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顧俊山突然死亡的噩耗,老班長哭得死去活來。
郭麻子東渡黃河失敗以後,當年的劉師長算是發了一點善心,讓這支楊虎城將軍的舊部暫時駐紮黃河岸邊的簸箕掌苟延殘喘。當時一個團的部隊隻剩下一百多人,兩年以後這支部隊又被升職為副軍長的劉子房解散,理由也很簡單,大家都老了,發給你們一點路費回家種田。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回家,當兵時二十歲不到,大半輩子從戎戍邊,有些人幾十年跟家裏沒有音信,即使回到故居也舉目無親。一些老兵拿著一點少得可憐的路費踉踉蹌蹌回家,還有一部分老兵心有不甘,結夥成群來到臥龍崗山寨找郭麻子團長昔日的好友楊九娃,想在土匪頭目楊九娃的麾下混一碗飯,了卻殘年。可那楊九娃雞腸狗肚,根本容不下這些老兵,老兵們無奈,就在郭宇村住了下來。有的人被郭宇村的活寡婦招贅進門,在郭宇村安身立命。還有一部分老兵在離郭宇村不遠的菜子峁建設新村,幾年以後菜子峁新村人去屋塌,那些老兵們究竟去了那裏不得而知。在郭宇村安身立命的幾個老兵也都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暴亡,現如今隻剩下老班長一個!
臥龍崗山寨住著河東過來的大煙商販,臥龍寺的菩薩也剛剛開光。大家對於顧俊山突然死亡普遍同情,把死者的靈位供奉在臥龍寺山門前供人們祭祀,許多前來進香的信徒們也紛紛在靈堂前焚香作揖,不論死者生前做過什麽,死後得到了應有的尊嚴。
已經沒有人知道老班長的真名,大家隻是知道老班長是郭麻子團部的炊事班長,老班長也在郭宇村為自己拾掇了一個活寡婦棒槌,幾年來老班長就跟棒槌住在一起。人長得好看有什麽用?事實證明棒槌是一顆福星,白菜嫁了連長嫁營長,結果兩個人都暴斃身亡,盡管死法各不相同,但是死前沒有任何征兆。老班長卻每天活得自在,棒槌早早把炕燒熱,那個抱養的兒子摟著老班長的脖子叫大(爹),豆油燈下棒槌為老班長燒泡(用鐵絲燒大煙,一種最簡單的吸食大煙的辦法),老班長過足煙癮,然後摟著骨瘦嶙峋的棒槌,在狗皮褥子上幹那種事情。
老班長已經沒有心情回味過去,此刻的老班長爬在顧俊山的靈堂前,有一種兔死狐悲的哀傷,畢竟大家在一起燒茅煉丹幾十年,相互間還是有那麽一點情感。那種哀嚎發自內心,布滿血絲的眼睛裏掉下幾滴渾濁的老淚,看起來整個人好像一具骷髏。
河東過來的客人們都不認識老班長,沒有人為老班長端一碗飯吃。老班長哭著哭著大煙癮犯了,爬在祭桌前昏昏欲睡。秀花秀氣也對老班長沒有什麽印象,大家都不清楚什麽地方來了這麽一個老人。隻有那白菜認識老班長,可是此刻白菜也悲痛欲絕,根本無暇顧及其它,假如不是棒槌及時趕來,老班長說不定也要死在顧俊山的靈堂前。
棒槌舍下老臉在供桌上為老班長拿下一點吃食,老班長吃得噎住了,難以下咽,棒槌又端來一碗溫開水給老班長灌進嘴裏,終於看見老班長睜開了雙眼。棒槌把老班長扶起,勸說道:“老班長,聽老妻一句話,咱們回家,從今往後把世事想開些,終究咱們自己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
可是老班長還是不想離開,老班長還在期待著一個人能夠出現,這個人就是郭麻子。如今郭團長再剩下一個老兵,老班長也聽說,郭麻子在鳳棲城裏醉死夢生,當年當團長的那種氣魄全無。其實,要不是顧俊山之死喚醒了老班長那僅存的記憶,老班長也記不起自己曾經當過兵。
戰爭還沒有結束,黃河對岸的鬼子兵還沒有趕走。可是,當年冒死兵諫的楊虎城將軍可否知道,當年威武雄壯的十七路軍裏邊隻剩下一個抗日的老兵?這個老兵也不是因為堅守崗位而不願離開黃河岸邊,這個老兵也是為了苟活,為了消耗那不多的人生。
可是一直等到顧俊山下葬,都沒有看見郭麻子出現。也許郭麻子並不知曉顧俊山已經死亡,其實前幾個老兵死亡時老班長心裏並不怎麽震撼,有些人純粹死有餘辜,總是那兵痞的惡習未改。突然間感覺他們都不該死亡,他們全都是蔣委員長迫害的孤鬼冤魂!如果長安兵諫以後蔣委員長能夠秉持民族大義,這支彪炳陝軍絕對能夠為抗日戰爭做出貢獻!
