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煙的滯銷對鳳棲沒有絲毫影響,鳳棲看起來比往年更加繁榮更加興旺,那一日突然間軍人們掃起了大街,石頭街道上揚起一陣陣灰塵,連一些巷道也被打掃,居民們的茅房被灑上一層叫做消毒粉的粉劑,一些來不及處理的糞堆也被軍人們臨時用黃土掩蓋,當年沒有灑水車,軍人們抬來一桶桶清水把街道灑濕。
緊接著每家商鋪發一麵國旗,城門洞子的上方掛上了歡迎的橫幅,家家門前過元宵時才掛的燈籠也拿出來掛到大門前,據聽說要歡迎一位zq來的政府要員。政府要員來鳳棲的目的是受蔣委員長委托,嘉獎兩位帶頭鏟除大煙的農民。
那一次在叫驢子酒館劉軍長受到了拐彎親家屈福錄的一頓搶白,宰相肚裏能撐船,劉軍長跟屈福錄不去計較。劉軍長隻是說:“這是形勢的需要,既要保護農民的利益,又要執行政府的法令,兩位老先生都熟讀詩書,想來知道‘真亦假來假亦真’的內涵,希望兩個老先生認真配合,到時候不要砸鍋。”
話雖然是那麽說,劉軍長對屈福錄還是極不放心,劉軍長想升官的欲望極高,在***的軍隊裏劉子房算得上少壯派的中將,劉軍長把每一次大的活動都當作他升官的階梯,每做一件事都要達到萬無一失,劉軍長不可能讓屈福錄砸鍋,劉軍長能做到的事就是偷梁換柱,把屈福錄換掉,另外找一個能頂替屈福錄的農民。
劉子房把那張刊登著他跟屈福錄犁煙的照片擺在他碩大的辦公桌上,細細端詳,要找一個跟屈福錄相似的農民真不容易,隻害怕讓那些記者們看出破綻,弄巧成拙,惹出一些是非。
自從發生了女兒劉莉莉跟女婿感情危機的事件以後,劉子房表麵上對李明秋更加照顧,甚至把自己的座駕讓出來供李明秋專用,可是一般遇到大的問題再不向李明秋求教,也盡量不跟李明秋在一起相聚,總感覺雙方在一起非常尷尬。但是這一次中央檢查團來鳳棲非同小可,必須要做得萬無一失。目前看來隻有李明秋能做通屈福錄的工作,李明秋跟屈福錄也是兒女親家。
李明秋自從離開鳳棲以後再不想回家,不知道怎麽搞得突然對家產生了一種孤獨和害怕。老婆滿香每天吃完早飯就過嶽父那邊,陪著八十多歲的嶽父嶽母度過一天的時光,晚上準時回家裏來睡覺,熱天夫妻倆分開來住,滿香幾十年來一直住在東廈屋,李明秋睡在上房客廳的炕上。冬天一隻燒煤的火爐煙囪通進炕裏,屋子裏緩和,炕也溫熱,為了省煤,滿香跟李明秋睡在一條炕上,但是不知道多少年來夫妻倆不在一個被窩睡覺,夫妻倆看起來客客氣氣,但是行若路人。
反正太陽從家家門前過,家家的日子都不盡相同。那天李明秋讓司機開車來到獅泉鎮,饒有興致地看著薑秉公的老爹爹薑茂林在院子裏的磚地上爬著行走,逗幾個小孫子玩耍。老人家可能已經七十歲了,仍然童心未改,享受著屬於自己的那份歡樂。不知道為什麽李明秋突然別過臉,眼圈有點發紅,眼角裏滲出來一滴淚珠,匆匆用衣服袖子擦去。
突然間陳團長的衛兵匆匆忙忙跑來,非常滑稽地麵對李明秋敬了一個軍禮,然後說:“劉軍長來電話了,讓你回鳳棲。”
離開鳳棲可能有一個多月,這一個月來李明秋讓自己徹底放鬆,反正該管的事都有人管,李明秋成為一個吃閑飯的掌櫃,但是大家對李明秋都非常友好非常親熱,這一點李明秋能感覺得來,李明秋是一條自尊心極強的漢子,感覺中他自己魅力猶在。李明秋知道劉軍長沒有要事不會親自給他打電話,因此上心裏還有點咯噔。李明秋害怕嶽父出什麽意外,那個老人已經臥床幾年。
