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小分隊進駐郭宇村,一直保持低調,對郭宇村周圍以及鳳棲城發生的任何變故不參與也不進行任何活動。小分隊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軍用物資運輸。抗日戰爭進入戰略進攻時期,八路軍在敵後建立了大量的抗日根據地,有力地打擊,牽製了日本鬼子的有生力量,國民黨軍隊在正麵戰場也打了幾次漂亮的戰役,抗日戰爭勝利的日子為時不遠。
與此同時,國民黨對八路軍的限製和封鎖也有所鬆懈。八路軍小分隊在鳳棲的活動處於半公開狀態。有時,小分隊在黃河渡口把軍用物資直接運往河東,國民黨在黃河渡口的駐軍隻是象征性地檢查一下,一般跟小分隊不怎麽為難。
可是楊九娃之死卻令王世勇費神,不知道該不該去為楊九娃祭祀。特定的年代產生特定的人物,小分隊跟楊九娃有過交往。當年紅軍路過鳳棲時楊九娃曾經為紅軍帶路,楊九娃對日本鬼子嫉惡如仇,曾經東渡黃河參加過抗日戰爭,楊九娃也參與、協助過小分隊轉運軍用物資。可是楊九娃卻殺人越貨,攔路搶劫販賣大煙無惡不作。對待楊九娃這個人難以定論,王世勇主要是考慮如何處理跟這一股土匪勢力的關係,就目前來說雙方都還處於互相利用的階段,王世勇考慮再三,派張三作為代表,前往參加楊九娃的喪葬儀式。
郭宇村還有另外兩家人基本上與世隔絕。這兩家人就是張大山的女人蘭兒和她的兄弟媳婦月兒。木柵欄圍成的院牆比村子裏其他人家高許多,兩個女人的兒子常年四季在外邊趕腳,吃苦耐勞的東北女人便用黃泥巴和著莎草,把柵欄圍牆糊得密不透風。外邊的人根本看不清院子裏的人在做什麽,即使郭麻子的遊兵散勇們也不敢對那幢院子有任何想法,誰也不知道高牆內兩個女人在做什麽。每過一段時間她們的兒子用馬馱著糧食和日用生活品回家看望媽媽,最多住一兩天,便又踏上趕腳的行程。即使八路軍小分隊進駐郭宇村,兩個女人也跟小分隊不怎麽來往。隻是每過一段時間,王世勇總會去張大山、金寶川的遺孀家坐坐,詢問兩個老人需要什麽,兩個老人說該買的東西兒子們全都給她們置辦齊備,感謝領導費心。
當然,要說兩個東北女人跟郭宇村人沒有任何交往也不現實,女婿三狼為國捐軀,女兒還有一個兒子在婆婆家裏寄養。過一兩天蘭兒總會去狼婆娘家看一次外孫,有時也把外孫接回家裏居住,狼婆娘是一個深明大理的人,兒子不在了,兩親家母相處融洽,即使張東梅已經擇婿另嫁,狼婆娘也不會給親家母難堪。
村子裏婚喪嫁娶兩個女人總要送上賀禮,但是從不去赴宴,兩個女人總說她們不吃葷腥。大家也弄不清為什麽,時間一長也就********。
村裏人隻是在金愛愛很小的時候見過那個小姑娘,這幾年那孩子從不出屋,有的人甚至把金愛愛遺忘,隻記得兩個女人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子個個身強力壯。可是那一天早晨兩個女人和她們的女兒穿戴一新,在幾個八路軍小分隊員的護送下從郭宇村的村道上走過。大家眼睛看直了,從來沒有見過金愛愛那麽漂亮的姑娘!怎麽誇讚都不過分,怎麽形容都有些浮淺,什麽月中嫦娥、美若天仙,傾國傾城,反正郭宇村所有的女人都黯然失色,在金愛愛的麵前自慚形穢。
