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翠英是一個很有心計的女人,七年前丈夫郭全發被日本鬼子擄到轉馬溝煤礦挖煤,年翠英給大兒子郭文濤結婚,然後隻身一人帶著四個子女來到鳳棲城,把老爹爹年天喜留下的叫驢子酒館重新開張,義無反顧地跟年輕時的老相好崔秀章重新組成了一個家庭,並且為崔秀章生下一個兒子。去年年翠英又把逐漸長大的二兒子郭文選、三兒子郭文義讓舅舅屈誌琪帶到部隊去當兵,現今身邊隻留下女兒郭文秀、四兒子郭文華以及跟崔秀章在一起生下的兒子崔健。
日子雖然過得忙忙碌碌,但是心底踏實,兒子長一天就會大一天。雖然大兒子郭文濤自從那年婚變以後基本上再沒有回家,但是年翠英知道自己的大兒子在長安參加了八路。在年翠英的心裏八路軍跟國民黨軍隊沒有什麽區別,年翠英的兩個弟弟年貴明年貴元雙雙參加了八路。
這幾年年翠英有一件事一直糾結於心,那就是大弟弟年貴明跟李明秋的千金李妍的婚姻關係實際上早已經結束。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年翠英內心非常緊張,她擔心李明秋報複。以後慢慢地觀察發現李明秋並不在意,那件事並沒有影響相互間的關係。鳳棲城本身不大,幾乎親戚連著親戚,大家經常在一起碰麵,那些尷尬事兒也不會有人提及。
當然,年翠英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為二弟年貴元結婚,年貴元自從娶了盧師傅的三小姐盧秀英以後,又在回家祭祀爹娘的過程中發現了爹爹埋藏在地下的銀元。雖然這些銀元的歸屬成疑,但是年翠英必須為弟弟作出安排。她毫不猶豫地動員弟弟在老宅院的地基上蓋起十幾間瓦屋,在年家莊堂而皇之地辦起了驛站。
要說年貴元的驛站對東門外的騾馬大店沒有影響也不現實,但是影響不大。焦師傅給騾馬釘掌的手藝為騾馬大店招徠生意不少。掌匠的生意出力不掙錢,一般的小夥子不願意學那種手藝,焦師傅也五十歲了,兒子年紀尚幼,兩個大姑娘已經嫁人,焦師傅早都想萌生退意,無奈鳳棲城裏會釘掌的僅此一家,焦師傅不釘掌會影響騾馬大店的生意。
張東倉張東魁和金智清的騾馬大隊每次路過鳳棲,都要選擇在東城門外歇息,因為他們不光住店,還要幫助嶽父焦師傅打製鐵掌,焦師傅也是一個死心眼,給騾馬釘掌的工錢幾十年不變,釘一副鐵掌隻收三毛錢,當年生鐵很貴,除過費用給一頭騾馬釘掌實際上隻賺一毛錢的工錢。兩個女婿建議嶽父把工錢往上漲一點,被焦師傅義正言辭地拒絕:“咱不能賺那些昧心錢!”
年貴元這一年來可謂春風得意,運氣頗佳好事不斷。首先入贅盧師傅家,覓得佳人為妻,清明節回到老宅院祭祀爹娘,無意中發現了爹爹埋在地下的一老甕銀元。盡管那些銀元的歸屬有爭議,但是姐姐對弟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仗義,十幾間瓦屋在老宅院的地基上拔地而起,年貴元堂而皇之地當上了驛站掌櫃。
年貴元並沒有失去什麽,仍然是一名八路軍戰士,年貴元開辦驛站的舉動甚至得到了王世勇隊長的賞識。八路軍的騾馬大隊下來,為年貴元馱來了糧食、鍋灶、老粗布和棉花,鼎立支持驛站開張,鳳棲莽原上又增加了一處八路軍聯絡點。
年貴元帶著自己新婚的妻子回家,盧師傅雖然已經打探到年貴元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他的三個女兒都沒有逃脫嫁給軍人的命運。但是木已成舟,盧師傅隻能認可年貴元這個女婿。甚至傾盡全力為女婿開辦驛站出謀劃策,年貴元從自家屋子搬往年家莊那天,盧師傅甚至請來了一幫子吹鼓手,雇了一乘轎子,吹吹打打把女兒女婿送往新居。
