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李世民還是秦王征戰天下時,曾受到少林和尚的幫助,解了他的圍困之局,上位後李世民對佛教的態度還是比較好的,不止是對當年所受幫助的答謝,更因為作為皇帝他知道民眾需要信仰,而佛家宣傳的善惡終有報,無欲無求對管理一個國家很有好處,民可由之,不可知。作為統治者來說,佛教的這種宣揚迎合了李世民的需求,於是佛教在朝廷的默許下盛行了。


    隻是,作為棋子的佛教,當必要的時候,也注定了被舍棄的命運!下棋人統籌全局,不會在意一個小小棋子的命運,舍得舍得,有所舍,有所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


    而佛教這些年都幹了些什麽?


    一不勞動,二不生產!不講君臣父子之義!是為不忠!


    削發出家,不侍奉父母,是為不孝!


    遊手遊食,不從事生產,廣納田產,逃避賦役,是為不義!


    剝削百姓,割截國貯,是為不仁!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佛教真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李世民眼中的寒光越來越盛,看來是時候動手了。


    張揚拿著手中的帳薄,感到沉重非常,仿佛是托著千千萬萬個佛家弟子的性命,曆史的一幕幕在眼前浮現,張揚仿佛看到了屠刀對著僧眾殺戮,鮮血染紅了佛門,也染紅了人們的雙眼。


    不!我不要這樣!


    張揚在心中嘶吼,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幾個月了,這麽長時間的相處,師傅、雲隱眾人對他的照顧張揚都記在了心裏,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尤其是在這陌生的地方,感受到的溫暖更是讓張揚銘記在心,不敢忘卻。投桃還李,自己不能夠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走向絕路,既然現在已經意思到了危險,那麽就要想辦法解救他們,即使最後的結果仍讓人失望,但至少我努力過,在午夜夢回的時候,能安慰自己的心靈,不會後悔,不會慚愧。


    和尚在人們的眼中都成了土地主的代名詞,這絕對是個危險的信號,尤其是對一些遊手好閑、作奸犯科的人的收容,更是讓佛門染上一層洗不掉的汙穢。放下屠刀,真的就能立地成佛嗎?這個簡單的道理就連小孩子都知道。本性難改,大量品行不端的人加入佛門,絕對會給佛門抹黑,甚至會給佛門帶來一場滅頂災難。


    張揚眉頭緊鎖,心中一片無奈,就算知道這些又怎麽樣?自己人微言輕,難道真以為一場穿越就能改變這一切,就能虎軀一震四方誠服?就能登高一呼,應者雲集張揚沒有那麽幼稚,這件事不好解決啊!


    “師弟,你在發什麽呆?站在這兒不動不動的都有小半個時辰了!”雲隱不知來了多久,現在的他很興奮,整個人都有種脫掉包袱如釋重負的輕鬆感。


    看著雲隱的神情,張揚隻得露出苦笑,他該說什麽?果然是無知者無畏,傻人有傻福麽?


    “師傅,弟子今天整理本寺賬目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問題。”


    禪房裏,張揚躬身對著坐在蒲團上閉目誦經的道嶽,將自己發現的問題及猜想都給道嶽一條條分說明白。隨著張揚的訴說,道嶽臉上原本不經意的微笑凝固在了臉上,眼睛也張開,緊盯著麵前的張揚。


    “辯機,對於你的猜想,你有幾分把握?”


    “九分,甚至還更高。”張揚確定到。


    “當今朝廷財政緊缺,加上連年的征戰消耗不少,弟子估計朝廷的錢不多了。而弟子在整理賬目時發現,我們大總持寺共擁有山地300多傾,田地800多畝,這僅僅是明麵上的,暗地裏應該遠不止這些,這還不算,每年香客們的香油錢更是驚人。雖說是敬奉佛主,可是誰都知道是我們得利。僅僅我們一個寺廟就如此,長安有多少寺廟,整個大唐又有多少?佛門擁有的財富說是富可敵國也並不過分。”


    頓了一下,張揚接著說道;“加上寺廟對和尚的入門沒有絲毫約束,很多不法分子在犯案後都皈依佛門,佛門反而成為他們的保護傘!這不僅會帶壞佛門風氣,讓人們對佛門產生質疑,更重要的是,這會給朝廷辦案帶來幹擾,長此以往,朝廷必然會對佛門心存不滿。加上朝廷缺錢,而佛門卻囤積了大量糧食銀錢,由此看來,朝廷會拿佛門開刀就成了必然。”


    “名利害人,即使是出家人又如何!”這一瞬間張揚似乎感到那個身似菩薩、笑如彌勒、捏著拈花指、口頌金剛經渾身仙氣縈繞的老和尚突然變老了,整個人都萎靡不振,帶著一種孤寂與蕭瑟。


    終日奔忙隻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


    蓋下高樓並大廈,床前缺少美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


    家人招下十來個,有錢沒權被人欺;


    一栓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低;


    一攀攀到闊佬位,每日思慕做皇帝;


    一日南麵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剛放下,閻王發牌鬼來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


    輕吟著這首詩,張揚默然,貪婪是人的天性,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以來均如此,又有多少人能麵對如此誘惑而不心動?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和尚都是如此貪贓枉法,披著袈裟幹著人神共憤的勾當,然而當事情爆發,又有多少人為他們中的無辜者說話?人們看到的也隻是一幕幕一樁樁駭人聽聞的事件,那時犯了眾怒的佛門怎麽度過劫難?


    “辯機,你能在財帛麵前保持本心,可見心性。佛家有三戒,戒貪、戒嗔、戒癡。此心本淨,無可取舍。為師看到你的表現很欣慰,至少老衲的眼光不錯。你既然知道這些問題,可見天資聰慧,居安思危,就要想辦法解決,為我佛門傳承掃清道路為師會盡可能給你提供幫助。”


    看著道嶽眼中的期待,張揚隻得答應下來。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雖然做不到舍生取義,但竭力去改變,去抗爭後縱然失敗也不悔!張揚沒有那麽偉大,何況自己真的能拯救整個佛門,不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曆史的大勢麵前,個人的力量還是很薄弱的,他隻要保住自己的師傅保住自己的師兄弟保住這大總持寺不被牽連就好!


    任重而道遠啊!張揚抬頭看著天空,那裏已是夕陽落下,彩霞飄流。


    明日,事來明日做,今日把酒共歡歌。總的來說,張揚還是很開朗的不會沉浸在那種愁苦中無法自拔,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就要想法解決,而不是一味的愁眉苦臉長籲短歎。


    身為唐朝名副其實的土地主,卻要想法擺脫他,生活,不得不說就是一場諷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和尚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龍飛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龍飛舞並收藏大唐和尚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