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2-20
在法軍的眼裏,那些中國士兵,到處鬼鬼祟祟,鑽來鑽去,這裏打兩搶,那裏開一炮,一趕就跑,過會兒又回來了,也跟蟲子一樣煩人。
戰鬥一直進行到黃昏,法軍終於通過了這一片“連魔鬼都會感到惡心的區域”。
前麵就是巍峨的月眉山斷崖,拉客羅下令向山頂前進,爬了一會,就聽見“劈裏啪啦”的一聲亂響,然後從山頂射下了一排密集的子彈,前麵的一排法軍非死即傷,帶著石塊灰土,一路沿著陡坡滾了下來,讓後麵的人也一陣大亂。
法軍立刻展開對射,但拉客羅馬上明白這不是什麽好主意,在這麽陡峭險峻的山崖上,能站穩就已經很難得了,想要攻上去那是妄想。
拉客羅隻好帶兵撤了下來,看看天已經漸漸有點黑了,便命令在月眉山前就地宿營,同時派人向後方請求增援。
這一夜法軍過的非常難受,天氣很糟糕,雨一直不停的下,更煩人的是中國人的騷擾。幾個哨兵一不小心,就被草叢中伸出的帶鉤長竹竿給拖走了,然後就無聲無息的消失在黑暗中,憤怒而又恐懼的法軍衝著遠處一頓亂槍,卻也不敢追擊。所有人都被搞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根本無法休息。
第二天一直到下午,後方也毫無消息,拉客羅覺得極有可能連傳信的士兵,也在半路被中國人逮走了,想想覺得在這裏待下去不是辦法,就下令全部撤回基隆。
通過丘陵地帶時,又被中國人大肆騷擾,第23炮兵中隊路沃特爾上尉,更是一腳踩到一個捕獸夾上,腳踝差點被完全夾斷,可憐的家夥下半輩子隻能拄拐了。
這一幫疲憊的人馬一無所獲的回到了基隆,讓利士比更加惱火,因為在此之前,派去八鬥煤礦的人也剛回來,整個煤礦出口已經被中國人炸塌了,在一段時間內是報廢了。
到了這個時候,利士比才從最初的激情中冷靜下來,看來對台灣的征服不會是那麽輕鬆愜意的事情。
經過一番討論,利士比認為月眉山的地勢險峻,要突破月眉山難度不小,必須集中所有的力量。
兩天後,也就是1月5日,將近三千法軍,在約翰尼奈利上校的指揮下,開始向月眉山挺進,而利士比帶領數百人則留守基隆。
另一方麵,劉銘傳在接到求援報告後,深感法軍將會全力進攻月眉山,而基隆嶺一帶有楊洪彪團把守,不怕法軍偷襲滬尾。因此他留下林朝棟一個營,他自己率領近衛團主力,兩個步兵營加一個炮兵連,在1月4日趕到了月眉山增援。
劉銘傳察看此地的地形,他覺得月眉山地形險要,法軍很難突破,而月眉山右側的圓窗嶺山崖狹窄,不適合大部隊正麵進攻。但為了防止法軍偷襲,還是讓劉盛藻指揮一個近衛營駐守圓窗嶺。
同時,命令周、鄧等人帶領各自部隊堅守月眉山;
為了增強月眉山的防禦能力,他將所有的火炮部隊集合起來,由唐殿魁指揮,部署在月眉山山上,其中有8門克虜伯78mm輕型野戰炮,8門57mm格魯森快炮,以及一些山炮和舊式鐵炮,總共有二十多門炮,這樣就大大加強了月眉山的防禦火力。
而劉銘傳本人則帶一個近衛營駐紮於月眉山後,作為預備隊。