張三受王世勇指派,專門前往年家莊協助年貴元開辦驛站,新修的茅房香三天,南來北往的腳夫聽說年家莊新開辦了一家驛站,都一起湧向年家莊歇腳。那嶄新的被褥嶄新的居住環境確實也讓腳夫們感覺新鮮而舒服。
一切都安排順當以後,張三又去小路上管理那些單身腳夫運輸槍械。雖然沿路不怎麽檢查,但是八路軍為了安全起見,運輸槍械的腳夫不走官路,騾馬大隊隻是幌子,大量的槍械還是靠人力從小路運輸。
年貴元為自己另外雇了一個做飯的廚師。其實開辦驛站不是什麽複雜的事情,隻要每天讓騾馬和腳夫們吃飽、睡好,對那些抽大煙的、賭博的、晚上找女人的不管不問,也不理睬腳夫們拐騙了誰家的女人。反正社會亂糟糟,每天都有數不清的是非,千萬不能把自己陷進去。
當年八路軍開辦驛站大都是盈虧自負,撇撇溝侯生福的驛站已經開辦幾年,八路軍不投入資金也不收取利潤,隻是給南來北往的腳夫提供一些方便。年貴元的驛站開辦初期,八路軍投入了一定數量的物資,按照當時的市場行情收取了一些本金。張三走後年貴元和自己的媳婦盧秀英開始著手管理驛站,卻發覺那些歇店的腳夫越來越少,讓年貴元有點摸不著頭腦。
年貴元偷偷地去東門外的騾馬大店觀察,發覺店掌櫃給腳夫做飯時用升子量米,一升米量得冒尖,而自己的驛站做飯時照樣用升子量米,一升米剛好裝滿。腳夫的肚子是最標準的等子(天枰),能吃幾碗幹飯隻有趕腳的漢子明白。
騾馬吃的草料照樣也有講究,鍘草也是一項精細的活路,把草鍘得長點跟短點有天壤之別,看樣子開驛站也不那麽簡單。
最要害的是焦師傅的掌匠爐子,那可是東門外的騾馬大店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年貴元的驛站要想開辦得紅火,必須想辦法把掌匠焦師傅拉攏到自己的驛站。
損人必須利己,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年貴元不做。盧秀英的肚子已經微微鼓起,用不了多久年貴元就要當爹,既然上邊規定驛站自負盈虧,那麽掙錢多少都是自己的。人隨著環境的改變欲望也在膨脹,連寺廟裏的神仙都見錢眼開,年輕人無論幹啥事都躊躅滿誌,年貴元知道焦師傅是張東倉和金智清的嶽丈,首先在張東倉和金智清的身上下功夫。
年貴元掐著指頭算計,算準張東倉的騾馬大隊什麽時候路過鳳棲,於是騎馬在仙姑庵的柏樹林子裏久等,功夫不負有心人,年貴元終於等上了張東倉兄弟。
盡管張東倉兄弟有些為難,大家都在一起共事,張東倉兄弟還是給了年貴元麵子,當天晚上歇腳在年貴元的驛站。
一切都按照年貴元事先設計的程序進行,弟兄們在一起吃飽喝足,年貴元對張東倉和金智清提出要求:“能不能動員你們的泰山到咱們的驛站來開張?我從驛站的利潤中給焦師傅分成。”
張東倉和金智清麵麵相覷,他們了解嶽父的脾氣,這樣的事情肯定不行。況且焦師傅跟店掌櫃有幾十年的交情,不可能因為一點蠅頭小利而背叛朋友。前一段時期弟兄倆個曾經建議嶽父把釘掌的工價提高一點,遭到了焦師傅的嚴詞拒絕。年貴元這是在給他們為難,但是還很難拒絕。
弟兄倆盡量婉轉地說:“我們試試看,你也不要抱多大的期望。”
年貴元不傻,試試看就等於拒絕。熱臉遇到冷屁股,年貴元心裏很不是滋味。
年貴元苦思冥想,把焦師傅挖過來的希望不大,掌匠是個獨行生意,鳳棲城裏再也沒有掌匠。
一個念頭一閃,馬上牢牢地鎖定在年貴元的心頭,這年月無毒不丈夫,無頭命案經常發生,何不來個快刀斬亂麻,把那焦師傅弄死?
