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全發確實有些為難,不知道讓小兒子郭文華該去那裏寄宿。以前文華有姐姐文秀照看,現在郭文秀跟著哥哥去了長安,郭全發也不想再給舅舅屈誌田添麻煩。兄弟郭全中的藥鋪倒是一個合適的地方,兄弟媳婦李娟的臉色實在難看。
叫驢子酒館依然火爆,卻已經物是人非。想起那胡三也是一條漢子,硬是不肯私昧不義之財。李明秋已將崔健托付給胡三撫養,郭全發絕對再不會去湊熱鬧。
想起來郭家在鳳棲城也有一些名聲,現如今卻沒有一個落腳之地,郭全發未免有點傷心。正不知所以時從一家雜貨鋪子走出來青頭,郭全發想躲避已經來不及,兩人碰了個對麵。
曾經是兩個患難與共的朋友,肝膽相照無話不說。卻因為兒女的婚事相互間一個躲著一個。郭全發家庭的所有變故青頭全部知曉,青頭也說不上郭全發有什麽錯,但是女兒之對青頭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青頭決心跟郭全發不再交往,文慧死後青頭帶著妻子離開了郭宇村,離開了那塊傷心之地。
可是郭全發卻不相同,郭全發不願舍棄青頭這個朋友。兩個老鄰居從小在一起長大,又一起在鬼子的煤礦度過了八年人生最艱難的歲月,郭全發主要感到內疚,感到不安,郭全發一直想找機會對青頭表白,兒子郭文濤並不是見異思遷,郭文濤現在的媳婦是組織上為他安排,至於組織是個什麽人物郭全發也不清楚,兒子的婚事由不得自己做主。盡管這樣的解釋有些蒼白,郭全發急於想洗清自己,求得青頭的諒解。
兩個人對視了足足有一分鍾,既然碰到一起就不能不說話,還是郭全發先開了口:“青頭,你最近過得咋像?”話一出口郭全發就感到有點蒼白,可是確實找不到什麽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兩個人都顯得有些尷尬,甚至忘記了握手。
青頭的肚子裏生成了許多火氣,青頭甚至想砸郭全發幾句:我過得好壞跟你沒有關係!可是青頭看見郭全發一臉誠實,終究穿開襠褲長大,能活到這一步都不容易。青頭話到口邊變了味道:“在大女婿這邊將就著混碗飯吃,目前在西溝畔住著,不去家裏坐坐?”
其實青頭不過是一句客氣話,青頭知道郭全發不會去他家,兩個人坐到一起反而難堪。青頭說完這句話就想走,青頭想盡快地逃離這種尷尬的困境。
可是郭全發卻實實在在想跟青頭坐坐,哪怕青頭罵他一頓唾他一臉郭全發都毫無怨言,人的一生能夠交往的朋友不多。疙瘩對郭全發的照顧可謂體貼入微,可是郭全發總感覺疙瘩有些張狂有些變味,疙瘩遠不是原來的疙瘩,郭全發對疙瘩總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郭全發的心裏青頭是一個實在人,郭全發目前也僅有青頭這一個知己。郭全發對青頭說:“你幫我照看一下孩子,我到雜貨鋪子買一點東西。”
那一刻青頭有點猶豫,擔心蜇驢蜂看見郭全發又勾起傷心的往事。可是話既然出口又無法收回,青頭隻得說:“又不是外人還買什麽東西。”
郭全發環視屋子四周,那一擺溜瓦屋一點也不必郭宇村自家的四合院差。靠溝畔的地方建一座瓦盆窯,瓦盆窯頂上正在冒煙,院子內收拾得幹幹淨淨。青頭倆口子都喜歡整潔,無論住到那裏總是把周圍的環境整理得賞心悅目。走進屋子看見窗明幾淨,七歲的小兒子正在炕桌上練方(練習寫字),孩子喜歡孩子,郭文華爬上炕,教小孩子握筆的姿勢。
蜇驢蜂看見郭全發進屋非常吃驚,緊接著淚水從眼眶裏湧出,她匆匆地回過頭把眼淚擦幹,還給郭全發一個勉強的笑臉:“全發,你來了,快坐下,吃飯了沒有?”
