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2-29
出乎中國軍隊的意外,法軍趁著黑夜發起了突襲。
不但如此,法軍還使用了一種新的掃雷方法,三個士兵一組,七八組一排,每一組都端著一根長長的簡易爆破筒,衝上來往雷區一扔,轟隆隆連響過後,一片雷區就被清除了。三四個方向一起推進,速度又快又簡單,轉瞬之間,就已經向山頂前進了一百多米。
匆匆趕來的蘇元春想不到敵軍還有這樣的戰術,命令部下開火全力阻擊,但法軍硬是頂著火力,層層的掃雷前進,片刻之後,法軍已經推進到距山頂四百米處,山頂的守軍已經人影可見,可就在這時,爆破筒用完了,可地雷還沒掃完!
指揮官拉蓋兒這個鬱悶啊,眼看就要衝到陣地前了,爆破筒卻沒有了。但拉蓋兒知道為了避免碎片誤傷,工事附近不會埋設地雷,所以現在應該已經到了雷區的邊緣了。他一揮手中的軍官佩劍,呐喊道:"就是現在,法蘭西的勇士們,榮譽萬歲!",然後便首先向山頂高速衝去,後麵的士兵也呐喊著,一起衝了上去。
蘇元春站在工事裏看著下麵,在黑色的夜裏,法軍如同一大片黑色的甲蟲湧了上來,他立刻大叫:"快,快開炮!"
拉蓋兒衝在最前頭,一個跳躍,覺得腳背上一絆,好像勾到了什麽,他腦子裏一閃念,知道勾到雷了,沒有絲毫的停留,幾乎本能一般向前飛躍,隻感到後麵火光一閃,"轟"的一聲,緊隨其後的士兵立刻傳來一聲慘叫。在爆炸煙霧光影的閃爍中,拉蓋兒一條大長腿向前高跨著,仿佛一隻矯健的羚羊,充滿了那瞬間的動感,還沒等他慶幸一下下,腳下微微一陷,此時正是餘力已盡,新力未生,他剛想往前飛撲,又是"轟隆"一聲,他隻覺得自己整個人一輕,往上騰空而起,心裏隻有一個想法:壞了!
幾乎在拉蓋兒被炸飛的同時,從中國陣地呼嘯著飛來一排小口徑炮彈,正是那兩個炮連24門格魯森炮終於開始發威了,連續的轟擊立刻給山坡織上了一層火力網,正好迎頭痛擊剛衝出雷區的法軍,地雷和炮彈不停爆炸的閃光,照得山坡上亮如白晝。
山下竹林裏的法軍隱蔽指揮所,尼格裏透過望遠鏡,看到自己的部下受到火炮和地雷的雙重打擊,心裏充滿了對弗雷的憤恨,如果不是由於他的壓力,自己完全可以準備的更充分一些,爆破筒製造的更多一些。
但是不管怎麽樣,已經殺到對方陣地前,再退下來實在傷士氣,他立刻命令少校科羅納率領一個團,向山上增援,務必要一舉突破敵軍防線。
這邊蘇元春還沒喘過一口氣,從山下傳來一陣"嗚嗚"的呼嘯聲,直直的飛了過來,蘇元春憑經驗就知道是炮彈在急速靠近,他大喊一聲"臥倒!",同時往旁邊一撲,隻聽見耳邊巨響,他隻感到耳膜裏嗡嗡直叫,突然一下世界好像變的非常安靜,恍惚之間似乎失去了知覺,一陣子迷糊。也許過了很久,也許隻是一瞬間,蘇元春又一陣回過神來,慢慢重新意識到自己在戰場上,他掙紮想要坐起來,隻覺得渾身酸痛,腦袋發暈,使勁扒拉著旁邊的碎石瓦礫,直直了腰,發現眼前塵土飛揚,一片灰蒙蒙的,低頭看看自己身體,還好胳膊腿兒都還齊全,一抹腦門手上全是血,這會兒才想起來剛才敵人炮彈飛來。
他環顧四周,剛才陪同在身邊的隨員全部都已經亂七八糟的,躺在碎石瓦礫當中,這時才明白,一發法軍的重炮正好砸在他所在的位置,他奇跡般的活下來了,其他人卻沒那麽好運了。
蘇元春跌跌撞撞的從半坍塌的工事中鑽了出來,這時候正好有一名軍官向他跑來,似乎在向他稟報什麽,可是蘇元春隻看見對方的嘴唇在動,卻什麽也聽不見,他有點傻了:我不會被炸聾了吧?剛想到這,感覺到耳朵裏有根筋拗了一下,聲音卻出現了,立刻一陣嘈雜混亂的聲音傳了進來,槍炮聲、呐喊聲,聲聲入耳。他心裏一鬆:還好沒聾。
此時才聽見軍官的叫喊聲:"將軍,將軍,你聽見我說話了嗎?敵人又衝上來了!聽見了嗎?"
