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2-07
雖然劉永福等顧慮法軍會趁勢進攻,其實這邊法軍也在擔心。
孤拔使用側翼突擊的戰術,成功的對黑旗軍進行了包抄,奪取了懷德府,並差一點圍殲了對方,從這一點來說,戰役是成功的。
但是巨大的傷亡超出了法軍原先的估計,在懷德府和望村的戰鬥,一共有273名法軍戰死,祖阿夫兵和黃旗軍加起來也有85人戰死,另有數百人程度不等的受傷。傷亡總人數接近四分之一,這個比例之高,遠遠超出了法軍所能承受的範圍。
孤拔在給巴黎的報告中承認:“敵人的戰鬥力現在已經得到了確認,他們堅守陣地,直到在拚刺中被殺。他們修築的防禦工事堪稱典範,惟一缺乏的是優質的火炮,但不難預料,他們遲早也會有的。”
孤拔還在報告中寫道:“傷亡如此之大的勝利,實在不能令人愉快,甚至不能稱之為勝利。”
孤拔分析了自己的所得到情報,認為在山西城有數千的敵軍,不能排除對方會發動有威脅的反攻,並重新奪取懷德府,鑒於此,法軍的工作重點將暫時轉入防禦,以等待更多新的部隊的到來
於是,中國人擔心的連續進攻暫時還隻是擔心而已。他們也許沒想到,雖然黑旗軍沒能堅守懷德到11月份,但正是他們英勇的奮戰,使法軍在大部隊增援前,不敢輕易北犯,等於間接完成了任務。
孤拔的報告傳到了國內後,軍方的普遍意見是:鑒於目前局勢的嚴重性,應該讓孤拔專職指揮海軍,準備對中國沿海進行打擊。同時由陸軍將軍來專職負責地麵的戰鬥。並要求政府加大對戰爭的撥款。
1880年10月11日,孤拔結束了自己對地麵戰鬥的指揮,將帶領艦隊開始封鎖中國沿海,同時東京分艦隊和中國-日本海分艦隊,合並為法國遠東艦隊。
不久以後,率領本土部隊到達越南的陸軍中將米樂,成為了法國駐越南陸軍的最高指揮官。
10月23日,在經過茹費理努力做工作,法國議會終於再一次通過一項巨大的預算,將為法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追加23億法郎的撥款,“以確保戰爭的勝利”(法國報紙語)。
到了11月初,大批增援的部隊到達,總兵力達到驚人的兩萬餘人。考慮到法國需要遠涉萬裏重洋,付出巨大代價,為這些部隊提供後勤保障,這樣的軍隊規模已經幾乎是極限了。
米樂中將對部隊進行了重新編組,將法軍分編為五個旅:
第一旅和第二旅將作為進攻的主力部隊,分別下轄三個步兵團,四個炮兵中隊,一個工兵營,一個阿爾及利亞步兵營,一個越南土著步兵營,一個通信兵連,一個野戰醫院排,再加上一些憲兵和少數騎兵。每個旅的兵力都將超過5000人。兩個旅的旅長分別是波裏耶少將和尼格裏少將。
第三旅下轄兩個步兵團,兩個炮兵中隊,兩個土著步兵營等,兵力為3000人,由比碩上校指揮,負責東京區域防務。
第四旅和第五旅,各下轄兩個步兵團,三個炮兵中隊,一個土著步兵營等,兵力為3300人和3500人,分別由約翰尼奈利上校和米樂中將本人指揮,作為戰役的預備隊。
同時莫列波約指揮炮艦部隊―東京支隊,作為陸軍的火力支援。
到了11月中旬,米樂認為法軍已經基本做好了準備,便向國內請示,要求得到足夠的授權,可以一直殺到中國境內。
同一時間,帶著艦隊在海上遊蕩的孤拔也要求采取“最後的行動”。
