽逑娃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回來,換個口味也不錯。
這幾年當地駐軍不停地狩獵,野狼野豬少了許多,可是這天晚上兩個女人當真聽見了狼嗥,好像那狼離屋子很近,就在窗子底下嚎叫,女人們把貨郎摟緊,竭盡所能逗貨郎開心,貨郎開始還應付的得心應手,漸漸地有點力不從心,可那兩個女人仍然如狼似虎,輪番地向貨郎發起進攻,貨郎終於告饒了:“姑奶奶,你們讓我歇會,行不”?
第二天吃完早飯貨郎離去了,臨走時給蘿卜和白菜留下一包罌粟種籽,他說過幾天下種時他還會再來,村裏如果有人要種罌粟就把種籽送給他,種下罌粟就等於種下搖錢樹,想要什麽都應有盡有。
水上漂停一會兒醒過來了,聽見孩子還在哭,她掙紮著進屋抱起孩子,看見孩子屙下了,站在院子裏叫來了自家的狗,狗跳上炕,把孩子屙下的屎舔幹淨。圈裏的豬餓了,一邊拱著豬圈的圍欄一邊不停地哼哼,水上漂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提著潲水桶,把潲水倒進豬槽裏,然後給豬拌上穀糠,看豬開始吃食,然後抱著孩子坐在石凳上,無意中看見了貨郎留下來的那個布包。
一開始水上漂並不在意,她把布包的口子解開,從裏邊倒出來一些比芝麻還小的黑色顆粒,大煙在當年中國的北方農村常見,水上漂的老爹就是一個大煙鬼,可是真正看見大煙的種籽還是第一回,水上漂不明白貨郎為什麽要給她大煙種籽,這裏邊肯定還有其它原因,看那貨郎色迷迷的眼神,就知道那貨郎心裏頭想什麽,是板材那個老色鬼嚇走了貨郎,水上漂卻遭到了板材的侵襲,看來男人都那個**樣,沒有一個好東西。
日頭西斜時婆婆吆著毛驢回來了,驢背上馱著糴下的麥子、買下的家常日用品,還特意給水上漂扯了一件衣服麵料,驢背上的馱子並不怎麽重,婆婆讓兒媳幫她把馱子抬下來,可是那水上漂抬馱子時一用力,下身頓時血流不止,把婆婆嚇得變臉失色。
婆婆把媳婦扶上炕,把麩皮和鹽巴炒熱,包在布包裏,去暖豆瓜媳婦的下身,這是當年農村常見的止血的辦法,還真有效果,血流漸漸止住了,婆婆看見媳婦下身紅腫。
豆瓜娘一輩子經過的事多了,看見這種情況立刻明白了大半,她沉下臉問媳婦:“我不在家時誰到咱家來過”?
豆瓜媳婦也不隱瞞,對婆婆哭著說:“開始時來了一個貨郎,我給貨郎喝了一盆米湯,貨郎給了孩子一把糖,還給了一袋子大煙種籽,在院子裏的石桌上放著。這時板材來了,貨郎見來了人,也不久坐,挑起擔子到場院裏賣貨。光天化日之下板材把媳婦抱住,一隻髒手伸進媳婦的褲襠裏頭,媳婦一掙紮,立馬昏了過去,幸虧來了漏鬥子大叔,把那板材趕走……”
豆瓜娘靜靜地聽著,聽完以後也不說話,她來到院子裏,看見那包罌粟種籽仍然在石桌角上放著,便把那種籽拿回自己的屋子,存放在一個保險的地方,然後扳倒瓦罐,把瓦罐裏麵的麥麵全部舀出來,做了兩碗幹撈麵,盛在木盤裏,另外給木盤裏放上辣子、鹽、醋和一小碟子韭菜,端著木盤來到媳婦的屋子。
豆瓜媳婦一見幹撈麵眼睛就亮了起來,娘倆端起碗把麵吃完,連鍋裏的麵湯也分著喝幹,婆婆這才給媳婦說:“今天發生的事對誰都不要說,我有製服板材的辦法”。
豆瓜媳婦點點頭,仍然不忘那一袋子大煙種籽,問婆婆:“娘,我聽人說,一畝煙,十畝穀,咱們就實驗種上一年”。
婆婆說:“咱走一步看一步,說不定過兩天豆瓜跟你爹回來了,種什麽就不需要咱們操心,種大煙官家明令禁止,是個危險的活路。有一年瓦溝鎮種了許多大煙,結果被咱們縣上一個姓屈的老先生知道了,告到官家,大煙全部被套上犁鏵翻耕”。
那一年春早,轉瞬間天熱了,到了春種的時候,貨郎又來了,公然住在蘿卜和白菜的家裏。
這天貨郎假裝無意轉到豆瓜家,看見豆瓜媳婦跟婆婆都在家,那貨郎說話也不拐彎,直接問娘倆:“你們商量好了沒有?今年種不種大煙”?
