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有信這一次跟張東梅一起東渡黃河,主要任務還是往河東轉運武器。
日本鬼子從黃河岸邊撤離,轉運武器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為了讓八路軍遊擊隊集中精力打擊日本鬼子,黨組織決定,把軍用物資的交接點向河東轉移。這無疑擴大了王世勇小分隊的活動範圍,但這也是一個信號,標誌著抗日戰爭出現了轉機。
葛有信和張東梅跟八路軍遊擊隊接上了暗號,受到了熱情接待,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兩個人吃飽喝足,乏了困了,倒頭便睡,一覺醒來時天已經黃昏。遊擊隊長劉奇葆讓炊事員端進來飯菜,看兩人一邊吃飯一邊關切地詢問兩人:“你們倆個可是夫妻”?
張東梅的臉一下子紅到脖子根,葛有信急忙解釋,:“同誌你誤會了,張東梅的丈夫被鬼子們抓去在轉馬溝煤礦挖煤”。
劉奇葆恍然大悟:“我想起來了,你爹就是張大山!在黃河岸邊被日本鬼子殺害。張大山同誌是個民族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張東梅咬牙切齒:“我這次東渡黃河,就是要為爹爹報仇”!
劉奇葆解釋:“報仇的機會是有的,必須服從命令聽指揮,你倆昨日在賢麻鎮的舉動有點冒失,以後遇到那種情況要隨即應變”。
吃完飯葛有信帶領著一個遊擊隊員準備返回河西,張東梅一個人留在河東。臨走前葛有信特別跟遊擊隊長劉奇葆交待:“張東梅為父報仇心切,自持武功超人,做事有點冒失。劉隊長要密切關注張東梅情緒的變化,千萬不可讓她一個人出外活動”。
以後的幾天相安無事。在葛有信的安排指揮下,第一批軍用物資運到河東。那些物資迅速散發到前線,補充戰爭急需。張東梅跟一個老大娘住在一起,老大娘的幾個兒子全部參加了八路。老大娘對張東梅關懷備至,讓張東梅由不得想起了自己的親娘和婆母,她的兒子已經三歲,參加八路時冬梅把兒子交給大嫂子春花照看,每次回家時兒子總會問她:“娘,我爹啥時候回來”?
看見其他戰士們從早到晚忙忙碌碌,張東梅反而無事,除過去黃河岸邊接應了一次軍用物資,其它大部分時間就是跟大娘呆在一起。有一次張東梅無意間問道:“轉馬溝煤礦在那個方向”?
大娘以為冬梅順便問問,用手指著東方,告訴冬梅:“向東走二十裏,有一條鐵路,那鐵路直通轉馬溝煤礦”。
張東梅沉默,二十裏路不太遠,可是自己的丈夫卻被阻隔在煤礦裏邊,咫尺天涯,夫妻倆想見麵比登天還難。
夜深人靜,小小的山村一片靜默,天上的繁星眨眼,看銀河兩岸,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一顆流星劃破天際,留下瞬間的光明。張東梅睡不著了,偷偷起來,穿上衣裳,溜出屋子,猛然聽見大娘再說:“孩子,外邊天冷”。
張東梅吃驚,回過頭,看見大娘沒有醒來,嘴裏說著囈語,她替大娘蓋好被子,默默念叨:“大娘,我去尋找丈夫”……
走出茅屋,站在村道上一看,村子的兩頭都有站崗的哨兵。這是一個堡壘村,八路軍遊擊隊的根據地,村子裏隻有幾戶人家,一般引不起日本鬼子的注意,可是八路軍的警戒也非常嚴密,這個村子離黃河不遠,轉運武器比較方便。
張東梅縱身一躍,跳上一幢茅屋,她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地形,然後選擇一堵牆的豁口,從村裏逃走。好像驚動了哨兵,聽見哨兵大聲質問:“誰?幹什麽的”?