剛部署就緒,第二天法軍大部隊就來了。
中午時候法軍已經進入了月眉山地區,這一次法軍人數眾多,迅速將月眉山前的丘陵地帶全部肅清,一直推進到了月眉山腳下,並很快對山頂發起了衝擊。
周盛波此時正半倚半靠在工事上,拿著望遠鏡看著山下麵。法軍不做片刻停留,就發起進攻,讓他有些驚訝。
本來是命令等到信號才能開火,周盛波想等法軍前進至兩百米內時,再給法軍來一個排槍。但士兵們太緊張了,才到半山腰還有四五百米遠時,就有稀稀拉拉的槍聲響起,然後一片槍響聲,很多人都跟著開槍了。周盛波無奈的罵了一句:“傻不隆東,孬頭八唧的!”,隻好命令全體開火。
雖然距離還不夠理想,但這從上而下的彈雨,還是給了法軍很大的殺傷,但是法軍幾乎無視這些傷亡,呐喊著繼續往上衝,因為約翰尼奈利知道,在這陡峭的山坡上稍作停留,傷亡隻會更大。
衝在最前麵的,正是那一群無比勇猛的阿爾及利亞輕步兵。本來第四旅編製裏有一個越南土著步兵營,但由於要跨海登陸作戰,這些越南兵顯然是派不上用場的,就換成了阿爾及利亞輕步兵。
這些頭戴著小紅帽,衣著仿佛小醜般的非洲柏柏爾族人,既不是黑人,又不是阿拉伯人,可以說人類中曆史最古老的種族之一。他們完全是天生的戰士,信奉的格言是“軍隊就是我的祖國”,視榮譽甚於生命,很快就衝到了中國軍隊陣地的前沿。
周盛波原先在湘軍裏,素以悍勇而聞名,看見這種景象也是非常的震驚。他回頭一揮小旗,一下子,從山頂防線後麵,“轟轟轟”,一陣連綿的炮聲響起,將近三十門炮一齊開火。
幾乎就是在瞬間,正在上衝的法軍中央立刻被打成一片火海,正在衝鋒的部隊立刻形成了斷層,後續士兵逡巡不前,前麵已經靠近陣地的士兵又缺乏後援,無法堅持攻擊。一些阿爾及利亞步兵,已經跳進了中國人的壕溝,但很快就寡不敵眾,被亂刀剁成碎肉,人頭也被砍下來,像球一樣,咕嚕咕嚕的從山坡上滾了下來。
連續兩次衝鋒都被中國猛烈的炮火給轟了下來。
但很快法國人就吸取了教訓,也同樣開始火炮壓製,但由於糟糕的道路和天氣,法軍無法將大量重炮運到月眉山,除了165英寸山炮和機關炮,隻有幾門80毫米加農炮,無法徹底壓製山頂的中國火炮,戰鬥不得不陷入了僵持。
劉銘傳在自己的臨時指揮所裏,緊張的關注著前方的情報。曾一度擔心周盛波他們會頂不住,猶豫著要不要進行增援,直到最後形成僵持,才鬆了一口氣,手上的這點預備隊,是當最後的底牌用,自然打出的越晚越好。
黃昏時候,台北府黃誌忠也率領兩個巡防營過來增援了,此時,法軍的炮火也逐漸安靜了下來。劉銘傳對此並不意外,法軍一直遵循著“正規”戰法,白天打仗,晚上休息,隨著夜幕降臨,法軍的進攻也會漸漸停止。
半夜,劉銘傳在山頂上俯視著整個山區,夜色將整個山林染上了濃墨般的黑色,仿佛一幅寫意的山水畫。法軍已經退往遠處紮營,他默默的想著:若是能打退法軍的這次全力進攻,台灣就保住了一半。
正想著,遠處圓窗嶺前方,突然隱約有一群鳥兒撲騰撲騰的飛起,猶如被離巢的驚燕,嘩啦啦的飛向天空。劉銘傳看著這一幕,卻不禁眼皮子一跳:不好,法軍偷襲圓窗嶺!
