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1-02
北京,紫禁城裏,丁雲桐狠狠把一份奏折甩到了地上。旁邊站立的首領太監範長祿,動也不敢動,大氣不敢喘一口。
他覺得皇帝年齡一天大於一天,也越來越凶狠。昨天在寢宮裏,皇帝讓一個叫鈺瑩的宮女,把衣服脫光,分開兩腿讓他看。結果這個鈺瑩,愣是不脫光在那磕頭。皇帝也不生氣,立刻下令把這個宮女抽二十鞭,關到冷宮裏,一天吃一個窩窩頭,什麽時候聽話再出來。現在也不知道是什麽人讓皇帝這麽生氣。
事實上,這份奏折是一份密報,說是有一些知識分子,在南京西伺胡同,成立了一個"憲政研究會",主張在中國宣傳憲政,居然還製定了一份憲法草稿。
其中帶頭的一個人就是嚴複。
丁雲桐搖頭:這個嚴複,前世是海軍出身,卻成了政治思想家,沒想到這輩子還是這樣。不知道是基因的特性使然,還是曆史的慣性使然。上輩子還隻是寫<天演論>,這輩子看政治寬鬆許多,幹脆喊憲政了。有凳子救爬桌子,有桌子幹脆就想上房了。
但不管怎樣,憲政是對集權的挑戰,大家都按憲法,皇帝往哪裏擺。人人守法,而皇帝要隨心所欲才行。
自己好不容易穿越,皇帝剛當出一點味道來,就有人想搞什麽憲政。打完這場仗,咱們再來理論。
"嘩",章高平將胸中的悶氣一口吐出,他長吸一口,清新的夜風迎麵而來,頭頂繁星點點,無比的清爽。旁邊站著那幾個打前站的哨兵,報告一切正常,章高平點點頭。
隨後,士兵們陸續從洞裏出來,逐漸四麵散開。
根據越南人的描述,這裏應是大青山的北側,而法軍基本是在山的西側。截至目前,行動都是成功的,隻要悄悄的上去,就能從背後突然襲擊法軍。
章高平抑製住激動的心情,將部隊集結起來,此時已是三更時分,楊玉科的部隊也開始陸續到達。
章高平知道該動手了,黑暗中一聲聲蛙鳴,這是預定的暗號,部隊開始悄悄的往山頂摸去。
山頂正是一片祥和之氣,對法軍來說,這裏不能算高枕無憂,也可以當作後方了。
整個駐地裏軍用帳篷密密麻麻,但分隔明晰。有士兵的的住宿區,軍官的住宿區;有野戰醫院區;有雜物區;有娛樂區,不值班的士兵可以在這裏喝酒抽煙打撲克,可以瀏覽從巴黎寄來的美女畫報;有通訊處,可以收發郵件包裹;尤其有專門的宗教區,住著一些神職人員。法軍絕大多數都是天主教徒,天主教的做彌撒和基督新教的做禮拜,形式上有些區別,更加的莊重、嚴肅、隆重。尤其是告解時(就是陳述自己犯下的罪),基督教徒可以自己向上帝懺悔,天主教徒必須麵對神甫。
但此時,整個營地卻是一片寂靜,三更時分相當於淩晨一點了,幾乎所有人都進入了夢鄉,除了偶爾有起夜的士兵發出咳嗽聲,營地裏隻有幽幽的蟲鳴了。
此時,在法軍營地的北側,一大片的黑影正在貓著腰,躡著足,悄無聲息的籠罩了過來。
一名法軍哨兵正靠在樹上打盹,深夜的寒氣滲透骨髓,他不禁微微的顫抖,整個身子縮進了大衣裏麵。也許此時他正在溫柔的夢鄉裏,與遠方那位朝思暮想的女郎纏綿悱惻,卿卿我我。
正在歡欣鼓舞、漸入佳境,突然臉上一冰,他從夢中驚醒,一雙冰涼有力的手正死死捂住了他的嘴,沒等他反應過來,咽喉部一陣冰涼刺骨,馬上一陣天旋地轉,歪倒在地上,全身的力氣都迅速從喉嚨處傾瀉而出,想喊也喊不出來,隻看見兩張緊張扭曲的臉正俯視著他。是中國人,這是他最後的意識。
兩個近衛軍的尖兵回頭一望,這已經第四個被暗殺的哨兵了。章高平從黑暗中走了出來,他望望前麵不到兩百米處的法軍營地,稍微定定神,回頭拉過一個軍官,附耳輕聲說道:"告訴後邊,偷襲成功,速來增援,快去!"