張東梅躲在暗中,學了幾聲貓頭鷹叫,那哨兵搜查了幾個來回,沒有發現什麽動靜。停一會兒換崗了,張東梅利用換崗的間隙,悄然溜走。
下玄月從東邊升起,張東梅迎著月亮朝前走,好像走了不長時間,看見兩條黑樾樾的鋼軌橫在那裏。張東梅沒有見過火車,聽人說過火車比汽車大許多倍,她不知道那鋼軌有什麽用途,站在鋼軌前有些躑躅,想了想,沿著鋼軌照直往前走。突然間張東梅看見鬼子的炮樓了,炮樓裏放射出兩道刺眼的探照燈。張東梅生就天不怕地不怕,她想都沒有想,拔出手槍對準那探照燈就射。探照燈被打滅了,鬼子們亂成一團,輕重機槍茫無目的地掃射,曠野裏槍聲響成一片。機槍吐出的火蛇將鬼子的搶眼暴露,張東梅槍法極準,對準鬼子的搶眼打出一梭子子彈,鬼子的一挺機槍被打啞了,鬼子們鬧不清楚究竟來了多少八路,不敢輕舉妄動,害怕礦山有失,隻能鑽進炮樓裏嚴防死守,槍聲響了大半夜逐漸停止,探照燈又重新亮起,鬼子們用探照燈四麵搜索,發覺上當了,四夜裏空無一人。
也許這是八路在騷擾,這種狀況以前屢有發生。張東梅爬在鐵路邊一動不動,想了些什麽隻有她自己清楚。停一會兒突然地震了,一列火車隆隆從礦山開出,張東梅平生第一次看見火車,猶如一條長長的巨龍,當年的火車車速不太高,每小時隻有二三十公裏左右。也不知道出於什麽目的,張東梅縱身一躍,跳上了火車。
為了防止八路軍突襲,每一節車廂都配備一名鬼子兵押車,押車的鬼子兵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麽回事,就被張東梅鐵腕鎖喉,來不及吭一聲,上了西天。
張東梅迅速換上鬼子兵的衣服,端起鬼子的七九步槍,儼然一個押車的鬼子兵。她的行為沒有目的,隻是感覺過癮。迎著早晨的一抹陽光,火車開進了一座縣城。
張東梅當然不知道這縣城叫什麽名字,感覺中一切都非常陌生。由於昨晚煤礦上發生槍擊事件,鬼子們對每節車廂都檢查很嚴。負責押車的鬼子兵們都下了車,排隊在車站食堂吃飯,誰也沒有介意鬼子的隊伍裏竟然加進去一個女人,張東梅把鋼盔壓得很低,不輕易暴漏自己。
吃完飯鬼子們換崗,火車上另外換了一批鬼子押送,昨晚押送的鬼子休息。
突然,來了一個鬼子軍官,那軍官直接走到張東梅麵前,一把揪下了張東梅的鋼盔。所有的鬼子頓時傻眼,他們的隊伍裏怎麽混進來一個女人?
說時遲那時快,張東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個鐵臂鎖喉,一手掏出槍對準那個軍官的腦袋,厲聲喝道:“誰敢輕舉妄動我就先打死他”!
那個被張東梅鉗製的軍官就是洪福縣新來的大佐三木。三木剛在辦公室接到一個電話,電話是轉馬溝煤礦打過來的,駐紮煤礦的鬼子少佐匯報:昨晚煤礦遭受到八路軍的騷擾,少佐懷疑火車上混進了八路軍的密探,報告上級要嚴密偵查。三木放下電話來不及命令下屬,急匆匆赤膊上陣,職業軍人的嗅覺特別靈敏,三木一眼看穿了張東梅是個假鬼子,於是直接來到張東梅麵前,想不到反被張東梅鉗製。
三木自信他在日本習武多年,武功超群,稍使手段就能將張東梅製服,於是身子下蹲,想來一個金蟬脫殼,然後再來一個掃堂腿,把張東梅擊倒在地。想不到張東梅的胳膊稍一使力,那三木頓感身子發軟,出不來氣。張東梅低聲喝道:“別給我使手腕,沒有翻江倒海的本領就不敢虎口拔牙”!
三木知道,他今天遇到了對手。也就變得聽話:“壯士需要什麽?盡管開口”。
張東梅不容置疑:“姑奶奶要你把我親自送出縣城”!
