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得群臣皆是讚同,周瑜不禁興致更高,索性站起身來道:“曹軍兵敗之後,必然水軍覆沒,曹賊若是僥幸不死,自然不敢再由水路逃跑,隻有從旱路往江陵而去,諸君請看雲夢澤之間,隻有一條華容古道可通北路,這華容道又是異常的難走,這樣的話便利於咱們追擊老賊,到時若是能生擒活捉這老賊,則天下大勢定矣!”
喬仁想起後世之中,似乎是劉備發現這條古道,由張飛、趙雲、以及關羽率軍堵截,但最後卻讓曹操安然撤退了。其中緣由,後世爭論不已,有說是關羽徇私,放過了曹操;也有說是劉備、諸葛亮故意為之。
不過喬仁確認為,曹操若是死在荊州必然天下大亂,倒是東吳的機會更大,畢竟如今江東是僅次於曹操的勢力,而劉備卻是勢單力薄,所以喬仁以為若是劉備守烏林不放走曹操才怪。
而這時作為左副都督的呂蒙說道:“大都督深謀遠慮,我軍的安排已然定下,但劉備在樊口尚有兩萬士卒,卻不知都督如何安排。”
這句話說得關鍵,劉備本有五千的豫州軍又會同劉琦的六千軍隊和劉磐的近一萬士卒,放在樊口是個不小的勢力,不能不管不問。
想到如此,喬仁出言道:“大都督,劉備駐軍樊口。在我軍身後無所作為,倒不如讓其將大部在漢陽駐軍。”
曹操此番進兵,雖然主力沿長江東進,但另有一支北路偏軍從襄陽出兵,順漢水南下,如果這支人馬突破夏口的封鎖,那周瑜的水軍便要麵臨被前兵夾擊的危險。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關羽那支水軍,如果沒有這支水軍,二劉縱然據有樊口口,也不可能阻擋從襄陽南下的荊州水軍。
周瑜不想劉備還是有些作用的,笑道:“既然如此,就讓劉備派兵駐紮漢陽。”
這時原本還未說話的魯肅急道:“大都督這樣做不太合適吧。劉備雖然勢力弱小,但好歹是我軍同盟而非屬下,這樣役使不太合適。”
這時周瑜也想了起來,說道:“的確不太合適。這樣把,還勞子敬前往樊口與劉備商議,再請諸葛亮常駐我軍方便商議。”
“喏!”魯肅哄然領命。
說完劉備的事宜,這才進入一個關鍵的問題。周瑜道:“曹操一生征戰無數乃是用兵大家,其麾下兩將謀臣無數,絕對不會放過赤壁。而諸將之中何人搶取赤壁,諸位可有人選。”
這時堂中也有了不小的爭議,有人說甘寧合適,有人說周泰合適。
魯肅出列說道:“大都督,無論甘寧還是周泰諸將,手下兵馬太少不過一兩千,恐怕難以抗衡來奪赤壁的曹軍。”
周瑜問道:“依子敬之見何人可取赤壁。”
魯肅把手一指,眾人方言望去正是喬仁,說道:“喬護正合適,護軍手下士卒悍勇,又有以萬大軍,正是搶奪赤壁的最佳人選。”
“可是!”這時黃蓋說道:“子言為護軍豈能擅離。”
周瑜綜合了諸人的意見,又想了片刻說道:“子言卻是最佳人選。至於其為護軍不可遠離中軍,倒是無所謂。昔日我為護軍之時,又有幾日在建業呢!”
人選敲定之下,喬仁也不推諉,說道:“劉備多次與曹操交戰,但對曹操熟悉異常。倒不如,請劉備遣軍協助。”夏口到樊口順江而下不過一個半時辰而已。
周瑜聞言也舉得有理,說道:“如此,還請子敬,速速前往樊口,將一並事宜與劉備商議。喬仁軍,明日出發。”
“喏!”
--------------------------------分界線----------------------------------
會議之後,喬仁即刻召見了軍中將校黃策、徐盛、戴綱、賈華諸人,和劉基、張溫。既然要開拔,必然不會再回夏口的別院之中,而是直接到了中駐紮的大帳。
喬仁一身戎裝,搽拭著寶劍說道:“諸位,大都督將領,我軍日出發搶取赤壁。”
一語方畢,堂下諸將皆是一臉激動,特別是武力已暴漲到八十的戴綱,說道:“將軍,此次取赤壁可是大軍首戰?”
