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娘坐在檀香木的榻上,她的另一邊是皇後薑氏。榻的中間放了一張雕了八仙的雕漆幾,幾上放了一隻高腳琉璃盤,盤上放了桔子。那桔子個個又大又圓,仍還黃橙橙的猶如剛從樹上摘下來的。
桔子長在南方,成熟於十一二月,現在不過七月份,這些桔子自不可能是現在采摘下來的。這些桔子是南方那邊的皇家果園生產出來的貢品,每年十一二月桔子成熟後,會有專人將桔子采摘下來,從中選取口味最好品相最好的桔子,通過快馬加鞭的送到京城。
這些桔子在送上來時,除了分賞嬪妃,賞賜臣下以表示皇恩浩蕩之外,剩下的便被儲存起來放在皇家專門用來存放季節水果的冰窖裏。在非成熟季節的時候,這些水果便成為後宮妃嬪享用的佳品。
當然,這也不是說所有的後宮妃嬪都有這種資格隨意享用這些水果的,你必須要達到二品妃子以上,妃級以下的話,如果你特別有寵,或者得皇後看中,得了帝後的特殊旨意,你也可以隨意取用。但若其他的妃子貪嘴想嚐一下鮮,那麽你先到尚食局那裏打個報告先,由尚食局根據水果的儲量多少再決定報不報告到皇後那裏由皇後決定給不給你。而且就算最後皇後同意了,這一套程序弄下來,你想嚐鮮的興致隻怕早就沒了。也因此,能否隨意取用反季節水果,也成為了後宮女人身份與得寵與否的象征。
燕娘剛到宮裏的時候,剛見到這些隻覺得這皇宮真是奢侈的不像話,就為了吃個水果還花費這麽多的人力物力。要知道,這古代雖有采用地窖藏冰來減少冰塊融化的方法,但也隻是減少而不是完全不融,長久下來,這冰的融化率還是很高的。而每年冬天的的時候,宮裏都要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到南海去起冰,將冰運回來藏在冰窖裏,用於儲藏水果和皇宮的主子們納涼用。也隻有富貴人家才出得起這樣的人力物力來這樣享受。
燕娘在皇宮這個富貴鄉呆久了,到現在也是見怪不怪。當然,燕娘同時作為皇帝的寵妃和皇後一派看中的妃嬪,自是能得到這份特殊的享受的。
燕娘從高腳盤裏拿了一個桔子,用帕子包了將桔子輕輕的掰開兩半,剝了皮,又將桔肉上的白絲挑開,將弄好的桔肉一片一片的放在龍鳳呈祥的白瓷碟裏,然後將碟子移到皇後的身前。
皇後隨意的將碟子移回燕娘的麵前:“你自己吃吧,我一向不愛吃酸的,倒是你,懷著身子愛吃酸,便多吃些吧。”貴為皇後雖該自稱‘本宮’,但皇後在熟悉的人麵前向來不喜自稱這兩個字,隻覺得這兩個字將人的距離都拉遠了。
對皇後的好意,燕娘也沒有矯情,抿了嘴對皇後笑道:“是娘娘疼我!”
任何人看到別人對自己的善意表示感謝和感恩,都會有那麽一點愉悅感的,皇後也一樣,聽了燕娘的話,道也露出點微微的笑意來。然後投李報桃的問起燕娘:“聽說你母親和兩位妹妹已經到了京城?”
燕娘露出點微微的惆悵來,答道:“是呢,聽說是三天前到的,現在住在我義母家永寧侯府裏。”
“說來你也有一年未見家裏人了,可是想家了?”
“是呢,若不是因為宮規嚴謹,臣妾是恨不得現在就跑出宮去見我母親和兩位妹妹的風流邪警最新章節。”
“想見她們又有何難,你母親雖沒有誥命,等過兩天二皇子滿月,我賜了牌子讓她們隨永寧侯夫人進宮來便是。”
燕娘聽了又驚又喜,連忙下了榻,站到皇後麵前深深地福了一下禮,道:“謝謝娘娘!”
皇後連忙示意彩陶將燕娘扶起來,道:“早跟你說過不用如此多禮的,你懷著身子,平日裏自該珍重身子才對得起皇上對你的疼愛。”
燕娘擦了擦眼角的一點淚光,答道:“是,娘娘,臣妾定當謹記!”
皇後又問道:“聽說你二妹妹,閨名叫茵娘的跟永寧侯世子訂了親?”
