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鄉雖好,但不是久居之地。轉眼過了正月十五,豆瓜不可能在仙姑庵的洞穴裏一直住下去,豆瓜是個男人,豆瓜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豆瓜必須回王世勇隊長那裏報到,豆瓜是一個八路軍戰士。
雖然依依不舍,但是也無可奈何。人生諸多無奈,最難割舍懷中嬌妻,臨走的那天晚上一雙曆經苦難之人在一起久久相擁,鳳娥的眼淚沾濕了豆瓜的臉。豆瓜替鳳娥擦幹眼淚,告訴鳳娥,他回到部隊安頓好以後就來接她。鳳娥默默地點頭,千囑咐萬叮嚀,要豆瓜照顧好他自己……
夜裏纏綿得太久,早晨醒來時陽光已經溢滿半山崖的山洞,聽得見娘在外邊喊他:“豆瓜,起來吧,今天你要趕路。”
豆瓜撕開鳳娥的摟抱坐起,那鳳娥又發瘋似地把豆瓜撲倒,嘴搭在豆瓜的嘴上,把豆瓜的舌頭吸進口腔裏嘬得出聲。
女人一旦發起狂來就變成一頭母獅,女人用舌頭在豆瓜的胸前翻耕,女人把腦袋探進豆瓜的下身,一下子咬住豆瓜的命根子不肯放鬆。
豆瓜渾身顫栗,有點忍俊不禁,發出了酣暢淋漓的喊聲。豆瓜娘以為小倆口可能鬧什麽矛盾了,不顧一切地衝進窯洞,看見兩個年輕人赤身裸體,蛇樣地糾纏在一起。
豆瓜娘釋然,誰都從年輕時過來,那些事豬、貓、狗都會,老人還是知趣地離開。小倆口相視一笑,穿衣下炕。豆瓜娘重新進屋,囑咐鳳娥:“你洗完臉趕快去打掃大殿,我跟豆瓜拉呱幾句。”
鳳娥雖然滿心疑慮,但是娘的話她不敢不聽。仙姑庵實際上就她們一老一少兩個女人,每天早晨打掃大殿和庭院的活路必須鳳娥來做。鳳娥洗完臉沿著那條地下通道上去了,豆瓜娘這才說:“孩子,咱們雖然是磚頭瓦礫湊合起來的一家人(形容大家都沒有血緣關係),娘走這一步路也是迫不得已,昨夜娘做了一個夢,夢見豆豆餓得哇哇直哭……娘的夢有時候出奇的準確,娘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麽。你哪個死鬼爹爹活不了多久,大煙已經把他的身子抽空。年謹(災荒)就在眼前,你想辦法把豆豆帶到仙姑庵,娘替你把孩子養活著。”
豆瓜感激地看著娘,不住地點頭。豆瓜想起來上一次他跟水上漂來探望娘,娘竟然無動於衷,說她“不記得前世之事”。看來娘不是不記得,而是已經心灰意冷。人有時就是那樣反複無常,走過一段路回頭看看,又感覺有些遺憾。也許青燈古佛旁邊的寂寞喚醒了娘的天性,娘又蛻變成肉身凡胎。豆瓜給娘跪下,說得信誓旦旦:“你就是我的親娘,一個親字分不開。娘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豆瓜永遠在娘的膝下,盡到兒子應盡的孝心。”
娘讓豆瓜起來,給豆瓜收拾了一褡褳幹糧。香客們供奉的花貢(花饃),仙姑庵兩個女人根本吃不完,於是把那些花饃曬幹,存放在幹燥的崖窯裏邊,以備不測,早年何仙姑過一段日子就用騾子把那些幹饃馱上山,作為土匪們的幹糧,比穀麵餅子強許多。何仙姑坐化以後香客們供奉的花饃越來越多。娘舍不得扔掉,全部存放在崖窯裏邊。