既然走出了第一步,郭全發感覺輕鬆。看來青頭兩口子都非常克製,郭全發滿臉歉疚:“在十字路口遇見青頭,他邀我來家坐坐,我就來了,也沒買什麽東西。”
青頭給郭全發泡茶,屋子內溢滿濃濃的茶香。看來倆口子比在郭宇村過得舒坦。相互間雖然話語不多,大家都在盡量地冰釋前嫌,窮人可供選擇的路子不多,理解和原諒也需要勇氣和智慧,戰爭使得多少家庭支離破碎,悲劇的發生並不全是因為個人的原因。蜇驢蜂故意支開了話題:“我都八九年沒有見過你的小兒子了,這娃長得招人喜愛。”
屋子內一張八仙桌,幾張靠背椅,那桌椅做工非常精致。郭全發似曾相識,感覺中好像是自家藥鋪的家具。郭全發百思不得其解,這家具怎麽會到這裏?
青頭和郭全發在八仙桌前坐下,郭全發由衷地誇讚:“這是一套楠木桌椅。”
青頭顯得毫不在意:“這是女婿李懷德從他家搬來的,還有那張躺椅。女婿說放到他家閑置,於是拿來擺在這裏。”
郭全發陷入了沉思,爹爹郭善人把藥鋪盤給了鐵算盤,李明秋是鐵算盤的侄子……郭全發依此類推,終於弄清楚了青頭的大女婿是誰。郭全發試探著問道:“你家大女婿的爺爺是不是鐵算盤李守義?”
青頭不知道這裏邊的關係,看看蜇驢蜂,蜇驢蜂說:“我見過這孩子的爺爺,好像就是叫做鐵算盤。鐵算盤把他的孫兒(李妍)嫁給了郭全中。”
郭全發豁然開朗,原來這套桌椅是鐵算盤從藥鋪搬到他家,孫子又把這套桌椅送與嶽父。
青頭不缺精致的家具,胡老二送給文慧幾汽車家具首飾。錢財乃身外之物,什麽東西都沒有人的生命值錢,郭全發由不得感歎:“老鄰居,咱們走到這一步確實不易,有些事由不得自己。”
蜇驢蜂出去了,站在院子裏抽泣。青頭的喉嚨好像被什麽卡住了,聲音有點幹澀:“全發,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我們不怪你……”
郭全發突然感覺,任何解釋都是多餘。郭全發好像在懺悔:“我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我也被一攤子家事弄得焦頭爛額,年翠英就那樣走了,走得讓人無法承受。好在幾個孩子都大了,隻剩這文華沒有照看。原來跟他姐姐住在一起,今早我剛把郭文秀送往長安……”
郭全發不知道他說這些話是什麽目的,看起來有些語無倫次。郭全發甚至有些後悔,他不該來青頭家裏做客。郭全發感覺自己該走了,站起身向青頭告辭。
還不等青頭挽留,蜇驢蜂返回屋子,又恢複了年輕時的潑辣和任性:“全發,你土鱉鱉跳溝哩,嚇唬誰?乖乖給我坐著,老鄰居哪有不吃飯就走的道理!”
