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按照生老病死的規律打發著苦澀的歲月,看起來漫長,走過了又感覺匆忙。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暫短的歡樂總會悄然降臨。那天早晨文秀上廁所,稍一使勁,便把孩子生在茅坑裏。那孩子一生下來就不甘寂寞,哭聲嘹亮,竹葉聞聲急忙趕到茅房一看,文秀已經把孩子從茅坑裏抱起來。
當年農村全是那種旱茅坑,孩子不會受到任何損傷。婆媳倆不顧孩子身上的糞便,趕緊把孩子抱進屋子,竹葉用破布把孩子身上擦幹淨,剪斷臍帶,孩子的雙眼睜開,是個女孩。
滿香也聞聲趕來,聽得文秀把孩子生在茅坑裏,而且母女平安,兀自笑了,大媽有點情不自禁地說:“這孩子就叫毛‘茅’女。”
倆妯娌手腳麻利,用熱水把孩子身上洗淨,然後包裹,讓文秀平躺在炕上,擦幹淨文秀身上的血漬,把胎盤塞進炕洞裏燒掉。
雖然倆家人經常發生一點小矛盾,但是倆妯娌相處得還是相當和睦。看著屋子裏一切收拾妥當,滿香對竹葉說:“你就不用做飯了,我一會兒把你們娘倆的飯做好端過來。”
文秀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就想生一個女孩。當年農村的女人下地幹活時把孩子生在田間並不稀罕。生育率非常高,成活率極低,基本上有一半孩子夭折。可是把孩子生在茅坑裏卻非常少見,文秀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麽,胖女人心寬。停一會兒大媽滿香把飯端過來,沾不上婆婆吃,文秀吃了個盆底朝天,吃完後還埋怨滿香:“人才吃了個半飽,大媽越來越吝嗇。”
文秀有一年多沒有走出院子,這可是真米實穀,李家的後代。竹葉心裏也高興,經過那一次跟親生女兒李娟的風波,竹葉徹底改變了對文秀的看法,感覺到文秀沒心沒肝,這個兒子媳婦行為做事比女兒李娟強。況且竹葉雖然也不算老,但是以後靠不上女子,不靠文秀靠誰?
李懷德聞聲趕回家,看炕上又多了一個孩子,也不管媽媽就在當麵,抱住文秀親了一口,一家人沉浸在暫短的歡樂之中。
孩子生下第三天,李懷德要給嶽父嶽母報平安。那一陣子李懷仁還沒有去中央政府履職,便親自開著自家門口停著的專(胡老二送給疙瘩的賓利)車去送叔伯兄弟。經過了給孩子過滿月的風波,李懷仁表麵上看起來無動於衷,實際上誰也不了解小夥子心裏承受的重負。
李明秋不放心兒子,也借口他想去郭宇村轉轉,父子仨一起同乘一輛汽車來到郭宇村,首先來到疙瘩家的新宅院,李明秋告訴侄子李懷德:“你一個人去你嶽父家報喜吧,我們一起去真不方便。”
李懷德穿一身新衣,戴一頂學生帽,身背一條褡褳,興致勃勃地來到嶽父家門前,被一個漂亮標致的小女子擋在門外不讓進屋:“哪裏來的小老頭!你走錯門了,我家裏沒有你這個親戚。”
李懷德抬頭看看,確認是嶽父家無疑,衝著那女子直嚷嚷:“誰說我老?我還不到三十歲!”緊接著衝屋內喊道,“媽!這碎女子把我擋在門外不讓進屋!”
蜇驢蜂出屋一看,看見是大女兒女婿,於是埋怨文慧:“這是你文秀姐姐的女婿,你們可能從來沒有見過麵,不管怎麽樣也不能把客人擋在門外。”
文慧漲紅了臉:“我姐姐她?唉!”文慧不相信文秀能給她找這麽猥瑣的一個男人,看來姐姐的命運還不如自己。
李懷德幾個月前已經聽說嶽父回家了,可是盧師傅的活路趕得緊,一直沒有閑工夫看望嶽父。看炕上坐著一個跟嶽母年紀差不多的男人,知道那就可能是自己的泰山大人,於是把褡褳放下,跪下磕頭,口中念念有詞:“二位大人在上,女婿給你倆報喜。文秀生下一個千金,可能有些大意,把娃生在茅坑裏。不過母女平安,大媽給娃取名,叫毛女。”
嶽母蜇驢蜂和她的幾個女兒笑得前仰後合,青頭卻沒有笑,顯得嚴肅:“老人家,我看你比我年齡還大,高壽多少?”
