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前,魯肅口中的豫州牧劉備正在狼狽逃竄。


    走到長阪坡上時,劉備突然看到後方五裏處塵土飛揚,依稀可見那些身著黑色玄鐵甲手執樸刀。“虎豹騎”一個令人膽寒的詞語從劉備口中蹦出,一個簡單的詞語,不止讓劉備更是讓劉備左右的將士皆是肝膽欲裂。


    那可是曹操手下最鋒利無比的寶劍,縱橫天下的虎豹騎呀!


    從征討黃巾開始,整個大漢的強力騎兵屈指可數。無非就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董卓的飛熊騎兵,呂布的並州鐵騎和曹操的虎豹騎。如今除了馬騰之子馬超尚有一些西涼鐵騎的影子,但卻遠不如昔日的飛熊軍,而其他的幾隻騎兵都已做土。可以說如今的虎豹騎可以擔起大漢第一騎兵的稱號。


    這支無敵的騎兵部隊,乃是由天下驍銳組成,能在其他部隊中擔當百人長者,在這支部隊中,卻隻能充當一名普通的士兵。看似很悲劇,但卻不然,能加入這支天下無雙的常勝鐵軍,乃是無尚之光榮。而這一支軍隊,不隻是精銳,更是曹操的親兵,由曹操最重視的曹氏將領之中的曹純一手打造並親自指揮。而曹純本人也可以稱為騎兵大家,直追昔日呂布。在曹純死後,曹操甚至當著五子良將、曹氏和夏後氏的親族將領之麵說道:“純之比,何可複得!吾獨不中督邪?”


    今天,這一支五千人左右的虎豹騎由曹操親自率領,日行三百裏,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追到了長阪坡。此時,劉備所見的並非曹操大部,而是曹純所率的前部一千先鋒。


    但這一隻僅僅隻有一千的黑色洪流,在曹純的率領下,足夠讓大漢任何一員將領膽寒。而惶惶出逃的劉備更是如此。


    “跑”這是眾人心中唯一的念頭。這時跟隨劉備多時,見識過虎豹騎厲害的孫乾更是說道:“虎豹之士不可輕擋,主公還是命令諸人輕裝撤退吧!”


    劉備尚未發話,“不可!”徐庶揮手駁斥了孫乾的提議,“敵軍皆是騎兵速度數倍於我,此時我軍若撤,其必從後掩殺,頓時便可是我軍崩潰,到時隻有任其踐踏,絕不能撤。”


    一旁的諸葛亮,高臥隆中自以為掌握了天下大勢,但卻並沒有見過虎豹騎的威勢。正所謂不知則無畏,說道:“正是如此,亮觀敵軍不過千騎。我軍若是背倚高坡,居高列陣,當可禦之。”


    所說道大帳,劉備雖然勝跡不多,但卻經驗豐富。當然知道,若是將後背露給騎兵的後果是什麽:“三弟,叔至。即刻率領我的親衛背靠山坡列陣務必抵擋住虎豹騎一個時辰。”


    “喏”一旁閃出一個麵色白皙還有些書香氣息的大漢,手執丈八蛇矛正是張飛。而陳到卻是默默站在張飛之後,不說一句話。


    待到張飛、陳到領命而去,劉備這才對著諸葛亮和徐庶說道:“軍師、徐將軍,即刻催促百姓迅速往江邊行去,雲長的水軍已到江邊。”徐庶在諸葛亮到來之後,便已轉為武職被劉備任命為軍師中郎將。


    諸葛亮說道:“主公,二將軍水軍一到即刻將士卒運往漢陽,劉琦處。曹軍已追擊至此,江陵以不安全。吾自作主張,讓南郡太守劉磐將軍士、武備糧秣運往江夏。”


    劉備聞言也不責怪,說道:“軍師所慮甚是。”話未說完,,劉備的表情重新歸於驚愕,原因很簡單,虎豹騎饒過了百姓的隊伍,看似是向著他們衝來,但半途之中忽然又轉變了方向,竟似要繞到他們身後一樣。


    “不好”一旁的精於軍事而且見識廣泛的徐庶驚叫道:“敵軍是要搶占當陽橋。好一個曹純果然厲害。”不過劉備可沒心情稱讚曹純。


    望南數裏之遠是一條不知名的河,雖隻有十餘丈寬,但其水頗深,方圓數十裏內,隻有一座名為“當陽”的大橋可以過河。


    那曹純此番乃是與文聘同來,後者久居荊州,對長阪坡一帶的地形極為熟悉,在他的建議下,曹純臨時改變了策略,轉而迂回向劉備軍身後的當陽橋,隻須占據此橋,便可與後麵的曹操大隊人馬對劉備形成南北夾擊,將其殲滅於此。