豆瓜背著幹糧走出仙姑庵,看見鳳娥手執一把掃帚站在大殿外邊,夫妻倆對視了一下,鳳娥的眼裏涕淚漣漣。娘不是那種硬心腸的人,對鳳娥說:“你送豆瓜一程。”
鳳娥巴不得娘這樣說,緊跟在豆瓜身後,遠遠看去好像一對夫妻在走山路。豆瓜看著鳳娥嫋嫋婷婷的身姿,心想有一頭毛驢多好,讓鳳娥騎在毛驢身上,豆瓜心甘情願地手執榆木條子跟在毛驢後頭……生活,包含了太多的遺憾和不幸,好在他們終於走在一起,誰也弄不清這是人的安排還是神的旨意,相信命吧,冥冥之中好像有一根紅絲線把兩個苦命人連在一起。
上了驢尾巴梁,豆瓜停下不走了,他勸說鳳娥回去,再往前走全是崎嶇的山路,灌木林裏野狼出沒,千裏送君總有一別,豆瓜答應過幾天探望鳳娥。
鳳娥站在路邊,說:“你走吧,我看不見你時再回去。”
豆瓜信以為真,故意走得很急,他想讓鳳娥早點回去,仙姑庵離不開鳳娥,盡管一冬天沒有下雪,每天仍然有許多香客前來進香,人們對神仙的信奉依然癡迷。走了好長路回過頭來一看,鳳娥仍然跟在豆瓜的身後。
豆瓜把褡褳放在路邊,忍俊不禁,走上前把鳳娥緊緊地抱住,兩個人在空無一人的山路上纏綿了許久,好像生離死別,誰都不願意分開。
眼看著天色不早,豆瓜又將褡褳背在身上,借口山上狼多,堅持要把鳳娥送下驢尾巴梁。兩個人就這樣送來送去,一直送到太陽落山,才依依不舍地分開。
豆瓜回到郭宇村,夜已經很深。豆瓜站在自家茅屋門口躑躅了許久,心儀裏又湧出水上漂的身影。隱隱約約聽見豆豆在睡夢中喊娘,小孩子稚嫩的哭聲牽動著豆瓜的神經,豆瓜把哪一褡褳幹饃放在茅屋門前,豆瓜不敢在自家院子內久留,豆瓜匆匆來到八路軍駐地,深更半夜向王世勇隊長報到。
王世勇隊長早都知道豆瓜已經回到鳳棲,就是遲遲不見豆瓜前來報到,當年八路軍通訊條件落後,王隊長還懷疑豆瓜是不是遭遇了不測?其實常有人無緣無故失蹤,誰也搞不清那些人去了哪裏。豆瓜的突然出現讓王隊長鬆了一口氣,接著很自然地問道:“這些日子你都去了哪裏?”
豆瓜沒有說他跟鳳娥的豔遇,隻是說他回家後驚聞媳婦被爹爹殺害,連夜去仙姑庵找娘,結果生病了,在仙姑庵住了十幾天。
王隊長雖然有些懷疑,但是沒有究根問底,豆瓜能回來就已經不錯,最起碼消除了一些擔心。有關仙姑庵地底下是一個地道網的傳聞鳳棲縣無人不曉,王隊長順口問道:聽說仙姑庵的前身就是大悲寺,大悲寺和尚作惡的傳聞婦孺皆知。
豆瓜沒有隱瞞,如實回答:“確有其事,這十多天我就住在地道下邊的崖窯裏麵,好像那些地道連著周圍的山溝,是一處巨大的地下工程。”
王世勇囑咐豆瓜好好休息,其他事沒有繼續往下問,對於豆瓜所反映的這個情況究竟在軍事上有什麽用途?王世勇隊長暫時還沒有考慮,目前國共合作處於最佳時期,全國各大戰場已經轉守為攻,看來打敗日本鬼子已經為時不遠,抗戰勝利後時局究竟怎樣發展?目前還來不及考慮。
第二天早晨豆瓜還在睡覺,突然聽見院子內一個小孩子的哭聲。豆瓜驚醒了,那是豆豆在哭!不管怎麽說孩子是無辜的,豆瓜毫不懷疑豆豆就是他的孩子,豆瓜三下兩下穿起衣服,來到院子內抱起豆豆問道:“你爺爺那個老家夥怎麽把你帶到這裏?”
