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2-17


    1883年9月12日,上台剛一夜,還來不及舉行正式的儀式,開化黨內閣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發號施令了。


    由樸泳教負責的承政院,其下屬的官方通報機構"邸報",迅速刊登了新內閣名單,還派人四處張貼告示,宣布將實施"新政"。並派遣中官邊燧,前往各國公使館宣布新政府成立。接下來的兩天,新內閣公布了十四條政綱,其中最核心的是五條:


    第一,廢除與中國的宗藩關係,停止朝貢的虛禮;


    第二,廢除門閥製度,任人唯賢,懲辦貪官汙吏;


    第三,改革地租,國家財政實行統一管理;


    第四,廢除特權商人機構,實行自由貿易;


    第五,改革警察和軍事製度,實行內閣合議製。


    而在9月12日晨,日本大本營收到了竹添的電報,經過分析,最後外務卿井上馨、陸軍卿山縣有朋等,決定采取斷然舉措,發報給福岡,命令後備艦隊立刻出發,護送高島鞆之助旅團,立即前往朝鮮。


    麵對這樣嚴峻的形勢,袁世凱卻按兵不動。


    在收到宴會的邀請函後,袁世凱遵循皇帝的命令,一邊收攏兵力不動聲色,一邊暗中把中國的官員全部找回來,防止遭到開化黨和日本人的暗殺。


    到了11日,袁世凱又派人暗中警告一些重要的事大黨成員,聲稱得到小道消息,晚上將有"鴻門宴"。


    12日晨,得到政變消息的三巨頭以及趙寧夏等人,驚惶之下跑到慕華館請求庇護。而局勢開始明朗化,開化黨已經組建新內閣了。


    此時兩個關鍵的人物出現了,一個是僥幸逃脫的沈相熏,他聲稱殺戮大臣的有日本人參與;另一個是躲在大報壇的宦官柳在賢,他親眼目睹日本浪人施暴殺害了閔妃,這兩個消息證明了開化黨與日本人的勾結。


    袁世凱利用這兩個人證,到處宣揚開化黨勾結倭寇,謀朝篡位,殘殺大臣後妃,並關押了高宗等等。僅僅過了兩天,到了14日,這個消息已經傳遍了漢城,掀起了鋤奸討倭的輿論。


    這樣,開化黨內閣剛一成立,就已經名聲糜爛了,尤其是勾結倭寇一項,更讓其徹底喪失了民眾的支持,相反其具體的政治改革措施,反而沒有什麽人關心了。此時事大黨眾臣,甚至包括一些中立的大臣,都懇請袁世凱出兵,誅殺叛黨,解救高宗!


    丁雲桐在聽了電話報告後,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立刻命令袁世凱出擊!


    9月14日夜,袁世凱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已經集結待命的兩支部隊,吳兆有率領的近衛軍一個團,加上中國訓練的朝鮮新軍,分別由閔泳翊、李祖淵、韓圭稷和尹泰駿指揮的四個營,總共為三千六百餘人,立刻從西門衝入漢城,呐喊著衝向景佑宮。


    一路上聞訊而來的漢城官民,紛紛舉著火把尾隨在大軍後麵,隊伍猶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龐大,到最後人數竟已達十萬之眾,火把猶如火海一般,映紅了整個漢城,“殺盡倭奴,解救國王”,喊聲震天,聲勢極為駭人。


    袁世凱見民心可用,派人暗中挑唆慫恿,很快就有數萬官民,轉而去圍攻日本公使館,但指揮者卻是上尉朱先民和何增珠二人。因為公使館有其所代表國家的主權含義,是外交豁免之地,中國如果公開攻擊,在國際輿論上會造成被動,因此袁世凱讓朱、何二人,隻在暗中慫恿,不要公開出麵。


    但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此時並不在公使館裏,而是在景佑宮,與金玉均等人商議。


    他們已經得知,中國軍隊殺入了城中,這倒不是特別意外,他們對袁世凱的反擊早有心理準備。所以事先本來就安排了第二套方案,那就是一旦漢城無法立足,就撤往釜山建立臨時政府。