李懷德一愣:“高壽?二十八歲了。”
青頭歎一口氣:“我怎麽看你都像六十歲以上。”
蜇驢蜂埋怨青頭:“文秀已經給三個孩子當媽了。這懷德看起來老相,實際上年紀不大,文秀不嫌,人家在一起能和睦相處,我們就省心。”
但是青頭還是感覺別扭,我的幾個女子個個長得端莊秀麗,卻怎麽盡遇到這麽悲慘的命運?不過青頭隻能把不滿意埋在心裏,裝人跟裝神一樣,臉上的笑容顯得僵硬。青頭說:“孩子,起來吧,我知道你爺爺叫鐵算盤,你大伯叫李明秋,你們一家幾代人都精得跟猴子一樣,為啥你就這麽——”
青頭想了半天,想不出一個合適的字眼,蜇驢蜂接上話茬:“這娃太老實了。”
不管怎麽說青頭還是給了李懷德麵子,人生沒有回頭路,發生過的往事即使後悔也不管用。生活中總有許多想不到,活到這種歲數了還是要接受現實。
一家人歡歡喜喜為李懷德做了一桌酒席,吃了一頓雞湯麵,李懷德給青頭敬酒,說出話也不知道高低:“叔吔,我聽人說你也是一個窯匠(燒窯師傅,叫窯匠多少含一點貶義)?”
青頭顯得不以為然,這個女婿本身就是個憨憨,不過有憨女婿沒有憨丈人,女婿可以在嶽父麵前放肆,嶽父必須像神那樣始終帶一張笑臉。青頭說:“窯匠咋啦?窯匠也是靠一身苦力掙錢。”
李懷德聽不出來青頭話裏有話,說得依然誠懇:“從十二歲起,我就坐在地上,給盧師傅捏泥人,一直捏了十六年,把人也捏得跟窯裏燒出來的泥人一樣,走到哪裏都沒人見得。憑良心說,盧師傅對我們父子不錯,每年都給我們往上漲工錢,我們也為盧師傅掙了不少錢。我大死了,我又不停地捏。我也整了一個燒泥人的窯,盧師傅誠心誠意教我,我就是不懂燒窯的竅(門),你會燒窯,咱父子倆合作,確實是一門賺錢的生意。”
這一番話說得青頭心動,青頭想,這憨女婿一點都不憨。其實燒窯就是掌握火候,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一樣,火候掌握好了煉出來的是丹,掌握不好煉出來的就是一堆廢物。
青頭決心去縣城跟女婿看看,如果情況許可,重操舊業也不是沒有可能。男人總得養家糊口,青頭才五十歲不到,還不老,還能幹。
本來李明秋想跟上兒子和侄兒一起回家,看見青頭要去縣城,總感覺兩個人坐進一輛汽車裏別扭。李明秋借口他還想在郭宇村跟疙瘩商量一些事情,留了下來。
誰知道文慧看見胡老二的汽車,硬要爹爹把她捎上,大家好歹勸說,文慧就是不聽,媽媽蜇驢蜂氣急了,哭道:“瓜娃呀,人家郭文濤早都把你忘了,你還對他那麽癡心!”
當年農村全是那種旱茅坑,孩子不會受到任何損傷。婆媳倆不顧孩子身上的糞便,趕緊把孩子抱進屋子,竹葉用破布把孩子身上擦幹淨,剪斷臍帶,孩子的雙眼睜開,是個女孩。
滿香也聞聲趕來,聽得文秀把孩子生在茅坑裏,而且母女平安,兀自笑了,大媽有點情不自禁地說:“這孩子就叫毛‘茅’女。”
倆妯娌手腳麻利,用熱水把孩子身上洗淨,然後包裹,讓文秀平躺在炕上,擦幹淨文秀身上的血漬,把胎盤塞進炕洞裏燒掉。
雖然倆家人經常發生一點小矛盾,但是倆妯娌相處得還是相當和睦。看著屋子裏一切收拾妥當,滿香對竹葉說:“你就不用做飯了,我一會兒把你們娘倆的飯做好端過來。”
文秀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就想生一個女孩。當年農村的女人下地幹活時把孩子生在田間並不稀罕。生育率非常高,成活率極低,基本上有一半孩子夭折。可是把孩子生在茅坑裏卻非常少見,文秀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麽,胖女人心寬。停一會兒大媽滿香把飯端過來,沾不上婆婆吃,文秀吃了個盆底朝天,吃完後還埋怨滿香:“人才吃了個半飽,大媽越來越吝嗇。”
文秀有一年多沒有走出院子,這可是真米實穀,李家的後代。竹葉心裏也高興,經過那一次跟親生女兒李娟的風波,竹葉徹底改變了對文秀的看法,感覺到文秀沒心沒肝,這個兒子媳婦行為做事比女兒李娟強。況且竹葉雖然也不算老,但是以後靠不上女子,不靠文秀靠誰?
