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開國大典,穿越眾們很容易想到毛主席主席那句震古鑠今的名言:“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然而這句話,並不是毛主席在天安門樓上講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日的政協開幕詞中講的。原文是“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曆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在穿越眾內部擴大會議上白佳堂而皇之的盜用這段話“諸位股東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曆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走進全新的時代了。”當然這個時代就是有東方的領導者成為全球領導者新時代,有治亂興替王朝輪回的封建時代進入主宰全球各民族命運的帝國主義時代。


    皇帝宣讀完公告後,閱兵開始。檢閱司令員是華夏帝國國防部長汪新宇(兼閱兵總司令,讓這個注定隻能當一屆閣員的戰爭狂過把癮),閱兵總指揮是萬祥。


    首先由萬祥陪同汪新宇坐敞篷馬車開始檢閱。檢閱完,汪新宇回到城樓主席台宣讀《帝國國防部命令》,命令的最重要內容為“堅決執行帝國政府和皇帝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趙宋反動軍隊的殘餘,維護一切國土的新秩序,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動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因為此時穿越眾勢力比較薄弱的中原一帶和山東河北等舊勢力比較強大的地區均未實現組建過渡政府或順利移交舊時代的各種權利,大名府雖宣布和平倒戈,帝國軍尚未到達府城,更不要說還有山西等內陸地區,所以汪新宇的命令是有針對性的。命令宣布後,進行分列式。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個排為前導,接著是一個步兵師、西北陸軍軍官學校、一個炮兵師、一個騎兵師相繼跟進。空軍包括飛艇、戰鬥機、蚊式機、教練機共120架在全場上空自東向西飛行受閱。前後曆時3小時。


    整個閱兵結束後,群眾遊行開始。一批批群眾隊伍,無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樓前,看到衷心敬愛的皇帝。天很快黑了下來,承天門樓上的燈光突然照亮,上麵是一串紅橙色的燈,下麵好像是三道粉青色


    電虹燈,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燈光(雖然整個東方還沒有進入一次工業革命,但是穿越眾小批量生產的電氣化設備和照明燈具還是可以實現的)射向全場,燈光閃閃,好似波浪。焰火在承天門附近三處施放,五彩繽紛,此起彼落。群眾手裏舉的紙燈、紗燈也都點亮了,廣場上是燈的海洋。


    等到八點多鍾,辰基書院七八千人的隊伍才在太學之後行動。隊伍慢慢走近金水橋,隻聽見城樓上擴音器(與探照燈同時製備)傳出“萬歲”、“萬歲”的聲音,才知道是李浩在回應辰基同學的歡呼。神京中學和小學的諸多學生緊跟著走過金水橋,大聲高呼“陛下萬歲”,這時才見到城樓上大宮燈前李浩那魁梧的身軀,他不戴帝冠,揮動著手用家鄉口音高呼“萬歲”,有時還喊“帝國萬歲”,這時學生們都感到皇帝看見他們了,口號喊得更為起勁,血都要沸騰了。他們還看到李基等人,看到他身旁的美女,他們猜一定是**。他們把手舉到頭頂鼓掌,主席台的成員也鼓掌。


    接下來是群眾遊行。走在遊行隊伍最前麵的是穿越眾下屬各個工廠的匠師技工,京郊農民緊隨其後。後麵是技術官員、穿越眾合作夥伴中的富商的遊行隊伍。


    晚上9時30分,無數彩色的禮花向廣場四周發射出來。神京軍民載歌載舞,盡情地歡度這華夏帝國的第一個夜晚。


    開國大典宣告了華夏帝國的誕生!宣告了漢族的新生!


    當鮮豔的國旗第一次在承天門廣場冉冉升起時,廣場上30萬人一齊脫帽肅立,抬頭瞻仰五星紅旗。


    這時,大地震動,炮群長嘯,齊鳴99響。禮炮聲如同報春的驚雷,在天宇間回響激蕩,震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把開國大典上偉大、莊嚴、團結的氣氛進一步推向了高氵朝。


    元祐12年12月15日,汪新宇代表國防部,把第一麵軍旗授給了第一炮兵師。開創熱兵器時代的穿越眾為了彰顯國力和技術在開國大典為何要鳴99響呢?


    原來,13門大炮表示當時統計的我國有13個民族,99響禮炮表示穿越眾從1940年起,領導帝國,將他們的意識形態永久的植入這個轉型期的新生帝國。從此漢族領導下的帝國將不斷繁榮興旺,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是李浩首先提出來的。在參政議事會一屆會議上,一位代表提出質疑:“禮炮是什麽東西?”當時沒有人回應。


    會議休息時,李浩見到負責開國大典籌備工作的王能,話題很快進入開國大典的禮炮鳴放問題,李浩問老師王能:“您說說,放99響有沒有道理呢?”


    王能是個老油條,他一下就明白了李浩的用意,馬上說:“陛下,我起草一個關於禮炮99響的說明吧。”


    開國大典上,禮炮隊由104尊山炮組成,分為8組,4組裝填,4組發射,輪流作業,以縮短每響之間的間隔時間。所以,人們習慣上仍稱13尊禮炮。


    104尊禮炮一字形擺開,背倚承天門廣場,靠在一截古牆邊,位置在前門附近。兩分半鍾之內,99響無頭空炮全部送入空中。


    接受任務後,根據要求在駐京各部隊中選調104門山炮,組成禮炮隊。炮長均由連營幹部擔任,炮手均由班排幹部擔任。在先農壇體育場開始了艱苦嚴格的訓練。按照要求,禮炮28響必須與升國旗奏國歌同步,共198秒的時間以間隔2秒等速射鳴放。為了這個目標,在炎炎烈日下官兵們練腫了胳膊喊啞了嗓子,按時要求完成了任務。


    帝國第一支禮炮隊首次執行鳴禮炮任務是在年前的臘月21日晚7時。汪新宇率領參謀曾新及禮炮隊進入中南海。9門禮炮在中南海邊上一字排開,麵向東,為在懷仁堂內召開的首屆參政議事會會議開幕式鳴放禮炮。


    1月1日淩晨,為在開國大典執行任務,禮炮隊開赴承天門,在公安部門前,104門禮炮炮口衝南,向東一字排開。按照炮兵作戰指揮原則,正職在前方指揮所,副職負責後方陣地。禮炮指揮所就設在承天門東側的三座門下,與承天門閱兵指揮部有直通電話(內部特供),第一師炮兵就在此接受承天門閱兵指揮部的命令。


    莊嚴神聖的時刻終於到了!李浩宣布“華夏帝國中央政府成立了!”隨著話筒裏閱兵指揮部的命令,師長揮動紅旗向陣地下達“放!”的命令,禮炮齊鳴。99響與升國旗奏國歌同時開始同時結束。禮炮隊圓滿完成了這一曆史性任務。


    開國大典第二天,國家領導人(皇帝和內閣)在神京飯店宴請出席開國大典的各方麵人士。包括各受閱部隊指揮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日不落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空寡頭koe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空寡頭koen並收藏第一日不落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