汽車從東城門進入鳳棲,看見鳳棲一切照舊,秩序井然,嶽父家門口平靜,沒有任何異動,李明秋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司機直接把車開到劉軍長辦公室的門前,李明秋下車走進親家的辦公室,看見餐桌上擺著幾樣非常考究的菜肴,一瓶茅台已經打開。
李明秋反而心裏踏實,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管他劉子房放個啥屁,先猛吃猛喝一頓再說。
劉子房舉杯相邀,李明秋端起來就喝,並且說他多日沒有喝過茅台,這茅台酒跟其他酒就是不一樣。酒桌上沒有別人,劉子房說話也比較直爽,他言道zq方麵有政府要員要來鳳棲,主要是嘉獎屈福錄屈鴻儒倆個老人鏟除大煙的壯舉,配合國際上的禁煙運動,到時候可能還有一大群記者來鳳棲采訪,可是屈福錄是個牛筋,擔心不肯配合。“萬望親家給咱做好那個拐彎親家的工作,不要把這件事情搞砸。”
李明秋哈哈大笑,緊接著發表了一通感概:“人生好比演戲,李某還是佩服親家的演技,能把假戲演得逼真。放心吧親家,官場的事李某不會,民間的戲李某一竿子插到底。”
國民政府中央檢查團的車隊是從南城門進入鳳棲,城牆正中央的風凰圖騰重新描金,看起來金碧輝煌、飄然欲飛。街道兩邊站著手執小旗旗歡迎的民眾,各家商鋪都掛出了花燈,城牆四周站滿士兵。胡司令的小車在前邊開道,後邊依次跟著幾十輛小車,這種場麵鳳棲人見過幾次,感覺不新鮮。奇怪地是東北城牆角的鐵鍾突然間敲響,不知道預示著什麽。
嘉獎儀式在鳳棲駐軍的食堂飯廳進行,參加嘉獎的有李明秋請來的幾個農民,這幾個農民李明秋事先已經約好,並且為他們準備了講話的材料,隻要說不漏嘴,管一頓飯不說,還給一定的報酬。那幾個農民當然具備一定演講的才能,每個人上台都羅列大煙危害無窮。
頒獎儀式由胡司令和那個中央要員主持。奇怪的是屈福錄屈鴻儒都沒有出席,而是由他們的兩個兒子屈理倉屈清泉代替,每個人領到了一麵大錦旗一張存款單,單據上表明一千元獎金。當年一千元是個不小的數目,能買五頭大犍牛。
緊接著開宴,吃飯的過程就不必贅述,吃完飯李明秋帶領著一大群記者來到城外的煙田裏實地考察,隻見煙田的大煙已經變成了光禿禿的煙杆,幾具犁鏵正在翻耕,農民們告訴記者:“今年的大煙滯銷,明年再不種那挨槌子大煙!”
原來,李明秋遵照劉子房的囑托,前往橋莊村去做屈福錄的工作,才知道屈福錄喜添孫子,可惜李明秋沒有帶來賀禮。好在屈福錄並不介意,並且說孫子滿月時隻設兩桌酒席,非來不可的親戚招待一下,不準備大操大辦。
李明秋說你還是多準備幾桌,該來的人非來不可。緊接著李明秋話題一轉,談到zq政府要來鳳棲嘉獎親家犁掉大煙的壯舉。李明秋說得深遠:“古代皇帝指鹿為馬,誰敢說皇帝有錯?這樣的事咱們黎民百姓管不了,還是隨遇而安。”
屈福錄也回答得巧妙:“人各有誌,不能強迫,士可殺而不可辱,我要對得起我的家父。”
李明秋再沒有多說,李明秋三個兒子(包括蜇驢蜂為李明秋生的小兒子)隻有屈秀琴生下唯一的一個孫子,他不可能跟屈福錄弄僵。李明秋接著告辭,回家另外想辦法。
就在zq嘉獎團要來鳳棲的當天,李明秋突然靈機一動,借了劉軍長的小車,把屈福錄屈鴻儒拉到李明秋家中,給兩個老家夥買了一盤驢逑,拿出來一瓶瀘州老窖,對二人說:“你們一邊吃一邊諞,我到外邊辦點事就回來。”
屈福錄喝了幾杯酒感覺不對勁,出門一看,大門從外邊反鎖。屈福錄回來無可奈何地對屈鴻儒說:“老哥,咱倆被人綁架了,看樣子親家李明秋擔心咱倆闖禍。”
誰知道屈鴻儒卻說:“既來之則安之,不吃不喝是憨憨,兄弟,咥!”