    但讓他們大感意外,措手不及的是漢城民眾的態度。


    他們沒有料到朝鮮民眾對日本人的憎恨如此之強烈,開化黨眾人都是出身貴族子弟,平日裏養尊處優,地位高貴,雖然他們有心富國強兵,獨立自主,但他們對下層民眾的疾苦並無切身體會,也不了解老百姓對日本人的切齒痛恨,所以任何事情隻要有日本人參與,不管事情的出發點是什麽,性質馬上就會變成"討伐倭寇"。


    而開化黨錯誤的依靠日本浪人,尤其是傳出了殘殺大臣和閔妃的都是日本人,更是直接將所有人推到了開化黨的對立麵。


    麵對全漢城數十萬仇恨民眾的包圍,金玉均等人又怎麽能從容的帶著高宗南逃呢?原先設計的逃跑線路都被擁擠的人群擠滿了,這些人成了中國軍隊最好的耳目。


    急劇惡化的局勢讓開化黨人不知如何是好,而景佑宮外已經發生了激戰。


    近衛軍人數占優,裝備精良,戰鬥素質更是非同小可,而宮外麵的朝鮮"練軍",眼看自己與倭寇為伍,底層士兵早已經鬥誌全無。近衛軍一個衝鋒,就將"練軍"的陣營衝散了。其中有數百名練軍士兵,甚至直接反戈一擊,打死那些"忠義契"成員,加入了攻擊部隊的行列,整個"練軍"很快就崩潰了。其中指揮官鄭蘭教,以及日本教官陸軍大尉楠瀨幸彥,都被自己的部下打死。


    另一個指揮官申福模,帶著將近百人退入景佑宮,向金玉均報告:"事已不諧,速走!"


    金玉均此時已經方寸大亂,問竹添公使:"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竹添進一郎惡狠狠回答:"支那無理出兵,侮辱我們兩國。我國定將以武相待!”實際上,他現在隻想逃跑了。


    僅過了片刻,近衛軍用野戰炮轟開了景佑宮大門,中朝軍隊數千人湧入宮內,殺聲震天而來。


    金玉均要帶著高宗逃跑,而意識到閔妃已經遇難的高宗,已是恨金玉均等人入骨,知道一旦離開這裏,往後禍福難測,甚至性命難保,因此堅決不肯離開。


    耳聽著喊殺聲越來越近,竹添大喊:"再不走,皆死無葬身之地!"隨後帶著使館隨從往後麵逃走,金玉均無可奈何,畢竟他內心還是要忠君報國,高宗死不肯走,他終不能刀斧加其身,一跺腳隻好尾隨著竹添進一郎逃跑了。


    開化黨也迅速分成了兩派,金玉均、樸泳孝、徐光範、徐載弼等9名開化黨人跟隨著竹添進一郎逃跑,而洪英植、尹致昊、尹泳觀、樸齊絅、吳鑒、樸泳教、申福模等人卻不願意離開故國流亡海外,他們把希望寄托於高宗的"赦免"上,因此帶著高宗出宮逃往北關廟。


    此時景佑宮中的戰鬥已經進入了最後關頭,"天佑俠"們大砍大殺,氣勢洶洶,打朝鮮部隊很是順手,但碰上了近衛軍卻無計可施了。


    近衛軍官兵在中法戰爭的屍山血海中爬出來,而那些高大勇猛的法國士兵,近戰能力比起日本人隻強不弱,既然曾經滄海,又何懼江河微風細浪?


    激戰中,近衛軍士兵隻管一頓亂槍,然後幾人配合,錯步捅刺,任憑日本武士張牙舞爪,各種一刀流、神道流、新陰流,統統被紮成了冰糖葫蘆。


    ps.突然發現評論裏滾動一欄,可以顯示打賞信息,都忘了加精感謝一下,勿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非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非浪子並收藏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