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成操炮連發連中,極大震懾了日軍,但真正的打擊還是來自303mm重炮。
玄武號的一發炮彈,擊中了扶桑號,直接洞穿其自以為傲的裝甲,在火藥庫附近的軍官室爆炸,八英寸多厚的鋼板被穿透大洞,床上器具全部粉碎,彈丸四處飛揚。管理火藥庫通風的軍官腹部被擊中,腸子流出,倒於血泊之中。破碎的木板、衣物等都已著火。火藥庫就在跟前,而且敞著門,整艘軍艦有被炸上半空的危險。艦上既要處理死者、包紮傷號,又要救火,一時忙亂不堪。
朱雀號則瞄準了金剛號,連續兩發重炮,幾乎將其甲板上的上層建築全部擊毀,指揮塔更被打成了人間地獄,到處都是破裂的管子,扭曲的金屬,呻吟慘呼聲此起彼伏,甲板上零零落落,四處拋落著斷肢殘臂,血汙油汙一灘一灘遍地都是。艦長齋藤實整張臉都被彈片削去了,血肉模糊的臉上沒有五官,隻剩下幾個洞,參謀內田正敏用手槍幫他解脫了。
日艦不斷遭受重創,但他們的反擊卻刻意避開了朱雀號和玄武號,因為之前的戰鬥已經表明,以日軍目前的火力,絕無可能擊毀這兩頭鋼鐵怪獸,他們把火力集中在速度最慢的北鬥號上,幾艘日艦冒著彈雨,拚死圍攻。
北鬥號則是一邊還擊,一邊拚命繞圈躲閃,最後因為中彈過多沉沒了,但在沉沒之前,還是將已經重傷的大和號擊爆了。[..tw超多好看小說]直到艦身已經入水,桅杆上還掛出旗語“諸君努力,為國奮戰!”
全體中國海軍將士們被這一幕感動,既悲又憤,怒吼著開炮猛攻,與日艦拚死搏鬥。沒過多久,大島、天城相繼被擊沉,艦長鹿野勇之進和福島敬典都是生死未卜。
而早已是垂死掙紮的金剛號,終於被昆侖和滄海二艦圍堵擊沉了,金剛號代理艦長內田正敏在臨死前,掛出旗語勸告伊東佑亨退兵。
伊東佑亨看看的確不行了,再下去要全軍覆沒了,不得不掛旗語往東北撤退,但此時整個陣勢已經被打亂了,撤退也完全沒了章法,完全是在亂躥亂逃了,另一邊東鄉平八郎也指揮浪速和高千穗往正東逃跑。
劉步蟾下令分兵追擊,麒麟號艦長林泰曾,指揮四大巡洋艦緊咬浪速二艦,他自己率領其餘軍艦跟著日軍大部隊。
此時已經是18點,天黑了,但雙方距離不到一千米,中國艦隊打開了所有8千支燭光強度與2萬支燭光強度探照燈,幾十支探照燈牢牢鎖定追趕的方向。
這裏是黃海,逃往日本至少要兩天,日軍倉皇和狼狽,人生第一次意識到,回家的路是如此的漫長,渺渺茫茫沒有終點,而後麵饑餓的“狼群”正緊追不舍。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軍當中速度慢的艦艇開始逐漸落在後麵。首先是航速最慢,隻有12節的摩耶號和鳥海號炮艦,被中國軍艦截住了,這兩艘都是隻有600多噸的弱艦,此時已經在劫難逃了。
由於青龍和白虎二艦速度較慢,劉步蟾命令二艦留下對付敵人,其餘軍艦繼續追趕。林履中和沈壽堃指揮著鐵甲艦,沒用多久就打沉了鳥海號,其艦長河原要一與艦同沉了。
另外一艘摩耶號,挨了兩炮後失去動力,在海上隨波逐流,艦長橫尾道昱不願投降,自己下令把艦鑿沉了。