燕娘答道:“是,是義母心慈,當日在林平縣臣妾救下了義母,義母為報答將臣妾接來京中,認了臣妾為義女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後來臣妾得皇上垂憐進了宮中,義母覺得無機會再照顧於我,便想讓世子娶了我的二妹妹,也算對臣妾的一點補償。”
皇後笑笑,是不是永寧侯夫人心慈她自己知道,若真的有這麽知恩圖報當初怎麽不讓燕娘嫁給永寧侯世子,這才是救命恩人呢,偏偏等到燕娘進了宮懷了皇子被接進鳳儀宮之後才傳出兩人定親。不過無所謂,這永寧侯府和陳家結親,對她這個皇後來說絕不會是壞事,至少以後永寧侯府絕對不會站到淑妃那一頭去。
皇後又道:“茵娘也是個有福氣的。”
燕娘回道:“有福氣那也是娘娘給的。”
####
禦書房裏。
靖暉帝站在禦案前,持了一杆大大的毛筆,在案前鋪開的宣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正楷“康”字。寫完之後,左看右看,看得終於滿意了,才將筆遞給身後的李總管。
李總管恭恭敬敬的接了筆,將其放回到禦案上的一個羊脂玉筆格上。
靖暉帝轉出禦案,走下了石階,邊走著邊好似無意的問李總管道:“聽說今日皇後的父親和二叔進宮來了,還帶來了皇後娘家中的一個庶妹和一個堂妹?”
“可不是,這康國公世子連家中的一個妾室也帶了進宮來。”
靖暉帝走到一盆放置在黃楊木幾架上的盆景前,用手摸了摸盆景中蒼鬆的葉子,仿似打趣的語氣道:“這康國公圓滑多謀,最重嫡庶,一生僅有兩個嫡子,連個庶子都沒有,倒沒想到養出康國公世子這麽一個嫡庶不分的兒子。”
李總管笑著僅附和道:“這康國公世子是有些荒唐。”別的不予置評。
宦官的身份就跟外戚一樣敏感,稍稍說話不注意一點就可能被戴上‘宦官擅權’的高帽,李總管對這一方麵還是很謹慎的,涉及皇後的娘家人,他還是少說為妙。
但聽皇帝的語氣來說,皇帝還是很惱怒康國公世子的行為的,堂堂的康國公世子,好好的正室夫人不帶,帶了個妾室進宮,而且這正室夫人還是皇後的親娘,這行為確實是有些荒唐不規矩,但還達不到寵妻滅妾的地步,皇帝這樣說,就是有些責怪康國公世子給皇後丟臉的意思了。
要說來,皇帝的心思也複雜,外戚若太爭氣了,子孫人才輩出,他不高興,這外戚要不爭氣了,行事荒唐些,皇帝又覺得打了他的臉,也不高興。這外戚要想做得完全合皇帝心意,這也是個技術活。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寫出來啦
今天回來得晚,
我還以為還不及更新的了--^_^
桔子長在南方,成熟於十一二月,現在不過七月份,這些桔子自不可能是現在采摘下來的。這些桔子是南方那邊的皇家果園生產出來的貢品,每年十一二月桔子成熟後,會有專人將桔子采摘下來,從中選取口味最好品相最好的桔子,通過快馬加鞭的送到京城。
這些桔子在送上來時,除了分賞嬪妃,賞賜臣下以表示皇恩浩蕩之外,剩下的便被儲存起來放在皇家專門用來存放季節水果的冰窖裏。在非成熟季節的時候,這些水果便成為後宮妃嬪享用的佳品。
當然,這也不是說所有的後宮妃嬪都有這種資格隨意享用這些水果的,你必須要達到二品妃子以上,妃級以下的話,如果你特別有寵,或者得皇後看中,得了帝後的特殊旨意,你也可以隨意取用。但若其他的妃子貪嘴想嚐一下鮮,那麽你先到尚食局那裏打個報告先,由尚食局根據水果的儲量多少再決定報不報告到皇後那裏由皇後決定給不給你。而且就算最後皇後同意了,這一套程序弄下來,你想嚐鮮的興致隻怕早就沒了。也因此,能否隨意取用反季節水果,也成為了後宮女人身份與得寵與否的象征。
燕娘剛到宮裏的時候,剛見到這些隻覺得這皇宮真是奢侈的不像話,就為了吃個水果還花費這麽多的人力物力。要知道,這古代雖有采用地窖藏冰來減少冰塊融化的方法,但也隻是減少而不是完全不融,長久下來,這冰的融化率還是很高的。而每年冬天的的時候,宮裏都要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到南海去起冰,將冰運回來藏在冰窖裏,用於儲藏水果和皇宮的主子們納涼用。也隻有富貴人家才出得起這樣的人力物力來這樣享受。
燕娘在皇宮這個富貴鄉呆久了,到現在也是見怪不怪。當然,燕娘同時作為皇帝的寵妃和皇後一派看中的妃嬪,自是能得到這份特殊的享受的。
燕娘從高腳盤裏拿了一個桔子,用帕子包了將桔子輕輕的掰開兩半,剝了皮,又將桔肉上的白絲挑開,將弄好的桔肉一片一片的放在龍鳳呈祥的白瓷碟裏,然後將碟子移到皇後的身前。
皇後隨意的將碟子移回燕娘的麵前:“你自己吃吧,我一向不愛吃酸的,倒是你,懷著身子愛吃酸,便多吃些吧。”貴為皇後雖該自稱‘本宮’,但皇後在熟悉的人麵前向來不喜自稱這兩個字,隻覺得這兩個字將人的距離都拉遠了。
對皇後的好意,燕娘也沒有矯情,抿了嘴對皇後笑道:“是娘娘疼我!”