不知道誰說過,當兵的是一群死了沒埋的活鬼。老班長僥幸從死人堆裏爬出,活了五十多歲,其實應該知足了。顧俊山下葬以後疙瘩在臥龍崗山寨設宴,專門請老班長上座。其實大家隻是盡一點人道主義的義務,除過老班長和白菜,沒有誰感到真正悲哀。宴席大廳裏大家喝酒劃拳,誰也沒有把顧俊山之死當成一回事。可是猛然間聽到噗通一聲,老班長竟然滑倒在桌子底下。大家這才注意到,老班長沒有動筷子吃一口菜。還是一種同情一種義務,靳之林讓自己的小車司機把老班長送回郭宇村,棒槌把老班長扶得睡在狗皮褥子上,給老班長做了一碗拌湯,老班長喝了幾口,咳嗽了幾聲,吐出一口血痰。
棒槌一邊為老班長燒泡一邊流淚:“老班長,你不能死,你心裏要想開。”
郭宇村見證了無數死亡,人們對於生離死別已經麻木,除過老班長和白菜,顧俊山之死絲毫掀不起任何波瀾,老班長確實病了,奄奄一息,要不是棒槌悉心照顧,說不定已經走上了不歸路。天氣漸漸熱了,有時,穀鳳穀鳴回家來看望媽媽,對老班長的病情也適當地給以關懷,穀鳳穀鳴很忙。忙著跟疙瘩調運大煙。臘月天把貞子接回家,一直住在呼風雨那邊,好像兩個孩子懂事了,雖然穀鳳穀鳴還隻有貞子一個女人,但是也知道節製,不會再那麽荒唐,疙瘩已經答應大煙調運結束後給穀鳴另娶一房媳婦。
初夏的一天,老班長突然翻出了他的軍裝,整整齊齊穿在身上,看樣子精神不錯,棒槌也感覺奇怪,這老班長究竟想幹啥?老班長給他拿了幾塊銀元,特意挖了一塊黑膏子(大煙)裝在身上,然後告訴棒槌,他要去一趟鳳棲。
棒槌當然不放心,說:“咱借一頭騾子,要去咱倆同去。”
可是老班長卻說:“這條路我走了幾十年,你還擔心把我丟了?放心吧我不會去死,我還想等到把東洋鬼子趕出中國那一天,去河東祭祀戰死疆場的戰友。”
棒槌也確實離不開,棒槌還要照看小男孩,兩個人總得一個人留在家裏。近些日子穀鳳穀鳴常不在家,棒槌還要照顧貞子,呼風雨去趕腳,把小女孩交給貞子照管,貞子雖然很認真,棒槌總不放心。
老班長走了,穿著軍裝打著綁腿,看起來還很精神。臨走前棒槌特意給老班長烙了兩張鍋盔。老班長走一走歇一歇,第二天早晨才進入鳳棲東城門,老班長主要是想跟郭麻子團長敘舊,聽說打敗鬼子兵為期不遠,郭麻子的夫人牡丹紅就是死在河東,抗戰勝利後去河東祭祀一番,了卻一樁未了的心願。
老班長打聽到郭麻子住在煙花巷,一路找來,門口站著的看樣子是郭麻子雇用的保鏢,擋住老班長不讓進屋。老班長大聲嚷道:“我是老班長,郭麻子你個挨槌子貨,你手下的兵都死光了,但丟下你一個光杆司令!你出來看看,不要光認得白板和紅中!(麻將牌)”
郭麻子始終沒有出屋,卻指揮那些痞子們把老班長拳腳相加,一頓暴打。老班長氣急,一頭撞在郭麻子煙花巷的牆上。
郭麻子東渡黃河失敗以後,當年的劉師長算是發了一點善心,讓這支楊虎城將軍的舊部暫時駐紮黃河岸邊的簸箕掌苟延殘喘。當時一個團的部隊隻剩下一百多人,兩年以後這支部隊又被升職為副軍長的劉子房解散,理由也很簡單,大家都老了,發給你們一點路費回家種田。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回家,當兵時二十歲不到,大半輩子從戎戍邊,有些人幾十年跟家裏沒有音信,即使回到故居也舉目無親。一些老兵拿著一點少得可憐的路費踉踉蹌蹌回家,還有一部分老兵心有不甘,結夥成群來到臥龍崗山寨找郭麻子團長昔日的好友楊九娃,想在土匪頭目楊九娃的麾下混一碗飯,了卻殘年。