半個小時後,航速13節的旗艦扶桑號,以及炮艦葛城號也被堵住了,劉步蟾命令鄧世昌指揮的玄武艦,以及滄海,昆侖二艦繼續追,他自己指揮的朱雀艦,以及開濟艦留下絞殺敵人。
葛城號挨了幾炮後,浮在水麵上濃煙滾滾,開濟艦放下魚雷艇,用魚雷擊沉了半死不活的葛城號。艦長出羽重遠在黑暗中不知死活。
坪井航三自知大勢已去,困獸猶鬥,雙方激烈交火,朱雀號一炮擊穿了扶桑號的醫療艙,艙內的大量木質構件很快燃起了災難性的大火,濃煙從彈孔內不斷向外升騰,遮蔽了整個軍艦前部,導致所有麵向艦首方向的火炮都無法瞄準射擊。
但坪井航三仍然使用艦尾的大炮打中了開濟號,艦長蔣超英當場陣亡,開濟號受創無法繼續作戰,不得已緩緩地返航威海衛。
但這是扶桑號最後的瘋狂了,朱雀號瞄準了,連續發炮,不僅僅是兩側露炮台四門巨炮,艦首艦尾還各有一門150mm克虜伯副炮,以及4門75mm克虜伯炮。
在三百米的近距離,朱雀號發出了凶狠的一炮,霹靂似的巨響,炮口吐出橘紅色的火光,大團的雲朵般地煙霧冒出來、四散彌漫、顏色漸漸變灰,變淡、緩慢地隨風散。正在晃晃悠悠,接近失控的扶桑號在海麵上猛然一頓,巨大的爆炸聲從甲板下傳出,幾乎所有的艙室舷窗同一時間破碎,滾滾黑煙從破損的舷窗裏噴湧而出。
現在已經是最後的時刻了,所有還活著的日軍官兵都戰戰兢兢,麵無人色。突然,指揮台上傳來了軍歌聲。原來是坪井航三,這位出身長洲藩,在美國留過學的海軍名將,日本艦隊一直使用單列縱隊陣,正是由於他的堅持,有日本海軍戰術改革家的名譽,今天算是走到了盡頭。
此刻他筆挺地站在指揮台上,手握軍刀,以歌聲激勵士氣。但歌聲未完,朱雀號艦尾的一發150mm口徑的炮彈,轟的一聲,直接命中了指揮台,飛散的彈片正中坪井航三的頭部,頓時腦漿、鮮血飛濺,染紅了海圖與羅盤,坪井航三當場死亡,身邊的軍官也大部死亡。
殘餘的日軍圍攏過來,看著坪井航三的屍體,個個相對默然、人人黯然神傷。不知是誰,輕輕唱起了“君之代”
參謀片岡七郎接管了指揮,他命令轉舵南逃,但殘餘的動力隻能維持3到4節的速度,朱雀號在後麵不緊不慢地追趕、連連發炮,把扶桑號所有的桅杆都打掉,上層建築也徹底摧毀了,片岡七郎也受了重傷,躺在地上喘氣,整艘船千瘡百孔,終於不動了。
最後朱雀號放下魚雷艇,給了對方最後一擊,隨著驚天的巨響,扶桑號,這艘一度是亞洲最強大的軍艦,亞洲第一艘鐵甲艦,在大爆炸中被撕成了兩半,首尾翹起緩緩沉沒,艦上日軍竟無一人逃生。
此時是晚上19點34分,在前麵遠處,鄧世昌也已經追上了伊東佑亨。
伊東佑亨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啊,萬般無奈之下,用信號燈命令一起逃跑的築紫號艦長新井有貢,“事已不諧,且分路逃跑,以分散敵人兵力”,隨後築紫號便轉向西北而去。
眼看敵人分兵,鄧世昌知道滄海,昆侖二艦速度不夠,火力不猛,隨便追哪一艘都沒有勝算,索性不管築紫號,隻緊咬住日軍旗艦畝榜號。
伊東佑亨見狀暗暗叫苦,又無可奈何。
不到十分鍾,玄武號離對方隻有千餘米,立刻開炮,炮彈劃過畝榜號船頭,僅僅相距二十多米爆炸,巨大的水浪讓畝榜號一個趔趄。伊東佑亨知道逃無可逃,便命令轉向,明知不行也要拚了。