任何人看到別人對自己的善意表示感謝和感恩,都會有那麽一點愉悅感的,皇後也一樣,聽了燕娘的話,道也露出點微微的笑意來。然後投李報桃的問起燕娘:“聽說你母親和兩位妹妹已經到了京城?”
燕娘露出點微微的惆悵來,答道:“是呢,聽說是三天前到的,現在住在我義母家永寧侯府裏。”
“說來你也有一年未見家裏人了,可是想家了?”
“是呢,若不是因為宮規嚴謹,臣妾是恨不得現在就跑出宮去見我母親和兩位妹妹的風流邪警最新章節。”
“想見她們又有何難,你母親雖沒有誥命,等過兩天二皇子滿月,我賜了牌子讓她們隨永寧侯夫人進宮來便是。”
燕娘聽了又驚又喜,連忙下了榻,站到皇後麵前深深地福了一下禮,道:“謝謝娘娘!”
皇後連忙示意彩陶將燕娘扶起來,道:“早跟你說過不用如此多禮的,你懷著身子,平日裏自該珍重身子才對得起皇上對你的疼愛。”
燕娘擦了擦眼角的一點淚光,答道:“是,娘娘,臣妾定當謹記!”
皇後又問道:“聽說你二妹妹,閨名叫茵娘的跟永寧侯世子訂了親?”
燕娘答道:“是,是義母心慈,當日在林平縣臣妾救下了義母,義母為報答將臣妾接來京中,認了臣妾為義女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後來臣妾得皇上垂憐進了宮中,義母覺得無機會再照顧於我,便想讓世子娶了我的二妹妹,也算對臣妾的一點補償。”
皇後笑笑,是不是永寧侯夫人心慈她自己知道,若真的有這麽知恩圖報當初怎麽不讓燕娘嫁給永寧侯世子,這才是救命恩人呢,偏偏等到燕娘進了宮懷了皇子被接進鳳儀宮之後才傳出兩人定親。不過無所謂,這永寧侯府和陳家結親,對她這個皇後來說絕不會是壞事,至少以後永寧侯府絕對不會站到淑妃那一頭去。
皇後又道:“茵娘也是個有福氣的。”
燕娘回道:“有福氣那也是娘娘給的。”
####
禦書房裏。
靖暉帝站在禦案前,持了一杆大大的毛筆,在案前鋪開的宣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正楷“康”字。寫完之後,左看右看,看得終於滿意了,才將筆遞給身後的李總管。
李總管恭恭敬敬的接了筆,將其放回到禦案上的一個羊脂玉筆格上。
靖暉帝轉出禦案,走下了石階,邊走著邊好似無意的問李總管道:“聽說今日皇後的父親和二叔進宮來了,還帶來了皇後娘家中的一個庶妹和一個堂妹?”
“可不是,這康國公世子連家中的一個妾室也帶了進宮來。”
靖暉帝走到一盆放置在黃楊木幾架上的盆景前,用手摸了摸盆景中蒼鬆的葉子,仿似打趣的語氣道:“這康國公圓滑多謀,最重嫡庶,一生僅有兩個嫡子,連個庶子都沒有,倒沒想到養出康國公世子這麽一個嫡庶不分的兒子。”
李總管笑著僅附和道:“這康國公世子是有些荒唐。”別的不予置評。
宦官的身份就跟外戚一樣敏感,稍稍說話不注意一點就可能被戴上‘宦官擅權’的高帽,李總管對這一方麵還是很謹慎的,涉及皇後的娘家人,他還是少說為妙。
但聽皇帝的語氣來說,皇帝還是很惱怒康國公世子的行為的,堂堂的康國公世子,好好的正室夫人不帶,帶了個妾室進宮,而且這正室夫人還是皇後的親娘,這行為確實是有些荒唐不規矩,但還達不到寵妻滅妾的地步,皇帝這樣說,就是有些責怪康國公世子給皇後丟臉的意思了。
要說來,皇帝的心思也複雜,外戚若太爭氣了,子孫人才輩出,他不高興,這外戚要不爭氣了,行事荒唐些,皇帝又覺得打了他的臉,也不高興。這外戚要想做得完全合皇帝心意,這也是個技術活。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寫出來啦
今天回來得晚,
我還以為還不及更新的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