可那楊九娃雞腸狗肚,根本容不下這些老兵,老兵們無奈,就在郭宇村住了下來。有的人被郭宇村的活寡婦招贅進門,在郭宇村安身立命。還有一部分老兵在離郭宇村不遠的菜子峁建設新村,幾年以後菜子峁新村人去屋塌,那些老兵們究竟去了那裏不得而知。在郭宇村安身立命的幾個老兵也都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暴亡,現如今隻剩下老班長一個!
臥龍崗山寨住著河東過來的大煙商販,臥龍寺的菩薩也剛剛開光。大家對於顧俊山突然死亡普遍同情,把死者的靈位供奉在臥龍寺山門前供人們祭祀,許多前來進香的信徒們也紛紛在靈堂前焚香作揖,不論死者生前做過什麽,死後得到了應有的尊嚴。
已經沒有人知道老班長的真名,大家隻是知道老班長是郭麻子團部的炊事班長,老班長也在郭宇村為自己拾掇了一個活寡婦棒槌,幾年來老班長就跟棒槌住在一起。人長得好看有什麽用?事實證明棒槌是一顆福星,白菜嫁了連長嫁營長,結果兩個人都暴斃身亡,盡管死法各不相同,但是死前沒有任何征兆。老班長卻每天活得自在,棒槌早早把炕燒熱,那個抱養的兒子摟著老班長的脖子叫大(爹),豆油燈下棒槌為老班長燒泡(用鐵絲燒大煙,一種最簡單的吸食大煙的辦法),老班長過足煙癮,然後摟著骨瘦嶙峋的棒槌,在狗皮褥子上幹那種事情。
老班長已經沒有心情回味過去,此刻的老班長爬在顧俊山的靈堂前,有一種兔死狐悲的哀傷,畢竟大家在一起燒茅煉丹幾十年,相互間還是有那麽一點情感。那種哀嚎發自內心,布滿血絲的眼睛裏掉下幾滴渾濁的老淚,看起來整個人好像一具骷髏。
河東過來的客人們都不認識老班長,沒有人為老班長端一碗飯吃。老班長哭著哭著大煙癮犯了,爬在祭桌前昏昏欲睡。秀花秀氣也對老班長沒有什麽印象,大家都不清楚什麽地方來了這麽一個老人。隻有那白菜認識老班長,可是此刻白菜也悲痛欲絕,根本無暇顧及其它,假如不是棒槌及時趕來,老班長說不定也要死在顧俊山的靈堂前。
棒槌舍下老臉在供桌上為老班長拿下一點吃食,老班長吃得噎住了,難以下咽,棒槌又端來一碗溫開水給老班長灌進嘴裏,終於看見老班長睜開了雙眼。棒槌把老班長扶起,勸說道:“老班長,聽老妻一句話,咱們回家,從今往後把世事想開些,終究咱們自己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
可是老班長還是不想離開,老班長還在期待著一個人能夠出現,這個人就是郭麻子。如今郭團長再剩下一個老兵,老班長也聽說,郭麻子在鳳棲城裏醉死夢生,當年當團長的那種氣魄全無。其實,要不是顧俊山之死喚醒了老班長那僅存的記憶,老班長也記不起自己曾經當過兵。
戰爭還沒有結束,黃河對岸的鬼子兵還沒有趕走。可是,當年冒死兵諫的楊虎城將軍可否知道,當年威武雄壯的十七路軍裏邊隻剩下一個抗日的老兵?這個老兵也不是因為堅守崗位而不願離開黃河岸邊,這個老兵也是為了苟活,為了消耗那不多的人生。
可是一直等到顧俊山下葬,都沒有看見郭麻子出現。也許郭麻子並不知曉顧俊山已經死亡,其實前幾個老兵死亡時老班長心裏並不怎麽震撼,有些人純粹死有餘辜,總是那兵痞的惡習未改。突然間感覺他們都不該死亡,他們全都是蔣委員長迫害的孤鬼冤魂!如果長安兵諫以後蔣委員長能夠秉持民族大義,這支彪炳陝軍絕對能夠為抗日戰爭做出貢獻!
