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吳侯府中。正月期間,已是將近半夜了,當南郡的動向傳回建業之時孫策便把周瑜和諸葛瑾二人喚來,孫策一臉的疲憊說道:“公瑾、子瑜啊!看來這個劉備是不領情啊。居然在南郡沿岸派重兵把守,這是什麽意思!!分明是信不過孤啊!”
諸葛瑾並沒有因為諸葛亮在劉備軍中而對劉備口下留情,“主公,劉備這分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看來我們當初將南郡借給劉備就不是一個好主意。”
“嗬嗬!”周瑜卻是哈哈大笑起來,“主公、子瑜,劉備也是傻瓜啊,他這是被手下的謀士給糊弄了。”
“哦,公瑾此話怎講。”
周瑜大笑著一指地圖說道:“請看,劉備占有南郡,其南其西都是我江東的地盤,若是我軍要伐他何須假道滅虢,直接把江麵一封,讓他南郡南北不能貫通,之後在徐徐蠶食便可。以我之見,劉備這是想要獨吞蜀地,並且也不想還我們的南郡了。”
諸葛瑾大怒“主公我們何不就此奪回南郡。”
“子瑜呀!曹操大軍大有南下攻我的趨勢,孤又哪來的士卒去管劉備呢!可憐的劉備還真是眼光不怎麽樣,也不想想孤即將和曹操大戰哪裏來的精力去管他區區南郡。”孫策對劉備這個同行是越來越看不上眼了。
周瑜卻是笑道:“主公我看曹操也是虛張聲勢而已。赤壁大戰過去不到三年不到,北方的元氣還未恢複,西北又有馬超作亂,他曹操哪來的精力來攻打我廬江沿線。如去歲曹操率大軍南下合肥也不過是為了改修芍陂屯田而已。”
“他不來孤可以去,等劉備起兵之前孤就命子言北上廬江,讓他劉備放心大膽的去取蜀地。”
------------------------------------------------------分界線----------------------------------------------------
不說江陵和建業之間的勾心鬥角,遠在千裏之外的益州蜀郡一間小房子裏卻有多少陰謀醞釀其中。房門緊閉,隻留一點縫隙照進些許亮光,映出四張截然不同的臉。
“永年,這一趟許都之行如何,那曹公是否如人所言的那般禮賢下士?”最先開口的那人儀表堂堂,眉宇之間盡顯風流儒雅,端得是一位美男子,此人正是孟達。
被稱為永年那人形容短小,雙眼細如門縫,但卻透著某種精明之色。“恐怕要令兩位失望了,依鬆之見,曹操目已然一統北方,又新得襄陽等地,已是變得頗為自大,此番許都之行,我可是受盡了他的冷遇,這樣一個人,豈能將益州獻給了他。再者言之,曹操赤壁敗後怕是數年之內,無力西進了。”此人正是出使曹操回來的張鬆。(《華陽國誌》中記載張鬆字子喬,《三國演義》裏說張鬆字永年,這裏用最常知的永年)
孟達聽得張鬆對曹操的評價,不禁麵露厭惡之色,撫髯說道:“我等為益州尋覓新主,為的就是為百姓尋得明主,而我等也能一展所長,建一番宏圖大業,原以為那曹操一世雄烈,是個可以一統天下的明主,卻沒想到才隻得到三分天下便這般自傲起來,這樣看來,益州是決不能給他的。”
聽得孟達對曹操的印象變壞,張鬆更是興致高昂不斷的數落曹操的過失,就連其為閹宦之後也被拿出來列舉。
孟達耐著性子聽張鬆在那裏不停的數落曹操,待到張鬆說得累了,方才開口說道:“可即便如此,曹操仍是野心勃勃之輩。遲早回蕩平割據西北的馬超、韓遂,進而吞並漢中虎視我益州。而劉璋這個廢物連漢中張魯也對付不了,如何使威加海內的曹操的對手。”
張鬆聞言也是感歎不已,看著還有一人依舊一句話也沒說,便問道:“孝直啊,先前獻益州就是你的注意,怎麽現在一句話也不說啊!”
被稱為孝直的男人正是法正,建安初年,天下饑荒,孟達與法正一起入蜀地依附劉璋。雖然才智高絕卻不見用,一直鬱鬱不得誌。如今也僅僅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而已,聽見張鬆發話,法正終於睜開了雙眼,精光閃爍,說道:“如今益州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中又有世家大族和異族勢力蠢蠢欲動,而劉璋暗弱,內不能重賢用才,揚明君威統合各方勢力,劃地自守。外不能修幹戈而起,開疆拓土,爭雄天下。這般勢危,不是被強敵吞沒恐怕也要自生禍亂。我等皆非庸碌之輩,就算不為自己一展平生之誌,也當為家族朋輩尋覓一位可以依靠的雄主,就算不是曹操,也絕不能坐以待斃”
二人一聽法正言辭之中似乎已有所指,急忙問道:“孝直可有打算。”
法正聞言麵容詭異,輕輕一笑道:“方今天下,可謂明主者,不外乎三人。曹操、劉備和孫策,而孫策不與我益州接壤,而曹操又不可為。”
張鬆算是品出了味道,問道:“孝直的意思是,荊州牧劉玄德?”