    劉備好歹逃命不是第一次了,心智還算穩定。對著徐庶說道:“元直可有計策?”再最危急的時刻,劉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徐庶而不是諸葛亮。畢竟諸葛亮初出茅廬沒有過什麽好的戰績,而徐庶卻是屢敗曹仁、夏侯惇等曹軍大將。在劉備心裏這種關鍵時刻,徐庶更加靠譜。。


    而徐庶聞言先是瞅了一眼一旁麵沉似水的諸葛亮,按徐庶對他的了解,諸葛亮恐怕是心中吃味了,不過劉備詢問不可不答:“可遣益德速速率軍於橋上抵擋,大軍速撤”


    劉備也是沒法隻好讓張飛去冒險,之後大喊一聲“撤”然後翻身上馬便望當陽橋奔去,其餘部署們也沒了戰意,隻顧跟著劉備一路向南潰逃。


    於是,成千上萬的士兵與百姓漫野而逃,那是何其壯觀的場麵,劉備更是一馬當先,在張飛的護送下,從人群中擠開一條路,拚命的往當陽橋而去。


    不過也算劉備好運,即使如此曹純也沒趕上他。反而其部下的張飛成就了當陽一喝驚曹軍和趙子龍大軍之中七進七出救劉禪的威名。而等到曹操大軍來時,百姓早就坐著關羽的船往漢陽而去。劉備和其下的士卒恰好坐的是最後一批樓船。


    往著船上的劉備,曹操心中感慨萬千。“老是晚這麽一步,難道劉大耳真是得天之助麽?”望著曹操身後戰將上百,士卒數萬的軍威,劉備也是感慨不已“難道每次都是他曹孟德追我麽?”


    不提大眼望小眼的劉備和曹操,喬仁派往新野的細作終於派上了用場。在亂軍之中,喬仁手下的細作準確的找到了徐庶之母,並以諸葛瑾的名義將其騙往了江東。若是等劉備到達漢陽時,發現少了徐母時,徐母恐怕已經快到建業了。


    大江之上,劉備所坐之船遠遠落在其後。突然東邊出現一片陰影,識貨之人必會知曉這是大批樓船到來。劉備軍中可是沒有樓船,而曹操全取了荊襄九郡,這就意味著漢江之上,不是隻有關羽一家的水軍。


    劉備正要下令逃跑,這時諸葛亮卻道:“主公莫慌,我看來者未必是曹軍。如果曹軍決意把我們趕盡殺絕的話,當初長阪一戰窮追不舍便是,何必大費周折用水軍來,再說據情報來看,荊州水軍尚在襄陽,這附近隻有關將軍和劉公子的水軍。”


    劉備或許由於方才摔了孩子才致精神有些紊亂,這時聽諸葛亮一說,一顆心便鎮定了下來,道:“軍師所言有理,翼德、子龍,快快列陣。”


    於是,張飛和趙雲領著不到二十個士兵,煞有介事的排成了兩排,兩人一人持弓,一人持戈擋在最前,一副準備決一死戰的樣子。也不知道他們在小船上列陣有什麽用,若真是曹軍樓船一撞,他們就全完了。


    來穿很快逼近,遠遠望之,來船大概有五艘皆是數丈高的樓船,而觀衣甲皆是灰白色而不是曹軍的黑色。


    這時,伊藉湊到劉備身旁,一臉喜色的說道:“主公,來的是江東的人馬,船首那個人,不正是軍師的兄長諸葛子瑜嗎。”


    “果真是諸葛瑾嗎?他來這裏做甚?”劉備困惑道,但言語之中明顯已放輕鬆了許多。


    諸葛亮凝眉略思,道:“如今曹軍南下,相必江東亦有所聞,曹賊若得荊州,下一個目標必是江東,孫策和周瑜都是聰明人,定然知道他以一己之力是斷能擋之,唯有與主公聯合方能抗擊曹軍。我料兄長此來,必是想探聽主公虛實。”


    劉備麵露興奮,道:“孫策若果真有此意,那我軍必可絕處逢生。若是軍師兄長若真是為聯合而來,備答應他便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