“正是”喬仁一臉的淡然,手中搽劍的動作絲毫不慢。
說完堂下更是躍躍欲試,不過喬仁卻不向他們一樣樂觀。曹操的步騎有多強,喬仁並沒有輕聲體會,但隻要想到其一生多次以弱勝強,更是征伐北方多隻異族,其路上軍威遠不是江東可比,即使這次曹操隻派了幾千人,喬仁心中都把自己擺在弱勢,雖然有些自薄,但也沒辦法。
夜晚之時,魯肅終於到達了樊口,而劉備不想前幾日的才見過的魯子敬今日又來了。不過魯子敬雖好,但每次來似乎都沒什麽好事。
但畢竟是聯盟,劉備還是將魯肅領入大堂,上了些酒菜,讓諸葛亮和徐庶作陪。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備發話道:“不知子敬先生所來何事?”
魯肅幾杯酒下肚,也不磨蹭說道:“肅奉大都督之命前來,大都督決定明日發兵搶奪赤壁,想請劉使君派軍駐紮漢陽,並遣軍相助我軍取赤壁。”
魯肅的話已經是經過自己加工處理的了,但劉備依然聽得不是滋味,周瑜名曰相商卻實與命令無異。劉備將眼光投向,徐庶和諸葛亮卻見二人都是示意他先應下。
劉備隻好說道:“大都督安排甚是得當,備自當遣雲長移軍漢陽會同劉琦公子,卻不知大都督派哪位將軍取赤壁。”劉備的意思很簡單,看周瑜的安排而派人,若是一個尋常將領劉備排個打醬油的過去就行了。
魯肅聞言,笑道:“此人使君也是認識,正是喬護軍。”
“喬仁”三人腦中閃過一個年輕俊美的臉龐,江東已有俗語流傳,美周郎、俏子言。喬仁與二喬麵容頗為相似,要不是八年以來喬仁苦練武藝,身材更為陽剛而且高近八尺,不然肯定會被誤認為是女人。
不過劉備三人沒心思管喬仁的長相,而是想起喬仁的事跡,而諸葛亮更有體會。劉備這時問道:“軍師以為,可遣何人相助喬護軍。”
諸葛亮不見思索的說道:“中護軍趙雲。”
劉備一想,兩人都為護軍,都長相俊美都穿銀甲。“如此,就遣中護軍趙雲率騎兵八百相助如何?”劉備倒不是舍不得軍隊,而是江東缺馬這八百騎兵對於江東來說已是不小的編製了,看著魯肅微笑的臉,劉備還以為是魯肅很是滿意呢。
卻不想,魯肅笑的是‘這劉備還以我江東缺馬如此,卻不知曉喬仁軍中有近千騎兵,若不然怎麽會派堂堂護軍將軍為前鋒呢。
在敲定一些事宜之後,劉備還要再勸酒,卻被魯肅以要回夏口複命為由拒絕了!
喬仁想起後世之中,似乎是劉備發現這條古道,由張飛、趙雲、以及關羽率軍堵截,但最後卻讓曹操安然撤退了。其中緣由,後世爭論不已,有說是關羽徇私,放過了曹操;也有說是劉備、諸葛亮故意為之。
不過喬仁確認為,曹操若是死在荊州必然天下大亂,倒是東吳的機會更大,畢竟如今江東是僅次於曹操的勢力,而劉備卻是勢單力薄,所以喬仁以為若是劉備守烏林不放走曹操才怪。
而這時作為左副都督的呂蒙說道:“大都督深謀遠慮,我軍的安排已然定下,但劉備在樊口尚有兩萬士卒,卻不知都督如何安排。”
這句話說得關鍵,劉備本有五千的豫州軍又會同劉琦的六千軍隊和劉磐的近一萬士卒,放在樊口是個不小的勢力,不能不管不問。
想到如此,喬仁出言道:“大都督,劉備駐軍樊口。在我軍身後無所作為,倒不如讓其將大部在漢陽駐軍。”
曹操此番進兵,雖然主力沿長江東進,但另有一支北路偏軍從襄陽出兵,順漢水南下,如果這支人馬突破夏口的封鎖,那周瑜的水軍便要麵臨被前兵夾擊的危險。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關羽那支水軍,如果沒有這支水軍,二劉縱然據有樊口口,也不可能阻擋從襄陽南下的荊州水軍。
周瑜不想劉備還是有些作用的,笑道:“既然如此,就讓劉備派兵駐紮漢陽。”
這時原本還未說話的魯肅急道:“大都督這樣做不太合適吧。劉備雖然勢力弱小,但好歹是我軍同盟而非屬下,這樣役使不太合適。”
這時周瑜也想了起來,說道:“的確不太合適。這樣把,還勞子敬前往樊口與劉備商議,再請諸葛亮常駐我軍方便商議。”
“喏!”魯肅哄然領命。
說完劉備的事宜,這才進入一個關鍵的問題。周瑜道:“曹操一生征戰無數乃是用兵大家,其麾下兩將謀臣無數,絕對不會放過赤壁。而諸將之中何人搶取赤壁,諸位可有人選。”
這時堂中也有了不小的爭議,有人說甘寧合適,有人說周泰合適。
魯肅出列說道:“大都督,無論甘寧還是周泰諸將,手下兵馬太少不過一兩千,恐怕難以抗衡來奪赤壁的曹軍。”
周瑜問道:“依子敬之見何人可取赤壁。”
魯肅把手一指,眾人方言望去正是喬仁,說道:“喬護正合適,護軍手下士卒悍勇,又有以萬大軍,正是搶奪赤壁的最佳人選。”
“可是!”這時黃蓋說道:“子言為護軍豈能擅離。”
周瑜綜合了諸人的意見,又想了片刻說道:“子言卻是最佳人選。至於其為護軍不可遠離中軍,倒是無所謂。昔日我為護軍之時,又有幾日在建業呢!”