隨後,伸出了一個拳頭,高舉半空中,黑暗中無數雙賊亮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這個拳頭。
隻見拳頭緩緩向前平伸,直直的對著法軍營地方向,然後,突然五指囂張,左右一擺。
這個手勢意思是說,隊形散開,四麵進攻。
無數個黑影立刻從黑暗鑽了出來,越過章高平,猶如無聲的黑色浪潮,往營地包抄湧去。所有人都是端著刺刀,刀尖在月亮下閃閃發亮。
很快,黑色的潮水就緩緩的湧入了營地,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迅速。
開始時仍然是一片安靜,偶爾有一些帳篷中會發出悶哼,沉重的喘息聲,刺刀插入人體的"撲哧"聲。
漸漸的,發出的雜音越來越多,接著一個帳篷中突然發出了一聲尖叫"啊",但是尖叫聲剛喊出一半就戛然而止,仿佛一隻打鳴的公雞,突然間被砍斷了雞脖子。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帳篷發出了打鬥聲,叫聲,直到一聲槍響"砰"!隨即響聲大作,偷襲部隊不再遮遮掩掩,立刻大動幹戈猛捅猛刺,到處響起了槍聲。
法軍的營地,也立刻波浪般的騷動起來,來不及穿衣服的士兵,到處奔跑叫醒戰友,軍號聲大作。有些人跑出帳篷,似醒非醒,迷迷糊糊的四麵張望,一些人提著褲子出來,蹦跳著,怎麽也找不到另一條褲腿。場麵極為混亂。
驚慌的衛兵跑進了指揮部,而尼格裏也已經驚醒了,他衝出帳篷,望向槍聲響起的地方,那裏還隔著數百米遠,卻能清晰的聽見一片尖叫聲,到處都在喊"聖母瑪利亞!"
尼格裏知道那一片區域駐紮有一個整團,如此的哭爹喊娘,說明部隊已經完全崩潰了。作為一個將軍,他展現出了臨危不亂的素質,大腦急速的思考著:"雖然不知道中國人是怎麽上來,但這樣的聲勢,可以確定是人數很多。但大青山位置重要,絕不能放棄,必須組織抵抗。前麵那個團已經徹底亂了,不用去救了,犧牲那些人來拖延時間,馬上組織一道防線。"
尼格裏馬上派身邊的人四處通知,所有人都不要前去迎戰,而是集結到自己周圍,同時派人下山求援。
這邊章高平眼看敵人已經潰散,命令留下一個營,其餘千餘人隨自己向前猛衝,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
他率部向前猛衝,此時法軍也開始了零星的抵抗,雖然趕來的士兵們個個都衣著不整,有的手端步槍,卻沒帶子彈包但抵抗卻越來越激烈。到了法軍作戰指揮區一帶時,終於陷入了混戰,雙方僵持不下,尼格裏把所有的人都拉了上去,包括身邊的參謀人員都拿起武器參加戰鬥,他本人也手持軍官佩劍喊叫著指揮戰鬥。
雙方人數相當,雖然法軍準備倉促,但知道情況危殆,紛紛奮勇拚殺,近衛軍也是針尖對麥芒,毫不退縮,其戰鬥力讓尼格裏大為驚訝。以他的經驗,中國軍隊在人數上必須兩三倍於法軍,雙方才能抗衡,但這支部隊戰鬥力卻完全不弱於法軍,而且武器明顯精良的多。激戰不到半個小時,雙方就已經倒下了無數人,戰鬥進入了白熱化,許多士兵都是摟抱著在地上翻滾打鬥,同歸於盡。
尼格裏無比的鬱悶,他的部隊現在幾乎沒有多少重武器,尤其是缺乏哈乞開司機關炮,這本來是對付中國人最好的利器。
章高平心情也好不到哪去:都這麽久了,後援怎麽還不上來?楊玉科一向以勇猛敢衝聞名,怎麽著,浪得虛名?