蘇元春一揮手:"老子聽見啦!嚷啥,老子又不是聾子。快,傳我命令,讓坑道裏的人全出來,再晚就來不及了!"
此時,山坡的正麵,超過兩千的法軍,猶如密密麻麻的螞蟻群,在彌漫的煙霧中,潮水般的湧進了工事,與中國守軍殊死搏鬥。蘇元春揮舞著手裏的短刀,立刻指揮著部隊迎戰。
蘇元春一直對自己曾被降職耿耿於懷,老想著立大功給自己正名,北寧之戰,他雖然戰鬥英勇,但也並不出彩,這次駐守大青山炮台,那是非得拚了老命不可了。
他指揮著自己的警衛部隊一直向前衝,使部隊士氣大振,穩定了本已開始動搖的防線,這時從坑道裏衝出的三個營也加入了戰鬥,場麵陷入了僵持。
混戰中,蘇元春叫喊著讓一個軍官去鎮南關大營求援,那個軍官答應一聲,還沒轉身,"嘩
"的一陣亂槍打來,軍官和周圍一群人立刻全部應聲倒下。蘇元春轉睛瞪視,隻見從側麵一下子衝過來一群法軍,一邊跑著,一邊正在往步槍裏裝彈,離他隻有十來米遠了!
蘇元春一看一大股法軍不知道怎麽衝了過來,身邊警衛死傷無數,後援一時趕不過來,他臨危不亂,手中短刀一扔,就矮身去抓地上的長兵器。
鑒於法軍的近戰勇猛,中國軍隊將有些本已經廢棄的冷兵器,重新選擇後再裝備部隊,當然各個部隊喜好不同,選擇也不同。比如王德榜的部下就組織了一個紅纓長槍隊,而蘇元春自小就武藝精熟,善使一口樸刀,他的部隊裏自然也裝備了大量的樸刀。
所謂樸刀,有長短之分,短的就一米多,可係於褲腰,又稱著褲刀。而長的卻能有幾米長,長度類似大刀,但刀刃很長,重量較輕,比大刀靈活。所謂"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定手",因為單刀有一隻手空著,要看這隻空手的配合。雙刀要看腳步移動,是否靈活迅速。而樸刀則要看刀背刀刃是否轉換如意,自然流暢。
蘇元春部隊裏的樸刀都是將近三米長的長刀,他本人更是自小習練精熟。一口樸刀施展開來,真是刀如猛虎,人如旋風,砍、刺、劈、削,背刃分明。
說時遲那時快,蘇元春揮起手中長樸刀,舞動如風,一個虎躍,就向法軍撲去。這時法軍的"格拉斯"步槍的弱點展露無遺,那就是沒有彈倉,裝子彈很慢,由於它本身就是從"夏斯波"1866式步槍改進而來,自然也繼承了換子彈慢的毛病,於是法軍隻能挺起槍刺進行格鬥。
但是這次他們碰上了一個錯誤的對手,蘇元春人刀合一,左一個"橫掃千軍",右一個"力劈華山",轉瞬功夫,就砍翻了三個法國兵,包括兩個阿爾及利亞步兵。以一敵眾,還能如此戰績,顯然是顛覆了這些法軍士兵的認知,一群人紛紛衝上來,想圍攻這個"奇怪的中國軍官"。但蘇元春是步履輕健,遊走不斷,專門去劈砍那些想低頭裝子彈的敵人,一時間七八個法國兵竟奈何他不得!