11月17日上午,法國駐華公使寶海,正式對北京發出最後通牒:法軍將徹底清除越南國土上的外國武裝人員,要求中國將其軍隊全部撤出越南北方,否則法國將正式向中國宣戰,限中國三天之內答複。
同時寶海還得到了法國政府事先的授權:三天後,即11月20日,如果未獲得滿意答複,他以可不必請示國內直接宣戰。並在同一天關閉了法國駐中國公使館,離開北京。
就在同一天,一直強調“速戰速決”的孤拔得到了命令:“法國遠東艦隊將在三天後,即11月20日下午開始,有采取一切行動的自由了。”
孤拔立刻把艦隊分成兩路:
一路由利士比少將指揮,共有10艘軍艦,分別是:
阿米林號木殼巡洋艦(旗艦);
拉佩魯茲號木殼巡洋艦;
尼埃利號木殼巡洋艦;
杜沙佛號木殼巡洋艦;
凱聖號木殼巡洋艦;
偵察號木殼巡洋艦;
香伯蘭號木殼巡洋艦;
都威爾號一等巡洋艦;
黎峨號木殼巡洋艦;
魯汀號炮艦
目標是封鎖台灣,為下一步奪取基隆煤礦,甚至占領台灣做準備。
另一路則有孤拔親自率領,一共有13艘軍艦,分別是:
窩爾達號木殼巡洋艦(旗艦);
阿塔朗特號鐵甲艦;
拉加利桑尼亞號鐵甲艦;
勝利號鐵甲艦;
凱旋號鐵甲艦;
杜居士路因號鐵脅木殼巡洋艦;
費勒斯號木殼巡洋艦;
德斯丹號木殼巡洋艦;
雷諾堡號木殼巡洋艦;
梭尼號木殼巡洋艦;
野貓號炮艦;
益士弼號炮艦;
腹蛇號炮艦;
另外還帶了45號和46號杆雷艇。
目標是摧毀停泊在馬尾港的中國海軍。並於17日當天下午抵達了閩江口,並派人向海關請求,進港停泊休整。
請示的電報迅速發到了北京,此時丁雲桐正在翻閱丁日昌和劉銘傳的奏折,報告了沿海一帶以及台灣的備戰情況。
法國要宣戰隻是遲早的事,絲毫不必意外,戰事雖然複雜,但最關鍵的幾個地方,無非是馬尾、台灣和北圻,能否讓法國人的頭腦冷靜下來,就看這些地方了。
看到了馬尾的請示電報以及海軍的情報,丁雲桐楞在那裏了。
不對啊,孤拔的艦隊陣容,怎麽與前世的記憶不一樣啊?
怎麽來了這麽多鐵甲艦呢?
前世法國艦隊的確也是如此,在開戰前進港停泊,然後一舉把福建水師全殲。
這一世也是這個套路,既然法國人想進港,說明對方已經派間諜偵察過了,沒看出什麽名堂,也許法國人過去驕傲自大,他們不知道有個未來的穿越者,能夠洞悉曆史,預判到他們的伎倆。幸虧兩年前高薪聘請法國專家日意格,到天津當老師去了,要不港內還多個法國耳目。
但是現在卻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相對於前世,孤拔的艦隊裏雖然少了巴雅號裝甲巡洋艦(因為這艘艦1882年才服役),卻意外的多出了阿塔朗特號等三艘鐵甲艦。
丁雲桐不禁想起了蝴蝶效應這個詞,自己原先購買了三艘英國軍艦,這個變化是前世沒有的,相應的法國人竟然也做出了與前世不一樣的選擇,為了確保勝利,把強力戰艦全拉過來了。
怎麽辦?
對方的戰鬥力大幅度提升,原先的計劃還能成功嗎?
丁雲桐捏著下巴,心裏左右為難,最後還是下了決心:
放進來的話,憑借原先的布置,有成功的希望,至少能造成對方的重大殺傷。
不放進來的話,對方有強大的遠東艦隊,四處尋找機會騷擾,不排除將來會直接進攻大沽口,到時候是不是要後悔了。
想到這裏,丁雲桐下令允許法國軍艦進港!