豆瓜娘明知故問:“什麽大煙”?
貨郎直言:“前幾天我給了你家媳婦一包罌粟種籽,如果不種的話就還回來”。
豆瓜娘問道:“是不是一個布包包裏包一些黑黑的、比芝麻還小的東西”?
貨郎答道:“正是”。
豆瓜娘說:“嗨——!我還以為是些草籽,倒在豬圈裏,喂豬了”。
貨郎不勝惋惜,但是也沒有辦法。隻得說:“你們如果種的話,我再給你們一些種籽”。
水上漂抱著孩子坐在婆婆旁邊,插話道:“我們種下以後擔心賣不了”。
婆婆瞪媳婦一眼,接口說:那玩意我們知道,官家禁止種植,萬一官家發現了可就麻煩。
貨郎怏怏地走了,婆婆埋怨媳婦:“以後在人前說話你再不要插嘴”。
郭宇村的土地大都是一些坡地,有的地方坡勢比較平緩,可以套上犁鏵翻耕,豆瓜爹來郭宇村較早,種的緩坡地較多。這天吃過早飯,豆瓜娘直接來找板材,當著板材老婆的麵對板材說:“今年春早,豆瓜跟他爹都不在家,種莊稼還要靠板腦爹多多幫忙”。
板材老婆忙說:“咱們倆家誰跟誰?我們來郭宇村時豆瓜爹也幫了我們不少忙”。
板材也說:“咱們倆家的地我給咱們包種,這陣子種田還有點早”。
豆瓜娘說她想早一點下種,這樣兩家的牲畜就能岔開使用。
板材沒有什麽可說的,立馬表態:“豆瓜娘,你啥時候想耕地就吭一聲”。
豆瓜娘說:“我想明天早晨就下種”。
第二天早晨板材起了個大早,套上犁鏵吆上牛,來到地頭,剛把犁鏵插入田間,豆瓜娘就來了,吆著毛驢馱著褡褳,胳膊上還挎著個籃子,籃子裏邊蒙著一層布。
板材問:“打算種啥”?
豆瓜娘說:“黑豆”。豆瓜爹心裏疑惑著,這老婆子瘋了,種十幾畝黑豆幹啥?反過來一想,黑豆好管理,隻要鋤一遍就行,也許是為了省事,於是不再說話,他趕著牛在前邊犁地,豆瓜娘把種籽撒在犁溝裏邊。天亮時板材看見,豆瓜娘原來欺騙了她,褡褳裏裝一些塵土,板材把塵土抓起來細看,看見塵土裏攪合著一些細小的顆粒,板材不傻,立刻斷定這老婆子是在種罌粟!
板材犁到地頭,停下來,裝了一鍋子旱煙,問豆瓜娘:“這種籽是從哪裏來的”?
豆瓜娘明知故問:“什麽種籽”?
板材一語道破:“別哄我了,誰不知道你種的是大煙”!
蘿卜和白菜一人抱一個孩子,也圍著貨郎擔子看稀罕,那蘿卜順手拿起一個撥浪鼓,塞進孩子的手裏,看貨郎沒有注意,抱著孩子很隨意地離開。
其實那貨郎已經看見了,隻是假裝沒有看見。等買貨的人都散光以後,貨郎挑起貨郎擔子,徑直走到栽逑娃的茅屋門前,隔著柵欄門喊道:“小大姐,你的娃娃剛才拿了一個撥浪鼓沒有給錢”。
白菜正拿著撥浪鼓逗兩個小孩子玩耍,一聽得貨郎叫門趕緊把撥浪鼓藏起來,出來站到院子裏反誣貨郎誣陷好人:“貨郎你把我們當成啥人了,誰稀罕你一個小娃玩具”!
