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七月,鳳棲就像一座巨大的蒸籠,熱得人喘不過氣,太陽的周圍蒙著一層薄薄的雲翳,看上去老態龍鍾,就像要從天上掉下來似地,鳳棲城內的石板路冒著白煙,狗熱得吐著半尺長的舌頭,空氣好像要爆炸,大街上空無一人。
可是一九四二年的七月,連陰雨不斷,鳳棲城一點也感覺不來燥熱。偶然間天放晴了,一絲微風吹來,萬裏晴空,太陽好像水洗過一般耀眼。
南城門外,風塵仆仆,走進來一個行者。此人長發披肩,蓄著長長的胡須,穿一件髒兮兮的袍子,不類不倫,好似一個學者,卻顯得狼狽,沒有學者的風度。
那人肯定走了好長的路,腳下的一雙皮鞋前邊已經開口,露著髒兮兮的腳趾頭。來到十字路口,抬頭看見《叫驢子酒館》的匾額,站著端詳了許久,緊接著走進酒館,坐下問道:“掌櫃的,有什麽吃食沒有?”
崔秀章生意做得賊精,平日裏熟人進來吃飯,總說沒有,事實上講沒有也能說得過去,剩下一點吃食還得自己一家人糊口。可是來了外地人就請進飯館後院,一間小屋內專門支一張飯桌,招待貴重的客人。
崔秀章看來者氣度不凡,就把來人請進後院,然後從地下室內取出驢肉和燒餅,那行者看樣子餓急,吃了兩碗驢肉和四個燒餅才放下飯碗。可是放下飯碗後卻沒有錢給崔秀章開帳,不得已褪下手上帶著的一隻半兩重的金戒指放在飯桌邊,說出的話也無懈可擊:“掌櫃的,這枚戒指暫且寄存在你這裏,改日我拿飯錢來贖。”
崔秀章有些為難,有心把那金戒子給退回去,相互間並不認識。有心把那戒子收下,又顯得有些不合情理。停一會兒崔秀章問道:“敢問先生是路過,還是來鳳棲找人?”
那人也不回避:“鄙人魯藝,故居長安,前一個時期在市麵上發現一些陶藝,一打聽來自鳳棲,因此上千裏迢迢,來鳳棲打探一個叫做盧師傅的人。”
原來是這麽回事。崔秀章把來人的金戒指退了回去,說:“盧師傅家離這裏不遠,我們還是親戚。客官你先歇息一下,一會兒我讓內人帶你去。”
可那魯藝也是一個強逑,硬要崔師傅把那枚金戒指收下,做人要有人品,哪有吃了飯不給飯錢的道理?
年翠英抱著孩子進屋,對那魯藝說:“兄弟,做生意人講究誠信,你的臉上寫著誠實,我知道你不會騙我們。把你的金戒指先收起來,過幾天你給我們把飯錢送過來。一會兒我帶你去找盧師傅。”
魯藝站起來給崔秀章夫妻倆鞠了一躬,信誓旦旦地表白:“放心吧大哥大嫂,雪裏送炭君子少、錦上添花小人多。像大哥大嫂這樣的人品世上少有。改日我一定要把飯錢奉送。”
盧師傅在長安有幾個客商,但是也不認識魯藝,既然客人找上門來,說明大家還是有些緣分。盧師傅不可能慢待客人,當下就拿出他這幾年珍藏的一些陶藝讓客人過目,那魯藝一件件拿起來欣賞,愛不擇手。順口問道:“這些陶藝全是出自盧師傅之手?”
“哪裏——”盧師傅也不隱晦:“這些陶藝全部是出自一家李姓父子之手,可惜父親年前死於無辜。”
魯藝臉上難掩失望之情,接著他問道:“可否帶我去拜訪那位李姓師傅?”