並且密電馬尾港的丁日昌,以及第五師師長宋慶,在11月19日正午時分,按照既定作戰計劃,直接向法軍開火,不必再等待任何命令了。
剩下的,丁雲桐也隻能祈禱上蒼保佑了。
1880年11月19日上午,也就是最後通牒期限的前一天,中國外務部部長曾紀澤,召見了法國公使寶海。
寶海來到外務部,他幾乎百分之百的確定,中國人已經準備要妥協,剩下的隻是討論具體條款而已,他高昂著頭,心裏想著國內原先計劃的八千萬法郎的賠款,會不會太便宜中國了。
但是曾紀澤卻麵無表情的宣布:“鑒於法蘭西共和國,在越南問題上一再侵犯中國主權,且不思悔改。中國政府被迫采取果斷措施,從1880年11月19日10時許,正式宣布與法蘭西共和國處於交戰狀態,並於即日起,斷絕與法國一切外交關係,關閉法國駐中國使館,驅逐法國公使出境。”
寶海在這一瞬間,幾乎石化了,還沒等最後通牒到期,中國就搶先宣戰了,而且直接要把自己趕走了,這讓他有一種很羞辱的感覺。
鬱悶的回到使館,寶海氣還沒喘穩,有人來報告,外麵有中國政府人員來催促,說要法國人趕緊走,還聲稱關閉使館後,急著要重新裝修出租了。
寶海回頭看見桌子上有一份今天剛剛出版的《寰球時報》,頭版內容是一行行醒目的大黑字:麵對法國人的無恥行徑,我們一忍再忍,忍無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管天翻地覆,最後的勝利將屬於中國人民的。今天將成為曆史的見證,中國人民是說話算數的……
看著這一派義正詞嚴的調子,寶海突然想起了遠在馬尾港的孤拔艦隊,趕忙命令:快給法國駐福州領事館發急電,立刻通知孤拔小心,中國人提前宣戰了。
沒過多久,手下人報告:“使館的電報線已經被人剪斷了。”
寶海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我的上帝啊,這些中國人,太無恥啦!”
雖然劉永福等顧慮法軍會趁勢進攻,其實這邊法軍也在擔心。
孤拔使用側翼突擊的戰術,成功的對黑旗軍進行了包抄,奪取了懷德府,並差一點圍殲了對方,從這一點來說,戰役是成功的。
但是巨大的傷亡超出了法軍原先的估計,在懷德府和望村的戰鬥,一共有273名法軍戰死,祖阿夫兵和黃旗軍加起來也有85人戰死,另有數百人程度不等的受傷。傷亡總人數接近四分之一,這個比例之高,遠遠超出了法軍所能承受的範圍。
孤拔在給巴黎的報告中承認:“敵人的戰鬥力現在已經得到了確認,他們堅守陣地,直到在拚刺中被殺。他們修築的防禦工事堪稱典範,惟一缺乏的是優質的火炮,但不難預料,他們遲早也會有的。”
孤拔還在報告中寫道:“傷亡如此之大的勝利,實在不能令人愉快,甚至不能稱之為勝利。”
孤拔分析了自己的所得到情報,認為在山西城有數千的敵軍,不能排除對方會發動有威脅的反攻,並重新奪取懷德府,鑒於此,法軍的工作重點將暫時轉入防禦,以等待更多新的部隊的到來
於是,中國人擔心的連續進攻暫時還隻是擔心而已。他們也許沒想到,雖然黑旗軍沒能堅守懷德到11月份,但正是他們英勇的奮戰,使法軍在大部隊增援前,不敢輕易北犯,等於間接完成了任務。
孤拔的報告傳到了國內後,軍方的普遍意見是:鑒於目前局勢的嚴重性,應該讓孤拔專職指揮海軍,準備對中國沿海進行打擊。同時由陸軍將軍來專職負責地麵的戰鬥。並要求政府加大對戰爭的撥款。
1880年10月11日,孤拔結束了自己對地麵戰鬥的指揮,將帶領艦隊開始封鎖中國沿海,同時東京分艦隊和中國-日本海分艦隊,合並為法國遠東艦隊。
