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之林不回山西,有他的難言之隱。
日本鬼子幾乎沒有怎麽費事,在很短的時間內占領了大半個中國。靳之林的思想產生了錯覺,因為中國就像清代一樣,又會被外族統治,也不說舍身投靠日本人,卻在生意上跟日本人合作緊密。靳之林手握一部分山西煤礦的股份,這些股份當年是靳之林主要的生意收入來源之一,你不跟日本人合作也沒有辦法,最直接的損失是你的礦井生產的煤炭運不出去,而且這些礦井隨時都有被日本人占領的可能。靳之林沒有寧死不屈的民族大義,他必須兼顧自己的商業利益,靳之林家族本身就是世代儒商,從明朝開始在山西一帶就有名氣,幾百年王朝變幻,百年望族跟幾乎所有的官家都往來緊密,從來在生意場上沒有失手,成為當年中國北方屈指可數的巨商。
日本人跟靳之林合作,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他們自己經營煤礦照樣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資金,並且日本人本身戰線拉得過長,沒有那麽多的精力,隻要靳之林肯把所生產的煤炭全部賣給日本,日本人答應靳之林繼續經營屬於他自己的煤礦份額。這樣,從日本鬼子占領山西初期,日本人就掌控了靳之林的經濟命脈。
開始一兩年小日本還算仗義,他們也知道強龍不壓地頭蛇的道理,他們也注重培植當地親日的華人勢力,這些人說到底就是一些準漢奸,他們替日本人辦事,卻不狐假虎威,也不赤膊上陣,直接殘害本國人民。但是他們受日本人保護,是日本人羽翼下的一些特殊公民。
靳之林運往日本的煤炭及時結算,靳之林並沒有損失什麽,損失的隻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尊嚴。靳之林東渡扶桑受到了日本天皇的接見,靳之林的兒子靳羽西甚至娶了一個日本媳婦,一切都順理成章,識時務者為俊傑,滿族人在北京坐了龍庭,朝廷裏的大臣幾乎全是漢人,誰敢說那些大臣全是漢奸?一朝天子一朝臣!靳之林心安理得,靳之林的生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太原城裏靳之林所有的商鋪照舊開張。
文物生意幾百年來靳之林家族一直都做,從來沒有中斷,靳之林的文物商鋪裏有專門的文物鑒定師,做過鑒定的文物一般不會走眼。靳之林本身也喜歡文物收藏,誰也不知道靳之林收藏了多少稀世珍寶。至於煙土生意靳之林以前從來沒有做過,近幾年在日本商人的鼓動下才開始涉獵,三年前靳之林跟上日本人吃了一次大虧,據傳日本人結算給靳之林的煤款、煙款全是假幣(假銀元)……具體是怎麽回事大家隻是猜測,但是靳之林親口告訴同行,那一次失算靳之林損失了一半家資。
從此後靳之林對日本人有了芥蒂,感覺中這些小日本不可信任。不過表麵上他不敢得罪日本人,日本人掌握著靳之林的全部經濟命脈。
日本占領區也有大煙種植,但是成不了氣候,八路軍零敲碎打,把廣袤的農村割裂成無數解放區。所以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國民黨占領區軍閥跟地方黑勢力沆瀣一氣,大量種植煙土,軍閥們有恃無恐,公然勾結黑勢力進行毒品貿易。日本商賈幾乎所有的生意都做,無所不用其極,早都瞅準了大煙生意,毒品貿易和軍火走私成為戰爭年代冒險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日本商賈不可能直接從國民黨占領區收購大煙,隻能尋找中介商,靳之林經不住日本商賈的蠱惑和鼓動,嚐試著做起了大煙生意,雖然一開始也有挫折,但是幾年來基本上順利,西北的煙土大部分通過晉南運往太原,再從太原發送到港口碼頭裝船,運往東南亞、印度和中東。
豈料天有不測風雲,中條山戰役徹底切斷了陝西到山西的晉南通道,靳之林和胡老二出於無奈,才決定在鳳棲通過黃河水路把大煙運往山西。
靳之林老奸巨猾,狡兔三窟。他自己跟閻錫山的聯係一直沒有中斷,每年還象征性地拿出一部分資金資助晉軍,跟胡宗南也有交往,長安本身就是十三朝古都,出土文物無數,這次南下長安時胡宗南也拿出自己珍藏的幾件珍寶讓靳之林過目,靳之林很會做事,用高出文物本身實際價值幾倍的價格把胡宗南珍藏的珍寶收購,目的就是圖胡宗南高興。甚至把鳳棲作為運輸大煙的通道靳之林都事先花巨資買路。