正當他心裏犯嘀咕,法軍背後突然槍聲大作,呐喊如潮,一陣排槍過來,彈如雨下,法軍頓時倒下一大片,立刻全線大亂,章高平大喜:怪不得,原來包抄敵後,好樣的!
他立刻登高一呼:"弟兄們,援軍來啦,我們贏定啦,揍他狗日的啊!"部隊聞之氣勢大振,更加如下山猛虎,出海蛟龍。
法軍前後受攻,軍心動搖,許多人放棄了抵抗,開始找空隙逃跑。眼看部隊失控,尼格裏知道大勢已去,現在已經無法撤退了,撤退是一種有紀律、有順序的逃跑,現在隻能潰散了,個人顧個人,能不能逃出去就看平時禱告做的夠不夠了。
法軍的編製徹底被打亂了,也所謂是哪個連,哪個營了,這裏一堆,那裏一群,就像被惡狼追散的羊群,在山坡上雜亂無章四散奔逃,中國軍隊端著步槍,到處圍攏追趕,喊殺聲震天動地。
近衛軍士兵更是一邊追擊,一邊大喊:"狄剖易昂姆!狄剖易昂姆!狄剖易昂姆!"
這是法語"放下武器"的近似發音,近衛軍官兵剛被教會這句,現在算派上用場了。練軍士兵不知不覺也跟著學,嘴裏亂叫,手上的刺刀卻隻管亂捅。
滿山坡都是"狄剖易昂姆!"的呐喊,一時間蔚為壯觀。
北京,紫禁城裏,丁雲桐狠狠把一份奏折甩到了地上。旁邊站立的首領太監範長祿,動也不敢動,大氣不敢喘一口。
他覺得皇帝年齡一天大於一天,也越來越凶狠。昨天在寢宮裏,皇帝讓一個叫鈺瑩的宮女,把衣服脫光,分開兩腿讓他看。結果這個鈺瑩,愣是不脫光在那磕頭。皇帝也不生氣,立刻下令把這個宮女抽二十鞭,關到冷宮裏,一天吃一個窩窩頭,什麽時候聽話再出來。現在也不知道是什麽人讓皇帝這麽生氣。
事實上,這份奏折是一份密報,說是有一些知識分子,在南京西伺胡同,成立了一個"憲政研究會",主張在中國宣傳憲政,居然還製定了一份憲法草稿。
其中帶頭的一個人就是嚴複。
丁雲桐搖頭:這個嚴複,前世是海軍出身,卻成了政治思想家,沒想到這輩子還是這樣。不知道是基因的特性使然,還是曆史的慣性使然。上輩子還隻是寫<天演論>,這輩子看政治寬鬆許多,幹脆喊憲政了。有凳子救爬桌子,有桌子幹脆就想上房了。
但不管怎樣,憲政是對集權的挑戰,大家都按憲法,皇帝往哪裏擺。人人守法,而皇帝要隨心所欲才行。
自己好不容易穿越,皇帝剛當出一點味道來,就有人想搞什麽憲政。打完這場仗,咱們再來理論。
"嘩",章高平將胸中的悶氣一口吐出,他長吸一口,清新的夜風迎麵而來,頭頂繁星點點,無比的清爽。旁邊站著那幾個打前站的哨兵,報告一切正常,章高平點點頭。
隨後,士兵們陸續從洞裏出來,逐漸四麵散開。
根據越南人的描述,這裏應是大青山的北側,而法軍基本是在山的西側。截至目前,行動都是成功的,隻要悄悄的上去,就能從背後突然襲擊法軍。
章高平抑製住激動的心情,將部隊集結起來,此時已是三更時分,楊玉科的部隊也開始陸續到達。
章高平知道該動手了,黑暗中一聲聲蛙鳴,這是預定的暗號,部隊開始悄悄的往山頂摸去。
山頂正是一片祥和之氣,對法軍來說,這裏不能算高枕無憂,也可以當作後方了。
