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棲人有過七巧節的習慣,鳳棲人把七巧節叫做《巧姑》節,各家商鋪門前都擺一張方桌,方桌上供奉著形態各異的巧姑,有的憨態十足、有的小巧玲瓏、有的濃眉大眼,有的酷似天仙。巧姑麵前擺放的不是香爐,而是各種各樣的鮮花、麥芽、豆芽、以及幾乎所有的五穀雜糧生長出來的嫩芽。當然,少不了各式各樣的麵花,麵花代表了家庭主婦們的工藝水平,各家的麵花爭相鬥豔,讓人目不暇接。
鳳棲人還有七巧節鬧社火的習慣,鬧社火預示著五穀豐登。一輛牛車拉一麵大鼓,四個小夥子掄起鼓槌整齊劃一地敲擊,鼓點子鈸點子交相輝映,踩高蹺、紮稍子,人們扮演成各種不同的魔鬼怪獸,帶著各種麵具不停地扭動,父親脖子上架著兒子,小媳婦拽著新郎的衣角,窄窄的街道被人們擠得水泄不通,有些人爬上了屋頂。
每當這時,劉子房總表現出他親民的一麵,四麵城牆對老百姓開放,城牆上立刻被看社火的老百姓湧滿。那些士兵們剛剛遭遇了年家莊賭博內訌事件,一個個顯得規矩而正派,即使看見漂亮的小媳婦從麵前走過也不敢挑逗,最多看上幾眼。
猛然間,城牆上的老百姓把目光聚焦在東城門外,原來是獅泉鎮的社火隊進城表演!隻見社火頭已經進了東城門,舉目遠望還看不見社火尾,官路上上千人在不停地扭動,這薑秉公決心要一鳴驚人!
也許是畜謀已久,薑秉公對鳳棲城懷著深厚的感情。薑秉公四十歲那年在鳳棲城有了第一個兒子,這幾年薑秉公販賣大煙掙得銀錢車載馬馱。薑秉公遇到危難劉子房親率大軍前去搭救,薑秉公打死團長也被邢小蠻成功化解,薑秉公無以回報,索性組織社火隊來鳳棲為劉軍長和眾家弟兄增光添彩。
領頭的是幾輛四套膠輪馬車,據說那是膠輪馬車第一次在鳳棲出現,鳳棲老百姓原來用的全是那種木軲轆牛車,想不到廢舊汽車輪胎也能做成馬車!那種馬車比牛車看起來氣派許多,馬頭上鞭梢上綁著紅纓,馬脖子上屁股上甚至腳髁上帶著串鈴,馬兒走起路來那串鈴發出雄壯優美的旋律,酷似盛裝馬步。薑秉公黑燈籠褲子,白府綢衫子,頭上紮一條羊肚子手巾,一甩鞭半空裏炸出一聲脆響,緊接著百麵鑼鼓震耳欲聾。馬車上蕩起了旋兒秋千,打扮成唐僧師徒四人以及各種怪獸的演員一邊蕩秋千一邊雜耍表演。連劉子房軍長也被震動了,帶著他的夫人、小妾登上城牆,觀看薑秉公率領獅泉鎮社火隊的表演。
鳳棲這幾年七夕節都做巧姑,但是沒有鬧過社火,鬧社火的起因是橋莊村給劉軍長送匾,緊接著又出現了一幕劉子房幫助農民抗災的劇情,老百姓容易感動,容易滿足,隻要當官的對他們好,他們就投桃報李,鬧起了社火。
但是獅泉鎮的社火完全是薑秉公的創意,事先沒有任何預兆,也許是一種巧合,巧姑節鳳棲城的社火比正月十五的秧歌還熱鬧。
這對劉子房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意味著國泰民安。年貴元之死在鳳棲城造成的那一點陰影早已經煙消雲散,隻有年翠英看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裏頭感覺不是滋味。
李明秋慌慌張張從後門進來,告訴崔秀章把前邊的門關掉,今天叫驢子酒館所有的飯菜李明秋全部買斷。
崔秀章手執勺子站在酒館門前隻看了一眼,看見了鳳棲城內人山人海,即使關門也不容易,現在關門還容易引起食客的反感。崔秀章跟李明秋商量:“要不這樣,你讓胡三(屠夫)在騾馬大店殺幾頭驢,我來幫忙煮熟、鹵好,現在關門等於自己砸自己的生意。”
李明秋剛從郭宇村回來,就撞見了薑秉公的社火隊進城,人逢喜事精神爽,看樣子這一次給東洋人下套子得心應手,有時,人為了掙錢,有時,人為了出名。李明秋不可能像劉子房那樣有治國治軍的宏才大略,但是李明秋對付幾個東洋鬼子卻綽綽有餘。剛送走東洋人回到鳳棲,又碰見薑秉公的社火隊進城,李明秋首先想到不能讓客人餓肚子,安排社火隊吃飯李明秋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李明秋一想,崔秀章說得也有道理,於是從前門告辭:“我再想想辦法。”腳步剛剛邁出門檻,立刻被人流淹沒。回頭瞥了一眼,看見門楣上寫著挽聯,心裏一沉,他不在鳳棲這些日子,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明秋沒有心思去騾馬大店了,順勢拐進嶽父十二能家裏,李明秋不在家的日子,滿香基本上就吃住在娘家,看嶽父興致極高,不知道讓誰把老人家背上屋頂看社火,嶽母也上了屋頂照顧老頭。滿香在家裏做飯,李明秋問得直接:“我看叫驢子酒館貼著挽聯,把誰死了?”