不久以後,率領本土部隊到達越南的陸軍中將米樂,成為了法國駐越南陸軍的最高指揮官。
10月23日,在經過茹費理努力做工作,法國議會終於再一次通過一項巨大的預算,將為法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追加23億法郎的撥款,“以確保戰爭的勝利”(法國報紙語)。
到了11月初,大批增援的部隊到達,總兵力達到驚人的兩萬餘人。考慮到法國需要遠涉萬裏重洋,付出巨大代價,為這些部隊提供後勤保障,這樣的軍隊規模已經幾乎是極限了。
米樂中將對部隊進行了重新編組,將法軍分編為五個旅:
第一旅和第二旅將作為進攻的主力部隊,分別下轄三個步兵團,四個炮兵中隊,一個工兵營,一個阿爾及利亞步兵營,一個越南土著步兵營,一個通信兵連,一個野戰醫院排,再加上一些憲兵和少數騎兵。每個旅的兵力都將超過5000人。兩個旅的旅長分別是波裏耶少將和尼格裏少將。
第三旅下轄兩個步兵團,兩個炮兵中隊,兩個土著步兵營等,兵力為3000人,由比碩上校指揮,負責東京區域防務。
第四旅和第五旅,各下轄兩個步兵團,三個炮兵中隊,一個土著步兵營等,兵力為3300人和3500人,分別由約翰尼奈利上校和米樂中將本人指揮,作為戰役的預備隊。
同時莫列波約指揮炮艦部隊―東京支隊,作為陸軍的火力支援。
到了11月中旬,米樂認為法軍已經基本做好了準備,便向國內請示,要求得到足夠的授權,可以一直殺到中國境內。
同一時間,帶著艦隊在海上遊蕩的孤拔也要求采取“最後的行動”。
11月17日上午,法國駐華公使寶海,正式對北京發出最後通牒:法軍將徹底清除越南國土上的外國武裝人員,要求中國將其軍隊全部撤出越南北方,否則法國將正式向中國宣戰,限中國三天之內答複。
同時寶海還得到了法國政府事先的授權:三天後,即11月20日,如果未獲得滿意答複,他以可不必請示國內直接宣戰。並在同一天關閉了法國駐中國公使館,離開北京。
就在同一天,一直強調“速戰速決”的孤拔得到了命令:“法國遠東艦隊將在三天後,即11月20日下午開始,有采取一切行動的自由了。”
孤拔立刻把艦隊分成兩路:
一路由利士比少將指揮,共有10艘軍艦,分別是:
阿米林號木殼巡洋艦(旗艦);
拉佩魯茲號木殼巡洋艦;
尼埃利號木殼巡洋艦;
杜沙佛號木殼巡洋艦;
凱聖號木殼巡洋艦;
偵察號木殼巡洋艦;
香伯蘭號木殼巡洋艦;
都威爾號一等巡洋艦;
黎峨號木殼巡洋艦;
魯汀號炮艦
目標是封鎖台灣,為下一步奪取基隆煤礦,甚至占領台灣做準備。
另一路則有孤拔親自率領,一共有13艘軍艦,分別是:
窩爾達號木殼巡洋艦(旗艦);
阿塔朗特號鐵甲艦;
拉加利桑尼亞號鐵甲艦;
勝利號鐵甲艦;
凱旋號鐵甲艦;
杜居士路因號鐵脅木殼巡洋艦;
費勒斯號木殼巡洋艦;
德斯丹號木殼巡洋艦;
雷諾堡號木殼巡洋艦;
梭尼號木殼巡洋艦;
野貓號炮艦;
益士弼號炮艦;
腹蛇號炮艦;
另外還帶了45號和46號杆雷艇。
目標是摧毀停泊在馬尾港的中國海軍。並於17日當天下午抵達了閩江口,並派人向海關請求,進港停泊休整。
請示的電報迅速發到了北京,此時丁雲桐正在翻閱丁日昌和劉銘傳的奏折,報告了沿海一帶以及台灣的備戰情況。
法國要宣戰隻是遲早的事,絲毫不必意外,戰事雖然複雜,但最關鍵的幾個地方,無非是馬尾、台灣和北圻,能否讓法國人的頭腦冷靜下來,就看這些地方了。
看到了馬尾的請示電報以及海軍的情報,丁雲桐楞在那裏了。
不對啊,孤拔的艦隊陣容,怎麽與前世的記憶不一樣啊?
