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百姓來說,一九四五年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年份。這就足夠,當年中國工業非常落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百姓依然是農民,他們在溫飽線上掙紮,吃飽肚子是他們唯一的訴求。雖然官家一再宣傳rb即將投降,老百姓關心的依然是大田裏的莊稼,進入五月,麥子開始泛黃,大煙花兒點綴其中,形成了黃土高原上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


    屈福錄雖然嘴上不說,內心裏默認了紅大腦麥子比當地的紅線麥產量大,而且出粉率高,蒸的饃白,唯一比不上紅線麥的就是吃麵筋絲不大。


    屈福錄還默認了一種現象,就是管不住村民們種植大煙。一畝煙十畝田,大煙產生的效益已經非常明顯。屈福錄隻能潔身自好,謹遵先父屈克勝的遺訓,保證自己不種植大煙。


    再死板的人也有腦子開竅的時刻。屈福錄想起了去年麥收時的那一場冰雹,心裏頭確實對劉軍長有些感激。今年屈福錄又種了八十畝小麥,二十畝穀子,心想雇短工沒有那些軍人們收割麥子來得快,況且龍口奪食,節令不等人,萬一再遇上冰雹這一年的功夫就白費。


    那天屈福錄也把自己打扮了一下,穿一身白老布上衣,黑老布褲子,專門到剃頭鋪剃了頭,考慮到買啥人家劉軍長都不稀罕,自家屋裏拿什麽都感覺寒酸。於是也就什麽都不拿,隻身一人來到劉軍長官邸。


    劉軍長最善於利用鳳棲這些土豪,劉軍長這幾年在屈福錄身上沒有少得分,屈福錄來到劉軍長辦公室時正在開會。劉軍長看屈福錄在門口顯露了一下,馬上走出辦公室,把屈福錄帶進另外一間屋子,囑咐勤務兵給屈福錄泡了一杯香茶,然後關切地問道:“親家你無事不來,肯定有啥事?”


    屈福錄有點不好意思,首先抱歉:“打擾親家開會了。麥子馬上開鐮了,去年多虧了親家,今年還想麻煩親家一下。”


    劉軍長耐心地聽完,立刻表態:“親家你不來我也準備幫助你割麥。舉手之勞,談不上言謝。什麽都不需要你準備,軍人有的是食堂,什麽時候開鐮割麥,你隻要說一聲。”


    屈福錄說:“大約還得三天,麥子收割嫩一點不要緊,堆到場裏也熟,這五月天最容易下冷子(冰雹),收到場裏就放心。”


    說完也不多座,抱拳告辭:“打擾你開會了。”


    劉軍長把屈福錄一直送出大門,心裏若有所思:老百姓最容易滿足,最不滿足的是那些官僚,可惜自己沒有機會給蔣委員長進言,戰爭結束後是不是應該首先關心民生?


    劉子房是個有野心之人,來鳳棲八年首先注意搞好軍民關係。雖然大多數活動都帶著作秀的成分,但是你還不能不佩服劉子房在鳳棲贏得了民心。三天後劉軍長如約帶領幾百士兵幫助屈福錄收麥,屈福錄八十畝麥子不到半天就被收割完畢,屈福錄殺了一頭肥豬,做了幾大鍋豬肉豆腐燴菜,軍人們每人一碗,就著杠子饃吃了個碗底朝天。吃完飯天氣還早,軍人們又幫助其他農戶割麥。


    收割完麥子新媳婦講究熬娘家,屈理倉給騾子搭上鞍韉,把媳婦扶上騾子,把兒子交給媳婦抱上,褡褳裏裝著油包饃,然後翻溝走六十裏路,把媳婦送到娘家。


    宜章村因為出了個董彩鳳而馳名。清朝時代的翰林可能相當於現今的省長,雖然說董彩鳳被朝廷問斬,但是鳳棲人談論起董彩鳳來仍然津津樂道,因為董彩鳳跟屈克勝一樣,是鳳棲的一道坐標一個符號。


