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溝鎮人弄不清,那窮鬼張虎娃不知道憑什麽,日子就像吹脹的豬尿泡,一夜暴富。
家家的鍋台連著炕,煙囪朝上,窗子安在牆上,老鼠的眼睛瞅著糧倉,誰家的光景過得咋像隻有隔牆鄰家清楚。張虎娃家前幾天還揭不開鍋,幾個孩子餓得能數清身上的肋骨。村裏人沒有看見張虎娃領著大女兒走進張有貴家大門,卻看見張虎娃從張有貴家背出來一褡褳糧食。張有貴家的糧食也是疙瘩接濟,張虎娃不知道有什麽麵子,竟然從張有貴家借出來糧食。災荒年間自身難保,誰也管不了那麽多的事情,反正米下到鍋裏香味四溢,鄰家的孩子看見張虎娃的孩子吃米粥饞得哇哇直哭。張虎娃把孩子關進屋子不讓出門,孩子們根本就不知道吃得是他們姐姐的骨血,一個個把小肚皮撐脹,還感覺不滿足,用眼睛看著娘,娘的臉上掛滿淚珠。也許此刻,花兒正被張有貴壓在身下,經曆女人一生中僅有一次的初夜時刻。花兒可能沒有悲傷,可能還有一種義無反顧的獻身,但是孩子們可能最不理解他們的娘,娘的心裏比蜂蜇還難受。
不可思議的事情還在後頭。瓦溝鎮隻有一條街道,街道不長,開著幾家商鋪,十幾戶殷實人家以張有貴家為中心,依次修建了十幾幢四合院,四合院的布局是,北麵為上,有的人家上屋為磚窯或者石窯,東西兩邊廈屋,南邊有的是磚牆帶著門樓,有的是一排房屋帶著門樓,大門兩邊兩尊石獅子把守,石獅子的大小和門樓的高低往往顯示出這家人的富有。幾百戶窮人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圍著瓦溝鎮的街道和富戶人家修建的瓦屋搭建了幾百幢茅屋,茅屋的規模有大有小,有的人家日子過得有點起色,也零星可見茅屋的中間出現瓦屋。
張有貴家的三進院子北麵不是窯洞,而是五檁四椽的大型瓦屋,那瓦屋的修建的確有些講究,雕梁畫棟不說,所有的建築全部套卯,不用一根鐵釘,據說富戶人家對鐵釘有什麽忌諱,就連棺材蓋子也是套卯,木匠的卯竅活決定了木匠手藝的高低。
一場暴雨把瓦溝鎮變成了沼澤,大水退後瓦溝鎮的地麵抬高了一尺,周圍的群山變綠了,掩蓋了春天淘挖文物時的狼藉。就在人們處心積慮、望眼欲穿地等待蕎麥成熟的時刻,張有貴家的場院旁邊,張虎娃給他圈了一畝多地的一幢樁基,開始修建瓦屋。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說購置材料需用多少資金,單單就建築工人的吃喝就足以使得張虎娃難以支撐。
肯定有人從後麵撐腰,不然的話張虎娃不會有那麽大的膽量和能量。瓦溝鎮的人們看見,場院的場房內盤了一套鍋灶,張虎娃專門雇了一個做飯的為建築工人做飯,每過三五天土匪頭目疙瘩竟然用騾馬為張虎娃馱來糧食,災荒年間工匠的工資不多,隻要管飯不給錢都有人幹,人們鬧不清張虎娃為什麽那麽大的牛逼,竟然能讓土匪頭目也心甘情願地為他服務。張有貴有時也到工地上來轉轉,看起來修建瓦屋張有貴在幕後為張虎娃打氣。
張虎娃叫花子拾元寶,一下子變得神氣,穿一件對襟子黑老布夾襖,黑老布燈籠褲子,紮著綁腿,戴一頂瓜皮帽,牛鼻梁子布鞋,整個人看起來精神。但是張虎娃不當甩手掌櫃,從早到晚跟著工人一起幹到底,在工地上吃飯,渴了喝一瓢涼水。土工活也有講究,打地基提石柱子張虎娃帶頭,連三柱子叫做鳳凰三點頭(一個柱子窩窩打三下),柱子窩窩必須打成梅花形狀,那樣打出來的地基不走形。那年月沒有電夯,石夯也排不上用場,打地基和打土牆全部用石柱子一層一層地往上打,活路看起來粗糙,但是門道很大,有的土牆曆經百年不倒,有的土牆天一下雨就塌。