郭全發隻得坐下,青頭說他去瓦罐窯看火候,郭全發閑的無聊,爬上炕看兩個孩子寫方(當年用麻紙練字,麻紙是方的,故稱寫方),蜇驢蜂的小兒子天資聰慧,還沒有開始念書已經會寫一百多個漢字。郭全發要過毛筆,給孩子寫了一方貼子,讓孩子照著寫。
青頭回來了,買回來些豬頭肉、燒雞,當然還有驢肉,兩個人坐在八仙桌兩邊喝悶酒,郭全發喝得酣醉。喝完酒天色已晚,郭全發想帶著孩子到東門外的騾馬大店將就一夜。明天到孩子的學校打聽一下,聽說遠路的孩子可以住校。
青頭說:“我這裏又不是沒有地方住,你父子倆就暫且住下。”
郭全發又不好意思走了,硬要走就顯得生分。第二天吃完早飯郭全發父子倆要走。蜇驢蜂說:“要走你一個人走吧,把孩子留下。我這兒子也快上學了,兩個孩子上學路上有個伴兒。”
叫驢子酒館依然火爆,卻已經物是人非。想起那胡三也是一條漢子,硬是不肯私昧不義之財。李明秋已將崔健托付給胡三撫養,郭全發絕對再不會去湊熱鬧。
想起來郭家在鳳棲城也有一些名聲,現如今卻沒有一個落腳之地,郭全發未免有點傷心。正不知所以時從一家雜貨鋪子走出來青頭,郭全發想躲避已經來不及,兩人碰了個對麵。
曾經是兩個患難與共的朋友,肝膽相照無話不說。卻因為兒女的婚事相互間一個躲著一個。郭全發家庭的所有變故青頭全部知曉,青頭也說不上郭全發有什麽錯,但是女兒之對青頭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青頭決心跟郭全發不再交往,文慧死後青頭帶著妻子離開了郭宇村,離開了那塊傷心之地。
可是郭全發卻不相同,郭全發不願舍棄青頭這個朋友。兩個老鄰居從小在一起長大,又一起在鬼子的煤礦度過了八年人生最艱難的歲月,郭全發主要感到內疚,感到不安,郭全發一直想找機會對青頭表白,兒子郭文濤並不是見異思遷,郭文濤現在的媳婦是組織上為他安排,至於組織是個什麽人物郭全發也不清楚,兒子的婚事由不得自己做主。盡管這樣的解釋有些蒼白,郭全發急於想洗清自己,求得青頭的諒解。
兩個人對視了足足有一分鍾,既然碰到一起就不能不說話,還是郭全發先開了口:“青頭,你最近過得咋像?”話一出口郭全發就感到有點蒼白,可是確實找不到什麽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兩個人都顯得有些尷尬,甚至忘記了握手。
青頭的肚子裏生成了許多火氣,青頭甚至想砸郭全發幾句:我過得好壞跟你沒有關係!可是青頭看見郭全發一臉誠實,終究穿開襠褲長大,能活到這一步都不容易。青頭話到口邊變了味道:“在大女婿這邊將就著混碗飯吃,目前在西溝畔住著,不去家裏坐坐?”
其實青頭不過是一句客氣話,青頭知道郭全發不會去他家,兩個人坐到一起反而難堪。青頭說完這句話就想走,青頭想盡快地逃離這種尷尬的困境。
可是郭全發卻實實在在想跟青頭坐坐,哪怕青頭罵他一頓唾他一臉郭全發都毫無怨言,人的一生能夠交往的朋友不多。疙瘩對郭全發的照顧可謂體貼入微,可是郭全發總感覺疙瘩有些張狂有些變味,疙瘩遠不是原來的疙瘩,郭全發對疙瘩總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郭全發的心裏青頭是一個實在人,郭全發目前也僅有青頭這一個知己。郭全發對青頭說:“你幫我照看一下孩子,我到雜貨鋪子買一點東西。”
那一刻青頭有點猶豫,擔心蜇驢蜂看見郭全發又勾起傷心的往事。可是話既然出口又無法收回,青頭隻得說:“又不是外人還買什麽東西。”
郭全發環視屋子四周,那一擺溜瓦屋一點也不必郭宇村自家的四合院差。靠溝畔的地方建一座瓦盆窯,瓦盆窯頂上正在冒煙,院子內收拾得幹幹淨淨。青頭倆口子都喜歡整潔,無論住到那裏總是把周圍的環境整理得賞心悅目。走進屋子看見窗明幾淨,七歲的小兒子正在炕桌上練方(練習寫字),孩子喜歡孩子,郭文華爬上炕,教小孩子握筆的姿勢。
蜇驢蜂看見郭全發進屋非常吃驚,緊接著淚水從眼眶裏湧出,她匆匆地回過頭把眼淚擦幹,還給郭全發一個勉強的笑臉:“全發,你來了,快坐下,吃飯了沒有?”
