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切都清楚了。


    這個姬昌星雖然加入了黑石會,出麵組織策劃對皇帝的暗殺。但他肯定也擔心兔死狗烹,因此特意藏著這樣一幅字,以暗示凶手“戊狗”的名字。


    這就像一個密碼,最終還是被丁雲桐破譯了。


    一段時間以來,黑石會影影綽綽,充滿了神秘,而且組織異常的嚴密,老是能及時準確地掐斷線索,讓丁雲桐無從追查,但這一次可算被他抓住馬腳了。但丁雲桐暫時還不想把這條“戊狗”揪出來,而是想放長線釣大魚。


    如果現在把這個人抓起來,其結果很可能會類似容閎,到此為止,無法再追查下去。所以應該保留這個線索,讓“戊狗”自以為是安全的。容閎之前已經交待過,黑石會將定期地舉行會議,到那個時候,“戊狗”將成為最好的向導,帶領丁雲桐將黑石會一網打盡。


    雖然剿滅黑石會的計劃已經有了眉目,但丁雲桐仍舊非常的感慨,也有些沮喪:“想不到連你也會背叛我啊!”


    他正在滿心的不是滋味,對日情報小組負責人薛福成求見。


    丁雲桐想排遣掉不良情緒,心裏卻還是禁不住地憤恨:“老子為了中華民族的千秋大業,嘔心瀝血地對付日本鬼子,你們這些狗日的,還一天到晚在背地裏想著暗算我。到底誰才是愛國家,到底誰才是愛民族?”


    他命令薛福成進來見駕,薛福成稟報了一個重要的情報。


    中日宣戰之後,兩國的外交使臣都已經降旗回國,這對中國的情報網雖然有影響,但薛福成事先已經有所準備,因此仍然能進行情報的收集工作。


    像原先的情報負責人員,駐日公使館隨員姚文棟,長崎正理事官餘瓗,神戶正理事官劉壽鏗等都回國任職,情報網的核心成了從神戶移居長崎的華僑胡震,以及假扮成商人,在東京品川開店的王之春。


    提供這個情報正是王之春,在品川港集結了大批的軍隊和物質,王之春用各種手段估測,大致有兩個師團。而且已經駐紮一段時間了,但卻遲遲沒有出發。


    丁雲桐認為這個情報非常的重要,它證明了一點,日本有大規模出兵的計劃,但是卻不敢貿然實施,可見日本現在總體上還處於試探階段,沒有使出全力,這體現了其政府的謹慎:如果戰事順利,則精英盡出,全攬勝果;如果不順利,就退而固守,徐圖後計。


    這可不符合丁雲桐的期待,他可沒有耐心跟著日本慢慢起舞,遼闊的中亞和南亞在召喚著他,時不我待啊,必須讓日本盡快使出全力。


    怎麽辦?


    丁雲桐認為必須對海陸的戰略做出調整,他決定在海上和陸地,都與日本進行一場戰鬥,選擇合適的方式做出退讓,然後徹底讓出漢城和製海權,刺激日本的求勝欲望,使其放心大膽地放出主力來。同時,還能刺激南方的暹羅早日動手。


    經過一番考慮,丁雲桐給朝鮮和威海衛相繼拍發了兩封電報。


    1883年10月中旬,在豐沙裏城,第一支猶太武裝“哈加納”正式成立了,其希伯來語的意思就是“防務”。


    整支部隊目前隻有四百多人,裝備了斯普林菲爾德活門式單發步槍,完全都是輕武器,沒有火炮和機關炮。但人員的素質相當高,都是猶太複國者聯盟從全世界挑選而來,普遍具有一定的軍事作戰經驗,將作為未來猶太國防軍的指揮官集體。


    僅僅相隔150公裏,在琅南塔,第一支佬族土著武裝也正式成立,唐景崧為其取名為“保安隊”,人數約為兩千,都是佬族裏最精壯的漢子,不但清一色的恩菲爾德步槍,還有一些格魯森火炮和加特林機關炮。保安隊名義上是為抵禦暹羅而設,暗中卻以猶太武裝為假想敵。


    丁雲桐的計劃就是,先利用佬族人和猶太人不斷地矛盾衝突,為將來的反猶積累借口,當初拉攏猶太人,是因為工業化需要猶太人的資金和技術,但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10月21日,丁雲桐收到了來自朝鮮最新的戰報,結果讓他非常震驚。


    報告詳細描述了中日在漢江之畔的戰鬥。日軍第六師團於10月20日,於龍潭裏以西三公裏處橫渡漢江。行至中途,近衛軍蘇元春旅從龍潭裏殺出,向日軍發起了猛攻。


    但很意外,日軍居然早已有了防備,穀幹城在河畔同樣潛伏了一個旅團,指揮官是寺內正毅大佐,對近衛軍進行了反包抄,使蘇元春部隊陷入了苦戰。


    蘇元春當機立斷,放棄了原定計劃,率軍向北方撤逃了,但已經遭到了重大損失,將近三分之一部隊,1500多人戰死,許多重傷員由於無法撤退,紛紛要求戰友幫忙給自己一槍,了結生命,以避免當俘虜,而整個部隊所有的重武器也全部丟棄了。


    丁雲桐感慨:真是一時多少豪傑啊!


