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洛夫的回答,有點出乎劉一九的意料之外。


    就連諸厚道也是一臉驚訝地看著他,作為總設計師,居然不了解他設計出來的戰鬥機的性能,這樣的說法,能夠讓人相信麽?


    “隻是按照你了解的進行對比一番如何?”劉一九並沒有什麽反應,而是繼續對著西蒙洛夫問道。


    “如果在機載電子係統以及發動機上麵能夠達到蘇-27的水平,性能相差無幾。如果達不到……”西蒙洛夫並沒有再說下去了。


    這個很明顯,戰機的性能,並不僅僅是取決於設計,更重要的是能夠裝到戰機上麵的各種技術裝備。


    機載電子係統,發動機,甚至是輔助控製係統等等,都是決定一款戰機性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劉一九並沒有就此作罷,而是繼續追問道,“我們的脈衝多普勒雷達,以及我們的計算機水平,還有正在研製的發動機,這些如何?”


    “發動機,相比於蘇-27采用的al-31發動機,611所研製的渦扇八,有著不小的差距。雷達倒是要比蘇聯方麵先進一些……”西蒙洛夫說得很是客觀。


    劉一九也是清楚這一點,整體工業水平,共和國根本就沒有辦法跟老毛子相比。


    雖然老毛子電子工業落後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他們卻能夠揚長避短,把這些劣勢盡量地用別的方麵來彌補,這樣就使得蘇聯的高等級裝備即使因為電子技術很差。性能依然非常出眾。


    如同米格-25p這種戰機。機動性本身並不是太好,而且電子係統垃圾,但是這種戰機的速度快,開加力燃燒能夠超過3馬赫,而且保持五分鍾的速度!飛行高度更是一般的戰機無法追上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這玩意兒也是在空中不容易被奈何的。


    除非能夠開發出先進的導彈,配合先進的雷達預警係統。才能夠在這戰機還沒有來得及逃跑的時候就把它給打下來。當初伊朗就是因為用了f-14發射導彈在米格-25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擊落,也不會出現伊拉克大量的米格-25戰機不敢再出現在伊朗的領空,就連蘇聯的米格-25,同樣也是不敢出現的。


    “按照你的方式來,我們的戰機,如果按照你的方案,什麽時候能夠首飛?”西蒙洛夫的回答,還是比較讓劉一九滿意的。


    劉素學在他還在尼普多桑的時候,就告訴了他西蒙洛夫以及其他的飛機設計人員的情況。


    從被解職勞改之後。西蒙洛夫就很少接到這方麵的消息了。


    “如果加工方麵能夠跟上,資金不會出現問題,生產力能夠優先滿足,一年的時機,樣機應該能夠出來,當然。我需要設計人員全麵配合我的工作。按照我的要求來做!”西蒙洛夫或許是在之前就已經研究過這個問題,“另外,這隻是采用大******以及固定垂尾的設計方案……”


    “我就要你的這種方案,另外,其他的,按照我們原本的進度繼續進行!”劉一九肯定地說道。


    重型雙發版本的殲十出現在中國,應該叫個什麽名字呢?


    比如,殲十四?綽號大熊貓?


    要是美帝知道了,不知道會不會哭泣!


    或者蘇聯人知道了,是否會覺得頭痛?


    西蒙洛夫的速度。絕對是有保證的。


    而且,這個家夥工作起來,如同九院的那些科研人員一樣根本就不會在乎時間的問題,每天的行程,都被安排得非常滿。


    這一點,劉一九是非常欣賞的。


    他能夠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就把蘇-27原本的設計給推翻,並且進行修改之後設計出完善的新機型,在全麵了解到中國的製造能力,九院的相關水平之後,他做事情,自然也就有了很大的把握。


    “必須全力以赴,仿製的f-14,該進行修改的,就修改,該試飛的還是得試飛,即使我們不生產,也得把技術弄出來作為技術儲備。”技術儲備非常重要,共和國的技術底子還是太過薄弱。


    對於西蒙洛夫接管仿製改進工作之後,諸厚道整天就跟著他,差不多放棄了原本的項目設計方案,劉一九很是不滿。


    “劉主任,您不是要求我們全力配合西蒙洛夫總設計師的工作嗎?”這事情讓趙良弼很是頭大啊。


    究竟應該聽誰的呢?


    “配合他的工作是一方麵,你們這邊的生產任務緊張,也是客觀的事實,這一點,我並沒有強求,不是麽?”劉一九一臉平靜地反問著,“為了提高你們的生產能力,不管是五軸數控加工中心,還是其他的數控加工中心,九院都是有限提供給你們的!”