    宜章村董氏家族是地地道道的百年望族,其名望遠在獅泉鎮薑姓家族之上。屈理倉的嶽父董銀賢是董彩鳳的直係後裔,在宜章村也有著一呼百應的權威。姐姐嫁給屈鴻儒為妻,女兒董萍又做了屈福錄的兒媳。董銀賢對屈清江和屈理倉一樣看待,一個是自己的外甥一個是女婿。這幾年董銀賢一直幫助外甥和女婿偷偷種植大煙,為的是讓晚輩們的日子好過一點。董銀賢清楚,屈鴻儒比較好說話,對兒子在宜章村種植大煙之事采取的態度是不聞不問。但是屈福錄是個牛筋,堅決反對兒子跟大煙有染!前年屈福錄知道了兒子在嶽父家種植大煙,趕著耕牛套著犁鏵來宜章村鏟除大煙,結果被劉軍長利用,上演了一出不大不小的鬧劇。這兩年屈理倉在嶽父家種植大煙一直沒有停止,隻是屈福錄不知道而已。


    董萍名義上是熬娘家,實際上是來娘家幫助媽媽給割煙的士兵做飯。宜章村離獅泉鎮不遠,土地多而分散,大部分農家都實行輪耕製,土地耕種一年撂荒一年,隻要你舍得出力,土地耕種不完,一到割煙季節,耿團長就派一些士兵來宜章村幫助割煙,董銀賢光給割煙的士兵管飯,割下的大煙送給士兵們一些。反正大家都有既得利益,相互間配合得也算可以。割下的大煙順便讓薑秉公收走,因為是熟人,薑秉公也不會虧待董銀賢。


    人有時為了既得利益,父子們之間也互相欺騙。這並不說明屈理倉是個忤逆,隻能說明屈福錄是個榆木腦袋。事實上屈理倉在家裏對屈福錄逆來順受,從來跟老爹爹不強嘴。


    收倒麥子就進入割煙季節。割煙也不是什麽重活,這幾年薑秉公也多虧了軍隊幫助割煙。國民軍當年都是抓壯丁而來,隻有當兵之日沒有服役期滿,當兵就是終身當兵,有的人四五十歲依然是一個老兵,除非你從軍隊上逃走。逃跑可是死罪,隻要抓回來立刻槍斃。至於升職那是極少,像劉軍長那樣脫穎而出的有如鳳毛麟角。


    屈理倉住了兩三天就回家了,屈理倉害怕老爹爹屈福錄懷疑,把媳婦一個人丟在嶽父家裏。去年也是一樣,董萍一直住到秋涼才回婆家。


    六月天豔陽高照,吃過中午飯兒子睡著了,董銀賢也躺進躺椅裏昏昏睡去,董萍幫助媽媽洗完鍋碗,突然產生了想到外邊去涼快的欲望。家鄉的土地非常熟悉,董萍的兩個弟弟都被爹爹送到白水上學,雖然公爹是個牛筋,但是董萍對她的婚姻非常滿意,公婆和奶奶對董萍很好,董萍也是一個非常憨厚的農家女子,丈夫屈理倉對董萍恩愛有加,小兩口相濡以沫,如膠似膝。


    董萍隻身穿一件短袖汗衫,裸露著雪白的胳膊,身後兩根大辮子在臀部來回擺動,沿著山村的田間小路前行,風兒扯起衣角,感覺心曠神怡,透心地舒服。


    傘蓋似地大樹下,七八個士兵正在乘涼,用鐵絲烙著大煙,顯得滿足而貪婪。突然間,兵們的眼睛瞪直了,他們看見了七仙女下凡!


    據說,人的獸性不可遏製,相互間沒有任何暗示,大家的行為是那麽的一致,猶如餓狼撲食,沒有任何準備的董萍被士兵們撲倒,飽餐了一頓。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董銀賢聞訊趕來,那些士兵們早已經離去。董銀賢隻能背著女兒,昏昏沉沉朝家走。


    當天夜裏,士兵們不辭而別,急匆匆從宜章村撤離。


    董萍醒來的第一句話是:“爹,這件事不要鬧騰,萬一讓屈理倉父子知道了,我下半輩子無法活人。”


    十多天以後,董銀賢雇了一乘轎子,把董萍送回橋莊。屈福錄讓老婆炒了幾個菜,倆親家喝酒。董銀賢說,外孫著涼了,夜裏發燒,擔不下那個心,因此上把母子倆送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寡婦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支海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支海民並收藏寡婦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