滿香在褶裙上擦了擦手,坐下來,不緊不慢地說:“不關咱的事,咱不要瞎攪和。聽說年貴元在年家莊新開辦了一家驛站,聚眾賭博,一些軍官也去參與,結果起了衝突,咱們的親家劉軍長親自將年貴元擊斃。”
李明秋“嗷”了一聲,轉身就走。
滿香順手把李明秋拽住,問道:“你要幹啥?”
李明秋嗟歎:“放心吧,我絕對不會把頭塞進膠鍋裏邊,(形容自找麻煩)年貴元那小子也太張狂,跟他大(爹)年天喜一樣!薑秉公的社火隊進城了,我要安排那些人吃飯。”
滿香還是不放手,把李明秋拉得坐下:“我說你呀,別瞎忙活了行不?薑秉公肯定有吃飯的地方,不需要你去張羅。”
李明秋一拍腦袋,想想也是。於是坐下來,看嶽父的臥榻上放一本書,翻開一看,笑了,原來是線裝的《石頭記》(紅樓夢),嶽父一輩子活得正派,從不看這些“爛書”。看樣子八十歲了,想開了,可惜這陣子風流是不是有點太晚?
停一會兒滿香把飯做熟,嶽父也從屋頂上下來,一家人圍在桌子上吃飯。看樣子嶽父興致極高,猛誇劉子房治軍有方,鳳棲這幾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七夕節鬧社火,已經許多年不見。
吃完飯李明秋還是不放心薑秉公的社火隊,那麽多人究竟在哪裏吃飯?看大街上人還很多,家家商鋪都抬出了巧姑,那巧姑神態各異,其實也是一種娛樂,李明秋走進軍人餐廳,看見許多士兵抬著蒸籠,蒸籠裏冒著熱氣,好像是剛出鍋的杠子饃,薑秉公的社火隊員一人盛一碗肉菜,拿著杠子饃吃得正香。
李明秋回到自己屋裏,感覺困乏。讓滿香燒了一鍋熱水,然後把自己淘洗了一下。老倆口雖然在一條炕上睡著,許多年卻沒有幹過那種事情,那天晚上李明秋來了興趣,非要跟滿香那個一回,滿香倒有點不好意思,顯得有些忸怩。老倆口做完那種事後迷迷糊糊睡著了,突然間有人敲門。
一定是薑秉公!李明秋慌忙穿衣。打開大門一看,果然是鳳棲的南霸天。不過李明秋瞬間驚呆,薑秉公怎麽帶一個雛妓?