豆豆髒兮兮的手拿一個花饃在啃,身上的衣服已經髒得看不見顏色,孩子一邊哭一邊說:“爺爺說他活不了多久了,讓我來找你。爹,我娘死後沒有人糴米糴麵,我跟爺爺已經餓了幾天。”
豆瓜不可能帶著孩子去執行任務,豆瓜隻能把孩子送到娘的身邊。過幾天豆瓜又向王世勇隊長請假,說他要去仙姑庵走一趟。
王隊長給豆瓜交待,他可以在仙姑庵多住幾天,如果有可能把仙姑庵地下的地道繪一張圖,說不定以後有用。
雖然依依不舍,但是也無可奈何。人生諸多無奈,最難割舍懷中嬌妻,臨走的那天晚上一雙曆經苦難之人在一起久久相擁,鳳娥的眼淚沾濕了豆瓜的臉。豆瓜替鳳娥擦幹眼淚,告訴鳳娥,他回到部隊安頓好以後就來接她。鳳娥默默地點頭,千囑咐萬叮嚀,要豆瓜照顧好他自己……
夜裏纏綿得太久,早晨醒來時陽光已經溢滿半山崖的山洞,聽得見娘在外邊喊他:“豆瓜,起來吧,今天你要趕路。”
豆瓜撕開鳳娥的摟抱坐起,那鳳娥又發瘋似地把豆瓜撲倒,嘴搭在豆瓜的嘴上,把豆瓜的舌頭吸進口腔裏嘬得出聲。
女人一旦發起狂來就變成一頭母獅,女人用舌頭在豆瓜的胸前翻耕,女人把腦袋探進豆瓜的下身,一下子咬住豆瓜的命根子不肯放鬆。
豆瓜渾身顫栗,有點忍俊不禁,發出了酣暢淋漓的喊聲。豆瓜娘以為小倆口可能鬧什麽矛盾了,不顧一切地衝進窯洞,看見兩個年輕人赤身裸體,蛇樣地糾纏在一起。
豆瓜娘釋然,誰都從年輕時過來,那些事豬、貓、狗都會,老人還是知趣地離開。小倆口相視一笑,穿衣下炕。豆瓜娘重新進屋,囑咐鳳娥:“你洗完臉趕快去打掃大殿,我跟豆瓜拉呱幾句。”
鳳娥雖然滿心疑慮,但是娘的話她不敢不聽。仙姑庵實際上就她們一老一少兩個女人,每天早晨打掃大殿和庭院的活路必須鳳娥來做。鳳娥洗完臉沿著那條地下通道上去了,豆瓜娘這才說:“孩子,咱們雖然是磚頭瓦礫湊合起來的一家人(形容大家都沒有血緣關係),娘走這一步路也是迫不得已,昨夜娘做了一個夢,夢見豆豆餓得哇哇直哭……娘的夢有時候出奇的準確,娘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麽。你哪個死鬼爹爹活不了多久,大煙已經把他的身子抽空。年謹(災荒)就在眼前,你想辦法把豆豆帶到仙姑庵,娘替你把孩子養活著。”
豆瓜感激地看著娘,不住地點頭。豆瓜想起來上一次他跟水上漂來探望娘,娘竟然無動於衷,說她“不記得前世之事”。看來娘不是不記得,而是已經心灰意冷。人有時就是那樣反複無常,走過一段路回頭看看,又感覺有些遺憾。也許青燈古佛旁邊的寂寞喚醒了娘的天性,娘又蛻變成肉身凡胎。豆瓜給娘跪下,說得信誓旦旦:“你就是我的親娘,一個親字分不開。娘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豆瓜永遠在娘的膝下,盡到兒子應盡的孝心。”
娘讓豆瓜起來,給豆瓜收拾了一褡褳幹糧。香客們供奉的花貢(花饃),仙姑庵兩個女人根本吃不完,於是把那些花饃曬幹,存放在幹燥的崖窯裏邊,以備不測,早年何仙姑過一段日子就用騾子把那些幹饃馱上山,作為土匪們的幹糧,比穀麵餅子強許多。何仙姑坐化以後香客們供奉的花饃越來越多。娘舍不得扔掉,全部存放在崖窯裏邊。
豆瓜背著幹糧走出仙姑庵,看見鳳娥手執一把掃帚站在大殿外邊,夫妻倆對視了一下,鳳娥的眼裏涕淚漣漣。娘不是那種硬心腸的人,對鳳娥說:“你送豆瓜一程。”