    趙良弼嘴角裂了裂,根本就沒法回答。


    劉一九幫著他們給爭取到了一台來自日本的五軸加工中心,並且給他們提供了兩台九院自己生產的五軸加工中心,他們的加工能力,i提高了不少。


    但是現在,九院下屬的611研究所,不管是戰鬥機的樣機,還是發動機的試製,很多任務都是交給他們的。


    嘉陵摩托車的銷量非常好,他們專門調集了一批生產能力用來生產摩托車的發動機,結果使得現在132廠在麵臨大量的生產計劃的時候,也是有些缺人的感覺。


    缺人,缺設備,這是目前中國大多數生產任務飽滿的單位麵臨的情況。


    趙良弼知道九院三區的加工能力非常強大,希望他們能夠把一些精度高,技術要求複雜,需要大量工時的事情給收回去他們自己幹。


    直接就被劉一九給拒絕了。


    “如果要我們自己幹,所有的一切,我們都自己幹,或者我們跟別的飛機製造廠合作,比如,沈飛?”劉一九對著趙良弼威脅著。


    “劉主任,還是不要了,我們盡量想辦法……”劉宏遠聽到這話,頓時就急忙安慰劉一九,“您放心,任何的產品,即使我們壓著別的生產任務,也不會耽誤了九院的事情……”


    劉一九在蓉城132廠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主要就是跟西蒙洛夫探討關於f-14的仿製工作。


    在劉主任的引導下,以及西蒙洛夫強大的設計能力以及天馬行空的想法下,應該在進入二十一世紀才會出現的殲十,按照目前的進度,將會提前至少十年的時間裝備部隊,甚至不止提前十年。


    當然,這款戰機,可不是殲十那樣的輕型戰鬥機,而是性能超出很多的先進重型戰鬥機!


    在1980年,航空工業重新製定了“更新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發展方針。


    不過,這個方針都是針對沈飛以及別的單位的,九院根本就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根本就不願意參與到更新一代的工作中去,不管是七爺,還是八爺,這些戰機的潛力都不是太大。


    對於共和國來說,殲七,殲八,都是比較先進的戰鬥機,但是在美蘇的第三代戰機開始大規模服役的情況下,共和國的這些作戰半徑隻有數百公裏的戰鬥機,不管怎麽改進,都是不可能有著太大的發展前途的。


    除非能夠在材料方麵取得突破,發動機更加強大,讓這些戰機能夠擁有更遠的作戰半徑,否則,都是白搭。


    即使高低搭配,也應該是重型戰機的高低搭配,而不是單發戰機這種輕型戰鬥機。


    當然,劉一九也不是認為輕型戰鬥機一點用處都沒有,而是共和國目前的所有航空部門都在把時間花到更新一代以及研製一代的工作上。沈飛在繼續改進殲八戰機,而成飛同樣也是接到了任務,改進殲七。


    老爺子在聽取了國防科工委方麵的匯報之後,就表示,要研製新型飛機,滿足2000年前後的作戰任務。


    尤其是防禦任務。


    這個任務,直接就被龍耀華跟李雲龍聯合下達給了九院。


    而且,他們把九院在仿製美國f-14戰機的進度也給匯報了上去。老爺子對於仿製的機型並不是很滿意,指示九院必須在仿製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研製更加符合共和國使用的先進重型戰鬥機。


    所以,才有了在f-14的基礎上,加裝前掠翼,改變固定雙垂尾為可變雙垂尾,並且增加邊條翼設計的改進方案。


    現在,原本的改進方案,繼續使用,但是已經不是把這個型號當成研製工作,而是當成預研的一代。


    真正的研製工作,就是現在西蒙洛夫接手之後在f-14基礎上,加入一些他在設計蘇-27沒有實現的方案。


    劉一九把這個仿製項目,直接就給命名為大熊貓工程!


    這是中國的第一款重型戰鬥機研發項目,至於上麵能不能給殲十的序號,劉一九也是拿不準的。


    還沒有等到他看到完整的大熊貓設計圖,就被王順義的消息給搞得有些搓手不及了——司徒雪又要臨產了!


    這事情,在之前,劉一九一點的消息都是沒有的。


    他所有的時間,都是投入到了工作中,李銳依然是在他有空的時候就逼著他交公糧,結果肚子一直都不見動靜……


    (未 完待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軍工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村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村人並收藏超級軍工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