盧師傅幾乎沒有考慮,就非常爽快地答應。
其實李懷德隻是會捏泥人,燒製陶藝還掌握不來火候,盧師傅燒瓦盆幾十年,對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有些工藝程序隻能心領神會,有些本事隻能在日常操作中琢磨,掌握一道工藝很難,並不見得人人都能學會。中國古代許多民間工藝其所以失傳,有些孤品不可以複製,其原因可能蓋出於此。
盧師傅把魯藝帶到李懷德家的院子,魯藝看見院子內擺滿了捏製的、形態各異的泥人,一個胖墩墩的女人吸引了魯藝的眼球,魯藝看那胖女人好似唐代的楊貴妃。
魯藝初來乍到,當然不敢造次,他蹲下來,看了一會兒懷德製作泥人。那些泥人初看起來確實工藝非凡,但是細細琢磨卻都有一些瑕疵。盧師傅坐了一會兒,看李懷德捏製的泥人還裝不滿一窯,也就不再說啥,把客人介紹給李懷德,然後告辭。
李懷德本身木訥,一般家裏來了客人大都由文秀負責招呼。那文秀看魯藝雖然穿著邋遢,但是骨子裏卻有一種靈氣一種睿智,這種男人不多,往往讓女人動心。不過文秀幾經磨難,好容易有了一個安靜的家,絕對不會把自己平靜的生活打碎,她隻是對魯藝有好感,僅此而已。
文秀站起來,走進婆婆住的上屋,為魯藝泡了一壺茶,把茶壺提出來放在上院的石凳上,邀請客人到石凳邊喝茶。
可是魯藝卻完全被懷德捏製的泥人陶醉,他拿起那些泥人一件件比劃,把略顯不足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思路加以修整,那懷德開始也不介意,漸漸地被魯藝嫻熟的手藝吸引,看來此人絕非一般,被魯藝修整過的泥人增加了些許靈氣。
大凡藝人都心有靈犀,懷德心裏清楚院子裏來了一位高人。老實說李懷德捏製泥人大都是隨心所欲,無師自通,雖然諸多意想不到的創造,比如在男孩子的腦門上長一隻雞雞,在女孩子的肚臍眼上開一朵牡丹,那些創造帶著一種原始的臆造,往往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可是終究那些臆造沒有經過認真打磨,略顯粗糙略顯美中不足。
可是那些粗糙的陶藝經過魯藝稍微加工,立刻就顯得別具一番新意,連文秀也看呆了,不由得嘖嘖稱奇。
魯藝就在李懷德家住下來,跟李懷德一起捏製泥人,他幾乎什麽活都幹,不惜力氣。李懷德的臉上常常顯出一種憨憨的笑,算作對魯藝陶藝水平的肯定。有時魯藝也挑起條籠下溝挑膠泥,李家人當然滿心歡喜,魯藝吃在李家住在李家,成為李懷德不掏錢雇來的工人。
下雨天,魯藝來到鳳棲銀行,用自己的金戒子兌換了幾十枚銀元,他首先想到要去叫驢子酒館還錢,崔秀章表示不收,魯藝有點不高興,把錢放在桌子上轉身就走。
轉瞬間一窯泥人捏夠,魯藝又從盧師傅哪裏借來許多釉色,那種釉色是專門燒製陶器和瓷器所用,隻有長安才有賣。盧師傅毫不忌諱魯藝搶了他的生意,鼎立支持李懷德燒製陶藝。可是燒窯並非一日之功,掌握火候還得心領神會,靈人不夠學,笨人學不會。李懷德和魯藝離了盧師傅還當真不行。
這一年夏秋之交的雨特別多,老天晴一兩天,又開始下雨,下幾天雨,又晴一兩天。這一天,天剛放晴,大家趕著把曬幹的陶藝裝進窯內煆燒。竹葉管孩子,文秀幫忙將陶藝裝進條籠,懷德挑著兩隻條籠已經走出院子,魯藝的條籠還沒有裝好。文秀胖嘟嘟的一雙手正將一個抓髻娃娃拿起,冷不防魯藝從身後把文秀抱住……
狂熱的心跳過去,文秀開始冷靜,男人女人之間,永遠也無法抑製衝動。那是一個漫長的時刻,文秀的身子甚至有些失重。她慢慢地撥開魯藝的手執,說話的聲調有點憂傷:“大哥,不能。這樣一來咱們大家都無法相處。”
大概竹葉在院子內看見了,猛然間咳嗽了一聲。
可是一九四二年的七月,連陰雨不斷,鳳棲城一點也感覺不來燥熱。偶然間天放晴了,一絲微風吹來,萬裏晴空,太陽好像水洗過一般耀眼。
南城門外,風塵仆仆,走進來一個行者。此人長發披肩,蓄著長長的胡須,穿一件髒兮兮的袍子,不類不倫,好似一個學者,卻顯得狼狽,沒有學者的風度。
那人肯定走了好長的路,腳下的一雙皮鞋前邊已經開口,露著髒兮兮的腳趾頭。來到十字路口,抬頭看見《叫驢子酒館》的匾額,站著端詳了許久,緊接著走進酒館,坐下問道:“掌櫃的,有什麽吃食沒有?”