緊接著每家商鋪發一麵國旗,城門洞子的上方掛上了歡迎的橫幅,家家門前過元宵時才掛的燈籠也拿出來掛到大門前,據聽說要歡迎一位zq來的政府要員。政府要員來鳳棲的目的是受蔣委員長委托,嘉獎兩位帶頭鏟除大煙的農民。
那一次在叫驢子酒館劉軍長受到了拐彎親家屈福錄的一頓搶白,宰相肚裏能撐船,劉軍長跟屈福錄不去計較。劉軍長隻是說:“這是形勢的需要,既要保護農民的利益,又要執行政府的法令,兩位老先生都熟讀詩書,想來知道‘真亦假來假亦真’的內涵,希望兩個老先生認真配合,到時候不要砸鍋。”
話雖然是那麽說,劉軍長對屈福錄還是極不放心,劉軍長想升官的欲望極高,在***的軍隊裏劉子房算得上少壯派的中將,劉軍長把每一次大的活動都當作他升官的階梯,每做一件事都要達到萬無一失,劉軍長不可能讓屈福錄砸鍋,劉軍長能做到的事就是偷梁換柱,把屈福錄換掉,另外找一個能頂替屈福錄的農民。
劉子房把那張刊登著他跟屈福錄犁煙的照片擺在他碩大的辦公桌上,細細端詳,要找一個跟屈福錄相似的農民真不容易,隻害怕讓那些記者們看出破綻,弄巧成拙,惹出一些是非。
自從發生了女兒劉莉莉跟女婿感情危機的事件以後,劉子房表麵上對李明秋更加照顧,甚至把自己的座駕讓出來供李明秋專用,可是一般遇到大的問題再不向李明秋求教,也盡量不跟李明秋在一起相聚,總感覺雙方在一起非常尷尬。但是這一次中央檢查團來鳳棲非同小可,必須要做得萬無一失。目前看來隻有李明秋能做通屈福錄的工作,李明秋跟屈福錄也是兒女親家。
李明秋自從離開鳳棲以後再不想回家,不知道怎麽搞得突然對家產生了一種孤獨和害怕。老婆滿香每天吃完早飯就過嶽父那邊,陪著八十多歲的嶽父嶽母度過一天的時光,晚上準時回家裏來睡覺,熱天夫妻倆分開來住,滿香幾十年來一直住在東廈屋,李明秋睡在上房客廳的炕上。冬天一隻燒煤的火爐煙囪通進炕裏,屋子裏緩和,炕也溫熱,為了省煤,滿香跟李明秋睡在一條炕上,但是不知道多少年來夫妻倆不在一個被窩睡覺,夫妻倆看起來客客氣氣,但是行若路人。
反正太陽從家家門前過,家家的日子都不盡相同。那天李明秋讓司機開車來到獅泉鎮,饒有興致地看著薑秉公的老爹爹薑茂林在院子裏的磚地上爬著行走,逗幾個小孫子玩耍。老人家可能已經七十歲了,仍然童心未改,享受著屬於自己的那份歡樂。不知道為什麽李明秋突然別過臉,眼圈有點發紅,眼角裏滲出來一滴淚珠,匆匆用衣服袖子擦去。
突然間陳團長的衛兵匆匆忙忙跑來,非常滑稽地麵對李明秋敬了一個軍禮,然後說:“劉軍長來電話了,讓你回鳳棲。”
離開鳳棲可能有一個多月,這一個月來李明秋讓自己徹底放鬆,反正該管的事都有人管,李明秋成為一個吃閑飯的掌櫃,但是大家對李明秋都非常友好非常親熱,這一點李明秋能感覺得來,李明秋是一條自尊心極強的漢子,感覺中他自己魅力猶在。李明秋知道劉軍長沒有要事不會親自給他打電話,因此上心裏還有點咯噔。李明秋害怕嶽父出什麽意外,那個老人已經臥床幾年。
汽車從東城門進入鳳棲,看見鳳棲一切照舊,秩序井然,嶽父家門口平靜,沒有任何異動,李明秋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司機直接把車開到劉軍長辦公室的門前,李明秋下車走進親家的辦公室,看見餐桌上擺著幾樣非常考究的菜肴,一瓶茅台已經打開。
