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天早上都有來路不明的餓殍從鳳棲城內抬出,但是鳳棲的人口仍然在緩慢地增長,全縣五萬多人口絕大多數務農,縣城內經商的極少,即使有些經商的也是亦商亦農,城裏開幾間門麵家裏種著農田,所以每年收麥收秋對鳳棲人來說非常重要。


    雖然近幾年鳳棲大煙泛濫,但那終究是一種副業,旁門邪道,誰都懂得人不吃飯要餓肚子的道理,麥收前夕城隍廟的農貿市場賣木杈、木掀、木鐮以及掃帚等麥收農具的特別火爆,農民們的喜悅顯現在臉上,從來沒有見過小麥這麽好的長勢。


    當年鳳棲的小麥屬於廣種薄收,平常年間畝產三鬥(一百來斤),可是屈福錄站在自家麥田邊估算,紅大腦小麥最少畝產也在五鬥左右。即使紅線麥也出現了小麵積倒伏,紅線麥麥杆極細且柔,容易倒伏。麥秸牲畜愛吃,常常早早就被驛站訂購。倒伏是一種好現象,證明麥子豐收。


    經曆了去年秋季的大煙風波,終於以那樣意想不到的喜劇結局結束。善良的屈福錄哪裏知道,那是拐彎親家劉子房使的障眼法,騙取了上麵的賞識和老百姓的讚揚。不可否認燒毀了少量的大煙,那些大煙就是存放在西溝畔土窯內,國民中央銀行鳳棲分行行長夥同邢小蠻、年貴元一起收購的大煙。當然隻是燒毀了一部分,還有一大部分被胡老二組織人力車輛悄悄運走。人們的善良被一種邪惡欺騙,屈福錄還組織社火隊為劉子房送匾。


    屈福錄麵含喜悅,表情怡然,終究邪不壓正,看得出鳳棲原麵上一九四四年的大煙種植麵積銳減。屈福錄終於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有限,禁煙也必須官家出麵,隻要官家下決心做的事,就沒有做不到的道理。


    可是屈福錄也為麥收發愁,二百多畝農田租出去一半,父子倆還耕種一百多畝,種了七十畝麥子,去年收麥時來了許多佃農,今年大多數佃農都有麥田,掏錢雇不來幫你割麥子的短工,這場裏田間都需要人力,去年還有兒子媳婦和老婆幫忙,今年添了一個孫子,祖孫三個輪流著抱孩子,老婆子還要做飯,屈福錄和屈理倉父子倆無論如何也顧不過來。


    早幾天屈福錄就在城隍廟轉圈,往年的短工大多在城隍廟集結。可是今年也非常奇怪,出來幹活的農民很少,好像大家都非常忙,連要飯吃也很少見。


    中午時屈福錄就在屈鴻儒家吃飯,這個老滑頭見了屈福錄還是一如既往的熱情,屈鴻儒家的農田比屈福錄家多許多,可是這幾年兄弟和兩個兒子在長安的生意不錯,屈鴻儒不靠種田吃飯,去年收麥以後把絕大多數麥田出租,自己隻留下二三十畝土地,父子倆剛好能夠顧得過來管理。屈鴻儒說得也有道理,種下糧食夠吃就行,打下糧食多了保管也是問題。


    反正各人都有各人的賬算,你也不能不說屈鴻儒說得沒有道理。屈鴻儒雖然跟官家沒有任何交往,但是在鳳棲城很有威望,屈鴻儒的日子過得遠比屈福錄舒服,這一點連屈福錄都表示佩服。


    屈鴻儒拍拍屈福錄的肩膀,說得詭秘:“不用擔心,福人自有吉相,今年收麥時肯定還有許多人給兄弟幫忙。”


    屈福錄有點生氣,但是也無法給這位老兄發火,苦笑一聲,自嘲道:“但願天降奇兵。”


    眼看著明天就要開鐮收麥,屈福錄隻雇下兩個老農,這兩個老農每年都來幫助屈福錄收麥,可以說老關係戶。兒子屈理倉經曆了去年的那一場風波,表麵上對屈福錄言聽計從,反正該收拾的屈理倉都收拾好了,中午時分用掃帚把場裏打掃幹淨,屈理倉打算麥收期間跟媳婦一起搬到場房去住,既方便照看麥子,媳婦又能幫助幹一點簡單的農活。


    那是一個豔陽天,屈福錄和兩個短工早早地吃完飯,來到麥田裏準備開鐮,麥子確實長得喜人,這樣的豐收年景屈福錄說他一輩子都沒有見過。老婆和媽媽也來了,每年收麥時媽媽都要來到地頭,跪在地裏割麥,你不讓老人來也不行,媽媽割一會兒麥子就回家做飯,這已經成為規矩。屈福錄讓媽媽首先開鐮,這是對老人的尊重,老人割了一把麥子有點合不攏嘴,誇讚孫子比兒子能行,這紅大腦是孫子種的,兒子光知道下死苦。


    橋莊離鳳棲隻有十裏路,遠遠地看見幾輛嘎斯汽車從北城門開出,竟然一直朝屈福錄家的麥田開過來,汽車開到屈福錄家的麥田地頭停下,駕駛室裏下來一個人,屈福錄一看,竟然是拐彎親家劉子房。


    不用說劉子房帶領著他的士兵來幫助屈福錄割麥,這在當年的國民軍隊裏可是稀罕,那劉子房總愛表現一種親民形象,善於把握各種機會,看樣子幫助屈福錄割麥又是一次作秀,幾輛汽車上竟然跳下來一百多名士兵,那些士兵一人手裏攥一把鐮刀,原來屈鴻儒發現劉子房的軍隊在城隍廟訂購大批鐮刀,就預估到這些軍人要幫助屈福錄收割麥子,其他農民也許軍隊會做做樣子,但是首先受益的絕對是屈福錄!劉子房也會投桃報李,報答屈福錄送匾的知遇之恩。


    看見這麽多的士兵來幫助屈福錄收割麥子,屈福錄當然高興,同時也有點為難。屈福錄麵對劉子房兩手一攤:“哎呀親家,你帶了這麽多人,讓我中午怎麽管飯?”


    隻見劉子房脫掉上衣,露出潔白的襯衫,手裏也攥一把鐮刀,很像那麽回事地說道:“親家,這些人吃飯不要你管,連你們全家的吃飯我們也承包,你隻管指揮就行,讓他們一邊割一邊給你向場裏運,運到場裏堆垛起來,你然後慢慢碾打。”


    一台老式錄像機被從汽車上抬下來,劉子房當兵以前也是農民,看那架勢割麥還狠內行,錄像機錄下了劉子房幫助農民割麥的全過程,這一次屈福錄非常配合,劉子房在前,屈福錄在後,兩個人割麥的動作非常協調。這肯定又是劉子房仕途路上的一座豐碑,偉人都喜歡撲捉那些雋永的瞬間,假如有一日劉子房當了總統,這一段錄像肯定能為劉子房增光添彩。


    七十畝麥子,一百多名士兵,中午吃飯時就已經割完。吃完飯大家又集中力量把割下的麥子往場院裏轉運。


    老天非常給力,天空瓦藍,隻有西邊天上飄著幾絲馬尾雲。那雲層迅速變厚、增黑,不知不覺就來到頭頂,一場冰雹突如其來,下了足足有五分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寡婦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支海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支海民並收藏寡婦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