貨郎不惱,隔門說道:“小大姐你不要生氣,我認識你們的掌櫃的(男人),栽逑娃經常跟我一起擺攤子,他賣鐵器我賣小零碎(百貨)”。
白菜聽得貨郎跟栽逑娃熟悉,忙給貨郎開了門。貨郎進門以後坐在院子裏的石凳上,看兩個孩子為了一個撥浪鼓掙得不可開交,又從箱子裏拿出一個孫猴子翻筋鬥的小玩具逗兩個孩子玩耍,孫猴子的旁邊有一根小繩,小繩一拽那孫猴子便不停地翻筋頭,把兩個小孩子看傻了,便伸出小手要那玩具,貨郎便把玩具給了孩子。白菜說:“你把玩具給了孩子,我們可沒有錢給你”。
貨郎說:“不要錢,管一頓飯就行”。接著又從箱子裏抓出一把冰糖,交給白菜。
白菜見過冰糖,拿起一小塊丟在嘴裏,洋芋出來了,貨郎又把冰糖給了洋芋一把。兩個女人心裏清楚,這貨郎出手這麽大方,肯定是對她們有所求。於是蘿卜便從瓦罐裏舀出平日裏舍不得吃的白麵,給貨郎擀了一頓細麵。貨郎吃完飯以後天就黑了,貨郎看了看兩個女人,說:“我今晚不走了”。
兩個女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沒有表態,但是也沒有趕貨郎走的意思。農家人一般不點燈,天黑了就睡,蘿卜和白菜看貨郎脫光衣服,鑽進栽逑娃蓋過的被子裏頭,猶豫了一下,不約而同地睡在貨郎的兩邊,反正這身肉已經被許多男人摟過抱過,腿中間的那個窟窿戳不爛拿不走,不用了反而可惜,栽逑娃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回來,換個口味也不錯。
這幾年當地駐軍不停地狩獵,野狼野豬少了許多,可是這天晚上兩個女人當真聽見了狼嗥,好像那狼離屋子很近,就在窗子底下嚎叫,女人們把貨郎摟緊,竭盡所能逗貨郎開心,貨郎開始還應付的得心應手,漸漸地有點力不從心,可那兩個女人仍然如狼似虎,輪番地向貨郎發起進攻,貨郎終於告饒了:“姑奶奶,你們讓我歇會,行不”?
第二天吃完早飯貨郎離去了,臨走時給蘿卜和白菜留下一包罌粟種籽,他說過幾天下種時他還會再來,村裏如果有人要種罌粟就把種籽送給他,種下罌粟就等於種下搖錢樹,想要什麽都應有盡有。
水上漂停一會兒醒過來了,聽見孩子還在哭,她掙紮著進屋抱起孩子,看見孩子屙下了,站在院子裏叫來了自家的狗,狗跳上炕,把孩子屙下的屎舔幹淨。圈裏的豬餓了,一邊拱著豬圈的圍欄一邊不停地哼哼,水上漂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提著潲水桶,把潲水倒進豬槽裏,然後給豬拌上穀糠,看豬開始吃食,然後抱著孩子坐在石凳上,無意中看見了貨郎留下來的那個布包。
一開始水上漂並不在意,她把布包的口子解開,從裏邊倒出來一些比芝麻還小的黑色顆粒,大煙在當年中國的北方農村常見,水上漂的老爹就是一個大煙鬼,可是真正看見大煙的種籽還是第一回,水上漂不明白貨郎為什麽要給她大煙種籽,這裏邊肯定還有其它原因,看那貨郎色迷迷的眼神,就知道那貨郎心裏頭想什麽,是板材那個老色鬼嚇走了貨郎,水上漂卻遭到了板材的侵襲,看來男人都那個**樣,沒有一個好東西。
日頭西斜時婆婆吆著毛驢回來了,驢背上馱著糴下的麥子、買下的家常日用品,還特意給水上漂扯了一件衣服麵料,驢背上的馱子並不怎麽重,婆婆讓兒媳幫她把馱子抬下來,可是那水上漂抬馱子時一用力,下身頓時血流不止,把婆婆嚇得變臉失色。
婆婆把媳婦扶上炕,把麩皮和鹽巴炒熱,包在布包裏,去暖豆瓜媳婦的下身,這是當年農村常見的止血的辦法,還真有效果,血流漸漸止住了,婆婆看見媳婦下身紅腫。
豆瓜娘一輩子經過的事多了,看見這種情況立刻明白了大半,她沉下臉問媳婦:“我不在家時誰到咱家來過”?