李明秋反而心裏踏實,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管他劉子房放個啥屁,先猛吃猛喝一頓再說。
劉子房舉杯相邀,李明秋端起來就喝,並且說他多日沒有喝過茅台,這茅台酒跟其他酒就是不一樣。酒桌上沒有別人,劉子房說話也比較直爽,他言道zq方麵有政府要員要來鳳棲,主要是嘉獎屈福錄屈鴻儒倆個老人鏟除大煙的壯舉,配合國際上的禁煙運動,到時候可能還有一大群記者來鳳棲采訪,可是屈福錄是個牛筋,擔心不肯配合。“萬望親家給咱做好那個拐彎親家的工作,不要把這件事情搞砸。”
李明秋哈哈大笑,緊接著發表了一通感概:“人生好比演戲,李某還是佩服親家的演技,能把假戲演得逼真。放心吧親家,官場的事李某不會,民間的戲李某一竿子插到底。”
國民政府中央檢查團的車隊是從南城門進入鳳棲,城牆正中央的風凰圖騰重新描金,看起來金碧輝煌、飄然欲飛。街道兩邊站著手執小旗旗歡迎的民眾,各家商鋪都掛出了花燈,城牆四周站滿士兵。胡司令的小車在前邊開道,後邊依次跟著幾十輛小車,這種場麵鳳棲人見過幾次,感覺不新鮮。奇怪地是東北城牆角的鐵鍾突然間敲響,不知道預示著什麽。
嘉獎儀式在鳳棲駐軍的食堂飯廳進行,參加嘉獎的有李明秋請來的幾個農民,這幾個農民李明秋事先已經約好,並且為他們準備了講話的材料,隻要說不漏嘴,管一頓飯不說,還給一定的報酬。那幾個農民當然具備一定演講的才能,每個人上台都羅列大煙危害無窮。
頒獎儀式由胡司令和那個中央要員主持。奇怪的是屈福錄屈鴻儒都沒有出席,而是由他們的兩個兒子屈理倉屈清泉代替,每個人領到了一麵大錦旗一張存款單,單據上表明一千元獎金。當年一千元是個不小的數目,能買五頭大犍牛。
緊接著開宴,吃飯的過程就不必贅述,吃完飯李明秋帶領著一大群記者來到城外的煙田裏實地考察,隻見煙田的大煙已經變成了光禿禿的煙杆,幾具犁鏵正在翻耕,農民們告訴記者:“今年的大煙滯銷,明年再不種那挨槌子大煙!”
原來,李明秋遵照劉子房的囑托,前往橋莊村去做屈福錄的工作,才知道屈福錄喜添孫子,可惜李明秋沒有帶來賀禮。好在屈福錄並不介意,並且說孫子滿月時隻設兩桌酒席,非來不可的親戚招待一下,不準備大操大辦。
李明秋說你還是多準備幾桌,該來的人非來不可。緊接著李明秋話題一轉,談到zq政府要來鳳棲嘉獎親家犁掉大煙的壯舉。李明秋說得深遠:“古代皇帝指鹿為馬,誰敢說皇帝有錯?這樣的事咱們黎民百姓管不了,還是隨遇而安。”
屈福錄也回答得巧妙:“人各有誌,不能強迫,士可殺而不可辱,我要對得起我的家父。”
李明秋再沒有多說,李明秋三個兒子(包括蜇驢蜂為李明秋生的小兒子)隻有屈秀琴生下唯一的一個孫子,他不可能跟屈福錄弄僵。李明秋接著告辭,回家另外想辦法。
就在zq嘉獎團要來鳳棲的當天,李明秋突然靈機一動,借了劉軍長的小車,把屈福錄屈鴻儒拉到李明秋家中,給兩個老家夥買了一盤驢逑,拿出來一瓶瀘州老窖,對二人說:“你們一邊吃一邊諞,我到外邊辦點事就回來。”
屈福錄喝了幾杯酒感覺不對勁,出門一看,大門從外邊反鎖。屈福錄回來無可奈何地對屈鴻儒說:“老哥,咱倆被人綁架了,看樣子親家李明秋擔心咱倆闖禍。”
誰知道屈鴻儒卻說:“既來之則安之,不吃不喝是憨憨,兄弟,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