李懷德聞聲趕回家,看炕上又多了一個孩子,也不管媽媽就在當麵,抱住文秀親了一口,一家人沉浸在暫短的歡樂之中。
孩子生下第三天,李懷德要給嶽父嶽母報平安。那一陣子李懷仁還沒有去中央政府履職,便親自開著自家門口停著的專(胡老二送給疙瘩的賓利)車去送叔伯兄弟。經過了給孩子過滿月的風波,李懷仁表麵上看起來無動於衷,實際上誰也不了解小夥子心裏承受的重負。
李明秋不放心兒子,也借口他想去郭宇村轉轉,父子仨一起同乘一輛汽車來到郭宇村,首先來到疙瘩家的新宅院,李明秋告訴侄子李懷德:“你一個人去你嶽父家報喜吧,我們一起去真不方便。”
李懷德穿一身新衣,戴一頂學生帽,身背一條褡褳,興致勃勃地來到嶽父家門前,被一個漂亮標致的小女子擋在門外不讓進屋:“哪裏來的小老頭!你走錯門了,我家裏沒有你這個親戚。”
李懷德抬頭看看,確認是嶽父家無疑,衝著那女子直嚷嚷:“誰說我老?我還不到三十歲!”緊接著衝屋內喊道,“媽!這碎女子把我擋在門外不讓進屋!”
蜇驢蜂出屋一看,看見是大女兒女婿,於是埋怨文慧:“這是你文秀姐姐的女婿,你們可能從來沒有見過麵,不管怎麽樣也不能把客人擋在門外。”
文慧漲紅了臉:“我姐姐她?唉!”文慧不相信文秀能給她找這麽猥瑣的一個男人,看來姐姐的命運還不如自己。
李懷德幾個月前已經聽說嶽父回家了,可是盧師傅的活路趕得緊,一直沒有閑工夫看望嶽父。看炕上坐著一個跟嶽母年紀差不多的男人,知道那就可能是自己的泰山大人,於是把褡褳放下,跪下磕頭,口中念念有詞:“二位大人在上,女婿給你倆報喜。文秀生下一個千金,可能有些大意,把娃生在茅坑裏。不過母女平安,大媽給娃取名,叫毛女。”
嶽母蜇驢蜂和她的幾個女兒笑得前仰後合,青頭卻沒有笑,顯得嚴肅:“老人家,我看你比我年齡還大,高壽多少?”
李懷德一愣:“高壽?二十八歲了。”
青頭歎一口氣:“我怎麽看你都像六十歲以上。”
蜇驢蜂埋怨青頭:“文秀已經給三個孩子當媽了。這懷德看起來老相,實際上年紀不大,文秀不嫌,人家在一起能和睦相處,我們就省心。”
但是青頭還是感覺別扭,我的幾個女子個個長得端莊秀麗,卻怎麽盡遇到這麽悲慘的命運?不過青頭隻能把不滿意埋在心裏,裝人跟裝神一樣,臉上的笑容顯得僵硬。青頭說:“孩子,起來吧,我知道你爺爺叫鐵算盤,你大伯叫李明秋,你們一家幾代人都精得跟猴子一樣,為啥你就這麽——”
青頭想了半天,想不出一個合適的字眼,蜇驢蜂接上話茬:“這娃太老實了。”
不管怎麽說青頭還是給了李懷德麵子,人生沒有回頭路,發生過的往事即使後悔也不管用。生活中總有許多想不到,活到這種歲數了還是要接受現實。
一家人歡歡喜喜為李懷德做了一桌酒席,吃了一頓雞湯麵,李懷德給青頭敬酒,說出話也不知道高低:“叔吔,我聽人說你也是一個窯匠(燒窯師傅,叫窯匠多少含一點貶義)?”
青頭顯得不以為然,這個女婿本身就是個憨憨,不過有憨女婿沒有憨丈人,女婿可以在嶽父麵前放肆,嶽父必須像神那樣始終帶一張笑臉。青頭說:“窯匠咋啦?窯匠也是靠一身苦力掙錢。”
李懷德聽不出來青頭話裏有話,說得依然誠懇:“從十二歲起,我就坐在地上,給盧師傅捏泥人,一直捏了十六年,把人也捏得跟窯裏燒出來的泥人一樣,走到哪裏都沒人見得。憑良心說,盧師傅對我們父子不錯,每年都給我們往上漲工錢,我們也為盧師傅掙了不少錢。我大死了,我又不停地捏。我也整了一個燒泥人的窯,盧師傅誠心誠意教我,我就是不懂燒窯的竅(門),你會燒窯,咱父子倆合作,確實是一門賺錢的生意。”
這一番話說得青頭心動,青頭想,這憨女婿一點都不憨。其實燒窯就是掌握火候,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一樣,火候掌握好了煉出來的是丹,掌握不好煉出來的就是一堆廢物。
青頭決心去縣城跟女婿看看,如果情況許可,重操舊業也不是沒有可能。男人總得養家糊口,青頭才五十歲不到,還不老,還能幹。
本來李明秋想跟上兒子和侄兒一起回家,看見青頭要去縣城,總感覺兩個人坐進一輛汽車裏別扭。李明秋借口他還想在郭宇村跟疙瘩商量一些事情,留了下來。
誰知道文慧看見胡老二的汽車,硬要爹爹把她捎上,大家好歹勸說,文慧就是不聽,媽媽蜇驢蜂氣急了,哭道:“瓜娃呀,人家郭文濤早都把你忘了,你還對他那麽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