整個駐地裏軍用帳篷密密麻麻,但分隔明晰。有士兵的的住宿區,軍官的住宿區;有野戰醫院區;有雜物區;有娛樂區,不值班的士兵可以在這裏喝酒抽煙打撲克,可以瀏覽從巴黎寄來的美女畫報;有通訊處,可以收發郵件包裹;尤其有專門的宗教區,住著一些神職人員。法軍絕大多數都是天主教徒,天主教的做彌撒和基督新教的做禮拜,形式上有些區別,更加的莊重、嚴肅、隆重。尤其是告解時(就是陳述自己犯下的罪),基督教徒可以自己向上帝懺悔,天主教徒必須麵對神甫。
但此時,整個營地卻是一片寂靜,三更時分相當於淩晨一點了,幾乎所有人都進入了夢鄉,除了偶爾有起夜的士兵發出咳嗽聲,營地裏隻有幽幽的蟲鳴了。
此時,在法軍營地的北側,一大片的黑影正在貓著腰,躡著足,悄無聲息的籠罩了過來。
一名法軍哨兵正靠在樹上打盹,深夜的寒氣滲透骨髓,他不禁微微的顫抖,整個身子縮進了大衣裏麵。也許此時他正在溫柔的夢鄉裏,與遠方那位朝思暮想的女郎纏綿悱惻,卿卿我我。
正在歡欣鼓舞、漸入佳境,突然臉上一冰,他從夢中驚醒,一雙冰涼有力的手正死死捂住了他的嘴,沒等他反應過來,咽喉部一陣冰涼刺骨,馬上一陣天旋地轉,歪倒在地上,全身的力氣都迅速從喉嚨處傾瀉而出,想喊也喊不出來,隻看見兩張緊張扭曲的臉正俯視著他。是中國人,這是他最後的意識。
兩個近衛軍的尖兵回頭一望,這已經第四個被暗殺的哨兵了。章高平從黑暗中走了出來,他望望前麵不到兩百米處的法軍營地,稍微定定神,回頭拉過一個軍官,附耳輕聲說道:"告訴後邊,偷襲成功,速來增援,快去!"
隨後,伸出了一個拳頭,高舉半空中,黑暗中無數雙賊亮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這個拳頭。
隻見拳頭緩緩向前平伸,直直的對著法軍營地方向,然後,突然五指囂張,左右一擺。
這個手勢意思是說,隊形散開,四麵進攻。
無數個黑影立刻從黑暗鑽了出來,越過章高平,猶如無聲的黑色浪潮,往營地包抄湧去。所有人都是端著刺刀,刀尖在月亮下閃閃發亮。
很快,黑色的潮水就緩緩的湧入了營地,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迅速。
開始時仍然是一片安靜,偶爾有一些帳篷中會發出悶哼,沉重的喘息聲,刺刀插入人體的"撲哧"聲。
漸漸的,發出的雜音越來越多,接著一個帳篷中突然發出了一聲尖叫"啊",但是尖叫聲剛喊出一半就戛然而止,仿佛一隻打鳴的公雞,突然間被砍斷了雞脖子。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帳篷發出了打鬥聲,叫聲,直到一聲槍響"砰"!隨即響聲大作,偷襲部隊不再遮遮掩掩,立刻大動幹戈猛捅猛刺,到處響起了槍聲。
法軍的營地,也立刻波浪般的騷動起來,來不及穿衣服的士兵,到處奔跑叫醒戰友,軍號聲大作。有些人跑出帳篷,似醒非醒,迷迷糊糊的四麵張望,一些人提著褲子出來,蹦跳著,怎麽也找不到另一條褲腿。場麵極為混亂。
驚慌的衛兵跑進了指揮部,而尼格裏也已經驚醒了,他衝出帳篷,望向槍聲響起的地方,那裏還隔著數百米遠,卻能清晰的聽見一片尖叫聲,到處都在喊"聖母瑪利亞!"