法正聞言得意的笑道:“吾思之良久,放眼天下可掌益州者,唯劉玄德爾!”
那二人俱露驚訝之色,相視一眼,張鬆先道:“孝直為什麽選中了劉玄德?”
法正撫髯道:“劉玄德乃當世英雄,且素有仁義之名,光就名聲而言就遠非劉璋可比。再則,那劉玄德起於微末,但卻能在諸侯之中存活至今,而且還能在被曹操趕往江南之後,奇跡般的坐擁半個荊州,其能力之強由此可見,我想以其為益州之主,必定能統合益州各方勢力,使我益州不再陷於內亂的泥潭中不可自拔。而劉玄德正有此能”
那張鬆與法正皆乃有識之士,法正這一席話豈又會不知,當法正說罷之後,二人俱是相視而笑。
法正先是一怔,接著指著那二人笑道:“原來你們也對劉玄德早就心有所向啊,枉我白費了這一番口水。”
張鬆嘿嘿一笑,道:“我二人有此想法又有何用,孝直你才是我們中的謀主,我和子敬向來可是唯你是從的。”
法正連連搖手,自謙道:“我不可敢當,想我法孝直隻不過是區區縣令,可不敢當你這堂堂別駕的謀主,如此大事,當然還是得聽你的。”
孟達卻道:“孝直你就不必自謙了,我三人久為密友,何必客套,以你之才,別說是區區別駕,就算是出將入相也無可厚非,縱觀天下除了已故的郭奉孝何人能與你共執牛耳。”
張鬆也說道:“既然孝直認為劉玄德是可輔之主,那我也就不再隱諱了,我以為以此人能力,撫定益州隻是其次,關鍵是此人一向有雄心壯士,絕非苟安於一隅之輩,如今他已兼有半個荊州,我等再資以益州,以跨有荊益為基,必能北上與曹操爭奪天下,我等若是輔佐於他,必能大展生平所長,名垂青史當不在話下。”
孟達亦點頭道:“永年所言不差,大丈夫生逢亂世,自當心懷天下,我亦相信劉玄德正是雄主。吾等自當共輔之,進而以期天下”
三人當下密定將益州賣給劉備之後,張鬆便道:“過些日時,我便會向劉璋進言,以對付張魯為由邀請劉備入蜀,到時我會推薦孝直你先出使一趟荊州,親自去瞧一瞧那劉玄德,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孝直你素有識人之能,也正好趁此機會看一看,那劉玄德是否如我等期盼的這般,確實是可輔的雄主。”
法正點頭道:“荊州之行是必不可少的,如今益州內憂外患,恐難以持久,形勢緊迫,還當從急行事才是。”
諸葛瑾並沒有因為諸葛亮在劉備軍中而對劉備口下留情,“主公,劉備這分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看來我們當初將南郡借給劉備就不是一個好主意。”
“嗬嗬!”周瑜卻是哈哈大笑起來,“主公、子瑜,劉備也是傻瓜啊,他這是被手下的謀士給糊弄了。”
“哦,公瑾此話怎講。”
周瑜大笑著一指地圖說道:“請看,劉備占有南郡,其南其西都是我江東的地盤,若是我軍要伐他何須假道滅虢,直接把江麵一封,讓他南郡南北不能貫通,之後在徐徐蠶食便可。以我之見,劉備這是想要獨吞蜀地,並且也不想還我們的南郡了。”
諸葛瑾大怒“主公我們何不就此奪回南郡。”
“子瑜呀!曹操大軍大有南下攻我的趨勢,孤又哪來的士卒去管劉備呢!可憐的劉備還真是眼光不怎麽樣,也不想想孤即將和曹操大戰哪裏來的精力去管他區區南郡。”孫策對劉備這個同行是越來越看不上眼了。
周瑜卻是笑道:“主公我看曹操也是虛張聲勢而已。赤壁大戰過去不到三年不到,北方的元氣還未恢複,西北又有馬超作亂,他曹操哪來的精力來攻打我廬江沿線。如去歲曹操率大軍南下合肥也不過是為了改修芍陂屯田而已。”
“他不來孤可以去,等劉備起兵之前孤就命子言北上廬江,讓他劉備放心大膽的去取蜀地。”
------------------------------------------------------分界線----------------------------------------------------
不說江陵和建業之間的勾心鬥角,遠在千裏之外的益州蜀郡一間小房子裏卻有多少陰謀醞釀其中。房門緊閉,隻留一點縫隙照進些許亮光,映出四張截然不同的臉。
“永年,這一趟許都之行如何,那曹公是否如人所言的那般禮賢下士?”最先開口的那人儀表堂堂,眉宇之間盡顯風流儒雅,端得是一位美男子,此人正是孟達。
被稱為永年那人形容短小,雙眼細如門縫,但卻透著某種精明之色。“恐怕要令兩位失望了,依鬆之見,曹操目已然一統北方,又新得襄陽等地,已是變得頗為自大,此番許都之行,我可是受盡了他的冷遇,這樣一個人,豈能將益州獻給了他。再者言之,曹操赤壁敗後怕是數年之內,無力西進了。”此人正是出使曹操回來的張鬆。(《華陽國誌》中記載張鬆字子喬,《三國演義》裏說張鬆字永年,這裏用最常知的永年)
孟達聽得張鬆對曹操的評價,不禁麵露厭惡之色,撫髯說道:“我等為益州尋覓新主,為的就是為百姓尋得明主,而我等也能一展所長,建一番宏圖大業,原以為那曹操一世雄烈,是個可以一統天下的明主,卻沒想到才隻得到三分天下便這般自傲起來,這樣看來,益州是決不能給他的。”
聽得孟達對曹操的印象變壞,張鬆更是興致高昂不斷的數落曹操的過失,就連其為閹宦之後也被拿出來列舉。
孟達耐著性子聽張鬆在那裏不停的數落曹操,待到張鬆說得累了,方才開口說道:“可即便如此,曹操仍是野心勃勃之輩。遲早回蕩平割據西北的馬超、韓遂,進而吞並漢中虎視我益州。而劉璋這個廢物連漢中張魯也對付不了,如何使威加海內的曹操的對手。”
張鬆聞言也是感歎不已,看著還有一人依舊一句話也沒說,便問道:“孝直啊,先前獻益州就是你的注意,怎麽現在一句話也不說啊!”