人對人的仇恨,有時並非因為那個人傷害了你什麽,僅僅是因為妒忌,也會對人產生仇恨。年貴元籌備了許久,從姐姐的叫驢子酒館買了幾斤上好的驢肉,還買了兩斤點心,他沒有告訴妻子和任何人,把砒霜壓成粉末,參合到驢肉和點心裏頭。
焦師傅對年貴元提來的禮品不屑一顧,厲聲要求年貴元把那些東西拿走。因為焦師傅聽兩個女婿說過,年貴元想讓他去年家莊開張,焦師傅不是那種見利忘義之人,焦師傅瞧不起年貴元那樣的勢利小人。年貴元把東西放在桌子上,說:“我跟張東倉和金智清都是好朋友,這些東西就當我孝順你老人家。”
年貴元說罷轉身就走,焦師傅一氣之下,把那些禮品扔進豬食槽裏頭。可惜驛站喂的兩頭肥豬,不到一個時辰就一命嗚呼。
日子雖然過得忙忙碌碌,但是心底踏實,兒子長一天就會大一天。雖然大兒子郭文濤自從那年婚變以後基本上再沒有回家,但是年翠英知道自己的大兒子在長安參加了八路。在年翠英的心裏八路軍跟國民黨軍隊沒有什麽區別,年翠英的兩個弟弟年貴明年貴元雙雙參加了八路。
這幾年年翠英有一件事一直糾結於心,那就是大弟弟年貴明跟李明秋的千金李妍的婚姻關係實際上早已經結束。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年翠英內心非常緊張,她擔心李明秋報複。以後慢慢地觀察發現李明秋並不在意,那件事並沒有影響相互間的關係。鳳棲城本身不大,幾乎親戚連著親戚,大家經常在一起碰麵,那些尷尬事兒也不會有人提及。
當然,年翠英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為二弟年貴元結婚,年貴元自從娶了盧師傅的三小姐盧秀英以後,又在回家祭祀爹娘的過程中發現了爹爹埋藏在地下的銀元。雖然這些銀元的歸屬成疑,但是年翠英必須為弟弟作出安排。她毫不猶豫地動員弟弟在老宅院的地基上蓋起十幾間瓦屋,在年家莊堂而皇之地辦起了驛站。
要說年貴元的驛站對東門外的騾馬大店沒有影響也不現實,但是影響不大。焦師傅給騾馬釘掌的手藝為騾馬大店招徠生意不少。掌匠的生意出力不掙錢,一般的小夥子不願意學那種手藝,焦師傅也五十歲了,兒子年紀尚幼,兩個大姑娘已經嫁人,焦師傅早都想萌生退意,無奈鳳棲城裏會釘掌的僅此一家,焦師傅不釘掌會影響騾馬大店的生意。
張東倉張東魁和金智清的騾馬大隊每次路過鳳棲,都要選擇在東城門外歇息,因為他們不光住店,還要幫助嶽父焦師傅打製鐵掌,焦師傅也是一個死心眼,給騾馬釘掌的工錢幾十年不變,釘一副鐵掌隻收三毛錢,當年生鐵很貴,除過費用給一頭騾馬釘掌實際上隻賺一毛錢的工錢。兩個女婿建議嶽父把工錢往上漲一點,被焦師傅義正言辭地拒絕:“咱不能賺那些昧心錢!”
年貴元這一年來可謂春風得意,運氣頗佳好事不斷。首先入贅盧師傅家,覓得佳人為妻,清明節回到老宅院祭祀爹娘,無意中發現了爹爹埋在地下的一老甕銀元。盡管那些銀元的歸屬有爭議,但是姐姐對弟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仗義,十幾間瓦屋在老宅院的地基上拔地而起,年貴元堂而皇之地當上了驛站掌櫃。
年貴元並沒有失去什麽,仍然是一名八路軍戰士,年貴元開辦驛站的舉動甚至得到了王世勇隊長的賞識。八路軍的騾馬大隊下來,為年貴元馱來了糧食、鍋灶、老粗布和棉花,鼎立支持驛站開張,鳳棲莽原上又增加了一處八路軍聯絡點。
年貴元帶著自己新婚的妻子回家,盧師傅雖然已經打探到年貴元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他的三個女兒都沒有逃脫嫁給軍人的命運。但是木已成舟,盧師傅隻能認可年貴元這個女婿。甚至傾盡全力為女婿開辦驛站出謀劃策,年貴元從自家屋子搬往年家莊那天,盧師傅甚至請來了一幫子吹鼓手,雇了一乘轎子,吹吹打打把女兒女婿送往新居。
張三受王世勇指派,專門前往年家莊協助年貴元開辦驛站,新修的茅房香三天,南來北往的腳夫聽說年家莊新開辦了一家驛站,都一起湧向年家莊歇腳。那嶄新的被褥嶄新的居住環境確實也讓腳夫們感覺新鮮而舒服。