已經來不及傳令了,他立刻命令大炮像圓窗嶺開炮,也不管會不會打著自己人,隻希望能警告對麵。
“轟轟”,幾聲炮響,震碎了寧靜的夜晚。片刻之後,果然圓窗嶺上立刻傳來了密集的槍聲。劉銘傳還擔心頂不住,立刻親自帶著近衛營前去增援。
劉銘傳的謹慎果斷,挽救了防線。就在入夜的時分,法軍指揮官約翰尼奈利采取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戰術,改變了法軍一向刻板的模式,由拉客羅指揮一個營600人,用樹枝草葉偽裝起來,等到半夜的時候,偷偷摸上了圓窗嶺,並成功的幹掉幾個哨兵,接近了山頂。
但劉銘傳的炮火,驚醒了圓窗嶺的守軍,及時行動起來,與衝上來的法軍發生了激戰。
守軍是劉盛藻指揮的近衛營,清一色的年輕人,戰鬥意誌頑強,與敵人進行了堅忍不拔的纏鬥。劉盛藻一馬當先,他連衣服扣子都沒係上,揮舞著刺刀戳倒了一個。對麵一個阿爾及利亞步兵,揮舞著槍砸了過來,劉盛藻用槍一擋,兩支槍都丟到一邊,劉盛藻一蹦,雙手掐著對方脖子摁倒在地,但這個勇悍的祖阿夫兵,低頭一口就將劉盛藻的兩個手指頭咬了下來!
劉盛藻劇痛難當,給了對方一個重拳,趁著對方一時迷糊,迅速舉起旁邊一塊大石頭,狠狠的朝著對方腦袋砸了下去,一下!兩下!三下!,也不知道連砸了幾下,硬是將這個敵人的腦袋一直敲爛到脖子才罷休,渾然不覺手上斷指處鮮血狂飆!
雙方在黑暗中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肉搏,到處都是金屬撞擊聲、肉體糾纏翻滾的聲音、慘叫聲,以及不同語言的嘶喊聲,在這漆黑的雨夜裏,雙方仿佛野獸一般,憑借著本能殊死拚搏。近衛營體現出了頑強的意誌,雖驚而不亂,與對方死死的僵持住。
但隨著激戰繼續,後續的法軍源源不斷的上來,近衛營人數居於劣勢,漸漸感到有些支持不住了。
在法軍的眼裏,那些中國士兵,到處鬼鬼祟祟,鑽來鑽去,這裏打兩搶,那裏開一炮,一趕就跑,過會兒又回來了,也跟蟲子一樣煩人。
戰鬥一直進行到黃昏,法軍終於通過了這一片“連魔鬼都會感到惡心的區域”。
前麵就是巍峨的月眉山斷崖,拉客羅下令向山頂前進,爬了一會,就聽見“劈裏啪啦”的一聲亂響,然後從山頂射下了一排密集的子彈,前麵的一排法軍非死即傷,帶著石塊灰土,一路沿著陡坡滾了下來,讓後麵的人也一陣大亂。
法軍立刻展開對射,但拉客羅馬上明白這不是什麽好主意,在這麽陡峭險峻的山崖上,能站穩就已經很難得了,想要攻上去那是妄想。
拉客羅隻好帶兵撤了下來,看看天已經漸漸有點黑了,便命令在月眉山前就地宿營,同時派人向後方請求增援。
這一夜法軍過的非常難受,天氣很糟糕,雨一直不停的下,更煩人的是中國人的騷擾。幾個哨兵一不小心,就被草叢中伸出的帶鉤長竹竿給拖走了,然後就無聲無息的消失在黑暗中,憤怒而又恐懼的法軍衝著遠處一頓亂槍,卻也不敢追擊。所有人都被搞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根本無法休息。
第二天一直到下午,後方也毫無消息,拉客羅覺得極有可能連傳信的士兵,也在半路被中國人逮走了,想想覺得在這裏待下去不是辦法,就下令全部撤回基隆。