崔秀章生意做得賊精,平日裏熟人進來吃飯,總說沒有,事實上講沒有也能說得過去,剩下一點吃食還得自己一家人糊口。可是來了外地人就請進飯館後院,一間小屋內專門支一張飯桌,招待貴重的客人。
崔秀章看來者氣度不凡,就把來人請進後院,然後從地下室內取出驢肉和燒餅,那行者看樣子餓急,吃了兩碗驢肉和四個燒餅才放下飯碗。可是放下飯碗後卻沒有錢給崔秀章開帳,不得已褪下手上帶著的一隻半兩重的金戒指放在飯桌邊,說出的話也無懈可擊:“掌櫃的,這枚戒指暫且寄存在你這裏,改日我拿飯錢來贖。”
崔秀章有些為難,有心把那金戒子給退回去,相互間並不認識。有心把那戒子收下,又顯得有些不合情理。停一會兒崔秀章問道:“敢問先生是路過,還是來鳳棲找人?”
那人也不回避:“鄙人魯藝,故居長安,前一個時期在市麵上發現一些陶藝,一打聽來自鳳棲,因此上千裏迢迢,來鳳棲打探一個叫做盧師傅的人。”
原來是這麽回事。崔秀章把來人的金戒指退了回去,說:“盧師傅家離這裏不遠,我們還是親戚。客官你先歇息一下,一會兒我讓內人帶你去。”
可那魯藝也是一個強逑,硬要崔師傅把那枚金戒指收下,做人要有人品,哪有吃了飯不給飯錢的道理?
年翠英抱著孩子進屋,對那魯藝說:“兄弟,做生意人講究誠信,你的臉上寫著誠實,我知道你不會騙我們。把你的金戒指先收起來,過幾天你給我們把飯錢送過來。一會兒我帶你去找盧師傅。”
魯藝站起來給崔秀章夫妻倆鞠了一躬,信誓旦旦地表白:“放心吧大哥大嫂,雪裏送炭君子少、錦上添花小人多。像大哥大嫂這樣的人品世上少有。改日我一定要把飯錢奉送。”
盧師傅在長安有幾個客商,但是也不認識魯藝,既然客人找上門來,說明大家還是有些緣分。盧師傅不可能慢待客人,當下就拿出他這幾年珍藏的一些陶藝讓客人過目,那魯藝一件件拿起來欣賞,愛不擇手。順口問道:“這些陶藝全是出自盧師傅之手?”
“哪裏——”盧師傅也不隱晦:“這些陶藝全部是出自一家李姓父子之手,可惜父親年前死於無辜。”
魯藝臉上難掩失望之情,接著他問道:“可否帶我去拜訪那位李姓師傅?”