小女孩很小,大約隻有十二三歲。也不知道薑秉公使了什麽手段,男人有錢都是這副德行。
看樣子那女孩非常害怕,不住地顫栗:“叔,我不要,我害怕。”
薑秉公毫不理會:“明秋老哥,打擾你了,兄弟這半輩子人白活了,現在才知道受活(享受)!用髒的被褥明早塞進炕洞燒掉,兄弟絕不會虧待老兄。”
“那裏的話!”李明秋佯裝大度,“放心吧兄弟,老哥這裏絕對安全,你盡管消遣。”
滿香已經起來了,聽到薑秉公帶一個女孩要幹那種事又重新睡下。李明秋家裏的房子全部閑置著,那一間屋子都能睡人。李明秋給薑秉公點亮一支蠟燭,給炕上鋪好被褥,然後沒有說話,回到自己的上房。
七巧節的夜晚,一聲淒厲的哭喊從李明秋家的老宅院傳出,回旋在鳳棲城的上空:“叔,你日慢些,我疼,媽媽呀疼死我了……”
鳳棲人還有七巧節鬧社火的習慣,鬧社火預示著五穀豐登。一輛牛車拉一麵大鼓,四個小夥子掄起鼓槌整齊劃一地敲擊,鼓點子鈸點子交相輝映,踩高蹺、紮稍子,人們扮演成各種不同的魔鬼怪獸,帶著各種麵具不停地扭動,父親脖子上架著兒子,小媳婦拽著新郎的衣角,窄窄的街道被人們擠得水泄不通,有些人爬上了屋頂。
每當這時,劉子房總表現出他親民的一麵,四麵城牆對老百姓開放,城牆上立刻被看社火的老百姓湧滿。那些士兵們剛剛遭遇了年家莊賭博內訌事件,一個個顯得規矩而正派,即使看見漂亮的小媳婦從麵前走過也不敢挑逗,最多看上幾眼。
猛然間,城牆上的老百姓把目光聚焦在東城門外,原來是獅泉鎮的社火隊進城表演!隻見社火頭已經進了東城門,舉目遠望還看不見社火尾,官路上上千人在不停地扭動,這薑秉公決心要一鳴驚人!
也許是畜謀已久,薑秉公對鳳棲城懷著深厚的感情。薑秉公四十歲那年在鳳棲城有了第一個兒子,這幾年薑秉公販賣大煙掙得銀錢車載馬馱。薑秉公遇到危難劉子房親率大軍前去搭救,薑秉公打死團長也被邢小蠻成功化解,薑秉公無以回報,索性組織社火隊來鳳棲為劉軍長和眾家弟兄增光添彩。
領頭的是幾輛四套膠輪馬車,據說那是膠輪馬車第一次在鳳棲出現,鳳棲老百姓原來用的全是那種木軲轆牛車,想不到廢舊汽車輪胎也能做成馬車!那種馬車比牛車看起來氣派許多,馬頭上鞭梢上綁著紅纓,馬脖子上屁股上甚至腳髁上帶著串鈴,馬兒走起路來那串鈴發出雄壯優美的旋律,酷似盛裝馬步。薑秉公黑燈籠褲子,白府綢衫子,頭上紮一條羊肚子手巾,一甩鞭半空裏炸出一聲脆響,緊接著百麵鑼鼓震耳欲聾。馬車上蕩起了旋兒秋千,打扮成唐僧師徒四人以及各種怪獸的演員一邊蕩秋千一邊雜耍表演。連劉子房軍長也被震動了,帶著他的夫人、小妾登上城牆,觀看薑秉公率領獅泉鎮社火隊的表演。
鳳棲這幾年七夕節都做巧姑,但是沒有鬧過社火,鬧社火的起因是橋莊村給劉軍長送匾,緊接著又出現了一幕劉子房幫助農民抗災的劇情,老百姓容易感動,容易滿足,隻要當官的對他們好,他們就投桃報李,鬧起了社火。
但是獅泉鎮的社火完全是薑秉公的創意,事先沒有任何預兆,也許是一種巧合,巧姑節鳳棲城的社火比正月十五的秧歌還熱鬧。
這對劉子房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意味著國泰民安。年貴元之死在鳳棲城造成的那一點陰影早已經煙消雲散,隻有年翠英看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裏頭感覺不是滋味。
李明秋慌慌張張從後門進來,告訴崔秀章把前邊的門關掉,今天叫驢子酒館所有的飯菜李明秋全部買斷。
崔秀章手執勺子站在酒館門前隻看了一眼,看見了鳳棲城內人山人海,即使關門也不容易,現在關門還容易引起食客的反感。崔秀章跟李明秋商量:“要不這樣,你讓胡三(屠夫)在騾馬大店殺幾頭驢,我來幫忙煮熟、鹵好,現在關門等於自己砸自己的生意。”
李明秋剛從郭宇村回來,就撞見了薑秉公的社火隊進城,人逢喜事精神爽,看樣子這一次給東洋人下套子得心應手,有時,人為了掙錢,有時,人為了出名。李明秋不可能像劉子房那樣有治國治軍的宏才大略,但是李明秋對付幾個東洋鬼子卻綽綽有餘。剛送走東洋人回到鳳棲,又碰見薑秉公的社火隊進城,李明秋首先想到不能讓客人餓肚子,安排社火隊吃飯李明秋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李明秋一想,崔秀章說得也有道理,於是從前門告辭:“我再想想辦法。”腳步剛剛邁出門檻,立刻被人流淹沒。回頭瞥了一眼,看見門楣上寫著挽聯,心裏一沉,他不在鳳棲這些日子,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明秋沒有心思去騾馬大店了,順勢拐進嶽父十二能家裏,李明秋不在家的日子,滿香基本上就吃住在娘家,看嶽父興致極高,不知道讓誰把老人家背上屋頂看社火,嶽母也上了屋頂照顧老頭。滿香在家裏做飯,李明秋問得直接:“我看叫驢子酒館貼著挽聯,把誰死了?”
