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娃家新修的瓦屋離瓦溝鎮的戲樓比較遠,戲樓那邊鬧事張狗兒沒有聽見,張狗兒看幾個弟妹把那豬骨頭湯吃喝幹淨,心裏頭一絲困意襲來,頭歪在炕上酣然入夢。直到娘把他戳醒。
張狗兒揉揉眼睛坐起,看娘的眼眶裏噙著眼淚。娘流淚告訴狗兒:“孩子,你把亂子弄大了,誰知道你昨晚怎麽回事,竟然偷了你姐夫地窖裏的一堆血衣,你背著血衣朝外走,沒料想還有一個人跟在你的身後。你爹在世時那張漂兒曾經給咱家的新屋門上潑過大糞,這陣子又在尋釁鬧事,把你丟在山洞裏的血衣背下山掛在戲樓上示眾,瓦溝鎮的老百姓已經將你姐夫家包圍。不管事情怎樣下場,你姐夫張有貴不會饒恕你。娘給你兩塊錢,你快逃吧,躲過這一段風頭,容娘以後慢慢地給你姐夫消氣。”
張狗兒感覺不來吃驚,也不覺得害怕,十四歲的孩子已經麻木,感覺不來大禍臨頭。不過娘說得也有道理,這件事瞞不過任何人,先出去躲躲再說,這條命再不值錢也是爹娘給的。
張狗兒捱到天黑,走出屋子在瓦溝鎮轉了一圈,果然看見刁民們已經把姐夫家包圍,戲樓那邊相對而言比較冷清,黑暗中看那血衣下麵有一絲火星,那火星忽暗忽明,仿佛鬼火那樣飄忽不定。張狗兒知道那血衣下麵肯定有張漂兒,這個老混混一輩子就靠訛詐別人謀生。十四歲的張狗兒突然湧上來一股想殺人的衝動,他想把張漂兒弄死,然後再逃走……張狗兒抬頭看天,蒙蒙月,幾片浮雲擋不住人世間的悲情。張狗兒從後台溜上戲樓,眼看著將要得手,黑暗中竄出來一條大狗。
張狗兒知道不能跑,彎腰撿起一塊磚頭,非常準確地砸到狗腦袋上,然後轉身逃走。
張狗兒站在瓦溝鎮的三岔路口心裏頭才有點後怕,這個社會處處充滿血腥。張狗兒知道鳳棲城肯定不能去,張有貴雖然在瓦溝鎮沒有人緣,但是幾乎所有的官員來瓦溝鎮都由張有貴招待,黑暗中影影綽綽看見一些士兵在官路上巡邏,張有貴有官家和軍隊撐腰,刁民們不可能從張有貴哪裏得到什麽。
張狗兒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向東,到黃河岸邊謀生。前麵的路對於張狗兒來說非常迷茫,張狗兒也不知道等待他的將是什麽,但是他必須走。張狗兒不用怨恨任何人,所有的惡果都是由張狗兒一手造成。
張狗兒路過郭宇村猶豫了一下,終於沒有進村。張狗兒知道張有貴的女婿疙瘩就住在郭宇村,疙瘩威名在外,張狗兒敢偷姐夫家的財物,卻惹不起疙瘩,疙瘩伸出一隻手指頭就能粘死張狗兒!張狗兒下了山坡來到黃河岸邊,張狗兒第一次看到黃河,黃河並沒有張狗兒想象得那麽威猛,三月的黃河看起來溫順許多,一條小路順河灣蜿蜒曲折地上下延伸,張狗兒跟著感覺走,不覺來到撇撇溝驛站。
張狗兒對這裏非常陌生,隻是聽大人們說過撇撇溝,撇撇溝驛站的柵欄圍牆有一個壑口,十四歲的孩子不知道什麽叫做害怕,張狗兒順著圍牆壑口進入院子,天已經微亮,幾條漢子脫光衣服成大字形睡在一條通炕上,單眼朝天,睡得正香。
瓦溝鎮也常見趕腳的漢子,趕腳成為當年窮人謀生的一種手段,張狗兒看見院子裏的鍋台上有吃剩的米飯,便端起一碗吃了起來,那米飯有些夾生,張狗兒已經顧不了其他。正吃飯間突然聽得一人在身後嗬斥:“那裏來的小偷,你好大膽!”
