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風華垂下眼簾,黑羽翎一般的睫毛遮掩中眸中的水光。


    鎮國公已然八十歲,也算是高齡了,得的也不是什麽重病,也是他的壽命該盡於此,顧風華心中並沒有十分悲戚,他與鎮國公之間的父子關係,也不比顧連州好到哪裏去,上麵有那樣一個優秀的大兄,鎮國公常常掛在嘴邊,心裏又覺得對顧連州虧欠,顧風華的日子也不大好過。


    顧風華聰慧,不下於顧連州,生的雖沒有顧連州俊美,卻也是世間難得的美男子,可在鎮國公眼中,他從來不能與顧連州相提並論。


    但畢竟,父親該給的關心疼愛,抑或嚴厲,鎮國公一樣也不曾落下,而顧連州從沒有得到過,這一點,在顧風華第一次在尚京見到這個冷漠孤獨的大兄時,便已然想通了。


    顧風華深吸了一口氣,轉身對鎮國公夫人道,“母親,進去吧。”


    “你先把藥端進去。”鎮國公夫人將藥碗舉到顧風華麵前,待藥碗被接走,她便匆匆朝耳房走去。


    顧風華與顧翛一同進入寢房,顧翛看著這一對風姿卓絕的兄弟服侍著鎮國公藥喝,覺得鎮國公此刻心中必定是沒有什麽遺憾了,隻是,鎮國公說的事情,對他震動很大,原來有時候得到一份不該得到的溫存,竟需要付出如此之多。


    鎮國公服了藥後便睡下了,到晚間醒的時候,精神明顯好了許多,甚至能夠下榻行走。


    顧連州便扶著他到院子中看夜景。


    夜涼如水,院子裏的一片月桂開了花,馥鬱的香氣縈繞整個院子,在九月中旬的寒夜中化作冷香,院周都掛了燈籠,一株古鬆下鋪了羊毛氈子,鎮國公披著雪狼皮製成的大氅跪坐其上,須發花白,與雪狼的皮毛混作一體。


    “你怕是不知道,這院子的月桂都是你母親親手種下的,她喜愛桂花香,我卻不大喜歡,覺得香味太重,熏得人頭暈眼花,你啊,隨我。”鎮國公目光緩緩瀏覽著院子中的一草一木,回憶便如潮水一般的湧來,他也知道自己恐怕要不行了,所以盡可能多得看看著世間的一切。


    “父親……”顧連州餘下的話,全部都哽在喉頭。


    鎮國公拍拍他的手,反過來安慰他道,“為父前半生是在生死中滾打出來的,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鮮血,所以對生死這事也看的淡了,作為征戰沙場的將軍,馬革裹屍固然光榮,可是,闖出一番名堂,還能活到老的,才算是本事。”


    頓了頓,他又道,“況且,我三個兒子都是人中之龍,便是這一點,為父的腰杆就挺的筆直。”


    站在一叢月桂後的顧風華微微一顫,原來,在父親的眼中,竟從未看不起他。


    “皇兄。”


    顧風華回身,瞧見一襲灰衣的男子,風塵仆仆,鬢發淩亂,像是個遊俠兒般。顧風華衝他微微點點頭,“一起過去吧。”


    至此,顧氏父子齊聚。


    鎮國公府的所有事情都擱置下來,管家尋不到人決斷,便隻好請了顧翛處理,包括沒有人願意提及的鎮國公的後事。眼看著醫者估算的日子就在眼前,一切事宜都須得準備妥當,雖然宮中的準備了太上皇規格的喪葬禮製,但以鎮國公的性子,恐怕不會應允,顧翛便隻好命人連夜趕製兩份不同規格的用物。


    一應事宜交代下去,已經快至子時。


    “主公!”


    顧翛剛剛走出書房大門,一襲黑衣便悄無聲息的落在了廊上,語氣雖然平穩,顧翛卻聽出了絲許焦急。


    “何事?”顧翛疑道。


    那黑衣人叉手答道,“江南流行瘟疫,那一帶的福緣客棧中均有人染病,各個城池的掌櫃都向舉善堂傳來了求救密信,堂主拿不定主意,請主公示下!”


    舉善堂中各個都是精英,折損一個都夠堂主肉疼大半年,更何況這瘟疫是天災,再精英也不能擔保不染上。


    顧翛皺眉,“先派堂中的醫者過去查探,看看能否尋到救治的辦法,你們一群刺客去作甚!”


    “是!”黑衣人的語氣不由輕鬆了許多。


    “瘟疫從何地傳出?”顧翛問道。


    黑衣人道,“是從建鄴附近的一個小鎮。”


    顧翛心中一緊,沉聲道,“按我說的辦,舉善堂刺客不可出麵,且最近接上手的生意,若有在江南一帶,全部推遲。”


    頓了頓,顧翛又問道,“朝廷有什麽動作?”


    黑衣人道,“這次瘟疫來的迅猛,五日之內長江沿岸的十餘個大小城池皆有人染病,照朝廷八百裏加急的速度,屬下猜測,消息可能會在後天早上到達尚京。”


    顧風華此次來政陽也是事出突然,負責傳遞消息的官兵一時半會也不可能知道他們的陛下不在尚京,隻會按照平素的流程來辦事,若是消息傳到尚京,再從尚京傳到政陽,恐怕又得耽誤個三五日,瘟疫可不是兒戲啊!