通過丘陵地帶時,又被中國人大肆騷擾,第23炮兵中隊路沃特爾上尉,更是一腳踩到一個捕獸夾上,腳踝差點被完全夾斷,可憐的家夥下半輩子隻能拄拐了。
這一幫疲憊的人馬一無所獲的回到了基隆,讓利士比更加惱火,因為在此之前,派去八鬥煤礦的人也剛回來,整個煤礦出口已經被中國人炸塌了,在一段時間內是報廢了。
到了這個時候,利士比才從最初的激情中冷靜下來,看來對台灣的征服不會是那麽輕鬆愜意的事情。
經過一番討論,利士比認為月眉山的地勢險峻,要突破月眉山難度不小,必須集中所有的力量。
兩天後,也就是1月5日,將近三千法軍,在約翰尼奈利上校的指揮下,開始向月眉山挺進,而利士比帶領數百人則留守基隆。
另一方麵,劉銘傳在接到求援報告後,深感法軍將會全力進攻月眉山,而基隆嶺一帶有楊洪彪團把守,不怕法軍偷襲滬尾。因此他留下林朝棟一個營,他自己率領近衛團主力,兩個步兵營加一個炮兵連,在1月4日趕到了月眉山增援。
劉銘傳察看此地的地形,他覺得月眉山地形險要,法軍很難突破,而月眉山右側的圓窗嶺山崖狹窄,不適合大部隊正麵進攻。但為了防止法軍偷襲,還是讓劉盛藻指揮一個近衛營駐守圓窗嶺。
同時,命令周、鄧等人帶領各自部隊堅守月眉山;
為了增強月眉山的防禦能力,他將所有的火炮部隊集合起來,由唐殿魁指揮,部署在月眉山山上,其中有8門克虜伯78mm輕型野戰炮,8門57mm格魯森快炮,以及一些山炮和舊式鐵炮,總共有二十多門炮,這樣就大大加強了月眉山的防禦火力。
而劉銘傳本人則帶一個近衛營駐紮於月眉山後,作為預備隊。
剛部署就緒,第二天法軍大部隊就來了。
中午時候法軍已經進入了月眉山地區,這一次法軍人數眾多,迅速將月眉山前的丘陵地帶全部肅清,一直推進到了月眉山腳下,並很快對山頂發起了衝擊。
周盛波此時正半倚半靠在工事上,拿著望遠鏡看著山下麵。法軍不做片刻停留,就發起進攻,讓他有些驚訝。
本來是命令等到信號才能開火,周盛波想等法軍前進至兩百米內時,再給法軍來一個排槍。但士兵們太緊張了,才到半山腰還有四五百米遠時,就有稀稀拉拉的槍聲響起,然後一片槍響聲,很多人都跟著開槍了。周盛波無奈的罵了一句:“傻不隆東,孬頭八唧的!”,隻好命令全體開火。
雖然距離還不夠理想,但這從上而下的彈雨,還是給了法軍很大的殺傷,但是法軍幾乎無視這些傷亡,呐喊著繼續往上衝,因為約翰尼奈利知道,在這陡峭的山坡上稍作停留,傷亡隻會更大。
衝在最前麵的,正是那一群無比勇猛的阿爾及利亞輕步兵。本來第四旅編製裏有一個越南土著步兵營,但由於要跨海登陸作戰,這些越南兵顯然是派不上用場的,就換成了阿爾及利亞輕步兵。
這些頭戴著小紅帽,衣著仿佛小醜般的非洲柏柏爾族人,既不是黑人,又不是阿拉伯人,可以說人類中曆史最古老的種族之一。他們完全是天生的戰士,信奉的格言是“軍隊就是我的祖國”,視榮譽甚於生命,很快就衝到了中國軍隊陣地的前沿。
周盛波原先在湘軍裏,素以悍勇而聞名,看見這種景象也是非常的震驚。他回頭一揮小旗,一下子,從山頂防線後麵,“轟轟轟”,一陣連綿的炮聲響起,將近三十門炮一齊開火。
幾乎就是在瞬間,正在上衝的法軍中央立刻被打成一片火海,正在衝鋒的部隊立刻形成了斷層,後續士兵逡巡不前,前麵已經靠近陣地的士兵又缺乏後援,無法堅持攻擊。一些阿爾及利亞步兵,已經跳進了中國人的壕溝,但很快就寡不敵眾,被亂刀剁成碎肉,人頭也被砍下來,像球一樣,咕嚕咕嚕的從山坡上滾了下來。
