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後的一係列任命中,喬仁在新都郡的舊部都是獲得了不小的提升。尤其以孫韶為最,本來隻是中郎將的他被擢升為偏將軍領丹陽太守,而原來暫代丹陽事務的徐琨卻是於年前就已去世了。而步騭也被任命為鄱陽太守,鄱陽郡是一個新設立的郡府原本屬於豫章郡,被孫策劃了出來,於此同時與鄱陽同屬豫章的洪澤和廬陵也被單獨劃成一郡。揚武將軍孫輔和中郎將朱然被分別任命這兩郡的太守。而潘濬也因為熟悉荊州事務和五溪蠻人有些交情,被任命為武陵太守。


    而原本屬於喬仁暫轄的甘寧部也被調到了建業,不過卻不在歸喬仁管轄了。喬仁在新都郡的中軍分東西二營,各有士卒五千人。喬仁卸了太守任職,如果隻靠始安的封邑是難以養活這麽多的士卒的,故而喬仁遣戴綱和黃策二將各自把手下士卒精簡到三千,人數雖然少了但卻更加的精銳,而且孫策也沒有虧待喬仁。喬仁下屬的兩營六千人皆是按照孫策的中軍待遇發放衣甲兵器,如此一來喬仁的部隊戰力不降反升,再加上這些士卒不是久經戰事的老兵就是越人部族的勇士,在江東一地除了孫策和周瑜的中軍,以及像甘寧這樣將領的親衛,幾乎就是最精銳的部隊了。


    喬仁的中護軍乃是重職,自秦代以降中護軍、中領軍、中都護等職位掌管禁軍、主持選拔武官、監督管製諸武將。由於中護軍、中領軍等要職直接負責選拔下級武將,執掌禁軍,非常容易形成忠於自己的軍事勢力,所以很多情況下都由受到統治者絕對信任的托孤重臣擔當,如東吳的周瑜、蜀漢的李嚴都曾擔任中護軍之職。


    孫策任命喬仁為以扶越將軍的身份典領中護軍一職,一是因為喬仁文武雙全,有一年平定山越的戰績和治理一郡的經驗;而是因為喬仁的身份特殊值得即是孫策的妻弟又是妹夫,值得信賴。而護軍將軍周瑜又遠在江夏都督荊州軍事,護軍的職責總要有人來行使,多方考慮之下就將這個職位給了喬仁。


    而同時,孫策應已故的徐琨的請求將徐盛調入了喬仁的軍中,同時把需要曆練的孫朗也調入了喬仁軍中。徐盛還好說,孫朗的任命卻是又有一番考慮。孫朗雖然不受族中長輩重視,但是他畢竟是孫堅幼子、孫策的親弟,吳國太尚在孫朗自是不會被人輕視,而孫朗年幼若是派到一般將領的軍中,畏懼孫朗的身份恐怕難以起到鍛煉的效果。若是派到周瑜軍中又太危險,孫翊的事情也為孫策敲響了警鍾。故而不懼孫朗身份,又不危險的軍隊,就隻有駐紮在建業的喬仁了。而喬仁也是來者不懼,把徐盛直接安排到黃策軍中做了軍司馬。更是把孫朗任命了一個參軍的職銜,參軍一職全稱叫做參讚某某軍事,後世魯肅的讚軍校尉也是參軍的一種。這個職位可大可小,全看某某的官職。


    -----------------------------------------------分界線-------------------------------------------------


    建業是吳侯行轅所在,喬仁這個中護軍反而並沒有什麽事情要做,因為孫策本人就是精通軍事的大家,說起來選拔將領、都督軍隊的事情孫策更在行。而閑下來除了每日拉著孫尚香習武之外,隻有拜訪昔日吳郡遷來建業的故人了。說起孫尚香的武藝,喬仁簡直是自卑到了極點。本來以為經過兩年多的磨練和每日不停的習練武藝,喬仁自信能夠和孫尚香一較高低。但當到了演武場,尚未開打,喬仁用係統一看孫尚香的武藝足足高達七十九,都有成為一流武將的潛質,再反觀自己不足七十的武力,哎!


    果然,一比過後。還是如同昔日一樣總是被孫尚香擊敗,想起昔日練武五人組,如今孫翊已經不再了、孫匡襲領了烏程候之後也開始到吳侯幕府做事,至於孫權兩人本來就不冷不淡,也不知出於什麽理由喬仁總是難以和孫權親近。


    在連續五天被虐之後,喬仁終於決定休息一天。在休沐的日子,去拜訪一下老師顧雍,並且把張允遺孤張溫的拜師一事給落實了。雖然已不再吳郡了,但是顧府的下人並沒有變。但喬仁的摸樣已是大變,故而在顧府門前反而被門房子給攔下了,不過看著喬仁一身名貴的服飾和玉帶,也不敢得罪。


    “不知大人有何事?”前門管家小心的問道,一般的世家子脾氣都不太好、


    喬仁仔細打量著眼前這個三十來歲的漢子,與記憶裏形象慢慢重合。“顧立不認識我了?”


    那個名叫顧立的管家再仔細的觀摩了一陣,才小心的問道:“喬少爺?”


    “哈哈”喬仁拍打著他的肩膀笑道:“正是某喬仁。哈哈!”


    “原來是喬少爺!快開門喬少爺來了。”喬仁在顧府讀了三年書,與前門這些人可是熟悉的很。


    在下人的帶領下,喬仁來到顧雍的書房。倒不是下人不去通報,而是這些顧府的老人都習慣了喬仁直通老爺書房的日子。不曾想如今兩人的地位都不比以往了。喬仁走近門沿,發現屋內不止顧雍一人,輕輕的敲打一下,說道:“喬仁求見老師。“


    “哦”屋內傳來一聲“子言來了進來吧!”


    喬仁聞言,方才推門而入。看到顧雍正坐在主位之上,其下還坐著他的長子顧邵和陸遜。“見過老師,見過孝則兄、伯言兄。”


    顧雍依然隻是輕點起頭,不會因為喬仁身份的改變而有所改變。而顧邵和陸遜卻是起身說道“邵/遜見過舅父。”這時的顧邵和陸遜已經分別和孫策的兩個庶女成親了,按照輩分確實該叫喬仁舅父。


    見到幾人分別見禮之後,顧雍才悠然道:“伯言方才於海昌屯田都尉任上卸職,如今入吳侯幕府為東曹令史。今日正好來拜訪老夫,不想與子言撞到一起了。”


    “嗬嗬”眾人皆是笑道,陸遜接著說:“遜本想來日再拜訪舅父,不想今日相遇。”


    眾人又寒暄了幾句,顧雍變向喬仁問道:“子言前來可有要事?”


    喬仁連忙起身說道:“不敢稱要事,隻是昔日張允去世時,仁曾承諾替其遺孤求得名師,故而此來是想請孝則收徒。”如今顧雍事務繁忙,喬仁可不敢奢求他會收張溫。而顧邵與諸葛瑾、步騭、張承和嚴畯合稱東吳五君,其中尤以顧邵和嚴畯學識最好,並未擔任職務專心治學,乃是良師的不二人選。


    “可是,昔日吳郡名士張允之子張溫?”顧邵問道


    “正是”


    顧邵也是笑道:“昔日就聽聞,張溫年少聰穎是良材美玉,有徒如此邵求之不得。還要多謝舅父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