盧師傅幾乎沒有考慮,就非常爽快地答應。
其實李懷德隻是會捏泥人,燒製陶藝還掌握不來火候,盧師傅燒瓦盆幾十年,對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有些工藝程序隻能心領神會,有些本事隻能在日常操作中琢磨,掌握一道工藝很難,並不見得人人都能學會。中國古代許多民間工藝其所以失傳,有些孤品不可以複製,其原因可能蓋出於此。
盧師傅把魯藝帶到李懷德家的院子,魯藝看見院子內擺滿了捏製的、形態各異的泥人,一個胖墩墩的女人吸引了魯藝的眼球,魯藝看那胖女人好似唐代的楊貴妃。
魯藝初來乍到,當然不敢造次,他蹲下來,看了一會兒懷德製作泥人。那些泥人初看起來確實工藝非凡,但是細細琢磨卻都有一些瑕疵。盧師傅坐了一會兒,看李懷德捏製的泥人還裝不滿一窯,也就不再說啥,把客人介紹給李懷德,然後告辭。
李懷德本身木訥,一般家裏來了客人大都由文秀負責招呼。那文秀看魯藝雖然穿著邋遢,但是骨子裏卻有一種靈氣一種睿智,這種男人不多,往往讓女人動心。不過文秀幾經磨難,好容易有了一個安靜的家,絕對不會把自己平靜的生活打碎,她隻是對魯藝有好感,僅此而已。
文秀站起來,走進婆婆住的上屋,為魯藝泡了一壺茶,把茶壺提出來放在上院的石凳上,邀請客人到石凳邊喝茶。
可是魯藝卻完全被懷德捏製的泥人陶醉,他拿起那些泥人一件件比劃,把略顯不足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思路加以修整,那懷德開始也不介意,漸漸地被魯藝嫻熟的手藝吸引,看來此人絕非一般,被魯藝修整過的泥人增加了些許靈氣。
大凡藝人都心有靈犀,懷德心裏清楚院子裏來了一位高人。老實說李懷德捏製泥人大都是隨心所欲,無師自通,雖然諸多意想不到的創造,比如在男孩子的腦門上長一隻雞雞,在女孩子的肚臍眼上開一朵牡丹,那些創造帶著一種原始的臆造,往往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可是終究那些臆造沒有經過認真打磨,略顯粗糙略顯美中不足。
可是那些粗糙的陶藝經過魯藝稍微加工,立刻就顯得別具一番新意,連文秀也看呆了,不由得嘖嘖稱奇。
魯藝就在李懷德家住下來,跟李懷德一起捏製泥人,他幾乎什麽活都幹,不惜力氣。李懷德的臉上常常顯出一種憨憨的笑,算作對魯藝陶藝水平的肯定。有時魯藝也挑起條籠下溝挑膠泥,李家人當然滿心歡喜,魯藝吃在李家住在李家,成為李懷德不掏錢雇來的工人。
下雨天,魯藝來到鳳棲銀行,用自己的金戒子兌換了幾十枚銀元,他首先想到要去叫驢子酒館還錢,崔秀章表示不收,魯藝有點不高興,把錢放在桌子上轉身就走。
轉瞬間一窯泥人捏夠,魯藝又從盧師傅哪裏借來許多釉色,那種釉色是專門燒製陶器和瓷器所用,隻有長安才有賣。盧師傅毫不忌諱魯藝搶了他的生意,鼎立支持李懷德燒製陶藝。可是燒窯並非一日之功,掌握火候還得心領神會,靈人不夠學,笨人學不會。李懷德和魯藝離了盧師傅還當真不行。
這一年夏秋之交的雨特別多,老天晴一兩天,又開始下雨,下幾天雨,又晴一兩天。這一天,天剛放晴,大家趕著把曬幹的陶藝裝進窯內煆燒。竹葉管孩子,文秀幫忙將陶藝裝進條籠,懷德挑著兩隻條籠已經走出院子,魯藝的條籠還沒有裝好。文秀胖嘟嘟的一雙手正將一個抓髻娃娃拿起,冷不防魯藝從身後把文秀抱住……
狂熱的心跳過去,文秀開始冷靜,男人女人之間,永遠也無法抑製衝動。那是一個漫長的時刻,文秀的身子甚至有些失重。她慢慢地撥開魯藝的手執,說話的聲調有點憂傷:“大哥,不能。這樣一來咱們大家都無法相處。”
大概竹葉在院子內看見了,猛然間咳嗽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