尼格裏知道那一片區域駐紮有一個整團,如此的哭爹喊娘,說明部隊已經完全崩潰了。作為一個將軍,他展現出了臨危不亂的素質,大腦急速的思考著:"雖然不知道中國人是怎麽上來,但這樣的聲勢,可以確定是人數很多。但大青山位置重要,絕不能放棄,必須組織抵抗。前麵那個團已經徹底亂了,不用去救了,犧牲那些人來拖延時間,馬上組織一道防線。"
尼格裏馬上派身邊的人四處通知,所有人都不要前去迎戰,而是集結到自己周圍,同時派人下山求援。
這邊章高平眼看敵人已經潰散,命令留下一個營,其餘千餘人隨自己向前猛衝,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
他率部向前猛衝,此時法軍也開始了零星的抵抗,雖然趕來的士兵們個個都衣著不整,有的手端步槍,卻沒帶子彈包但抵抗卻越來越激烈。到了法軍作戰指揮區一帶時,終於陷入了混戰,雙方僵持不下,尼格裏把所有的人都拉了上去,包括身邊的參謀人員都拿起武器參加戰鬥,他本人也手持軍官佩劍喊叫著指揮戰鬥。
雙方人數相當,雖然法軍準備倉促,但知道情況危殆,紛紛奮勇拚殺,近衛軍也是針尖對麥芒,毫不退縮,其戰鬥力讓尼格裏大為驚訝。以他的經驗,中國軍隊在人數上必須兩三倍於法軍,雙方才能抗衡,但這支部隊戰鬥力卻完全不弱於法軍,而且武器明顯精良的多。激戰不到半個小時,雙方就已經倒下了無數人,戰鬥進入了白熱化,許多士兵都是摟抱著在地上翻滾打鬥,同歸於盡。
尼格裏無比的鬱悶,他的部隊現在幾乎沒有多少重武器,尤其是缺乏哈乞開司機關炮,這本來是對付中國人最好的利器。
章高平心情也好不到哪去:都這麽久了,後援怎麽還不上來?楊玉科一向以勇猛敢衝聞名,怎麽著,浪得虛名?
正當他心裏犯嘀咕,法軍背後突然槍聲大作,呐喊如潮,一陣排槍過來,彈如雨下,法軍頓時倒下一大片,立刻全線大亂,章高平大喜:怪不得,原來包抄敵後,好樣的!
他立刻登高一呼:"弟兄們,援軍來啦,我們贏定啦,揍他狗日的啊!"部隊聞之氣勢大振,更加如下山猛虎,出海蛟龍。
法軍前後受攻,軍心動搖,許多人放棄了抵抗,開始找空隙逃跑。眼看部隊失控,尼格裏知道大勢已去,現在已經無法撤退了,撤退是一種有紀律、有順序的逃跑,現在隻能潰散了,個人顧個人,能不能逃出去就看平時禱告做的夠不夠了。
法軍的編製徹底被打亂了,也所謂是哪個連,哪個營了,這裏一堆,那裏一群,就像被惡狼追散的羊群,在山坡上雜亂無章四散奔逃,中國軍隊端著步槍,到處圍攏追趕,喊殺聲震天動地。
近衛軍士兵更是一邊追擊,一邊大喊:"狄剖易昂姆!狄剖易昂姆!狄剖易昂姆!"
這是法語"放下武器"的近似發音,近衛軍官兵剛被教會這句,現在算派上用場了。練軍士兵不知不覺也跟著學,嘴裏亂叫,手上的刺刀卻隻管亂捅。
滿山坡都是"狄剖易昂姆!"的呐喊,一時間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