那是自從張大山犧牲以來兩個女人第一次出遠門,去縣城會見她們的親家和兒媳。張三牽來三匹馬,三個女人上馬的動作幹淨利索。小分隊員們一直把三個女人送到離縣城不遠的仙姑庵,焦師傅和他的老婆親自在半路上迎接。
一向處事低調的王世勇在張東倉的婚事上顯得開放,張三從鳳棲回來後匯報了張東倉的婚期,兩個女人打算按照鳳棲習俗,熱熱鬧鬧為大兒子舉行婚禮,也算告慰死者張大山的英靈。王世勇專門為此召開了會議,研究部署怎樣為張東倉舉行結婚儀式。一大早幾個小分隊員就將張家的院內院外打掃幹淨,緊接著殺豬宰羊,移民部落的所有人家都送來了賀禮。張三親自掌勺,牛二裏裏外外張羅,親家漏鬥子的頭上戴頂氈帽,當起了執事先生,呼風雨和她的蒙古丈夫嘎拉負責前往鳳棲迎親,大狼媳婦春花被請來布置新房,村子裏的女人孩子們早早地站在路口,等待著迎接新娘。
盡管如此,王世勇還是沒有通知郭宇村以外的其他客人,他的初衷是把張東倉的婚禮限製在郭宇村的範圍之內,大家都心照不宣,知道張家弟兄和金智清都參加了八路軍,在蔣管區為一個八路軍戰士舉行婚禮還是要防止出現不測。
可是張東倉的婚禮不可能對疙瘩保密,那一段日子疙瘩憋了一肚子晦氣,又被老娘用棍棒趕回家跪在老爹爹的靈堂前懺悔,誰都把疙瘩沒有辦法,疙瘩全世界隻害怕老娘,老娘說話疙瘩不敢不聽,老娘要求疙瘩給菊花和洋芋道歉,疙瘩有點勉為其難,但是為了討得娘的歡心,疙瘩還是給兩個媳婦作了一揖,並且說:“娘子,對不起”。
猛然間聽得張東倉迎娶新娘,疙瘩終於覓得了從家裏逃脫的契機,疙瘩可憐巴巴地對老娘說,張東倉大婚,他不可能不去。娘一揮手,疙瘩終於逃也似地溜出了家門,疙瘩騎馬來到山寨,風風火火地準備張東倉的賀禮。鳳棲城閆培春結婚時疙瘩都沒有參加,可是張東倉結婚非比尋常,疙瘩竭盡所有,帶領著山寨的所有弟兄,抬著野豬、麋鹿,抬著一份厚實的賀禮,特意請了兩個吹鼓手,吹吹打打一路招搖,來到張家的宅院內。
王世勇雖然感覺難堪,但是不可能把客人拒之門外,大家還是以禮相待。這裏剛把疙瘩安排好,猛然間聽見汽車喇叭轟鳴。原來,胡老二的車隊就停在東城門外的騾馬大店內,焦師傅嫁女最先傳到胡老二的耳朵內。胡老二問李明秋,你可聽說郭宇村張大山之子新婚?李明秋聞言大驚,張大山之子新婚他怎麽一點也不知情?這不是誰巴結誰的問題,鳳棲人崇尚英雄,張大山在黃河岸邊勇鬥日寇的事跡家喻戶曉,張大山之子新婚李明秋不可能缺席。
一傳十、十傳百,正在臥榻上養病的十二能也精神抖擻,要女婿李明秋把他拉到郭宇村。鳳棲城的頭麵人物不可能全都前往郭宇村為張東倉恭賀,但是他們全都把賀禮送到李明秋家裏,要李明秋代為他們傳遞。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劉軍長也派出了一個副軍長作為代表,前往郭宇村恭賀張大山之子新婚。
其實,大家都不言自明,所有的客人都是慕名而來,因為張大山在鳳棲人的心裏豎起了一杆旗。大家仰慕英雄,告慰英靈。所有的高原兒女都摒棄了歧見,把一場婚禮辦成了聲討侵略者的活動。郭宇村的上空響起了密集的槍聲,所有的人家都對天鳴槍,用槍聲代替爆仗,感覺中過去五年來郭宇村人做出的所有犧牲都在這一天得到了回報,郭宇村在陣痛中新生。