    中國一廂情願地設定各種計劃,但日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燈,陰謀計策,戰略戰術,精兵強將,鬥智鬥勇,一個也不缺。這邊近衛軍準備偷襲,那邊日本人已經早有預料,周密準備。因此絕不能有絲毫輕忽大意。


    丁雲桐覺得這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對自己也好,對近衛軍也好,都算是敲響了警鍾,戰略上要輕視對手,但在戰術上要重視對手。


    同時也會讓中國在接下來的撤退,顯得更加的自然合理,因為既然蘇元春的主力部隊敗北了,那麽漢城自然是無法堅守了,這完全符合邏輯。


    於是,丁雲桐給袁世凱發去電報,要求他們立刻準備逃跑。注意,不是撤退,是逃跑,而且要雜亂無章的跑,不能收拾得整整齊齊,撤退是有目的性的,逃跑則意味著崩潰。


    10月22日,袁世凱收到電報後,立刻如蒙大赦。其實不用丁雲桐的教導,袁世凱與吳兆有等早就想跑路了!


    蘇元春剛一敗北,袁世凱就知道漢城已經不保,但是近衛軍的紀律很嚴,沒有得到允許,擅自棄城而逃,是要受軍法處置的,現在皇上發來了這樣的命令,足見聖明燭照啊。


    隨後,近衛軍就開始全城大索,把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裝上馬車往北方運。


    23日,日軍一個大隊的前鋒部隊已經趕到了峨嵯山,與防禦的吳兆有一個團發生了交火。袁世凱知道事不宜遲,下令把所有的重要大臣,包括大院君和高宗在內,一股腦兒全部裹挾帶往北方。東西能運走的要盡量運,運不走的全部放一把火燒了,包括數百石的糧食。


    23日夜,所有中國人全部撤出漢城,連夜逃往北方平壤。


    第二天淩晨,日軍佐藤正中佐就帶著一個聯隊殺進了漢城。


    到了中午的時候,穀幹城和寺內正毅就率領第六師團主力抵達了漢城。狂熱的日軍懷著對勝利的強烈渴望,他們已經壓抑得太久太久了。這些官兵早已被偏執的民族主義思想徹底洗腦,認為由於中國的欺壓和朝鮮的愚昧野蠻無知,日本帝國才無法迅速發展。他們跨越大海而來,就是準備用勝利的鮮血,來洗刷帝國遭受的羞辱。


    於是,報複性的殺戮開始了。


    此時漢城裏,還有十幾萬平民,日軍憎恨朝鮮人站在中國的一邊。在將領們的默許和鼓動下,日軍第六師團開始在漢城內進行慘無人道的屠殺和洗劫。開始還隻是小規模和小範圍的,漸漸擴散開來,成了集體性的行為,到處都是虐殺,強奸,焚燒,搶劫,整個漢城淪入了悲慘的世界。


    攻占漢城的消息,也迅速傳回了日本國內,立刻掀起了全民的歡慶。


    日本有十幾家報社派出從軍記者上百人,其中以《朝日新聞》、《中央新聞》為最,次之為德富蘇峰的《國民新聞》與陸羯南的《日本》。各大報紙、雜誌連篇累牘地報道日軍如何英勇奮戰,在漢江邊大敗中國軍隊,隨後又乘勝一股而下漢城,俘獲的戰利品堆積如山,中國軍隊如何望風而遁。


    各大媒體紛紛叫囂擴大戰爭、入主內陸、占領北京,完成豐臣秀吉遷都北京的曆史遺夢。《東京朝日新聞》更是揚言“海陸並進,日章旗插上北京城頭之日絕不遙遠”。


    歡慶勝利的民眾連夜狂歡遊行,載歌載舞,“天皇萬歲”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在朝野一片慶祝聲中,日本大本營決定開始擴大戰爭,將集結在東京品川港的第一師團和第二師團編為第一軍,司令為陸軍中將有棲川宮熾仁親王,由後備艦隊護送前往仁川。大本營的命令是:將中國軍隊從朝鮮徹底趕出去。


    日軍占領漢城的消息,也迅速地傳到了暹羅,包括遠赴歐洲途中的朱拉隆功。


    一個月前,朱拉隆功從曼穀出發,現在已經抵達了印度孟買,他得到了消息,終於認定中國將在東亞陷入一場惡戰,很難再顧及南亞了,盼望的機會終於到了。


    他,決心對中國開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非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非浪子並收藏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