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騫這點,朱慈烺也是非常欣賞,這才是一個純粹的軍人,聽到朱騫的話,朱慈烺頓時也苦笑起來,韃子驅百姓作炮灰早就劣跡斑斑,朱慈烺雖然下旨讓各府縣將百姓遷進城中,隻是百姓都有僥幸心裏,也不知有多少人會搬遷?


    就在朱慈烺和明軍將領為清軍可能驅趕百姓作為炮灰憂心仲仲時,清軍派出去的各個抓捕隊卻並不順利,他們在大同府的所作作為已經傳開,如今又有官府的嚴令,許多原本不想搬遷的百姓還是被迫藏了起來,清軍雖然不是第一次進入山西,但是對於地形還是不熟,加上清軍一直將漢八旗當成炮灰的後遺症也顯現出來,沒有向導,清軍往往不知道哪裏才能找到人,好不容易順著路找到了村莊,百姓又先一步離開。


    結果出動了上萬清軍,到了下午回來時,帶回來地百姓不過一千來人,而且多是一些不願遷走的老弱,青壯隻有極少,這讓清軍上下都有一點抓狂,用這一千多人去衝擊,就算明軍再不忍下手也無用。


    阿濟格隻得重新打起了從大同城下剩下來的百姓主意,從大同撤軍後,原先用來充當炮灰的百姓還有二萬多人,清軍並沒有將這兩萬多百姓釋放。


    清軍在各個縣城的的軍隊也撤了出來,若是將這些百姓釋放回去,對清軍的名聲損害也大,本來阿濟格想下令將這些百姓全部斬殺,隻是清軍有大量物資要運,索性強令這些百姓充當清軍民夫,轉運從大同各地掠奪來的物資,隨同清軍火炮營一起在後麵行走。


    清軍從各處掠奪過來地物資極多,花了一天地時間後衛才開始起程,火炮笨重,清軍又沒有大車,炮營一天行走不到十五裏,民夫要挑著重物,能行走地距離也差不多,清軍主力已到達牛頭山兩天,其炮營和民夫離牛頭山還有差不多三十多裏,足足還有兩天的路程。


    有了昨天進攻失利地教訓,阿濟格在與諸將商議之後,決定在火炮和充當炮灰的民夫沒來之前,暫不作進攻,隻是派出一部分清軍繼續擴大搜素範圍,準備抓捕更多的漢人百姓。


    數十裏外地河提上,正有一支隊伍逶迤而行,這正是清軍炮營和民夫組成的隊伍,整支隊伍拉成了十餘裏的距離,隊伍中間是無數牲畜拉著大車,車上載滿了糧食、布匹、絲綢等物資,大車旁邊,還有不少牲畜直接背著重物。一些民夫肩上也挑著沉重的擔子。


    雖然是冬天,那些挑著重擔的民夫依然累得滿頭大汗,隻是押解的清兵卻毫不憐惜,不時將鞭子甩得啪啪作響,民夫們稍慢,鞭子就打了下來,從大同撤下來後,一路上幾乎所有的民夫都挨過打。


    這些民夫本來就是清軍用來充當炮灰。他們親眼看到自己地同伴被清軍用刀箭逼著去攻擊自己的城池,如果不是清軍突然撤軍,等待他們的命運多半是死在城牆下,如今雖然得以活命,對於清軍的怨恨卻沒有減輕,隻是埋在心中,清軍地鞭打讓他們的仇恨更加深。


    對於民夫們的怨恨,這些清軍毫不在意,他們哪個人手上沒有十幾條數十條人命,還怕什麽怨恨,不服殺了就是,反正漢人軟弱的很。


    護送大炮和物資的清軍統領是葉臣,葉臣是一名老將,天命四年即從**哈赤征鐵嶺、天命六年從征遼陽,積功授三等輕車都尉,皇太極即位,葉臣為元老大臣之一,佐理鑲紅旗,這些年南征北戰,為滿清立下頗多功勞。


    除了葉臣,火炮營的統領卻是智順王尚可喜,在薊州的時候清軍敗的太慘,重型火炮全都丟失,讓多爾袞極為惱怒,於是將火炮劃歸給了尚可喜,若不是炮兵是一門技術活,滿人根本不會用,多爾袞肯定要把火炮收到滿人手中。


    為了炮營的安全,阿濟格給了葉臣三千兵力,加上火炮營本身的兵力,差不多有六千人,離主力不過數天地時間,眼下大同雖然沒有被攻破,隻是城中的兵力已經被打殘,阿濟格並不認為明軍有能力威脅到這支後衛,因此也放心地很。


    遠處密林中數匹馬閃出,馬上數人眯著眼打量著這支隊伍,一人語氣有點焦急的道:“將軍,咱們動手吧,隻有大軍一衝,那些民夫肯定會亂起來,到時點上一把火將東西全燒了,看韃子吃什麽?”