就像張有貴那樣一磚到頂的瓦屋瓦溝鎮沒有幾幢,大部分瓦屋四周都是土牆,有錢人家土牆外邊做一層磚,也有的人家光給門窗四周壘磚,藍磚當年三分錢一塊,但是對沒有錢的老百姓來說藍磚隻能用來裝點門麵。張虎娃的瓦屋也屬於裏邊是土牆,外邊壘一層磚的那種,就那也比茅屋強許多,純碎用白灰壘牆也是一種奢侈,一般人家用泥土壘牆,然後用白灰勾磚縫隙,遠遠看起來,跟白灰壘牆的效果一樣。
當然,張虎娃家不可能一下子蓋起一幢四合院,趕蕎麥成熟以前能把北麵的上房瓦屋蓋成也不錯,那是六間嶄新的瓦屋,成為瓦溝鎮一道風景。
緊接著蕎麥成熟了,那一年蕎麥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豐收,蕎麥一般用手拔,拔蕎麥比用鐮刀割還快,疙瘩把他的弟兄們集中起來,給嶽父張有貴家拔蕎麥,拔下的蕎麥打成捆,背到打穀場裏,用梿枷一打,黑黑的蕎麥堆成垛,張有貴對張虎娃說:“叔,先給你裝。”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瓦溝鎮掀起了軒然大波,張有貴娶了侄女做老婆!那可是一起輪亂的大事,如果是平常人家就違反了三綱五常,輕則在張家祠堂裏族長用家法處置,一般是用棗刺抽打,打完以後女孩子就被賣到煙花巷或者遠嫁,小夥子則從此很難娶下媳婦。聽說過去發生兄妹輪亂活埋的也有,這幾年人們自身日子難保,也就沒有人把那些破事當真。
瓦溝鎮人們議論了一些時日,也就逐漸平息,在瓦溝鎮張有貴的地位沒有人能夠代替,幾乎所有的頭麵人物來瓦溝鎮都是張有貴負責接待,張有貴的女婿是土匪頭目,張有貴的外甥女婿是長安城裏有名的黑道老大,張家近幾年家道中興,誰能把張有貴怎樣?張有貴娶侄女做老婆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礙著別人逑事!
人們不敢把張有貴怎麽樣,張虎娃卻遭受了眾人的唾棄,那一段日子隻要張虎娃在瓦溝鎮的大街上出現,立刻有人指脊背戳腔子唾沫點子亂飛,單單唾罵也就算了,張虎娃也知道自己做下缺德事,有時裝聾賣啞,隻要老婆孩子能吃能喝就行。可是有天早晨張虎娃起來一看,新修的房屋門上竟然有人潑上大糞!
這明顯是在糟蹋人!任何人都承受不起。張虎娃一般無事不去麻煩張有貴,害怕人說他張虎娃仗勢欺人,可是這件事必須張有貴出麵才能擺平,張虎娃不請張有貴請誰?
天氣漸漸涼了,張有貴穿一件皮坎肩,及拉著鞋來到嶽父門前,大致查看了一下,立刻猜到這件事是誰幹的。
那一陣子疙瘩經常來瓦溝鎮,就住在嶽父張有貴家裏指揮收購大煙,臥龍崗山寨是一塊傷心之地,兩年來疙瘩無事一般不去山寨。郭宇村的土匪大本營還沒有修好,疙瘩就把嶽父張有貴家當作他暫時的指揮中心。
張有貴把女婿疙瘩叫到現場,請教疙瘩這件事怎樣處置。
疙瘩問叔叔:“你能猜到這件事是誰幹的?”
張有貴回答:“外姓人沒有這個膽量,這件事絕對是張家族人幹的。這是給我張有貴難堪,除過本家子叔叔張漂兒,再不會有第二個人。”
疙瘩說:“隻要把人瞅對,我來唱黑臉、你來唱紅臉,咱們演一段雙簧,羞辱那張漂兒一下。”
張漂兒被找來了,老家夥倒也硬氣:“大糞就是我潑的,咋啦?我嫌張虎娃羞咱張家的先人!”
疙瘩笑嘻嘻地說:“你用舌頭把那些大糞舔掉。”
張漂兒大罵:“疙瘩你以為你是誰?你爹在黃河岸邊背客渡河!你豬吃桃胡到人(仁)上才有幾天!”
疙瘩提起張漂兒的衣領稍微一推,張漂兒的嘴上立刻就沾上了一嘴大糞。正在這時張有貴出現了,嗬斥疙瘩:“疙瘩不得無理,那是我的叔叔,我們家族內部的事務不需要外人插嘴!”