連續兩次衝鋒都被中國猛烈的炮火給轟了下來。
但很快法國人就吸取了教訓,也同樣開始火炮壓製,但由於糟糕的道路和天氣,法軍無法將大量重炮運到月眉山,除了165英寸山炮和機關炮,隻有幾門80毫米加農炮,無法徹底壓製山頂的中國火炮,戰鬥不得不陷入了僵持。
劉銘傳在自己的臨時指揮所裏,緊張的關注著前方的情報。曾一度擔心周盛波他們會頂不住,猶豫著要不要進行增援,直到最後形成僵持,才鬆了一口氣,手上的這點預備隊,是當最後的底牌用,自然打出的越晚越好。
黃昏時候,台北府黃誌忠也率領兩個巡防營過來增援了,此時,法軍的炮火也逐漸安靜了下來。劉銘傳對此並不意外,法軍一直遵循著“正規”戰法,白天打仗,晚上休息,隨著夜幕降臨,法軍的進攻也會漸漸停止。
半夜,劉銘傳在山頂上俯視著整個山區,夜色將整個山林染上了濃墨般的黑色,仿佛一幅寫意的山水畫。法軍已經退往遠處紮營,他默默的想著:若是能打退法軍的這次全力進攻,台灣就保住了一半。
正想著,遠處圓窗嶺前方,突然隱約有一群鳥兒撲騰撲騰的飛起,猶如被離巢的驚燕,嘩啦啦的飛向天空。劉銘傳看著這一幕,卻不禁眼皮子一跳:不好,法軍偷襲圓窗嶺!
已經來不及傳令了,他立刻命令大炮像圓窗嶺開炮,也不管會不會打著自己人,隻希望能警告對麵。
“轟轟”,幾聲炮響,震碎了寧靜的夜晚。片刻之後,果然圓窗嶺上立刻傳來了密集的槍聲。劉銘傳還擔心頂不住,立刻親自帶著近衛營前去增援。
劉銘傳的謹慎果斷,挽救了防線。就在入夜的時分,法軍指揮官約翰尼奈利采取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戰術,改變了法軍一向刻板的模式,由拉客羅指揮一個營600人,用樹枝草葉偽裝起來,等到半夜的時候,偷偷摸上了圓窗嶺,並成功的幹掉幾個哨兵,接近了山頂。
但劉銘傳的炮火,驚醒了圓窗嶺的守軍,及時行動起來,與衝上來的法軍發生了激戰。
守軍是劉盛藻指揮的近衛營,清一色的年輕人,戰鬥意誌頑強,與敵人進行了堅忍不拔的纏鬥。劉盛藻一馬當先,他連衣服扣子都沒係上,揮舞著刺刀戳倒了一個。對麵一個阿爾及利亞步兵,揮舞著槍砸了過來,劉盛藻用槍一擋,兩支槍都丟到一邊,劉盛藻一蹦,雙手掐著對方脖子摁倒在地,但這個勇悍的祖阿夫兵,低頭一口就將劉盛藻的兩個手指頭咬了下來!
劉盛藻劇痛難當,給了對方一個重拳,趁著對方一時迷糊,迅速舉起旁邊一塊大石頭,狠狠的朝著對方腦袋砸了下去,一下!兩下!三下!,也不知道連砸了幾下,硬是將這個敵人的腦袋一直敲爛到脖子才罷休,渾然不覺手上斷指處鮮血狂飆!
雙方在黑暗中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肉搏,到處都是金屬撞擊聲、肉體糾纏翻滾的聲音、慘叫聲,以及不同語言的嘶喊聲,在這漆黑的雨夜裏,雙方仿佛野獸一般,憑借著本能殊死拚搏。近衛營體現出了頑強的意誌,雖驚而不亂,與對方死死的僵持住。
但隨著激戰繼續,後續的法軍源源不斷的上來,近衛營人數居於劣勢,漸漸感到有些支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