鳳娥巴不得娘這樣說,緊跟在豆瓜身後,遠遠看去好像一對夫妻在走山路。豆瓜看著鳳娥嫋嫋婷婷的身姿,心想有一頭毛驢多好,讓鳳娥騎在毛驢身上,豆瓜心甘情願地手執榆木條子跟在毛驢後頭……生活,包含了太多的遺憾和不幸,好在他們終於走在一起,誰也弄不清這是人的安排還是神的旨意,相信命吧,冥冥之中好像有一根紅絲線把兩個苦命人連在一起。
上了驢尾巴梁,豆瓜停下不走了,他勸說鳳娥回去,再往前走全是崎嶇的山路,灌木林裏野狼出沒,千裏送君總有一別,豆瓜答應過幾天探望鳳娥。
鳳娥站在路邊,說:“你走吧,我看不見你時再回去。”
豆瓜信以為真,故意走得很急,他想讓鳳娥早點回去,仙姑庵離不開鳳娥,盡管一冬天沒有下雪,每天仍然有許多香客前來進香,人們對神仙的信奉依然癡迷。走了好長路回過頭來一看,鳳娥仍然跟在豆瓜的身後。
豆瓜把褡褳放在路邊,忍俊不禁,走上前把鳳娥緊緊地抱住,兩個人在空無一人的山路上纏綿了許久,好像生離死別,誰都不願意分開。
眼看著天色不早,豆瓜又將褡褳背在身上,借口山上狼多,堅持要把鳳娥送下驢尾巴梁。兩個人就這樣送來送去,一直送到太陽落山,才依依不舍地分開。
豆瓜回到郭宇村,夜已經很深。豆瓜站在自家茅屋門口躑躅了許久,心儀裏又湧出水上漂的身影。隱隱約約聽見豆豆在睡夢中喊娘,小孩子稚嫩的哭聲牽動著豆瓜的神經,豆瓜把哪一褡褳幹饃放在茅屋門前,豆瓜不敢在自家院子內久留,豆瓜匆匆來到八路軍駐地,深更半夜向王世勇隊長報到。
王世勇隊長早都知道豆瓜已經回到鳳棲,就是遲遲不見豆瓜前來報到,當年八路軍通訊條件落後,王隊長還懷疑豆瓜是不是遭遇了不測?其實常有人無緣無故失蹤,誰也搞不清那些人去了哪裏。豆瓜的突然出現讓王隊長鬆了一口氣,接著很自然地問道:“這些日子你都去了哪裏?”
豆瓜沒有說他跟鳳娥的豔遇,隻是說他回家後驚聞媳婦被爹爹殺害,連夜去仙姑庵找娘,結果生病了,在仙姑庵住了十幾天。
王隊長雖然有些懷疑,但是沒有究根問底,豆瓜能回來就已經不錯,最起碼消除了一些擔心。有關仙姑庵地底下是一個地道網的傳聞鳳棲縣無人不曉,王隊長順口問道:聽說仙姑庵的前身就是大悲寺,大悲寺和尚作惡的傳聞婦孺皆知。
豆瓜沒有隱瞞,如實回答:“確有其事,這十多天我就住在地道下邊的崖窯裏麵,好像那些地道連著周圍的山溝,是一處巨大的地下工程。”
王世勇囑咐豆瓜好好休息,其他事沒有繼續往下問,對於豆瓜所反映的這個情況究竟在軍事上有什麽用途?王世勇隊長暫時還沒有考慮,目前國共合作處於最佳時期,全國各大戰場已經轉守為攻,看來打敗日本鬼子已經為時不遠,抗戰勝利後時局究竟怎樣發展?目前還來不及考慮。
第二天早晨豆瓜還在睡覺,突然聽見院子內一個小孩子的哭聲。豆瓜驚醒了,那是豆豆在哭!不管怎麽說孩子是無辜的,豆瓜毫不懷疑豆豆就是他的孩子,豆瓜三下兩下穿起衣服,來到院子內抱起豆豆問道:“你爺爺那個老家夥怎麽把你帶到這裏?”
豆豆髒兮兮的手拿一個花饃在啃,身上的衣服已經髒得看不見顏色,孩子一邊哭一邊說:“爺爺說他活不了多久了,讓我來找你。爹,我娘死後沒有人糴米糴麵,我跟爺爺已經餓了幾天。”
豆瓜不可能帶著孩子去執行任務,豆瓜隻能把孩子送到娘的身邊。過幾天豆瓜又向王世勇隊長請假,說他要去仙姑庵走一趟。
王隊長給豆瓜交待,他可以在仙姑庵多住幾天,如果有可能把仙姑庵地下的地道繪一張圖,說不定以後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