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仁心裏確實沒底,因為他並不知道曆史上的火燒赤壁,到底是曹操自己放的火還是周瑜的詐降計,而且這個東風是周瑜算出來的還是諸葛亮算出來喬仁亦是沒有把握。周瑜就在長江之上,而且乃是大漢最好的水軍統帥,不會不理解熟悉長江的天氣;而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多智近乎妖也不是沒有可能算出東南風。


    於是才有了喬仁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子言,周瑜聽喬仁所說也是讚賞,說道:“子言一語中的,若使火攻必會算好天氣和風向,如今是嚴冬天氣幹燥倒是適合火攻,但風向卻是西北風,一點火怕是火勢反而往南岸而來。”


    喬仁點頭稱是說道:“正是如此。隻是冬天如何才會有東風啊?”


    周瑜聞言一臉高深的說道:“子言,曹操軍中並入懂水戰之人也無熟悉長江天氣之人,故而其必不會防備我軍火攻,這才是我們的機會,至於東風嘛?久在長江之人若是用心觀察就會發現,長江冬日每隔一個月就會有一天吹東南風,而曹軍與我對峙剛好二十多天天,十日之內就是東南風。”


    喬仁心道果然,東風是周瑜算出的,說道:“都督準備十日之內進軍,不知先鋒欲遣何人!?”這次襲擊曹營的先鋒不比其它,乃是裝載火油幹柴去撞曹操的連鎖船,這跟後世的人肉炸彈沒什麽區別。所以這個先鋒危險係數十分大,而且還要一個膽子夠大的人,若是距離隔的遠就放火,火船恐會被吹偏。


    周瑜心中漠然,思索了一下說道:“我的意思是周泰和蔣欽二將前去,他二人皆是以前的水盜,水性極佳而且膽子夠大,這種事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喬仁也是笑道:“正是如此。”嘴上如此說,心中卻是想到‘果然不會是黃蓋,也對黃蓋畢竟是老將了,怎麽會讓他做這麽冒險的事情’。


    於此相對的,在樊口的劉備大營之中,也正進行著一場座談,諸葛亮從赤壁趕了回來。諸葛亮也不廢話,直接道:“現下決戰在即,亮此來,便是請主公做好打算。”


    劉備一怔,道:“軍師請說。”


    諸葛亮遂道:“這第一嘛,即是假使周郎等到了東風,曹賊必然敗歸北方,到那個時候,荊州一線,吳人的軍力便成為最強,咱們必須得提前考慮下一步的方略。”諸葛亮不愧是諸葛亮雖然並沒有參與周瑜的決策,但卻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奧妙。


    劉備點頭道:“這個備也有思慮,曹操敗退後,咱們若想奪還荊州,必得先取江陵,以之為根本,再徐圖襄陽。”


    諸葛亮笑了一笑,接口道:“孫策費了這許多錢糧兵馬,其野心絕不會隻限於擊退曹軍,到時候曹賊一敗,周瑜必趁勝西進去取江陵,以咱們現下的兵力,能否獨力去取江陵尚成問題,更別說去跟周瑜搶了。到時候若是鬧翻了臉,隻怕吳人比曹操更加要凶險呀。”


    劉備的麵色頓時凝重起來,憂心忡忡道:“看來先前元直的顧慮也是有道理的,所謂前門拒虎,後門入狼,以周瑜對我的那般態度,曹軍一旦退去,隻怕他轉眼翻臉也不是沒有可能。”


    諸葛亮嗬嗬一笑,寬慰道:“這一點主公不必擔心,以吳軍的實力,吞並了咱們自然不成問題,但要知道,此時尚有劉琦公子據有漢陽要地,孫策若是敢如此,他就不怕劉琦公子畏懼之下以北江夏投降曹操麽。”


    看著劉備有些安心的表情,諸葛亮接著說道:“以周瑜之智絕不會如此,況除了荊州,孫策還駐軍柴桑,不隻是保衛江東那麽簡單。依亮之見,此戰若吳軍勝則周瑜和孫策必將共進江北,一攻荊州一攻淮南。而孫策手下隻有五萬士卒而周瑜卻有八萬,亮竊以為周瑜無論如何都會將喬仁部調回孫策軍中。”


    劉備聞言也是點頭,喬仁本就是護軍將軍,職責是典領中軍當然得跟著主公走了。


    這時徐庶也是拿著地圖平鋪在案上,道:“赤壁之戰結束,曹操雖然北歸,但定然不會輕易舍棄江陵這個戰略要地,必會留下重兵堅守,而周瑜對江陵又是誌在必得,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


    劉備聞言不解道:“坐山觀虎鬥,如何行事?”


    徐庶笑道:“大可讓周瑜去跟曹軍拚個你死我活吧。咱們須做的,隻是跟著周瑜一路追擊敗潰曹軍,搶奪其丟棄下的糧草軍械,順便收降那些不願北逃的荊州兵,以趁勢增強自己的兵馬。”


    這時諸葛亮接過話頭說道:“其二嘛,若是周郎此戰失利,則吳人損失慘重,而曹操那麵也不好過。主公與亮都見識過吳人的水軍,亮以為即使是硬碰硬,曹軍也不見得是吳軍的對手。但若是周郎失利,則我軍需做的是占據江夏。”


    占據江夏?劉備心中琢磨,江夏兩分本部在劉琦手中,南部在周瑜手中,既要占據江夏那麽???劉備急忙開口道:“劉琦侄兒之地,備豈能擅奪。”


    這時徐庶說道:“主公大可不必擔心,某從江北來時劉琦公子已經重病纏身了,大夫說怕是難以撐過明年三月。若劉琦公子一去,主公貴為皇室帝胄,又為劉荊州托孤之人,但得江夏。”


    劉備聽到劉琦的病情眼中既然擠出了幾滴眼淚,說道:“我那侄兒年紀輕輕,怎麽會得重病呢!”


    諸葛亮卻答道:“可能是悲傷過度吧”其實諸葛亮心中明白,劉琦的病其實是劉備做的手腳,劉備雖然嘴裏仁義道德,但背地裏做事卻是無所不用其極,而且非常隱蔽。


    不過這也無傷大雅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當年高祖劉邦哥,老爹都快被項羽哥烹了,還坦然自若的要求分幾塊肉給自己,眼下他能為一個八竿子才能打到的人流了幾滴眼淚,也算對得起他劉琦了。


    於是,就在第二天,劉備便與周瑜請辭,決定帶著諸葛亮等一幹人等全部前往魯山。借口當然是整軍備戰,準備對周瑜即將發起的決戰進行側翼支援


    而劉備自己,則又回歸到了樊口時的狀態,每日除了處理一些日常軍務之外,便是立在江邊望東張望,不過這一次他等待的對象不再是難纏的周瑜,而是更為難纏的老天爺。


    苦等的不隻是劉備一人,周瑜也在苦等,不過人家不是傻呆呆的站在江邊翹首以望,而是每天搬一張琴在江邊撫弄,而喬仁也配在一旁喝茶,雖然那茶實在難喝。但起碼看起來悠閑淡然,不過二人內心的焦慮隻怕不比劉備要少幾分,但至少看起來要瀟灑從容很多。


    而等待的還有一人,正是北岸的曹操。不過曹操則是霸氣十足的坐在自己的寶座上,等待北軍熟悉南方的天氣和水軍戰法,看著磨合的日益成熟的連鎖戰艦,曹操似乎看見了大破周瑜水軍,馬踏吳郡,攬二喬入懷的景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