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仁對著諸葛亮大笑道:“既然我主英烈,我江東士卒悍勇,而劉豫州兵不過萬,將不過關張趙,且屢戰屢敗。況我主貴為車騎,豫州隻為左將軍。如我兩家會盟共抗曹操,當以我主為盟主否?”


    諸葛亮心裏暗自心驚,‘這個喬仁看似年紀輕輕,反而最難對付’,劉備雖然號稱劉皇叔又是帝胄,但如今漢末皇族早就不值錢了,漢庭的官職也不是很重要。拳頭大勢力強才是王道。對比孫策和劉備,差距太大,就算是諸葛亮也清楚不可能為劉備爭取到主動權,但若是就這樣讓出,也怕弱了自家氣勢。


    這時諸葛亮說道:“將軍豈不知,我主貴為帝胄,天子皇叔,奉天子詔令討伐曹操。吳侯雖為車騎但卻是坐領一方,未近天顏,豈不聞名不正而言不順。”諸葛亮還欲再說,卻被一句話給打斷了。


    孫策覺得火候已到,在說下去有些仗勢淩人之嫌了。說道:“先生果然高才,孤身為漢臣,當與左將軍一起共抗曹賊。”


    之後,魯肅便領著諸葛亮出了正堂,說道:“先生可先回館驛遣使回報劉豫州,待改日再安排先生麵見我家主公。”


    諸葛亮心中也清楚,怕是孫策這兩日要商議對付曹操的事宜。


    大堂之中,諸葛亮走後會議並未解散。等魯肅回轉之後,便又開始。孫策望著諸葛亮離去的背影,感歎道:“諸葛子瑜沉默寡言,有君子之風。而他的弟弟卻這般伶牙俐齒,真是無奇不有。”而孫策卻也不想想你和孫權又有哪裏相像呢?


    “好,言歸正傳。”孫策歎息了一句就進入正題:“此次對抗曹操,諸君以為該如何行事?”


    這時方才被駁的無言的張昭有出列道:“主公容稟。此次曹操攜大軍南下,其首要對手乃是劉備,故而某以為我軍也應放在江夏與劉備同擊曹軍。主公不可輕離建業,而大都督水軍恰好駐紮夏口,可為破曹主力。”


    顯然不可輕離的理由說服不了孫策想帶兵打仗的心,“曹操親自帶大軍南下,孤自當親自迎戰豈可讓公瑾前去。”


    “這!”倒黴的張昭又被駁倒了。


    這時喬仁卻想起了後世孫權淮南大敗,說道:“主公。曹操大軍盡在荊北,而江北空虛。大都督與曹操對峙於江夏,而主公率軍屯於柴桑。進可攻淮南,退可保江東。還望主公明見。”


    孫策是個熟知兵事之人,喬仁的意見一眼都看得出來好壞,頓時覺得是個不錯的建議。而堂下的諸武將們自然是沒有意見,而文臣也覺得此意尚好。


    “好!子言言之有理。”孫策說道:“大都督明日便可回轉,倒是商議分軍事宜。”


    -------------------------------分界線---------------------------------------


    建業城喬府,自知大戰將起,喬仁很珍惜能於孫尚香相處的日,戰場上的事誰又能說得準呢,說不定不知從哪裏飛出來的流矢就要了喬仁的小命。


    而今天喬仁發現孫尚香很奇怪,原本就是英武的孫尚香今天反而臉上一直掛著紅暈,吃飯的時候還一直傻笑。喬仁怕她出事,便問道:“夫人,你有何事,有的會要告訴我呀?”


    “啊!你怎麽知道。”孫尚香本在傻笑,聽到喬仁的問話做出一副和吃驚的表情。


    喬仁總不會說你臉色就寫著有喜事的樣子,不過嘴上並不多說。道:“猜的!”


    孫尚香笑著打了喬仁一下,一臉幸福的說道:“今日,張伯父來給我把脈,說我··說我··”


    把脈不是生病就身體虛,喬仁可不認為會有什麽好消息,問道:“說什麽?”