家家的鍋台連著炕,煙囪朝上,窗子安在牆上,老鼠的眼睛瞅著糧倉,誰家的光景過得咋像隻有隔牆鄰家清楚。張虎娃家前幾天還揭不開鍋,幾個孩子餓得能數清身上的肋骨。村裏人沒有看見張虎娃領著大女兒走進張有貴家大門,卻看見張虎娃從張有貴家背出來一褡褳糧食。張有貴家的糧食也是疙瘩接濟,張虎娃不知道有什麽麵子,竟然從張有貴家借出來糧食。災荒年間自身難保,誰也管不了那麽多的事情,反正米下到鍋裏香味四溢,鄰家的孩子看見張虎娃的孩子吃米粥饞得哇哇直哭。張虎娃把孩子關進屋子不讓出門,孩子們根本就不知道吃得是他們姐姐的骨血,一個個把小肚皮撐脹,還感覺不滿足,用眼睛看著娘,娘的臉上掛滿淚珠。也許此刻,花兒正被張有貴壓在身下,經曆女人一生中僅有一次的初夜時刻。花兒可能沒有悲傷,可能還有一種義無反顧的獻身,但是孩子們可能最不理解他們的娘,娘的心裏比蜂蜇還難受。
不可思議的事情還在後頭。瓦溝鎮隻有一條街道,街道不長,開著幾家商鋪,十幾戶殷實人家以張有貴家為中心,依次修建了十幾幢四合院,四合院的布局是,北麵為上,有的人家上屋為磚窯或者石窯,東西兩邊廈屋,南邊有的是磚牆帶著門樓,有的是一排房屋帶著門樓,大門兩邊兩尊石獅子把守,石獅子的大小和門樓的高低往往顯示出這家人的富有。幾百戶窮人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圍著瓦溝鎮的街道和富戶人家修建的瓦屋搭建了幾百幢茅屋,茅屋的規模有大有小,有的人家日子過得有點起色,也零星可見茅屋的中間出現瓦屋。
張有貴家的三進院子北麵不是窯洞,而是五檁四椽的大型瓦屋,那瓦屋的修建的確有些講究,雕梁畫棟不說,所有的建築全部套卯,不用一根鐵釘,據說富戶人家對鐵釘有什麽忌諱,就連棺材蓋子也是套卯,木匠的卯竅活決定了木匠手藝的高低。
一場暴雨把瓦溝鎮變成了沼澤,大水退後瓦溝鎮的地麵抬高了一尺,周圍的群山變綠了,掩蓋了春天淘挖文物時的狼藉。就在人們處心積慮、望眼欲穿地等待蕎麥成熟的時刻,張有貴家的場院旁邊,張虎娃給他圈了一畝多地的一幢樁基,開始修建瓦屋。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說購置材料需用多少資金,單單就建築工人的吃喝就足以使得張虎娃難以支撐。
肯定有人從後麵撐腰,不然的話張虎娃不會有那麽大的膽量和能量。瓦溝鎮的人們看見,場院的場房內盤了一套鍋灶,張虎娃專門雇了一個做飯的為建築工人做飯,每過三五天土匪頭目疙瘩竟然用騾馬為張虎娃馱來糧食,災荒年間工匠的工資不多,隻要管飯不給錢都有人幹,人們鬧不清張虎娃為什麽那麽大的牛逼,竟然能讓土匪頭目也心甘情願地為他服務。張有貴有時也到工地上來轉轉,看起來修建瓦屋張有貴在幕後為張虎娃打氣。
張虎娃叫花子拾元寶,一下子變得神氣,穿一件對襟子黑老布夾襖,黑老布燈籠褲子,紮著綁腿,戴一頂瓜皮帽,牛鼻梁子布鞋,整個人看起來精神。但是張虎娃不當甩手掌櫃,從早到晚跟著工人一起幹到底,在工地上吃飯,渴了喝一瓢涼水。土工活也有講究,打地基提石柱子張虎娃帶頭,連三柱子叫做鳳凰三點頭(一個柱子窩窩打三下),柱子窩窩必須打成梅花形狀,那樣打出來的地基不走形。那年月沒有電夯,石夯也排不上用場,打地基和打土牆全部用石柱子一層一層地往上打,活路看起來粗糙,但是門道很大,有的土牆曆經百年不倒,有的土牆天一下雨就塌。