日本鬼子從黃河岸邊撤離,轉運武器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為了讓八路軍遊擊隊集中精力打擊日本鬼子,黨組織決定,把軍用物資的交接點向河東轉移。這無疑擴大了王世勇小分隊的活動範圍,但這也是一個信號,標誌著抗日戰爭出現了轉機。
葛有信和張東梅跟八路軍遊擊隊接上了暗號,受到了熱情接待,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兩個人吃飽喝足,乏了困了,倒頭便睡,一覺醒來時天已經黃昏。遊擊隊長劉奇葆讓炊事員端進來飯菜,看兩人一邊吃飯一邊關切地詢問兩人:“你們倆個可是夫妻”?
張東梅的臉一下子紅到脖子根,葛有信急忙解釋,:“同誌你誤會了,張東梅的丈夫被鬼子們抓去在轉馬溝煤礦挖煤”。
劉奇葆恍然大悟:“我想起來了,你爹就是張大山!在黃河岸邊被日本鬼子殺害。張大山同誌是個民族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張東梅咬牙切齒:“我這次東渡黃河,就是要為爹爹報仇”!
劉奇葆解釋:“報仇的機會是有的,必須服從命令聽指揮,你倆昨日在賢麻鎮的舉動有點冒失,以後遇到那種情況要隨即應變”。
吃完飯葛有信帶領著一個遊擊隊員準備返回河西,張東梅一個人留在河東。臨走前葛有信特別跟遊擊隊長劉奇葆交待:“張東梅為父報仇心切,自持武功超人,做事有點冒失。劉隊長要密切關注張東梅情緒的變化,千萬不可讓她一個人出外活動”。
以後的幾天相安無事。在葛有信的安排指揮下,第一批軍用物資運到河東。那些物資迅速散發到前線,補充戰爭急需。張東梅跟一個老大娘住在一起,老大娘的幾個兒子全部參加了八路。老大娘對張東梅關懷備至,讓張東梅由不得想起了自己的親娘和婆母,她的兒子已經三歲,參加八路時冬梅把兒子交給大嫂子春花照看,每次回家時兒子總會問她:“娘,我爹啥時候回來”?
看見其他戰士們從早到晚忙忙碌碌,張東梅反而無事,除過去黃河岸邊接應了一次軍用物資,其它大部分時間就是跟大娘呆在一起。有一次張東梅無意間問道:“轉馬溝煤礦在那個方向”?
大娘以為冬梅順便問問,用手指著東方,告訴冬梅:“向東走二十裏,有一條鐵路,那鐵路直通轉馬溝煤礦”。
張東梅沉默,二十裏路不太遠,可是自己的丈夫卻被阻隔在煤礦裏邊,咫尺天涯,夫妻倆想見麵比登天還難。
夜深人靜,小小的山村一片靜默,天上的繁星眨眼,看銀河兩岸,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一顆流星劃破天際,留下瞬間的光明。張東梅睡不著了,偷偷起來,穿上衣裳,溜出屋子,猛然聽見大娘再說:“孩子,外邊天冷”。
張東梅吃驚,回過頭,看見大娘沒有醒來,嘴裏說著囈語,她替大娘蓋好被子,默默念叨:“大娘,我去尋找丈夫”……
走出茅屋,站在村道上一看,村子的兩頭都有站崗的哨兵。這是一個堡壘村,八路軍遊擊隊的根據地,村子裏隻有幾戶人家,一般引不起日本鬼子的注意,可是八路軍的警戒也非常嚴密,這個村子離黃河不遠,轉運武器比較方便。
張東梅縱身一躍,跳上一幢茅屋,她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地形,然後選擇一堵牆的豁口,從村裏逃走。好像驚動了哨兵,聽見哨兵大聲質問:“誰?幹什麽的”?