滿香在褶裙上擦了擦手,坐下來,不緊不慢地說:“不關咱的事,咱不要瞎攪和。聽說年貴元在年家莊新開辦了一家驛站,聚眾賭博,一些軍官也去參與,結果起了衝突,咱們的親家劉軍長親自將年貴元擊斃。”
李明秋“嗷”了一聲,轉身就走。
滿香順手把李明秋拽住,問道:“你要幹啥?”
李明秋嗟歎:“放心吧,我絕對不會把頭塞進膠鍋裏邊,(形容自找麻煩)年貴元那小子也太張狂,跟他大(爹)年天喜一樣!薑秉公的社火隊進城了,我要安排那些人吃飯。”
滿香還是不放手,把李明秋拉得坐下:“我說你呀,別瞎忙活了行不?薑秉公肯定有吃飯的地方,不需要你去張羅。”
李明秋一拍腦袋,想想也是。於是坐下來,看嶽父的臥榻上放一本書,翻開一看,笑了,原來是線裝的《石頭記》(紅樓夢),嶽父一輩子活得正派,從不看這些“爛書”。看樣子八十歲了,想開了,可惜這陣子風流是不是有點太晚?
停一會兒滿香把飯做熟,嶽父也從屋頂上下來,一家人圍在桌子上吃飯。看樣子嶽父興致極高,猛誇劉子房治軍有方,鳳棲這幾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七夕節鬧社火,已經許多年不見。
吃完飯李明秋還是不放心薑秉公的社火隊,那麽多人究竟在哪裏吃飯?看大街上人還很多,家家商鋪都抬出了巧姑,那巧姑神態各異,其實也是一種娛樂,李明秋走進軍人餐廳,看見許多士兵抬著蒸籠,蒸籠裏冒著熱氣,好像是剛出鍋的杠子饃,薑秉公的社火隊員一人盛一碗肉菜,拿著杠子饃吃得正香。
李明秋回到自己屋裏,感覺困乏。讓滿香燒了一鍋熱水,然後把自己淘洗了一下。老倆口雖然在一條炕上睡著,許多年卻沒有幹過那種事情,那天晚上李明秋來了興趣,非要跟滿香那個一回,滿香倒有點不好意思,顯得有些忸怩。老倆口做完那種事後迷迷糊糊睡著了,突然間有人敲門。
一定是薑秉公!李明秋慌忙穿衣。打開大門一看,果然是鳳棲的南霸天。不過李明秋瞬間驚呆,薑秉公怎麽帶一個雛妓?
小女孩很小,大約隻有十二三歲。也不知道薑秉公使了什麽手段,男人有錢都是這副德行。
看樣子那女孩非常害怕,不住地顫栗:“叔,我不要,我害怕。”
薑秉公毫不理會:“明秋老哥,打擾你了,兄弟這半輩子人白活了,現在才知道受活(享受)!用髒的被褥明早塞進炕洞燒掉,兄弟絕不會虧待老兄。”
“那裏的話!”李明秋佯裝大度,“放心吧兄弟,老哥這裏絕對安全,你盡管消遣。”
滿香已經起來了,聽到薑秉公帶一個女孩要幹那種事又重新睡下。李明秋家裏的房子全部閑置著,那一間屋子都能睡人。李明秋給薑秉公點亮一支蠟燭,給炕上鋪好被褥,然後沒有說話,回到自己的上房。
七巧節的夜晚,一聲淒厲的哭喊從李明秋家的老宅院傳出,回旋在鳳棲城的上空:“叔,你日慢些,我疼,媽媽呀疼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