就像張有貴那樣一磚到頂的瓦屋瓦溝鎮沒有幾幢,大部分瓦屋四周都是土牆,有錢人家土牆外邊做一層磚,也有的人家光給門窗四周壘磚,藍磚當年三分錢一塊,但是對沒有錢的老百姓來說藍磚隻能用來裝點門麵。張虎娃的瓦屋也屬於裏邊是土牆,外邊壘一層磚的那種,就那也比茅屋強許多,純碎用白灰壘牆也是一種奢侈,一般人家用泥土壘牆,然後用白灰勾磚縫隙,遠遠看起來,跟白灰壘牆的效果一樣。
當然,張虎娃家不可能一下子蓋起一幢四合院,趕蕎麥成熟以前能把北麵的上房瓦屋蓋成也不錯,那是六間嶄新的瓦屋,成為瓦溝鎮一道風景。
緊接著蕎麥成熟了,那一年蕎麥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豐收,蕎麥一般用手拔,拔蕎麥比用鐮刀割還快,疙瘩把他的弟兄們集中起來,給嶽父張有貴家拔蕎麥,拔下的蕎麥打成捆,背到打穀場裏,用梿枷一打,黑黑的蕎麥堆成垛,張有貴對張虎娃說:“叔,先給你裝。”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瓦溝鎮掀起了軒然大波,張有貴娶了侄女做老婆!那可是一起輪亂的大事,如果是平常人家就違反了三綱五常,輕則在張家祠堂裏族長用家法處置,一般是用棗刺抽打,打完以後女孩子就被賣到煙花巷或者遠嫁,小夥子則從此很難娶下媳婦。聽說過去發生兄妹輪亂活埋的也有,這幾年人們自身日子難保,也就沒有人把那些破事當真。
瓦溝鎮人們議論了一些時日,也就逐漸平息,在瓦溝鎮張有貴的地位沒有人能夠代替,幾乎所有的頭麵人物來瓦溝鎮都是張有貴負責接待,張有貴的女婿是土匪頭目,張有貴的外甥女婿是長安城裏有名的黑道老大,張家近幾年家道中興,誰能把張有貴怎樣?張有貴娶侄女做老婆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礙著別人逑事!
人們不敢把張有貴怎麽樣,張虎娃卻遭受了眾人的唾棄,那一段日子隻要張虎娃在瓦溝鎮的大街上出現,立刻有人指脊背戳腔子唾沫點子亂飛,單單唾罵也就算了,張虎娃也知道自己做下缺德事,有時裝聾賣啞,隻要老婆孩子能吃能喝就行。可是有天早晨張虎娃起來一看,新修的房屋門上竟然有人潑上大糞!
這明顯是在糟蹋人!任何人都承受不起。張虎娃一般無事不去麻煩張有貴,害怕人說他張虎娃仗勢欺人,可是這件事必須張有貴出麵才能擺平,張虎娃不請張有貴請誰?
天氣漸漸涼了,張有貴穿一件皮坎肩,及拉著鞋來到嶽父門前,大致查看了一下,立刻猜到這件事是誰幹的。
那一陣子疙瘩經常來瓦溝鎮,就住在嶽父張有貴家裏指揮收購大煙,臥龍崗山寨是一塊傷心之地,兩年來疙瘩無事一般不去山寨。郭宇村的土匪大本營還沒有修好,疙瘩就把嶽父張有貴家當作他暫時的指揮中心。
張有貴把女婿疙瘩叫到現場,請教疙瘩這件事怎樣處置。
疙瘩問叔叔:“你能猜到這件事是誰幹的?”
張有貴回答:“外姓人沒有這個膽量,這件事絕對是張家族人幹的。這是給我張有貴難堪,除過本家子叔叔張漂兒,再不會有第二個人。”
疙瘩說:“隻要把人瞅對,我來唱黑臉、你來唱紅臉,咱們演一段雙簧,羞辱那張漂兒一下。”
張漂兒被找來了,老家夥倒也硬氣:“大糞就是我潑的,咋啦?我嫌張虎娃羞咱張家的先人!”
疙瘩笑嘻嘻地說:“你用舌頭把那些大糞舔掉。”
張漂兒大罵:“疙瘩你以為你是誰?你爹在黃河岸邊背客渡河!你豬吃桃胡到人(仁)上才有幾天!”
疙瘩提起張漂兒的衣領稍微一推,張漂兒的嘴上立刻就沾上了一嘴大糞。正在這時張有貴出現了,嗬斥疙瘩:“疙瘩不得無理,那是我的叔叔,我們家族內部的事務不需要外人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