張狗兒把一口米飯咽下肚子,這才抬頭看見一條漢子手裏拿著一根山柴,那漢子把山柴高高地舉在空中,並不真心打他。當年窮人偷人不算什麽大事,一般的主家趕走了事,人窮急了就容易耍賴皮,你打他一下說不定那小偷就會懶上你,讓你不得好過讓你煩心。
侯生福看是一個小孩,確實也不忍心下手。張狗兒不慌不忙地站起來,把碗裏的米飯用舌頭舔淨,放下碗,這才說:“叔,我吃了你的飯,就要給你幹活,你這裏有啥活路讓我幹,我不要工錢,隻要你管飯。”
這幾年官路上管得較寬,一般騾馬大隊不走撇撇溝這條山路,在撇撇溝歇腳的全是一些背著違禁物資步行穿梭於長安到延安之間的單身漢,相對而言撇撇溝驛站活路較少,可是侯生福不知道怎麽搞得起了憐憫之心,他看見這個半大小子人長得機靈,也很實在,於是問道:“小夥子想不想趕腳?趕腳也能掙錢。”
張狗兒想都沒想就回答:“幹啥都行,隻要能吃飽肚子。”
於是,侯生福就介紹張狗兒認識了藺生根。
卻說那藺生根十多年來一直在這條山路上趕腳,跟米六一為伴,兩個人趕腳不知道攢錢,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到了四十歲上仍然是光棍一條,既是侯生福驛站的常客,也引起侯生福的關切。去年侯生福介紹藺生根去郭宇村三官廟找劉媒婆,想讓劉媒婆幫忙給藺生根找一個寡婦女人安家,豈料藺生根在三官廟跟板蘭根邂逅相逢,那板蘭根當時的心情糟糕透頂,倆人一拍即合,板蘭根跟著藺生根離家出走。
藺生根把板蘭根安頓在撇撇溝驛站,答應最多一個月以後來接板蘭根去長安成家。藺生根是出於真心,他比米六一年輕,米六一是一麵鏡子,五十多歲仍然為吃飯奔波,不知道那一天倒在路邊,成為野狼野狗的美餐。好在米六一被劉媒婆招贅,有了最後的歸宿。
藺生根要比米六一強許多,最起碼身強力壯。藺生根在長安處理掉在郭宇村收購的煙土,然後回到自己在秦嶺腳下的村莊,他打算在老宅基地上蓋幾間茅屋,然後體體麵麵地接板蘭根回家。
可是一過春節天不停地下雨,蓋房的工期一直拖延了兩個多月,房子蓋好後藺生根北上撇撇溝去接板蘭根,板蘭根已經跟上豹子回家。
藺生根當然不敢再去郭宇村跟板蘭根相會,隻能怪自己太粗心,正懊惱間侯生福跟他介紹來一個半大小子,這小子可以跟藺生根在路上做伴,還可以跟藺生根一起趕腳,藺生根丟了板蘭根卻撿了張狗兒,雖然得不償失,卻也能求得某種平衡。
當下兩人議定,藺生根管張狗兒吃喝,張狗兒替藺生根背槍,年底統一算賬,藺生根付給張狗兒一定數目的工錢。
張狗兒七八歲上就跟著爹爹在地裏幹活,可以說不怕吃苦。兩條漢子隨即上路,先到甘泉交貨,回程貨是背食鹽,藺生根看張狗兒是個小孩,讓狗兒少背一些,狗兒背著食鹽跟在藺生根後麵,路上也不怎麽累,不知不覺到了長安。
終究是個孩子,藺生根對狗兒還是比較關照,在長安兩人吃了羊肉泡,藺生根還帶狗兒去洗澡。洗完澡藺生根帶狗兒住進兩毛錢一晚的旅店,張狗兒脫光衣服倒頭就睡,感覺中對這個藺生根叔叔非常滿意。
睡夢中感覺有人壓在狗兒的身上,緊接著一根棒棒子硬硬地插進狗兒的屁股,****內火辣辣地生疼,狗兒大叫一聲醒來,看見藺生根正爬在狗兒的屁股上不停地扇擺。
張狗兒拉著哭腔問道:“叔吔,你為啥要****的尻子?”