逃亡之路已經到了盡頭,大海戰也已經到了盡頭。
玄武號的一發炮彈,擊中了扶桑號,直接洞穿其自以為傲的裝甲,在火藥庫附近的軍官室爆炸,八英寸多厚的鋼板被穿透大洞,床上器具全部粉碎,彈丸四處飛揚。管理火藥庫通風的軍官腹部被擊中,腸子流出,倒於血泊之中。破碎的木板、衣物等都已著火。火藥庫就在跟前,而且敞著門,整艘軍艦有被炸上半空的危險。艦上既要處理死者、包紮傷號,又要救火,一時忙亂不堪。
朱雀號則瞄準了金剛號,連續兩發重炮,幾乎將其甲板上的上層建築全部擊毀,指揮塔更被打成了人間地獄,到處都是破裂的管子,扭曲的金屬,呻吟慘呼聲此起彼伏,甲板上零零落落,四處拋落著斷肢殘臂,血汙油汙一灘一灘遍地都是。艦長齋藤實整張臉都被彈片削去了,血肉模糊的臉上沒有五官,隻剩下幾個洞,參謀內田正敏用手槍幫他解脫了。
日艦不斷遭受重創,但他們的反擊卻刻意避開了朱雀號和玄武號,因為之前的戰鬥已經表明,以日軍目前的火力,絕無可能擊毀這兩頭鋼鐵怪獸,他們把火力集中在速度最慢的北鬥號上,幾艘日艦冒著彈雨,拚死圍攻。
北鬥號則是一邊還擊,一邊拚命繞圈躲閃,最後因為中彈過多沉沒了,但在沉沒之前,還是將已經重傷的大和號擊爆了。[..tw超多好看小說]直到艦身已經入水,桅杆上還掛出旗語“諸君努力,為國奮戰!”
全體中國海軍將士們被這一幕感動,既悲又憤,怒吼著開炮猛攻,與日艦拚死搏鬥。沒過多久,大島、天城相繼被擊沉,艦長鹿野勇之進和福島敬典都是生死未卜。
而早已是垂死掙紮的金剛號,終於被昆侖和滄海二艦圍堵擊沉了,金剛號代理艦長內田正敏在臨死前,掛出旗語勸告伊東佑亨退兵。
伊東佑亨看看的確不行了,再下去要全軍覆沒了,不得不掛旗語往東北撤退,但此時整個陣勢已經被打亂了,撤退也完全沒了章法,完全是在亂躥亂逃了,另一邊東鄉平八郎也指揮浪速和高千穗往正東逃跑。
劉步蟾下令分兵追擊,麒麟號艦長林泰曾,指揮四大巡洋艦緊咬浪速二艦,他自己率領其餘軍艦跟著日軍大部隊。
此時已經是18點,天黑了,但雙方距離不到一千米,中國艦隊打開了所有8千支燭光強度與2萬支燭光強度探照燈,幾十支探照燈牢牢鎖定追趕的方向。
這裏是黃海,逃往日本至少要兩天,日軍倉皇和狼狽,人生第一次意識到,回家的路是如此的漫長,渺渺茫茫沒有終點,而後麵饑餓的“狼群”正緊追不舍。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軍當中速度慢的艦艇開始逐漸落在後麵。首先是航速最慢,隻有12節的摩耶號和鳥海號炮艦,被中國軍艦截住了,這兩艘都是隻有600多噸的弱艦,此時已經在劫難逃了。
由於青龍和白虎二艦速度較慢,劉步蟾命令二艦留下對付敵人,其餘軍艦繼續追趕。林履中和沈壽堃指揮著鐵甲艦,沒用多久就打沉了鳥海號,其艦長河原要一與艦同沉了。
另外一艘摩耶號,挨了兩炮後失去動力,在海上隨波逐流,艦長橫尾道昱不願投降,自己下令把艦鑿沉了。
半個小時後,航速13節的旗艦扶桑號,以及炮艦葛城號也被堵住了,劉步蟾命令鄧世昌指揮的玄武艦,以及滄海,昆侖二艦繼續追,他自己指揮的朱雀艦,以及開濟艦留下絞殺敵人。