    最後,孫尚香隻以蚊子般大小的聲音說道:“說我有身孕了。”


    “哦!沒生病就好”喬仁一時還沒反應過來,良久才突然蹦了起來:“什麽!!你有身孕了。”


    “我要當父親了?”喬仁抱著孫尚香就是一陣亂親。


    “好啦!瞧你這個樣子!”孫尚香恐怕自從懷孕之後,反而變得溫柔了,一時讓喬仁捉摸不透。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聲音:“主公。戴將軍和劉大人求見。”


    “哎!怎麽在這個時候。”喬仁是第一次覺得他們來的如此不是時候。


    而變得善解人意的孫尚香說道:“夫君還是快出去吧!”


    喬府的書房之中,戴綱和劉基早早就坐下等待,等喬仁從門外進來,紛紛起立施禮。喬仁一揮手示意不必多禮,便坐在首座之上。問道:“子維和敬輿聯袂而來,所為何事?”


    戴綱和劉基互相推脫了一下,最後由劉基說道:“某聽說本來主公欲以將軍為副都督協助大都督對付曹操的,但二張和朱治皆是反對,但好在步先生和潘先生等一力支持,而顧長史兩不相幫,故而尚且懸而未決。”


    喬仁的好心情似乎並未受影響,反而問道:“哦?”


    戴綱看見喬仁不為所動,繼續說道:“大哥,如今江東世族不知為何一力排擠你。這個不是辦法啊!”


    喬仁看著一臉激動的戴綱說道:“子維呀!記住,江東正在主事之人是吳侯,而不是這些世家大族,別看現在君臣相知,但這些世家若是與吳侯的命令相違時,吳侯絕不會吝惜手中的屠刀。”


    喬仁再看了一眼劉基說道:“所以,江東世族打壓我也罷,排擠我也好。隻要主公心中有數,我又怕什麽?”


    劉基見喬仁如此急道:“將軍豈能如此,你與大都督為我江北喬遷世族之首。”


    “敬輿!”喬仁毫不留情的打斷了劉基的話,“忘記自己出身世家,你的家族才會有更好的發展。世家大族把持漢室朝政多年。外戚、宦官、世家爭權奪利才有了如今的局麵,現今不論曹操還是我家主公甚至劉備,對著三者都有警惕。曹操發求賢令以瓦解世族,而仁身處尷尬之地,即是外戚又是世家,故而吾不能爭,否則必成眾矢之的。不過這些事,終歸得有人辦,副都督呂子明、軍議將軍魯肅都是江北人氏,步騭、潘濬也不是江東人物。由他們去爭,而我自當深居簡出。你二人與我關係密切,也不能爭。記住了嗎?”


    二人都沒隻是管中窺豹而已,不像喬仁已看透廬山真麵了。隻好答道:“是!”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聲稚嫩的叫喊。“姑父!姑父!”


    眾人聞言望去,隻見一個六歲左右的正太,邁著步子進了正堂。喬仁見到來人也是笑道:“都說了教我義父,你小子怎麽還沒睡覺?”來的正是孫翊的遺孤----孫鬆,因為孫翊和喬仁關係密切故而在孫翊死後,喬仁在征得孫尚香和孫策的同意下收了孫鬆為義子但不改姓,反而類似後世的幹爹,而孫尚香也很同情徐氏這個三嫂,故而他母子就在喬仁的別院住下了。也方便喬仁時常教導孫鬆。


    喬仁邁步來到堂中,單手抱起已經不輕的孫鬆說道:“鬆兒,你想要個妹妹還是弟弟呢?”


    孫鬆彎著小腦袋想了想,瓷聲說道“弟弟,弟弟!我好教她武藝!”不愧是孫家兒郎,六歲都想著習武了,不過武藝喬仁可教不了,還得孫尚香來。


    這時戴綱和劉基才反應過來,齊聲賀道:“恭喜兄長。”


    “哈哈!”喬仁放下孫鬆,笑道:“還早呢!不過,你二人也是老大不小了。是不是看上哪家姑娘了,我去給你們保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