張東倉家的院子本來就非常大,但是仍然坐不下所有的客人,郭宇村人搬出了自家屋子裏的桌凳,在場院內設起了宴席。夜朦朧,猛然間大家看見了,山路上亮起了一條長長的火龍,附近村子裏的村民們聽說烈士遺孤大婚,紛紛打著火把,前來恭賀,沒有人組織動員,全都是自發。十二能見到此情此景,欣然命筆,寫下了《英靈永生》四個大字,緬懷英雄。
與此同時,國民黨對八路軍的限製和封鎖也有所鬆懈。八路軍小分隊在鳳棲的活動處於半公開狀態。有時,小分隊在黃河渡口把軍用物資直接運往河東,國民黨在黃河渡口的駐軍隻是象征性地檢查一下,一般跟小分隊不怎麽為難。
可是楊九娃之死卻令王世勇費神,不知道該不該去為楊九娃祭祀。特定的年代產生特定的人物,小分隊跟楊九娃有過交往。當年紅軍路過鳳棲時楊九娃曾經為紅軍帶路,楊九娃對日本鬼子嫉惡如仇,曾經東渡黃河參加過抗日戰爭,楊九娃也參與、協助過小分隊轉運軍用物資。可是楊九娃卻殺人越貨,攔路搶劫販賣大煙無惡不作。對待楊九娃這個人難以定論,王世勇主要是考慮如何處理跟這一股土匪勢力的關係,就目前來說雙方都還處於互相利用的階段,王世勇考慮再三,派張三作為代表,前往參加楊九娃的喪葬儀式。
郭宇村還有另外兩家人基本上與世隔絕。這兩家人就是張大山的女人蘭兒和她的兄弟媳婦月兒。木柵欄圍成的院牆比村子裏其他人家高許多,兩個女人的兒子常年四季在外邊趕腳,吃苦耐勞的東北女人便用黃泥巴和著莎草,把柵欄圍牆糊得密不透風。外邊的人根本看不清院子裏的人在做什麽,即使郭麻子的遊兵散勇們也不敢對那幢院子有任何想法,誰也不知道高牆內兩個女人在做什麽。每過一段時間她們的兒子用馬馱著糧食和日用生活品回家看望媽媽,最多住一兩天,便又踏上趕腳的行程。即使八路軍小分隊進駐郭宇村,兩個女人也跟小分隊不怎麽來往。隻是每過一段時間,王世勇總會去張大山、金寶川的遺孀家坐坐,詢問兩個老人需要什麽,兩個老人說該買的東西兒子們全都給她們置辦齊備,感謝領導費心。
當然,要說兩個東北女人跟郭宇村人沒有任何交往也不現實,女婿三狼為國捐軀,女兒還有一個兒子在婆婆家裏寄養。過一兩天蘭兒總會去狼婆娘家看一次外孫,有時也把外孫接回家裏居住,狼婆娘是一個深明大理的人,兒子不在了,兩親家母相處融洽,即使張東梅已經擇婿另嫁,狼婆娘也不會給親家母難堪。
村子裏婚喪嫁娶兩個女人總要送上賀禮,但是從不去赴宴,兩個女人總說她們不吃葷腥。大家也弄不清為什麽,時間一長也就********。
村裏人隻是在金愛愛很小的時候見過那個小姑娘,這幾年那孩子從不出屋,有的人甚至把金愛愛遺忘,隻記得兩個女人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子個個身強力壯。可是那一天早晨兩個女人和她們的女兒穿戴一新,在幾個八路軍小分隊員的護送下從郭宇村的村道上走過。大家眼睛看直了,從來沒有見過金愛愛那麽漂亮的姑娘!怎麽誇讚都不過分,怎麽形容都有些浮淺,什麽月中嫦娥、美若天仙,傾國傾城,反正郭宇村所有的女人都黯然失色,在金愛愛的麵前自慚形穢。
那是自從張大山犧牲以來兩個女人第一次出遠門,去縣城會見她們的親家和兒媳。張三牽來三匹馬,三個女人上馬的動作幹淨利索。小分隊員們一直把三個女人送到離縣城不遠的仙姑庵,焦師傅和他的老婆親自在半路上迎接。