出乎中國軍隊的意外,法軍趁著黑夜發起了突襲。
不但如此,法軍還使用了一種新的掃雷方法,三個士兵一組,七八組一排,每一組都端著一根長長的簡易爆破筒,衝上來往雷區一扔,轟隆隆連響過後,一片雷區就被清除了。三四個方向一起推進,速度又快又簡單,轉瞬之間,就已經向山頂前進了一百多米。
匆匆趕來的蘇元春想不到敵軍還有這樣的戰術,命令部下開火全力阻擊,但法軍硬是頂著火力,層層的掃雷前進,片刻之後,法軍已經推進到距山頂四百米處,山頂的守軍已經人影可見,可就在這時,爆破筒用完了,可地雷還沒掃完!
指揮官拉蓋兒這個鬱悶啊,眼看就要衝到陣地前了,爆破筒卻沒有了。但拉蓋兒知道為了避免碎片誤傷,工事附近不會埋設地雷,所以現在應該已經到了雷區的邊緣了。他一揮手中的軍官佩劍,呐喊道:"就是現在,法蘭西的勇士們,榮譽萬歲!",然後便首先向山頂高速衝去,後麵的士兵也呐喊著,一起衝了上去。
蘇元春站在工事裏看著下麵,在黑色的夜裏,法軍如同一大片黑色的甲蟲湧了上來,他立刻大叫:"快,快開炮!"
拉蓋兒衝在最前頭,一個跳躍,覺得腳背上一絆,好像勾到了什麽,他腦子裏一閃念,知道勾到雷了,沒有絲毫的停留,幾乎本能一般向前飛躍,隻感到後麵火光一閃,"轟"的一聲,緊隨其後的士兵立刻傳來一聲慘叫。在爆炸煙霧光影的閃爍中,拉蓋兒一條大長腿向前高跨著,仿佛一隻矯健的羚羊,充滿了那瞬間的動感,還沒等他慶幸一下下,腳下微微一陷,此時正是餘力已盡,新力未生,他剛想往前飛撲,又是"轟隆"一聲,他隻覺得自己整個人一輕,往上騰空而起,心裏隻有一個想法:壞了!
幾乎在拉蓋兒被炸飛的同時,從中國陣地呼嘯著飛來一排小口徑炮彈,正是那兩個炮連24門格魯森炮終於開始發威了,連續的轟擊立刻給山坡織上了一層火力網,正好迎頭痛擊剛衝出雷區的法軍,地雷和炮彈不停爆炸的閃光,照得山坡上亮如白晝。
山下竹林裏的法軍隱蔽指揮所,尼格裏透過望遠鏡,看到自己的部下受到火炮和地雷的雙重打擊,心裏充滿了對弗雷的憤恨,如果不是由於他的壓力,自己完全可以準備的更充分一些,爆破筒製造的更多一些。
但是不管怎麽樣,已經殺到對方陣地前,再退下來實在傷士氣,他立刻命令少校科羅納率領一個團,向山上增援,務必要一舉突破敵軍防線。
這邊蘇元春還沒喘過一口氣,從山下傳來一陣"嗚嗚"的呼嘯聲,直直的飛了過來,蘇元春憑經驗就知道是炮彈在急速靠近,他大喊一聲"臥倒!",同時往旁邊一撲,隻聽見耳邊巨響,他隻感到耳膜裏嗡嗡直叫,突然一下世界好像變的非常安靜,恍惚之間似乎失去了知覺,一陣子迷糊。也許過了很久,也許隻是一瞬間,蘇元春又一陣回過神來,慢慢重新意識到自己在戰場上,他掙紮想要坐起來,隻覺得渾身酸痛,腦袋發暈,使勁扒拉著旁邊的碎石瓦礫,直直了腰,發現眼前塵土飛揚,一片灰蒙蒙的,低頭看看自己身體,還好胳膊腿兒都還齊全,一抹腦門手上全是血,這會兒才想起來剛才敵人炮彈飛來。
他環顧四周,剛才陪同在身邊的隨員全部都已經亂七八糟的,躺在碎石瓦礫當中,這時才明白,一發法軍的重炮正好砸在他所在的位置,他奇跡般的活下來了,其他人卻沒那麽好運了。
蘇元春跌跌撞撞的從半坍塌的工事中鑽了出來,這時候正好有一名軍官向他跑來,似乎在向他稟報什麽,可是蘇元春隻看見對方的嘴唇在動,卻什麽也聽不見,他有點傻了:我不會被炸聾了吧?剛想到這,感覺到耳朵裏有根筋拗了一下,聲音卻出現了,立刻一陣嘈雜混亂的聲音傳了進來,槍炮聲、呐喊聲,聲聲入耳。他心裏一鬆:還好沒聾。
此時才聽見軍官的叫喊聲:"將軍,將軍,你聽見我說話了嗎?敵人又衝上來了!聽見了嗎?"