    顧翛沉吟一聲,“派人連夜護送醫者到達最近的染瘟疫之處,看看能否醫治,過去的醫者和護衛,在瘟疫得到控製以前都不許返回府內,去吧。”


    “是!”


    顧翛下達完命令,疾步朝鎮國公的寢房走去。


    此事還是要提早通知顧風華才是,有朝廷出麵,能省不少事。


    顧翛在院子門口駐足片刻,眸中浮起一絲擔憂,五個月了,寧溫送昭德公主的遺體回建鄴,也不知可有送到,眼下,不管是在建鄴還是在天龍寺,都十分危險,若是在天龍寺還好,若是在建鄴……


    顧翛心中歎息一聲,推門進入院子。


    鎮國公已經安睡了,有鎮國公夫人照料。院子中,三兄弟跪坐在鬆樹之下,麵前的紅泥小火爐上熱水冒著嫋嫋白色水汽,將三人出色的容顏映襯的如仙似幻。


    站在廊下的侍婢們,屏息凝神,那模樣,似是害怕自己的喘息聲驚動了仙人。顧翛的出現,令這樣的畫麵更添了許多驚豔,玄袍廣袖輕甩,說不出的飄逸。


    “皇上。”顧翛屈膝行禮,打破院中的沉默。


    顧風華不悅的用那雙桃花眼淡淡瞥過顧翛,最終落在顧連州身上,“如此拘泥於禮,想必也是大兄你教的,輒淺,你下次若再是這般,得先拖出去打上幾十板子。”


    他眼中看著顧連州,這後半截卻究竟不知是說給顧翛聽,還是說給顧連州聽。


    “叔伯誤會了,因著輒淺此次來說的是正事,所以才行得君臣之禮。”顧翛道。


    “坐下說吧。”顧風華用一把玉骨的折扇點著自己身邊的位置,形容之中,依舊沒有一絲辦正事的嚴謹態度。


    顧翛道了聲謝,也就依著他的意思坐了過去,坐下之後,立刻便直指主題,“叔伯,今日母親的福緣客棧派人傳來了求救消息,江南爆發瘟疫,至今日起,已有十餘個城池出現瘟疫。”


    顧翛下意識的把舉善堂隱瞞了下來,畢竟顧風華是君,舉善堂近些年做的事情,說出去件件都會讓朝廷中人聞之色變,縱然顧風華不可能全然不知,但他也不能如此明目張膽。


    “哦?”顧風華斜斜躺靠在羊毛氈子上,一手撐著頭,一條腿曲起,修長的手指握著的玉骨折扇輕輕敲打著膝蓋,約莫敲打了十餘下,才慵懶的喚了一聲,“來人,拿紙筆。”


    附近樹叢微動,不出五息,園外便有一著墨綠宮服的寺人持著白色拂塵,領著四名年輕寺人,快步進來,在顧風華麵前跪倒一片,為首的寺人聲音略顯陰柔的道,“陛下,紙筆來了。”


    為首的寺人接過托盤中的筆墨紙硯,在羊毛氈子上膝行向前,將紙筆放在了矮幾上。


    啪的一聲,顧風華將折扇丟在幾上,提筆在紙上飛快的寫下幾行字,待墨跡幹了,才拎起來丟給寺人,“明天天亮之前,把這封信交到荀句手中。”


    “是!”寺人領了命,又領著幾個人跑一般的快步出去。


    從政陽到尚京,正常用馬匹疾馳少說也得二十個時辰,而眼下已經快子時了,便是一路換馬不換人的跑也來不及,除非用大巫的法子。


    顧翛也無暇去想他們怎麽傳遞消息,顧風華對於政事的嚴謹與他的表麵輕浮的姿態恰恰相反,他既然吩咐天亮前送到,便一定能送到,令顧翛心神不寧的,卻是另有其事。


    當真不去管寧溫的安危嗎?倘若寧溫真的在這場瘟疫中出個什麽意外,定然會成為顧翛一輩子難以磨滅的悔恨,袖手旁觀,終究是不能。


    “叔伯,父親還是早些歇息吧。”顧翛道。


    顧風華看向鎮國公的寢房門口,瞳孔微顫,卻是很快的收回了目光,笑道,“是啊,一路疾馳,我這一把骨頭都散了,你們願意坐便坐,我是得回去了。”


    顧風華起身,握起他那邊玉骨扇,墨發輕揚,廣袖微蕩,一舉一動莫不是風/流,隻是在路過寢房門口時,頓了一下腳步,他終於還是不能肆意悲喜,早年處處隱藏,隻能以一副浪蕩子的模樣出現在世人眼中,如今處在這個孤絕的位置上,更加不能真性情。


    隻不過,顧風華從來都是一個能看得開之人,並不會太在意這些事情,更幸而,他的一顆心如今還安安穩穩的揣在自己身上,不曾交給任何人,所以是人皆醉他獨醒。(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姬妖且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袖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袖唐並收藏美姬妖且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