一向處事低調的王世勇在張東倉的婚事上顯得開放,張三從鳳棲回來後匯報了張東倉的婚期,兩個女人打算按照鳳棲習俗,熱熱鬧鬧為大兒子舉行婚禮,也算告慰死者張大山的英靈。王世勇專門為此召開了會議,研究部署怎樣為張東倉舉行結婚儀式。一大早幾個小分隊員就將張家的院內院外打掃幹淨,緊接著殺豬宰羊,移民部落的所有人家都送來了賀禮。張三親自掌勺,牛二裏裏外外張羅,親家漏鬥子的頭上戴頂氈帽,當起了執事先生,呼風雨和她的蒙古丈夫嘎拉負責前往鳳棲迎親,大狼媳婦春花被請來布置新房,村子裏的女人孩子們早早地站在路口,等待著迎接新娘。
盡管如此,王世勇還是沒有通知郭宇村以外的其他客人,他的初衷是把張東倉的婚禮限製在郭宇村的範圍之內,大家都心照不宣,知道張家弟兄和金智清都參加了八路軍,在蔣管區為一個八路軍戰士舉行婚禮還是要防止出現不測。
可是張東倉的婚禮不可能對疙瘩保密,那一段日子疙瘩憋了一肚子晦氣,又被老娘用棍棒趕回家跪在老爹爹的靈堂前懺悔,誰都把疙瘩沒有辦法,疙瘩全世界隻害怕老娘,老娘說話疙瘩不敢不聽,老娘要求疙瘩給菊花和洋芋道歉,疙瘩有點勉為其難,但是為了討得娘的歡心,疙瘩還是給兩個媳婦作了一揖,並且說:“娘子,對不起”。
猛然間聽得張東倉迎娶新娘,疙瘩終於覓得了從家裏逃脫的契機,疙瘩可憐巴巴地對老娘說,張東倉大婚,他不可能不去。娘一揮手,疙瘩終於逃也似地溜出了家門,疙瘩騎馬來到山寨,風風火火地準備張東倉的賀禮。鳳棲城閆培春結婚時疙瘩都沒有參加,可是張東倉結婚非比尋常,疙瘩竭盡所有,帶領著山寨的所有弟兄,抬著野豬、麋鹿,抬著一份厚實的賀禮,特意請了兩個吹鼓手,吹吹打打一路招搖,來到張家的宅院內。
王世勇雖然感覺難堪,但是不可能把客人拒之門外,大家還是以禮相待。這裏剛把疙瘩安排好,猛然間聽見汽車喇叭轟鳴。原來,胡老二的車隊就停在東城門外的騾馬大店內,焦師傅嫁女最先傳到胡老二的耳朵內。胡老二問李明秋,你可聽說郭宇村張大山之子新婚?李明秋聞言大驚,張大山之子新婚他怎麽一點也不知情?這不是誰巴結誰的問題,鳳棲人崇尚英雄,張大山在黃河岸邊勇鬥日寇的事跡家喻戶曉,張大山之子新婚李明秋不可能缺席。
一傳十、十傳百,正在臥榻上養病的十二能也精神抖擻,要女婿李明秋把他拉到郭宇村。鳳棲城的頭麵人物不可能全都前往郭宇村為張東倉恭賀,但是他們全都把賀禮送到李明秋家裏,要李明秋代為他們傳遞。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劉軍長也派出了一個副軍長作為代表,前往郭宇村恭賀張大山之子新婚。
其實,大家都不言自明,所有的客人都是慕名而來,因為張大山在鳳棲人的心裏豎起了一杆旗。大家仰慕英雄,告慰英靈。所有的高原兒女都摒棄了歧見,把一場婚禮辦成了聲討侵略者的活動。郭宇村的上空響起了密集的槍聲,所有的人家都對天鳴槍,用槍聲代替爆仗,感覺中過去五年來郭宇村人做出的所有犧牲都在這一天得到了回報,郭宇村在陣痛中新生。
張東倉家的院子本來就非常大,但是仍然坐不下所有的客人,郭宇村人搬出了自家屋子裏的桌凳,在場院內設起了宴席。夜朦朧,猛然間大家看見了,山路上亮起了一條長長的火龍,附近村子裏的村民們聽說烈士遺孤大婚,紛紛打著火把,前來恭賀,沒有人組織動員,全都是自發。十二能見到此情此景,欣然命筆,寫下了《英靈永生》四個大字,緬懷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