人選敲定之下,喬仁也不推諉,說道:“劉備多次與曹操交戰,但對曹操熟悉異常。倒不如,請劉備遣軍協助。”夏口到樊口順江而下不過一個半時辰而已。
周瑜聞言也舉得有理,說道:“如此,還請子敬,速速前往樊口,將一並事宜與劉備商議。喬仁軍,明日出發。”
“喏!”
--------------------------------分界線----------------------------------
會議之後,喬仁即刻召見了軍中將校黃策、徐盛、戴綱、賈華諸人,和劉基、張溫。既然要開拔,必然不會再回夏口的別院之中,而是直接到了中駐紮的大帳。
喬仁一身戎裝,搽拭著寶劍說道:“諸位,大都督將領,我軍日出發搶取赤壁。”
一語方畢,堂下諸將皆是一臉激動,特別是武力已暴漲到八十的戴綱,說道:“將軍,此次取赤壁可是大軍首戰?”
“正是”喬仁一臉的淡然,手中搽劍的動作絲毫不慢。
說完堂下更是躍躍欲試,不過喬仁卻不向他們一樣樂觀。曹操的步騎有多強,喬仁並沒有輕聲體會,但隻要想到其一生多次以弱勝強,更是征伐北方多隻異族,其路上軍威遠不是江東可比,即使這次曹操隻派了幾千人,喬仁心中都把自己擺在弱勢,雖然有些自薄,但也沒辦法。
夜晚之時,魯肅終於到達了樊口,而劉備不想前幾日的才見過的魯子敬今日又來了。不過魯子敬雖好,但每次來似乎都沒什麽好事。
但畢竟是聯盟,劉備還是將魯肅領入大堂,上了些酒菜,讓諸葛亮和徐庶作陪。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備發話道:“不知子敬先生所來何事?”
魯肅幾杯酒下肚,也不磨蹭說道:“肅奉大都督之命前來,大都督決定明日發兵搶奪赤壁,想請劉使君派軍駐紮漢陽,並遣軍相助我軍取赤壁。”
魯肅的話已經是經過自己加工處理的了,但劉備依然聽得不是滋味,周瑜名曰相商卻實與命令無異。劉備將眼光投向,徐庶和諸葛亮卻見二人都是示意他先應下。
劉備隻好說道:“大都督安排甚是得當,備自當遣雲長移軍漢陽會同劉琦公子,卻不知大都督派哪位將軍取赤壁。”劉備的意思很簡單,看周瑜的安排而派人,若是一個尋常將領劉備排個打醬油的過去就行了。
魯肅聞言,笑道:“此人使君也是認識,正是喬護軍。”
“喬仁”三人腦中閃過一個年輕俊美的臉龐,江東已有俗語流傳,美周郎、俏子言。喬仁與二喬麵容頗為相似,要不是八年以來喬仁苦練武藝,身材更為陽剛而且高近八尺,不然肯定會被誤認為是女人。
不過劉備三人沒心思管喬仁的長相,而是想起喬仁的事跡,而諸葛亮更有體會。劉備這時問道:“軍師以為,可遣何人相助喬護軍。”
諸葛亮不見思索的說道:“中護軍趙雲。”
劉備一想,兩人都為護軍,都長相俊美都穿銀甲。“如此,就遣中護軍趙雲率騎兵八百相助如何?”劉備倒不是舍不得軍隊,而是江東缺馬這八百騎兵對於江東來說已是不小的編製了,看著魯肅微笑的臉,劉備還以為是魯肅很是滿意呢。
卻不想,魯肅笑的是‘這劉備還以我江東缺馬如此,卻不知曉喬仁軍中有近千騎兵,若不然怎麽會派堂堂護軍將軍為前鋒呢。
在敲定一些事宜之後,劉備還要再勸酒,卻被魯肅以要回夏口複命為由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