豆瓜媳婦也不隱瞞,對婆婆哭著說:“開始時來了一個貨郎,我給貨郎喝了一盆米湯,貨郎給了孩子一把糖,還給了一袋子大煙種籽,在院子裏的石桌上放著。這時板材來了,貨郎見來了人,也不久坐,挑起擔子到場院裏賣貨。光天化日之下板材把媳婦抱住,一隻髒手伸進媳婦的褲襠裏頭,媳婦一掙紮,立馬昏了過去,幸虧來了漏鬥子大叔,把那板材趕走……”
豆瓜娘靜靜地聽著,聽完以後也不說話,她來到院子裏,看見那包罌粟種籽仍然在石桌角上放著,便把那種籽拿回自己的屋子,存放在一個保險的地方,然後扳倒瓦罐,把瓦罐裏麵的麥麵全部舀出來,做了兩碗幹撈麵,盛在木盤裏,另外給木盤裏放上辣子、鹽、醋和一小碟子韭菜,端著木盤來到媳婦的屋子。
豆瓜媳婦一見幹撈麵眼睛就亮了起來,娘倆端起碗把麵吃完,連鍋裏的麵湯也分著喝幹,婆婆這才給媳婦說:“今天發生的事對誰都不要說,我有製服板材的辦法”。
豆瓜媳婦點點頭,仍然不忘那一袋子大煙種籽,問婆婆:“娘,我聽人說,一畝煙,十畝穀,咱們就實驗種上一年”。
婆婆說:“咱走一步看一步,說不定過兩天豆瓜跟你爹回來了,種什麽就不需要咱們操心,種大煙官家明令禁止,是個危險的活路。有一年瓦溝鎮種了許多大煙,結果被咱們縣上一個姓屈的老先生知道了,告到官家,大煙全部被套上犁鏵翻耕”。
那一年春早,轉瞬間天熱了,到了春種的時候,貨郎又來了,公然住在蘿卜和白菜的家裏。
這天貨郎假裝無意轉到豆瓜家,看見豆瓜媳婦跟婆婆都在家,那貨郎說話也不拐彎,直接問娘倆:“你們商量好了沒有?今年種不種大煙”?
豆瓜娘明知故問:“什麽大煙”?
貨郎直言:“前幾天我給了你家媳婦一包罌粟種籽,如果不種的話就還回來”。
豆瓜娘問道:“是不是一個布包包裏包一些黑黑的、比芝麻還小的東西”?
貨郎答道:“正是”。
豆瓜娘說:“嗨——!我還以為是些草籽,倒在豬圈裏,喂豬了”。
貨郎不勝惋惜,但是也沒有辦法。隻得說:“你們如果種的話,我再給你們一些種籽”。
水上漂抱著孩子坐在婆婆旁邊,插話道:“我們種下以後擔心賣不了”。
婆婆瞪媳婦一眼,接口說:那玩意我們知道,官家禁止種植,萬一官家發現了可就麻煩。
貨郎怏怏地走了,婆婆埋怨媳婦:“以後在人前說話你再不要插嘴”。
郭宇村的土地大都是一些坡地,有的地方坡勢比較平緩,可以套上犁鏵翻耕,豆瓜爹來郭宇村較早,種的緩坡地較多。這天吃過早飯,豆瓜娘直接來找板材,當著板材老婆的麵對板材說:“今年春早,豆瓜跟他爹都不在家,種莊稼還要靠板腦爹多多幫忙”。
板材老婆忙說:“咱們倆家誰跟誰?我們來郭宇村時豆瓜爹也幫了我們不少忙”。
板材也說:“咱們倆家的地我給咱們包種,這陣子種田還有點早”。
豆瓜娘說她想早一點下種,這樣兩家的牲畜就能岔開使用。
板材沒有什麽可說的,立馬表態:“豆瓜娘,你啥時候想耕地就吭一聲”。
豆瓜娘說:“我想明天早晨就下種”。
第二天早晨板材起了個大早,套上犁鏵吆上牛,來到地頭,剛把犁鏵插入田間,豆瓜娘就來了,吆著毛驢馱著褡褳,胳膊上還挎著個籃子,籃子裏邊蒙著一層布。
板材問:“打算種啥”?
豆瓜娘說:“黑豆”。豆瓜爹心裏疑惑著,這老婆子瘋了,種十幾畝黑豆幹啥?反過來一想,黑豆好管理,隻要鋤一遍就行,也許是為了省事,於是不再說話,他趕著牛在前邊犁地,豆瓜娘把種籽撒在犁溝裏邊。天亮時板材看見,豆瓜娘原來欺騙了她,褡褳裏裝一些塵土,板材把塵土抓起來細看,看見塵土裏攪合著一些細小的顆粒,板材不傻,立刻斷定這老婆子是在種罌粟!
板材犁到地頭,停下來,裝了一鍋子旱煙,問豆瓜娘:“這種籽是從哪裏來的”?
豆瓜娘明知故問:“什麽種籽”?
板材一語道破:“別哄我了,誰不知道你種的是大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