藺生根一邊扇擺一邊循循善誘:“娃呀,這是趕腳漢子必須過的一關,不日尻子槌子硬了咋辦?”
張狗兒揉揉眼睛坐起,看娘的眼眶裏噙著眼淚。娘流淚告訴狗兒:“孩子,你把亂子弄大了,誰知道你昨晚怎麽回事,竟然偷了你姐夫地窖裏的一堆血衣,你背著血衣朝外走,沒料想還有一個人跟在你的身後。你爹在世時那張漂兒曾經給咱家的新屋門上潑過大糞,這陣子又在尋釁鬧事,把你丟在山洞裏的血衣背下山掛在戲樓上示眾,瓦溝鎮的老百姓已經將你姐夫家包圍。不管事情怎樣下場,你姐夫張有貴不會饒恕你。娘給你兩塊錢,你快逃吧,躲過這一段風頭,容娘以後慢慢地給你姐夫消氣。”
張狗兒感覺不來吃驚,也不覺得害怕,十四歲的孩子已經麻木,感覺不來大禍臨頭。不過娘說得也有道理,這件事瞞不過任何人,先出去躲躲再說,這條命再不值錢也是爹娘給的。
張狗兒捱到天黑,走出屋子在瓦溝鎮轉了一圈,果然看見刁民們已經把姐夫家包圍,戲樓那邊相對而言比較冷清,黑暗中看那血衣下麵有一絲火星,那火星忽暗忽明,仿佛鬼火那樣飄忽不定。張狗兒知道那血衣下麵肯定有張漂兒,這個老混混一輩子就靠訛詐別人謀生。十四歲的張狗兒突然湧上來一股想殺人的衝動,他想把張漂兒弄死,然後再逃走……張狗兒抬頭看天,蒙蒙月,幾片浮雲擋不住人世間的悲情。張狗兒從後台溜上戲樓,眼看著將要得手,黑暗中竄出來一條大狗。
張狗兒知道不能跑,彎腰撿起一塊磚頭,非常準確地砸到狗腦袋上,然後轉身逃走。
張狗兒站在瓦溝鎮的三岔路口心裏頭才有點後怕,這個社會處處充滿血腥。張狗兒知道鳳棲城肯定不能去,張有貴雖然在瓦溝鎮沒有人緣,但是幾乎所有的官員來瓦溝鎮都由張有貴招待,黑暗中影影綽綽看見一些士兵在官路上巡邏,張有貴有官家和軍隊撐腰,刁民們不可能從張有貴哪裏得到什麽。
張狗兒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向東,到黃河岸邊謀生。前麵的路對於張狗兒來說非常迷茫,張狗兒也不知道等待他的將是什麽,但是他必須走。張狗兒不用怨恨任何人,所有的惡果都是由張狗兒一手造成。
張狗兒路過郭宇村猶豫了一下,終於沒有進村。張狗兒知道張有貴的女婿疙瘩就住在郭宇村,疙瘩威名在外,張狗兒敢偷姐夫家的財物,卻惹不起疙瘩,疙瘩伸出一隻手指頭就能粘死張狗兒!張狗兒下了山坡來到黃河岸邊,張狗兒第一次看到黃河,黃河並沒有張狗兒想象得那麽威猛,三月的黃河看起來溫順許多,一條小路順河灣蜿蜒曲折地上下延伸,張狗兒跟著感覺走,不覺來到撇撇溝驛站。
張狗兒對這裏非常陌生,隻是聽大人們說過撇撇溝,撇撇溝驛站的柵欄圍牆有一個壑口,十四歲的孩子不知道什麽叫做害怕,張狗兒順著圍牆壑口進入院子,天已經微亮,幾條漢子脫光衣服成大字形睡在一條通炕上,單眼朝天,睡得正香。
瓦溝鎮也常見趕腳的漢子,趕腳成為當年窮人謀生的一種手段,張狗兒看見院子裏的鍋台上有吃剩的米飯,便端起一碗吃了起來,那米飯有些夾生,張狗兒已經顧不了其他。正吃飯間突然聽得一人在身後嗬斥:“那裏來的小偷,你好大膽!”