怎麽來了這麽多鐵甲艦呢?
前世法國艦隊的確也是如此,在開戰前進港停泊,然後一舉把福建水師全殲。
這一世也是這個套路,既然法國人想進港,說明對方已經派間諜偵察過了,沒看出什麽名堂,也許法國人過去驕傲自大,他們不知道有個未來的穿越者,能夠洞悉曆史,預判到他們的伎倆。幸虧兩年前高薪聘請法國專家日意格,到天津當老師去了,要不港內還多個法國耳目。
但是現在卻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相對於前世,孤拔的艦隊裏雖然少了巴雅號裝甲巡洋艦(因為這艘艦1882年才服役),卻意外的多出了阿塔朗特號等三艘鐵甲艦。
丁雲桐不禁想起了蝴蝶效應這個詞,自己原先購買了三艘英國軍艦,這個變化是前世沒有的,相應的法國人竟然也做出了與前世不一樣的選擇,為了確保勝利,把強力戰艦全拉過來了。
怎麽辦?
對方的戰鬥力大幅度提升,原先的計劃還能成功嗎?
丁雲桐捏著下巴,心裏左右為難,最後還是下了決心:
放進來的話,憑借原先的布置,有成功的希望,至少能造成對方的重大殺傷。
不放進來的話,對方有強大的遠東艦隊,四處尋找機會騷擾,不排除將來會直接進攻大沽口,到時候是不是要後悔了。
想到這裏,丁雲桐下令允許法國軍艦進港!
並且密電馬尾港的丁日昌,以及第五師師長宋慶,在11月19日正午時分,按照既定作戰計劃,直接向法軍開火,不必再等待任何命令了。
剩下的,丁雲桐也隻能祈禱上蒼保佑了。
1880年11月19日上午,也就是最後通牒期限的前一天,中國外務部部長曾紀澤,召見了法國公使寶海。
寶海來到外務部,他幾乎百分之百的確定,中國人已經準備要妥協,剩下的隻是討論具體條款而已,他高昂著頭,心裏想著國內原先計劃的八千萬法郎的賠款,會不會太便宜中國了。
但是曾紀澤卻麵無表情的宣布:“鑒於法蘭西共和國,在越南問題上一再侵犯中國主權,且不思悔改。中國政府被迫采取果斷措施,從1880年11月19日10時許,正式宣布與法蘭西共和國處於交戰狀態,並於即日起,斷絕與法國一切外交關係,關閉法國駐中國使館,驅逐法國公使出境。”
寶海在這一瞬間,幾乎石化了,還沒等最後通牒到期,中國就搶先宣戰了,而且直接要把自己趕走了,這讓他有一種很羞辱的感覺。
鬱悶的回到使館,寶海氣還沒喘穩,有人來報告,外麵有中國政府人員來催促,說要法國人趕緊走,還聲稱關閉使館後,急著要重新裝修出租了。
寶海回頭看見桌子上有一份今天剛剛出版的《寰球時報》,頭版內容是一行行醒目的大黑字:麵對法國人的無恥行徑,我們一忍再忍,忍無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管天翻地覆,最後的勝利將屬於中國人民的。今天將成為曆史的見證,中國人民是說話算數的……
看著這一派義正詞嚴的調子,寶海突然想起了遠在馬尾港的孤拔艦隊,趕忙命令:快給法國駐福州領事館發急電,立刻通知孤拔小心,中國人提前宣戰了。
沒過多久,手下人報告:“使館的電報線已經被人剪斷了。”
寶海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我的上帝啊,這些中國人,太無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