蘇元春一揮手:"老子聽見啦!嚷啥,老子又不是聾子。快,傳我命令,讓坑道裏的人全出來,再晚就來不及了!"
此時,山坡的正麵,超過兩千的法軍,猶如密密麻麻的螞蟻群,在彌漫的煙霧中,潮水般的湧進了工事,與中國守軍殊死搏鬥。蘇元春揮舞著手裏的短刀,立刻指揮著部隊迎戰。
蘇元春一直對自己曾被降職耿耿於懷,老想著立大功給自己正名,北寧之戰,他雖然戰鬥英勇,但也並不出彩,這次駐守大青山炮台,那是非得拚了老命不可了。
他指揮著自己的警衛部隊一直向前衝,使部隊士氣大振,穩定了本已開始動搖的防線,這時從坑道裏衝出的三個營也加入了戰鬥,場麵陷入了僵持。
混戰中,蘇元春叫喊著讓一個軍官去鎮南關大營求援,那個軍官答應一聲,還沒轉身,"嘩
"的一陣亂槍打來,軍官和周圍一群人立刻全部應聲倒下。蘇元春轉睛瞪視,隻見從側麵一下子衝過來一群法軍,一邊跑著,一邊正在往步槍裏裝彈,離他隻有十來米遠了!
蘇元春一看一大股法軍不知道怎麽衝了過來,身邊警衛死傷無數,後援一時趕不過來,他臨危不亂,手中短刀一扔,就矮身去抓地上的長兵器。
鑒於法軍的近戰勇猛,中國軍隊將有些本已經廢棄的冷兵器,重新選擇後再裝備部隊,當然各個部隊喜好不同,選擇也不同。比如王德榜的部下就組織了一個紅纓長槍隊,而蘇元春自小就武藝精熟,善使一口樸刀,他的部隊裏自然也裝備了大量的樸刀。
所謂樸刀,有長短之分,短的就一米多,可係於褲腰,又稱著褲刀。而長的卻能有幾米長,長度類似大刀,但刀刃很長,重量較輕,比大刀靈活。所謂"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定手",因為單刀有一隻手空著,要看這隻空手的配合。雙刀要看腳步移動,是否靈活迅速。而樸刀則要看刀背刀刃是否轉換如意,自然流暢。
蘇元春部隊裏的樸刀都是將近三米長的長刀,他本人更是自小習練精熟。一口樸刀施展開來,真是刀如猛虎,人如旋風,砍、刺、劈、削,背刃分明。
說時遲那時快,蘇元春揮起手中長樸刀,舞動如風,一個虎躍,就向法軍撲去。這時法軍的"格拉斯"步槍的弱點展露無遺,那就是沒有彈倉,裝子彈很慢,由於它本身就是從"夏斯波"1866式步槍改進而來,自然也繼承了換子彈慢的毛病,於是法軍隻能挺起槍刺進行格鬥。
但是這次他們碰上了一個錯誤的對手,蘇元春人刀合一,左一個"橫掃千軍",右一個"力劈華山",轉瞬功夫,就砍翻了三個法國兵,包括兩個阿爾及利亞步兵。以一敵眾,還能如此戰績,顯然是顛覆了這些法軍士兵的認知,一群人紛紛衝上來,想圍攻這個"奇怪的中國軍官"。但蘇元春是步履輕健,遊走不斷,專門去劈砍那些想低頭裝子彈的敵人,一時間七八個法國兵竟奈何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