張狗兒把一口米飯咽下肚子,這才抬頭看見一條漢子手裏拿著一根山柴,那漢子把山柴高高地舉在空中,並不真心打他。當年窮人偷人不算什麽大事,一般的主家趕走了事,人窮急了就容易耍賴皮,你打他一下說不定那小偷就會懶上你,讓你不得好過讓你煩心。
侯生福看是一個小孩,確實也不忍心下手。張狗兒不慌不忙地站起來,把碗裏的米飯用舌頭舔淨,放下碗,這才說:“叔,我吃了你的飯,就要給你幹活,你這裏有啥活路讓我幹,我不要工錢,隻要你管飯。”
這幾年官路上管得較寬,一般騾馬大隊不走撇撇溝這條山路,在撇撇溝歇腳的全是一些背著違禁物資步行穿梭於長安到延安之間的單身漢,相對而言撇撇溝驛站活路較少,可是侯生福不知道怎麽搞得起了憐憫之心,他看見這個半大小子人長得機靈,也很實在,於是問道:“小夥子想不想趕腳?趕腳也能掙錢。”
張狗兒想都沒想就回答:“幹啥都行,隻要能吃飽肚子。”
於是,侯生福就介紹張狗兒認識了藺生根。
卻說那藺生根十多年來一直在這條山路上趕腳,跟米六一為伴,兩個人趕腳不知道攢錢,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到了四十歲上仍然是光棍一條,既是侯生福驛站的常客,也引起侯生福的關切。去年侯生福介紹藺生根去郭宇村三官廟找劉媒婆,想讓劉媒婆幫忙給藺生根找一個寡婦女人安家,豈料藺生根在三官廟跟板蘭根邂逅相逢,那板蘭根當時的心情糟糕透頂,倆人一拍即合,板蘭根跟著藺生根離家出走。
藺生根把板蘭根安頓在撇撇溝驛站,答應最多一個月以後來接板蘭根去長安成家。藺生根是出於真心,他比米六一年輕,米六一是一麵鏡子,五十多歲仍然為吃飯奔波,不知道那一天倒在路邊,成為野狼野狗的美餐。好在米六一被劉媒婆招贅,有了最後的歸宿。
藺生根要比米六一強許多,最起碼身強力壯。藺生根在長安處理掉在郭宇村收購的煙土,然後回到自己在秦嶺腳下的村莊,他打算在老宅基地上蓋幾間茅屋,然後體體麵麵地接板蘭根回家。
可是一過春節天不停地下雨,蓋房的工期一直拖延了兩個多月,房子蓋好後藺生根北上撇撇溝去接板蘭根,板蘭根已經跟上豹子回家。
藺生根當然不敢再去郭宇村跟板蘭根相會,隻能怪自己太粗心,正懊惱間侯生福跟他介紹來一個半大小子,這小子可以跟藺生根在路上做伴,還可以跟藺生根一起趕腳,藺生根丟了板蘭根卻撿了張狗兒,雖然得不償失,卻也能求得某種平衡。
當下兩人議定,藺生根管張狗兒吃喝,張狗兒替藺生根背槍,年底統一算賬,藺生根付給張狗兒一定數目的工錢。
張狗兒七八歲上就跟著爹爹在地裏幹活,可以說不怕吃苦。兩條漢子隨即上路,先到甘泉交貨,回程貨是背食鹽,藺生根看張狗兒是個小孩,讓狗兒少背一些,狗兒背著食鹽跟在藺生根後麵,路上也不怎麽累,不知不覺到了長安。
終究是個孩子,藺生根對狗兒還是比較關照,在長安兩人吃了羊肉泡,藺生根還帶狗兒去洗澡。洗完澡藺生根帶狗兒住進兩毛錢一晚的旅店,張狗兒脫光衣服倒頭就睡,感覺中對這個藺生根叔叔非常滿意。
睡夢中感覺有人壓在狗兒的身上,緊接著一根棒棒子硬硬地插進狗兒的屁股,****內火辣辣地生疼,狗兒大叫一聲醒來,看見藺生根正爬在狗兒的屁股上不停地扇擺。
張狗兒拉著哭腔問道:“叔吔,你為啥要****的尻子?”
藺生根一邊扇擺一邊循循善誘:“娃呀,這是趕腳漢子必須過的一關,不日尻子槌子硬了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