被稱為孝直的男人正是法正,建安初年,天下饑荒,孟達與法正一起入蜀地依附劉璋。雖然才智高絕卻不見用,一直鬱鬱不得誌。如今也僅僅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而已,聽見張鬆發話,法正終於睜開了雙眼,精光閃爍,說道:“如今益州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中又有世家大族和異族勢力蠢蠢欲動,而劉璋暗弱,內不能重賢用才,揚明君威統合各方勢力,劃地自守。外不能修幹戈而起,開疆拓土,爭雄天下。這般勢危,不是被強敵吞沒恐怕也要自生禍亂。我等皆非庸碌之輩,就算不為自己一展平生之誌,也當為家族朋輩尋覓一位可以依靠的雄主,就算不是曹操,也絕不能坐以待斃”
二人一聽法正言辭之中似乎已有所指,急忙問道:“孝直可有打算。”
法正聞言麵容詭異,輕輕一笑道:“方今天下,可謂明主者,不外乎三人。曹操、劉備和孫策,而孫策不與我益州接壤,而曹操又不可為。”
張鬆算是品出了味道,問道:“孝直的意思是,荊州牧劉玄德?”
法正聞言得意的笑道:“吾思之良久,放眼天下可掌益州者,唯劉玄德爾!”
那二人俱露驚訝之色,相視一眼,張鬆先道:“孝直為什麽選中了劉玄德?”
法正撫髯道:“劉玄德乃當世英雄,且素有仁義之名,光就名聲而言就遠非劉璋可比。再則,那劉玄德起於微末,但卻能在諸侯之中存活至今,而且還能在被曹操趕往江南之後,奇跡般的坐擁半個荊州,其能力之強由此可見,我想以其為益州之主,必定能統合益州各方勢力,使我益州不再陷於內亂的泥潭中不可自拔。而劉玄德正有此能”
那張鬆與法正皆乃有識之士,法正這一席話豈又會不知,當法正說罷之後,二人俱是相視而笑。
法正先是一怔,接著指著那二人笑道:“原來你們也對劉玄德早就心有所向啊,枉我白費了這一番口水。”
張鬆嘿嘿一笑,道:“我二人有此想法又有何用,孝直你才是我們中的謀主,我和子敬向來可是唯你是從的。”
法正連連搖手,自謙道:“我不可敢當,想我法孝直隻不過是區區縣令,可不敢當你這堂堂別駕的謀主,如此大事,當然還是得聽你的。”
孟達卻道:“孝直你就不必自謙了,我三人久為密友,何必客套,以你之才,別說是區區別駕,就算是出將入相也無可厚非,縱觀天下除了已故的郭奉孝何人能與你共執牛耳。”
張鬆也說道:“既然孝直認為劉玄德是可輔之主,那我也就不再隱諱了,我以為以此人能力,撫定益州隻是其次,關鍵是此人一向有雄心壯士,絕非苟安於一隅之輩,如今他已兼有半個荊州,我等再資以益州,以跨有荊益為基,必能北上與曹操爭奪天下,我等若是輔佐於他,必能大展生平所長,名垂青史當不在話下。”
孟達亦點頭道:“永年所言不差,大丈夫生逢亂世,自當心懷天下,我亦相信劉玄德正是雄主。吾等自當共輔之,進而以期天下”
三人當下密定將益州賣給劉備之後,張鬆便道:“過些日時,我便會向劉璋進言,以對付張魯為由邀請劉備入蜀,到時我會推薦孝直你先出使一趟荊州,親自去瞧一瞧那劉玄德,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孝直你素有識人之能,也正好趁此機會看一看,那劉玄德是否如我等期盼的這般,確實是可輔的雄主。”
法正點頭道:“荊州之行是必不可少的,如今益州內憂外患,恐難以持久,形勢緊迫,還當從急行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