當然,這些事做得天衣無縫,任何人都不可能知曉。靳之林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跟日本人、跟國民黨都沒有太大的過節,靳之林很會看風使舵,近來靳之林猛然發現,日本人在走下坡路,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日本人將會被中國人趕出中國。多行不義必自斃,日本人的倒行逆施和殘暴讓靳之林觸目驚心,靳之林的汽車在太原街上行駛,親眼目睹了幾個日本士兵將一個中國人剖腹挖心……靳之林感覺到了恥辱和憤怒,第一次覓回了中國人的良心。靳之林關起門來思考了一些日子,知進知退乃豪傑,毅然決定親自西進長安,為自己謀一條退路。
這些事靳之林隻能悶在心裏,即使跟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能告訴。收購大煙隻是一個幌子,靳之林想擺脫日本人的監控。
談何容易!太原城裏有靳之林家族經營了數百年的商鋪,靳之林幾乎所有的資產全在太原,靳之林家族幾百口人全部在太原城裏謀生。太原城是靳之林的大本營,靳之林不可能從太原城撤走。靳之林隻是想證明自己是個中國人,想跟日本人劃清界限,以便有一日王旗變幻,靳之林不可能輸得太慘。
靳之林內心的活動胡老二當然不可能知曉,胡老二總認為靳之林住在山上有點礙眼,兩個人的性格南轅北轍,生活習慣又大相庭徑,可是胡老二不可能趕靳之林走,看樣子靳之林安營紮寨,把山寨當作他的別墅,反觀胡老二倒成了客人,感覺中自己受到了山西來的客人的排擠。終於有一天胡老二耐不住了,開始驅逐客人:“靳老板,你幹脆回山西那邊,我把大煙運過去,你把銀元運過來。”
靳之林笑笑,並不答話。他用樹枝在地上劃了一條線,然後對胡老二說:“咱倆試一下,你隻要能越過這條線,我就下山。”
胡老二看看靳之林瘦小的身材,有點不忍心跟老漢比試,於是說:“算了吧,你不願意走也行,不要讓別人譏笑胡某心胸狹小。”
靳之林激將:“我敢料就你越不過我畫的這條線。”
胡老二突然來了興趣,想試試這個瘦老頭有什麽本領,於是大膽地往前走了一步。豈料靳之林雙手輕輕一推,胡老二倒退了幾步。
人對人的敬仰往往產生於瞬間,胡老二從此後對靳之林另眼相看。
日本鬼子幾乎沒有怎麽費事,在很短的時間內占領了大半個中國。靳之林的思想產生了錯覺,因為中國就像清代一樣,又會被外族統治,也不說舍身投靠日本人,卻在生意上跟日本人合作緊密。靳之林手握一部分山西煤礦的股份,這些股份當年是靳之林主要的生意收入來源之一,你不跟日本人合作也沒有辦法,最直接的損失是你的礦井生產的煤炭運不出去,而且這些礦井隨時都有被日本人占領的可能。靳之林沒有寧死不屈的民族大義,他必須兼顧自己的商業利益,靳之林家族本身就是世代儒商,從明朝開始在山西一帶就有名氣,幾百年王朝變幻,百年望族跟幾乎所有的官家都往來緊密,從來在生意場上沒有失手,成為當年中國北方屈指可數的巨商。
日本人跟靳之林合作,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他們自己經營煤礦照樣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資金,並且日本人本身戰線拉得過長,沒有那麽多的精力,隻要靳之林肯把所生產的煤炭全部賣給日本,日本人答應靳之林繼續經營屬於他自己的煤礦份額。這樣,從日本鬼子占領山西初期,日本人就掌控了靳之林的經濟命脈。
開始一兩年小日本還算仗義,他們也知道強龍不壓地頭蛇的道理,他們也注重培植當地親日的華人勢力,這些人說到底就是一些準漢奸,他們替日本人辦事,卻不狐假虎威,也不赤膊上陣,直接殘害本國人民。但是他們受日本人保護,是日本人羽翼下的一些特殊公民。
靳之林運往日本的煤炭及時結算,靳之林並沒有損失什麽,損失的隻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尊嚴。靳之林東渡扶桑受到了日本天皇的接見,靳之林的兒子靳羽西甚至娶了一個日本媳婦,一切都順理成章,識時務者為俊傑,滿族人在北京坐了龍庭,朝廷裏的大臣幾乎全是漢人,誰敢說那些大臣全是漢奸?一朝天子一朝臣!靳之林心安理得,靳之林的生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太原城裏靳之林所有的商鋪照舊開張。