一切都安排順當以後,張三又去小路上管理那些單身腳夫運輸槍械。雖然沿路不怎麽檢查,但是八路軍為了安全起見,運輸槍械的腳夫不走官路,騾馬大隊隻是幌子,大量的槍械還是靠人力從小路運輸。
年貴元為自己另外雇了一個做飯的廚師。其實開辦驛站不是什麽複雜的事情,隻要每天讓騾馬和腳夫們吃飽、睡好,對那些抽大煙的、賭博的、晚上找女人的不管不問,也不理睬腳夫們拐騙了誰家的女人。反正社會亂糟糟,每天都有數不清的是非,千萬不能把自己陷進去。
當年八路軍開辦驛站大都是盈虧自負,撇撇溝侯生福的驛站已經開辦幾年,八路軍不投入資金也不收取利潤,隻是給南來北往的腳夫提供一些方便。年貴元的驛站開辦初期,八路軍投入了一定數量的物資,按照當時的市場行情收取了一些本金。張三走後年貴元和自己的媳婦盧秀英開始著手管理驛站,卻發覺那些歇店的腳夫越來越少,讓年貴元有點摸不著頭腦。
年貴元偷偷地去東門外的騾馬大店觀察,發覺店掌櫃給腳夫做飯時用升子量米,一升米量得冒尖,而自己的驛站做飯時照樣用升子量米,一升米剛好裝滿。腳夫的肚子是最標準的等子(天枰),能吃幾碗幹飯隻有趕腳的漢子明白。
騾馬吃的草料照樣也有講究,鍘草也是一項精細的活路,把草鍘得長點跟短點有天壤之別,看樣子開驛站也不那麽簡單。
最要害的是焦師傅的掌匠爐子,那可是東門外的騾馬大店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年貴元的驛站要想開辦得紅火,必須想辦法把掌匠焦師傅拉攏到自己的驛站。
損人必須利己,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年貴元不做。盧秀英的肚子已經微微鼓起,用不了多久年貴元就要當爹,既然上邊規定驛站自負盈虧,那麽掙錢多少都是自己的。人隨著環境的改變欲望也在膨脹,連寺廟裏的神仙都見錢眼開,年輕人無論幹啥事都躊躅滿誌,年貴元知道焦師傅是張東倉和金智清的嶽丈,首先在張東倉和金智清的身上下功夫。
年貴元掐著指頭算計,算準張東倉的騾馬大隊什麽時候路過鳳棲,於是騎馬在仙姑庵的柏樹林子裏久等,功夫不負有心人,年貴元終於等上了張東倉兄弟。
盡管張東倉兄弟有些為難,大家都在一起共事,張東倉兄弟還是給了年貴元麵子,當天晚上歇腳在年貴元的驛站。
一切都按照年貴元事先設計的程序進行,弟兄們在一起吃飽喝足,年貴元對張東倉和金智清提出要求:“能不能動員你們的泰山到咱們的驛站來開張?我從驛站的利潤中給焦師傅分成。”
張東倉和金智清麵麵相覷,他們了解嶽父的脾氣,這樣的事情肯定不行。況且焦師傅跟店掌櫃有幾十年的交情,不可能因為一點蠅頭小利而背叛朋友。前一段時期弟兄倆個曾經建議嶽父把釘掌的工價提高一點,遭到了焦師傅的嚴詞拒絕。年貴元這是在給他們為難,但是還很難拒絕。
弟兄倆盡量婉轉地說:“我們試試看,你也不要抱多大的期望。”
年貴元不傻,試試看就等於拒絕。熱臉遇到冷屁股,年貴元心裏很不是滋味。
年貴元苦思冥想,把焦師傅挖過來的希望不大,掌匠是個獨行生意,鳳棲城裏再也沒有掌匠。
一個念頭一閃,馬上牢牢地鎖定在年貴元的心頭,這年月無毒不丈夫,無頭命案經常發生,何不來個快刀斬亂麻,把那焦師傅弄死?
人對人的仇恨,有時並非因為那個人傷害了你什麽,僅僅是因為妒忌,也會對人產生仇恨。年貴元籌備了許久,從姐姐的叫驢子酒館買了幾斤上好的驢肉,還買了兩斤點心,他沒有告訴妻子和任何人,把砒霜壓成粉末,參合到驢肉和點心裏頭。
焦師傅對年貴元提來的禮品不屑一顧,厲聲要求年貴元把那些東西拿走。因為焦師傅聽兩個女婿說過,年貴元想讓他去年家莊開張,焦師傅不是那種見利忘義之人,焦師傅瞧不起年貴元那樣的勢利小人。年貴元把東西放在桌子上,說:“我跟張東倉和金智清都是好朋友,這些東西就當我孝順你老人家。”
年貴元說罷轉身就走,焦師傅一氣之下,把那些禮品扔進豬食槽裏頭。可惜驛站喂的兩頭肥豬,不到一個時辰就一命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