葛城號挨了幾炮後,浮在水麵上濃煙滾滾,開濟艦放下魚雷艇,用魚雷擊沉了半死不活的葛城號。艦長出羽重遠在黑暗中不知死活。
坪井航三自知大勢已去,困獸猶鬥,雙方激烈交火,朱雀號一炮擊穿了扶桑號的醫療艙,艙內的大量木質構件很快燃起了災難性的大火,濃煙從彈孔內不斷向外升騰,遮蔽了整個軍艦前部,導致所有麵向艦首方向的火炮都無法瞄準射擊。
但坪井航三仍然使用艦尾的大炮打中了開濟號,艦長蔣超英當場陣亡,開濟號受創無法繼續作戰,不得已緩緩地返航威海衛。
但這是扶桑號最後的瘋狂了,朱雀號瞄準了,連續發炮,不僅僅是兩側露炮台四門巨炮,艦首艦尾還各有一門150mm克虜伯副炮,以及4門75mm克虜伯炮。
在三百米的近距離,朱雀號發出了凶狠的一炮,霹靂似的巨響,炮口吐出橘紅色的火光,大團的雲朵般地煙霧冒出來、四散彌漫、顏色漸漸變灰,變淡、緩慢地隨風散。正在晃晃悠悠,接近失控的扶桑號在海麵上猛然一頓,巨大的爆炸聲從甲板下傳出,幾乎所有的艙室舷窗同一時間破碎,滾滾黑煙從破損的舷窗裏噴湧而出。
現在已經是最後的時刻了,所有還活著的日軍官兵都戰戰兢兢,麵無人色。突然,指揮台上傳來了軍歌聲。原來是坪井航三,這位出身長洲藩,在美國留過學的海軍名將,日本艦隊一直使用單列縱隊陣,正是由於他的堅持,有日本海軍戰術改革家的名譽,今天算是走到了盡頭。
此刻他筆挺地站在指揮台上,手握軍刀,以歌聲激勵士氣。但歌聲未完,朱雀號艦尾的一發150mm口徑的炮彈,轟的一聲,直接命中了指揮台,飛散的彈片正中坪井航三的頭部,頓時腦漿、鮮血飛濺,染紅了海圖與羅盤,坪井航三當場死亡,身邊的軍官也大部死亡。
殘餘的日軍圍攏過來,看著坪井航三的屍體,個個相對默然、人人黯然神傷。不知是誰,輕輕唱起了“君之代”
參謀片岡七郎接管了指揮,他命令轉舵南逃,但殘餘的動力隻能維持3到4節的速度,朱雀號在後麵不緊不慢地追趕、連連發炮,把扶桑號所有的桅杆都打掉,上層建築也徹底摧毀了,片岡七郎也受了重傷,躺在地上喘氣,整艘船千瘡百孔,終於不動了。
最後朱雀號放下魚雷艇,給了對方最後一擊,隨著驚天的巨響,扶桑號,這艘一度是亞洲最強大的軍艦,亞洲第一艘鐵甲艦,在大爆炸中被撕成了兩半,首尾翹起緩緩沉沒,艦上日軍竟無一人逃生。
此時是晚上19點34分,在前麵遠處,鄧世昌也已經追上了伊東佑亨。
伊東佑亨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啊,萬般無奈之下,用信號燈命令一起逃跑的築紫號艦長新井有貢,“事已不諧,且分路逃跑,以分散敵人兵力”,隨後築紫號便轉向西北而去。
眼看敵人分兵,鄧世昌知道滄海,昆侖二艦速度不夠,火力不猛,隨便追哪一艘都沒有勝算,索性不管築紫號,隻緊咬住日軍旗艦畝榜號。
伊東佑亨見狀暗暗叫苦,又無可奈何。
不到十分鍾,玄武號離對方隻有千餘米,立刻開炮,炮彈劃過畝榜號船頭,僅僅相距二十多米爆炸,巨大的水浪讓畝榜號一個趔趄。伊東佑亨知道逃無可逃,便命令轉向,明知不行也要拚了。
逃亡之路已經到了盡頭,大海戰也已經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