文物生意幾百年來靳之林家族一直都做,從來沒有中斷,靳之林的文物商鋪裏有專門的文物鑒定師,做過鑒定的文物一般不會走眼。靳之林本身也喜歡文物收藏,誰也不知道靳之林收藏了多少稀世珍寶。至於煙土生意靳之林以前從來沒有做過,近幾年在日本商人的鼓動下才開始涉獵,三年前靳之林跟上日本人吃了一次大虧,據傳日本人結算給靳之林的煤款、煙款全是假幣(假銀元)……具體是怎麽回事大家隻是猜測,但是靳之林親口告訴同行,那一次失算靳之林損失了一半家資。
從此後靳之林對日本人有了芥蒂,感覺中這些小日本不可信任。不過表麵上他不敢得罪日本人,日本人掌握著靳之林的全部經濟命脈。
日本占領區也有大煙種植,但是成不了氣候,八路軍零敲碎打,把廣袤的農村割裂成無數解放區。所以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國民黨占領區軍閥跟地方黑勢力沆瀣一氣,大量種植煙土,軍閥們有恃無恐,公然勾結黑勢力進行毒品貿易。日本商賈幾乎所有的生意都做,無所不用其極,早都瞅準了大煙生意,毒品貿易和軍火走私成為戰爭年代冒險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日本商賈不可能直接從國民黨占領區收購大煙,隻能尋找中介商,靳之林經不住日本商賈的蠱惑和鼓動,嚐試著做起了大煙生意,雖然一開始也有挫折,但是幾年來基本上順利,西北的煙土大部分通過晉南運往太原,再從太原發送到港口碼頭裝船,運往東南亞、印度和中東。
豈料天有不測風雲,中條山戰役徹底切斷了陝西到山西的晉南通道,靳之林和胡老二出於無奈,才決定在鳳棲通過黃河水路把大煙運往山西。
靳之林老奸巨猾,狡兔三窟。他自己跟閻錫山的聯係一直沒有中斷,每年還象征性地拿出一部分資金資助晉軍,跟胡宗南也有交往,長安本身就是十三朝古都,出土文物無數,這次南下長安時胡宗南也拿出自己珍藏的幾件珍寶讓靳之林過目,靳之林很會做事,用高出文物本身實際價值幾倍的價格把胡宗南珍藏的珍寶收購,目的就是圖胡宗南高興。甚至把鳳棲作為運輸大煙的通道靳之林都事先花巨資買路。
當然,這些事做得天衣無縫,任何人都不可能知曉。靳之林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跟日本人、跟國民黨都沒有太大的過節,靳之林很會看風使舵,近來靳之林猛然發現,日本人在走下坡路,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日本人將會被中國人趕出中國。多行不義必自斃,日本人的倒行逆施和殘暴讓靳之林觸目驚心,靳之林的汽車在太原街上行駛,親眼目睹了幾個日本士兵將一個中國人剖腹挖心……靳之林感覺到了恥辱和憤怒,第一次覓回了中國人的良心。靳之林關起門來思考了一些日子,知進知退乃豪傑,毅然決定親自西進長安,為自己謀一條退路。
這些事靳之林隻能悶在心裏,即使跟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能告訴。收購大煙隻是一個幌子,靳之林想擺脫日本人的監控。
談何容易!太原城裏有靳之林家族經營了數百年的商鋪,靳之林幾乎所有的資產全在太原,靳之林家族幾百口人全部在太原城裏謀生。太原城是靳之林的大本營,靳之林不可能從太原城撤走。靳之林隻是想證明自己是個中國人,想跟日本人劃清界限,以便有一日王旗變幻,靳之林不可能輸得太慘。
靳之林內心的活動胡老二當然不可能知曉,胡老二總認為靳之林住在山上有點礙眼,兩個人的性格南轅北轍,生活習慣又大相庭徑,可是胡老二不可能趕靳之林走,看樣子靳之林安營紮寨,把山寨當作他的別墅,反觀胡老二倒成了客人,感覺中自己受到了山西來的客人的排擠。終於有一天胡老二耐不住了,開始驅逐客人:“靳老板,你幹脆回山西那邊,我把大煙運過去,你把銀元運過來。”
靳之林笑笑,並不答話。他用樹枝在地上劃了一條線,然後對胡老二說:“咱倆試一下,你隻要能越過這條線,我就下山。”
胡老二看看靳之林瘦小的身材,有點不忍心跟老漢比試,於是說:“算了吧,你不願意走也行,不要讓別人譏笑胡某心胸狹小。”
靳之林激將:“我敢料就你越不過我畫的這條線。”
胡老二突然來了興趣,想試試這個瘦老頭有什麽本領,於是大膽地往前走了一步。豈料靳之林雙手輕輕一推,胡老二倒退了幾步。
人對人的敬仰往往產生於瞬間,胡老二從此後對靳之林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