    說話的是桂海的親兵,清軍從大同出發後,李騫就派了千人的斥候隊跟著,一直躲在暗處看著戰事的發展,葉臣、尚可喜兩人率著這支後衛一出來,龍衛軍的斥候就綴上了,隻是人手不夠隻有一千人,麵對著三千韃子和三千尚可喜的部下,桂海沒有把握,所以一直沒有出擊。


    “動不動手?”桂海猶豫了一下,如果動手,即使得手,肯定會遭到清軍瘋狂反撲,搞不好這支斥候隊就要折在這裏了,可是再不動手,等到明天,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動手了。


    身後傳來幾聲沙沙的響聲,桂海連忙轉頭,見自己的一名親兵滿臉笑容的過來:“將軍,好消息,我們有援軍了。”


    “援軍,哪來的援軍?”桂海大為納悶,難道是大同府,隨即否認,大同府能保住就算不錯了,哪派得出援軍。


    “回將軍,是咱們大帥的前鋒,其先鋒離此不足二十裏了。”親兵回道。


    聽到是大帥的兵馬。桂海頓時大喜:“走。咱們先去與大帥匯合再說。”


    斥候隊一直綴在清軍後麵,而且留下了記號,而李騫就是根據這個追上來了。


    小半個時辰後,桂海與李騫已經在十裏外的方向匯合,桂海隻帶了幾個親兵,其他人依然藏在密林中隨清軍一起前進。


    桂海跟李騫匯報了一下情報後,李騫大笑一聲。


    此番以破壞韃子的大炮和物資為主,隻要速戰速決,即使是清軍大營接到消息來援也來不及,兩人商量完畢,李騫立即叫桂海點齊五千人馬立即返回。


    前麵的清軍依然在慢騰騰的走路,大炮太過沉重,河提雖然寬闊,卻並不平整,加上前些天天氣陰沉了數天,下過一場不小的雪,如今雪水融化,將路麵弄的稀爛,大炮車輪經常不是陷入泥中就是被隆起的土塊擱住。


    路麵如此險惡,拉著大炮的牲畜過一段路就要輪換,否則會將牲畜活活累死,這樣下來,自然走不快,也幸虧如此,挑重擔的民夫也可以趁機休息,否則一些人會活活累死。


    清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被盯上了,尚可喜和葉臣兩人並排騎在馬上,雖然論爵位,尚可喜在葉臣之上,兵力尚可喜也並不稍差,他的天助軍可是皇太極親自指定的番號,隻是葉臣是滿人。憑這一點尚可喜就不敢在葉臣麵前拿大,何況葉臣可是跟隨**哈赤祖孫三代。當年皇太極上位的臣之一,後來又成為八大議政大臣之一,如今的鑲紅旗固山額真,因此兩人說話間,尚可喜幾乎是側著身子。


    一門大炮晃動了一下。就在兩人的身邊陷入了泥中。


    “混蛋。快把大炮拉起來。”一名清兵縱馬來到大炮陷住的的方。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鞭子就朝下麵抽過去。數名正在抬大炮的漢子身上馬上多了數條鞭跡。那幾名漢子抬起頭。怒目注視著鞭打他們的清軍。


    “看什麽看。若是不服氣。我把你們的眼睛挖出來。”清兵怒斥道。


    這名清軍打的可不是抓來的民夫,而是天助軍的士兵,尚可喜怕民夫會把大炮損壞。別的不說,若是有心懷怨恨的民夫把大炮往運河裏一推,雖然可以撈取來,可是一天的時間都要耽擱了,因此大炮全是由天助軍士兵自己運。


    這名清軍的話引的挨打的幾名天助軍勃然大怒,看著這名清軍眼中閃過一絲凶光。這幾名天助軍都是為數不多的老人,他們這些人原先是毛文龍的部下,在皮島專與清軍作對,毛文龍死後,他們由尚可喜帶到山東,在山東叛亂後才乘船出海投降了滿清,這些人無牽無掛,雖然都隨主將投降了滿人,但其中也有一些人並不是死心踏的的投降,尤其是受到清軍折辱時更是會回想起以前和清軍戰鬥時的情景。


    “蔣大哥,千萬忍耐。”旁邊一名年齡小一點的天助軍看出危險,連忙擋在挨打的三人前麵,拚命的使眼色,若是與滿人生衝突,他們即使是天助軍,又是對滿人有大用的炮兵,滿人依舊不會客氣,處死他們就如同處死一隻小雞。


    看到同伴相勸,三人冷靜下來,都低頭推著大炮,掩視眼中可能流露出來的凶光,那名清軍見到幾人服氣,嘴裏嘟嚷了幾句,沒有再動鞭子,縱馬跑到前麵,大聲吆喝著民夫趕快走。


    這一幕落在尚可喜和葉臣兩人眼中,無論是誰都沒有反應,雖然滿人還是木有入關,但是尚可喜尚可喜這幫大漢奸也沒什麽地方去了,折辱一下幾名沒長眼的漢軍根本不算什麽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武大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童家大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童家大神並收藏威武大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