不知道誰說過,當兵的是一群死了沒埋的活鬼。老班長僥幸從死人堆裏爬出,活了五十多歲,其實應該知足了。顧俊山下葬以後疙瘩在臥龍崗山寨設宴,專門請老班長上座。其實大家隻是盡一點人道主義的義務,除過老班長和白菜,沒有誰感到真正悲哀。宴席大廳裏大家喝酒劃拳,誰也沒有把顧俊山之死當成一回事。可是猛然間聽到噗通一聲,老班長竟然滑倒在桌子底下。大家這才注意到,老班長沒有動筷子吃一口菜。還是一種同情一種義務,靳之林讓自己的小車司機把老班長送回郭宇村,棒槌把老班長扶得睡在狗皮褥子上,給老班長做了一碗拌湯,老班長喝了幾口,咳嗽了幾聲,吐出一口血痰。
棒槌一邊為老班長燒泡一邊流淚:“老班長,你不能死,你心裏要想開。”
郭宇村見證了無數死亡,人們對於生離死別已經麻木,除過老班長和白菜,顧俊山之死絲毫掀不起任何波瀾,老班長確實病了,奄奄一息,要不是棒槌悉心照顧,說不定已經走上了不歸路。天氣漸漸熱了,有時,穀鳳穀鳴回家來看望媽媽,對老班長的病情也適當地給以關懷,穀鳳穀鳴很忙。忙著跟疙瘩調運大煙。臘月天把貞子接回家,一直住在呼風雨那邊,好像兩個孩子懂事了,雖然穀鳳穀鳴還隻有貞子一個女人,但是也知道節製,不會再那麽荒唐,疙瘩已經答應大煙調運結束後給穀鳴另娶一房媳婦。
初夏的一天,老班長突然翻出了他的軍裝,整整齊齊穿在身上,看樣子精神不錯,棒槌也感覺奇怪,這老班長究竟想幹啥?老班長給他拿了幾塊銀元,特意挖了一塊黑膏子(大煙)裝在身上,然後告訴棒槌,他要去一趟鳳棲。
棒槌當然不放心,說:“咱借一頭騾子,要去咱倆同去。”
可是老班長卻說:“這條路我走了幾十年,你還擔心把我丟了?放心吧我不會去死,我還想等到把東洋鬼子趕出中國那一天,去河東祭祀戰死疆場的戰友。”
棒槌也確實離不開,棒槌還要照看小男孩,兩個人總得一個人留在家裏。近些日子穀鳳穀鳴常不在家,棒槌還要照顧貞子,呼風雨去趕腳,把小女孩交給貞子照管,貞子雖然很認真,棒槌總不放心。
老班長走了,穿著軍裝打著綁腿,看起來還很精神。臨走前棒槌特意給老班長烙了兩張鍋盔。老班長走一走歇一歇,第二天早晨才進入鳳棲東城門,老班長主要是想跟郭麻子團長敘舊,聽說打敗鬼子兵為期不遠,郭麻子的夫人牡丹紅就是死在河東,抗戰勝利後去河東祭祀一番,了卻一樁未了的心願。
老班長打聽到郭麻子住在煙花巷,一路找來,門口站著的看樣子是郭麻子雇用的保鏢,擋住老班長不讓進屋。老班長大聲嚷道:“我是老班長,郭麻子你個挨槌子貨,你手下的兵都死光了,但丟下你一個光杆司令!你出來看看,不要光認得白板和紅中!(麻將牌)”
郭麻子始終沒有出屋,卻指揮那些痞子們把老班長拳腳相加,一頓暴打。老班長氣急,一頭撞在郭麻子煙花巷的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