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病了,按理說喬仁是應該去探望一二,但既然孫權不能見人那自然不能勉強。看過呂範之後,喬仁便和朱然來到了縣衙後堂。“子言遠道而來。某自當為汝等接風洗塵。”說著就有要手下上酒菜的趨勢。但是喬仁卻不想吃這頓酒,他還想早點走呢。“義封兄不必安排,仁馬上就要離去。”


    朱然又納悶了,來了又走卻是為何?“子言為何如此急迫。”


    “仁想盡快率軍到攸縣下寨。”喬仁卻是不會說實話的。


    “這````”朱然實在想不通,喬仁為何如此心急著去攸縣,攸縣可還有著劉磐的大軍呢,“難道喬仁攜大軍而來,不對呀!以他的資曆獨領一軍都算勉強,怎麽會?”


    “不知子言帶了多少兵馬。”朱然的這句話喬仁可是沒有聽到,因為正堂外一陣鬧騰,似乎有什麽人要往裏闖。


    喬仁看著朱然的臉色都快發青了,心想這朱然不會也氣得吐血吧!就在這時門外有一朱然的親衛前來回稟告。“少主,那群人又鬧起來了。”聞言,喬仁也很奇怪啊,按理說如今益陽城中以朱然的官職最大,其父又是吳郡四家之一的朱家家主孫策的重臣,什麽人敢在他這裏鬧事呀!


    “叫子言見笑了,堂外是幾個孫河將軍的部屬在鬧著要去替孫將軍報仇呢!”朱然說得十分尷尬,“來人,把那幾人帶進來。”親衛聞言,險些呆在當場。以前那幾個家夥來鬧時,朱然都是躲著不見,這次怎麽卻要把人帶進來了?親衛雖然不解但還是忠實的執行朱然的命令。其實,這是朱然存了些小心思,他想來“堂外這人我雖無法奈何他,但是喬子言卻是不怕”。


    喬仁還沒把屁股做熱(當然跪坐是坐不熱的),便看見幾個身穿紮甲的屯長跟著一個身長八尺穿魚鱗甲年紀比喬仁還小的少年將軍走了進來。“原來是他,怪不得朱然會頭疼。”那少年進得堂內本來氣勢洶洶得盯著朱然,卻不想一下瞟到左側還坐著一人,待看清楚那人摸樣之後,那氣勢頓時就少了一半。


    “韶見過舅父。”少年納頭便拜(不是跪拜),其身後的一眾屯長霎時間也不知道如何自處。原來那鬧事的少年正是孫策的義子孫韶,孫韶本姓俞乃是孫河的侄兒(孫河本姓孫後來過給了姑父改姓了俞後來又改了回來)後來孫策見其勇猛便賜姓孫收為義子,當然這義子跟嗣子不一樣,雖然都入了族籍。但如堂中的朱然和劉備的兒子劉封都是嗣子,是有繼承權的,而義子就沒有。孫韶好歹也是吳侯義子,差不多算半個少主,所以朱然才拿他沒法。倒不是說朱然怕他,但打狗還看主人呢何況還是義子,他朱然總不能直接折了孫韶的麵子吧!故而,朱然對這個小他不了幾歲的孫韶頭疼不已。


    “原來是韶兒啊。”雖然孫韶比喬仁隻小兩歲不到,但喬仁輩分在那擺著呢。見到孫韶這幅摸樣,喬仁心裏一下就明白了。這孫韶看似莽撞卻內心似奸,他到朱然這裏來鬧騰並不是真的想為孫河報仇,而是想繼承孫河的兵馬。本來,孫河有子而孫韶又是吳侯義子,按理這兵馬該是孫河之子繼承,但孫韶為孫河軍中校尉,而且是無號的校尉也就是說他並沒有養部曲的資格。他孫韶若想有一隻自己的部曲,想著孫策賜予那是不行了,隻有靠自己去奪。所以,孫韶瞅準了呂範昏迷、孫權無法活動的機會,仗著自己的身份來壓朱然讓他同意讓自己帶著孫河的殘餘部屬去打劉磐,到時候無論打與不打這隻兵馬就是他孫韶的了。


    想到這裏喬仁不得覺得這孫韶年紀雖幼但是心計卻是十分的厲害,可惜他自己聰明卻將別人看得太傻。他一次來鬧朱然或許由於事務太忙來不及細想而不得要領,但鬧得次數多了朱然哪裏還會不明白。故而朱然直接就不見他,由得他去鬧。


    “韶兒可是想為孫將軍報仇”喬仁卻是心中有了打算,孫河的兵馬他孫韶可以要,但是他孫韶必須得先聽自己指揮,幫喬仁打下長沙。


    “自是如此。”喬仁的突然出現把孫韶嚇得不輕,連說話也沒那麽理直氣壯了。喬仁點點頭對著朱然說道“義封兄,弟正愁兵馬不足。正好韶兒也想為伯海將軍報仇,倒不如讓他領著伯海將軍遺部隨我一同前往攸縣。”


    喬仁一句話卻是把兩人都聽傻了,都是搞不懂喬仁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過朱然可是不管這些,“既然你喬仁想要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兵馬給他又何妨。再者我早就煩了他孫韶了,如今你們二人都走了,我也樂得清靜。你二人都是皇親國戚,出了事吳侯也不會怪罪你們,反正就與我無關了。”如此想來朱然心中也有了定計。


    “如此,便如子言所言。孫校尉速去領兵吧!”


    孫韶雖然也聽傻了,但是知道自己想要的兵馬到手自是飛快跑去了。


    喬仁去時隻帶了甘寧、戴綱二將和五百兵馬,回來的時候卻又多了孫韶部的一千三百餘人。孫河的本部兵馬原本是有近三千人的,但是攸縣一役,孫河部衝在最前麵,故而傷亡也最多。


    領著這近兩千兵馬,急行軍追到蘇飛時已快到黃昏了。大軍隻好就地紮營安寨,大營中帳之中,喬仁卻是正在發呆。前幾日還在孫策大軍中主簿,如今變成了統領三千餘人的督軍校尉,雖然屬於自己的本部隻有孫策中軍劃出的一千人。但是這個速度已是飛快,甚至比起襲領了孫河殘部的孫韶還要快上幾分。


    “將軍?”喬仁心中感慨不已,卻是忘了下麵還坐著蘇飛、甘寧、賈華、孫韶、戴綱諸將。而出聲那人正是賈華,如今這個賈華所部已經成為了喬仁的親衛,賈華自然也就成了親衛頭領。


    “諸位”喬仁指著大帳中的地圖說道:“我軍如今離攸縣不足七十裏,據斥候來報攸縣之中除了百餘名郡兵以外別無他軍,而劉磐早就帶著大軍前往武陵。而長沙郡內唯有治所湘城中有中郎將黃忠的一千兵馬而已。”說著喬言已是站立起來,對著堂下諸將說道“諸位,長沙郡已無可戰之兵,建功立業為時不遠。”


    待得諸將離帳,喬仁單單留下了戴綱。“子維,交給你個任務。你今夜啟程速去嶽麓山中請得仲景先生。”憑著戴綱六十好幾的謀略自是悟出了其中奧妙。張機在孫策起兵之前尚還是長沙太守,為政勤奮與民休息頗得長沙民心,而且黃忠的都尉就是昔日張機任命的,而且二人關係密切,若是請得他出山,幾可不戰而得長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