張東梅躲在暗中,學了幾聲貓頭鷹叫,那哨兵搜查了幾個來回,沒有發現什麽動靜。停一會兒換崗了,張東梅利用換崗的間隙,悄然溜走。
下玄月從東邊升起,張東梅迎著月亮朝前走,好像走了不長時間,看見兩條黑樾樾的鋼軌橫在那裏。張東梅沒有見過火車,聽人說過火車比汽車大許多倍,她不知道那鋼軌有什麽用途,站在鋼軌前有些躑躅,想了想,沿著鋼軌照直往前走。突然間張東梅看見鬼子的炮樓了,炮樓裏放射出兩道刺眼的探照燈。張東梅生就天不怕地不怕,她想都沒有想,拔出手槍對準那探照燈就射。探照燈被打滅了,鬼子們亂成一團,輕重機槍茫無目的地掃射,曠野裏槍聲響成一片。機槍吐出的火蛇將鬼子的搶眼暴露,張東梅槍法極準,對準鬼子的搶眼打出一梭子子彈,鬼子的一挺機槍被打啞了,鬼子們鬧不清楚究竟來了多少八路,不敢輕舉妄動,害怕礦山有失,隻能鑽進炮樓裏嚴防死守,槍聲響了大半夜逐漸停止,探照燈又重新亮起,鬼子們用探照燈四麵搜索,發覺上當了,四夜裏空無一人。
也許這是八路在騷擾,這種狀況以前屢有發生。張東梅爬在鐵路邊一動不動,想了些什麽隻有她自己清楚。停一會兒突然地震了,一列火車隆隆從礦山開出,張東梅平生第一次看見火車,猶如一條長長的巨龍,當年的火車車速不太高,每小時隻有二三十公裏左右。也不知道出於什麽目的,張東梅縱身一躍,跳上了火車。
為了防止八路軍突襲,每一節車廂都配備一名鬼子兵押車,押車的鬼子兵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麽回事,就被張東梅鐵腕鎖喉,來不及吭一聲,上了西天。
張東梅迅速換上鬼子兵的衣服,端起鬼子的七九步槍,儼然一個押車的鬼子兵。她的行為沒有目的,隻是感覺過癮。迎著早晨的一抹陽光,火車開進了一座縣城。
張東梅當然不知道這縣城叫什麽名字,感覺中一切都非常陌生。由於昨晚煤礦上發生槍擊事件,鬼子們對每節車廂都檢查很嚴。負責押車的鬼子兵們都下了車,排隊在車站食堂吃飯,誰也沒有介意鬼子的隊伍裏竟然加進去一個女人,張東梅把鋼盔壓得很低,不輕易暴漏自己。
吃完飯鬼子們換崗,火車上另外換了一批鬼子押送,昨晚押送的鬼子休息。
突然,來了一個鬼子軍官,那軍官直接走到張東梅麵前,一把揪下了張東梅的鋼盔。所有的鬼子頓時傻眼,他們的隊伍裏怎麽混進來一個女人?
說時遲那時快,張東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個鐵臂鎖喉,一手掏出槍對準那個軍官的腦袋,厲聲喝道:“誰敢輕舉妄動我就先打死他”!
那個被張東梅鉗製的軍官就是洪福縣新來的大佐三木。三木剛在辦公室接到一個電話,電話是轉馬溝煤礦打過來的,駐紮煤礦的鬼子少佐匯報:昨晚煤礦遭受到八路軍的騷擾,少佐懷疑火車上混進了八路軍的密探,報告上級要嚴密偵查。三木放下電話來不及命令下屬,急匆匆赤膊上陣,職業軍人的嗅覺特別靈敏,三木一眼看穿了張東梅是個假鬼子,於是直接來到張東梅麵前,想不到反被張東梅鉗製。
三木自信他在日本習武多年,武功超群,稍使手段就能將張東梅製服,於是身子下蹲,想來一個金蟬脫殼,然後再來一個掃堂腿,把張東梅擊倒在地。想不到張東梅的胳膊稍一使力,那三木頓感身子發軟,出不來氣。張東梅低聲喝道:“別給我使手腕,沒有翻江倒海的本領就不敢虎口拔牙”!
三木知道,他今天遇到了對手。也就變得聽話:“壯士需要什麽?盡管開口”。
張東梅不容置疑:“姑奶奶要你把我親自送出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