既然走出了第一步,郭全發感覺輕鬆。看來青頭兩口子都非常克製,郭全發滿臉歉疚:“在十字路口遇見青頭,他邀我來家坐坐,我就來了,也沒買什麽東西。”
青頭給郭全發泡茶,屋子內溢滿濃濃的茶香。看來倆口子比在郭宇村過得舒坦。相互間雖然話語不多,大家都在盡量地冰釋前嫌,窮人可供選擇的路子不多,理解和原諒也需要勇氣和智慧,戰爭使得多少家庭支離破碎,悲劇的發生並不全是因為個人的原因。蜇驢蜂故意支開了話題:“我都八九年沒有見過你的小兒子了,這娃長得招人喜愛。”
屋子內一張八仙桌,幾張靠背椅,那桌椅做工非常精致。郭全發似曾相識,感覺中好像是自家藥鋪的家具。郭全發百思不得其解,這家具怎麽會到這裏?
青頭和郭全發在八仙桌前坐下,郭全發由衷地誇讚:“這是一套楠木桌椅。”
青頭顯得毫不在意:“這是女婿李懷德從他家搬來的,還有那張躺椅。女婿說放到他家閑置,於是拿來擺在這裏。”
郭全發陷入了沉思,爹爹郭善人把藥鋪盤給了鐵算盤,李明秋是鐵算盤的侄子……郭全發依此類推,終於弄清楚了青頭的大女婿是誰。郭全發試探著問道:“你家大女婿的爺爺是不是鐵算盤李守義?”
青頭不知道這裏邊的關係,看看蜇驢蜂,蜇驢蜂說:“我見過這孩子的爺爺,好像就是叫做鐵算盤。鐵算盤把他的孫兒(李妍)嫁給了郭全中。”
郭全發豁然開朗,原來這套桌椅是鐵算盤從藥鋪搬到他家,孫子又把這套桌椅送與嶽父。
青頭不缺精致的家具,胡老二送給文慧幾汽車家具首飾。錢財乃身外之物,什麽東西都沒有人的生命值錢,郭全發由不得感歎:“老鄰居,咱們走到這一步確實不易,有些事由不得自己。”
蜇驢蜂出去了,站在院子裏抽泣。青頭的喉嚨好像被什麽卡住了,聲音有點幹澀:“全發,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我們不怪你……”
郭全發突然感覺,任何解釋都是多餘。郭全發好像在懺悔:“我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我也被一攤子家事弄得焦頭爛額,年翠英就那樣走了,走得讓人無法承受。好在幾個孩子都大了,隻剩這文華沒有照看。原來跟他姐姐住在一起,今早我剛把郭文秀送往長安……”
郭全發不知道他說這些話是什麽目的,看起來有些語無倫次。郭全發甚至有些後悔,他不該來青頭家裏做客。郭全發感覺自己該走了,站起身向青頭告辭。
還不等青頭挽留,蜇驢蜂返回屋子,又恢複了年輕時的潑辣和任性:“全發,你土鱉鱉跳溝哩,嚇唬誰?乖乖給我坐著,老鄰居哪有不吃飯就走的道理!”
郭全發隻得坐下,青頭說他去瓦罐窯看火候,郭全發閑的無聊,爬上炕看兩個孩子寫方(當年用麻紙練字,麻紙是方的,故稱寫方),蜇驢蜂的小兒子天資聰慧,還沒有開始念書已經會寫一百多個漢字。郭全發要過毛筆,給孩子寫了一方貼子,讓孩子照著寫。
青頭回來了,買回來些豬頭肉、燒雞,當然還有驢肉,兩個人坐在八仙桌兩邊喝悶酒,郭全發喝得酣醉。喝完酒天色已晚,郭全發想帶著孩子到東門外的騾馬大店將就一夜。明天到孩子的學校打聽一下,聽說遠路的孩子可以住校。
青頭說:“我這裏又不是沒有地方住,你父子倆就暫且住下。”
郭全發又不好意思走了,硬要走就顯得生分。第二天吃完早飯郭全發父子倆要走。蜇驢蜂說:“要走你一個人走吧,把孩子留下。我這兒子也快上學了,兩個孩子上學路上有個伴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