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建安十七年五月,喬仁駐軍逍遙津已有十日,可除了第一日張遼在寨前叫陣之外,其他時間都由於綿綿不斷的細雨使得雙方無力再戰。
孫策在赤壁之後北上合肥就是由於綿綿的細雨,導致糧草後繼不足而退軍,這幾日喬仁焦慮萬分,害怕這次也是由於天氣的原因,無功而返。不過好在,呂蒙為都督之後,在濡須口建立的水寨,江東源源不斷的糧秣可以從巢湖運到喬仁的大營,倒是不虞糧草的問題。
可是,連綿的雨水,帶來的可不止有糧秣問題。逍遙津為淝水上的一個津渡,水道縱橫,幾日的雨水下來,肥水水麵上漲,都快把吳軍的營帳給淹了。
“大都督,東寨靠近肥水的地方已經積水六寸,士卒們難以活動。”劉基匆忙的帳外趕來,全然不顧身上的雨水。
“哦!”喬仁心知這也虧得是吳軍,自幼與水打交道,若是曹軍恐怕都快嚇死了。“這該死的天氣,怎麽就一直下雨呢!”
“都督!據周泰將軍說江淮之間在梅熟之際常有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的天氣,似乎要一直延續到六月中,才會停止。”劉基說道。
喬仁一臉的愁容,“要延續到六月中才會停嗎?”突然喬仁神色一變說道,“六月中?敬輿,這幾日肥水是否漲勢迅猛?”
劉基對於喬仁的提問一時之間也難以捉摸,但還是老實的答道:“是的都督,十日之間就漲了快到一尺了。”
“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喬仁忍不住大聲疾呼,手舞足蹈,看得劉基莫名其妙,還以為喬仁被這倒黴的天氣給氣糊塗了。
可喬仁卻是一點都不糊塗,因為他心裏想到‘關羽能水淹七軍,我喬子言也能水淹合肥。’
“都督?“劉基害怕喬仁出個什麽毛病,急忙上前幾步,扶著他問道。
喬仁一見劉基的動作,就知道是自己心裏太過高興,而別人卻不知道,反而鬧了一個烏龍,急忙說道:“敬輿啊!如今肥水暴漲,我軍正好可以學一學曹操。”
“都督的意思是?”
“引肥水倒灌合肥!”
合肥因淝、施二水交匯而得名,地勢低平,而周圍水網密布。並且在孫策第一次攻打合肥的時候,合肥城牆就險些因為連日大雨而崩塌,可見合肥城雖新修但卻並不是特別牢靠,洪水一衝多半就垮了。
可惜,喬仁少料到了一點,那就是逍遙津的地勢,比合肥還要低。果然,劉基就開口問道:“可是都督,我軍駐紮的也是地勢地平之地,引肥水倒灌,遭殃的恐怕還是我軍啊!”
“無妨!”喬仁眼珠一轉,計上心頭,“我東吳士卒無論水陸都是水性極佳之輩,再說我巢湖之上就有水軍,隻要我軍在洪水來臨之前,全軍上船,還俱他區區洪水麽?”
“都督高明!”
“傳我將令,命宋謙部磊石截流,蓄水以待。同時密令甘寧、周泰各帶水軍巢湖待命。”喬仁大手一揮,直接下達軍令。
“可是都督,周泰部是呂都督麾下,我軍這樣擅自調到不太好吧!”
“無妨,周泰駐軍濡須,子明壓根就用不到,以我跟子明的關係,送他一些裝備就能解決。至於主公那裏,此戰過後我就正式申請將周泰部調入我轄下。”
“下臣領命。”
一場梅雨十多日未曾停歇,肥水水位陡漲了數米有餘。
河麵上,喬仁立於一座高達數米的樓船之上,注視著東南側的堤岸一段接一段的崩堤,滾滾的水流挾著巨量的泥沙,向著合肥的方向漫卷而去。
五天的時間內,宋謙的步卒磊石將河道縮小了一半有餘,而喬仁指揮著兩萬士卒,不分晝夜的將沿岸數裏的堤壩掘成了蜂窩,這時河水一漲,脆弱的河堤在暴水的衝擊下,自然迅速的崩垮。
破堤而出的洪水,望著肥水洶湧而去,不多時便直抵城下,隨著後續洪水的撲至,水位迅速的上漲,不到幾個時辰的功夫已有三米多深。
合肥以北的大平原,很快便成了一片汪洋。
而合肥城牆上的張遼,望著大自然的偉力,半響都說不出話,直到最前的一道洪流狠狠的撞上了合肥城牆,傳來一陣巨大的聲響,才將這位五子良將之首給驚醒。
“好狠的喬子言,盡然用這等天怒人怨的計策。”一旁的隨軍軍師蔣濟惡狠狠的說道,可他也不想想曹操掘水灌城的事,還做的少了嗎?掘彰水灌鄴城,掘泗水淹徐州,可都是出自曹操的手筆。
“大勢去矣!”張遼突然頹然一歎,連日的大雨,使得曹軍士卒壓根不敢出城,正如喬仁所言合肥河網密布,東吳軍士極善水戰即使是泥潭中都比北軍來得勇猛。
蔣濟也是無可奈何,洪水已成,合肥恐怕是守不住了。“將軍快撤軍吧!雖然洪水從東北而來,但是西城遲早會被淹埋的。西城城牆並不牢靠,前次就曾被大雨衝垮過,如何經得起洪水。”
“不!還再等等,夏侯將軍就駐軍壽春,遼想他不日就將趕到。”張遼如此說是有道理的,肥水水量並不太大,這樣的水量,這樣的水位,對於高近八米的合肥城牆來說,似乎還顯得低了一點。
可是喬仁會給他這個機會嗎?
樓船之上,喬仁望著一片片被淹沒的良田,心裏不知做何感想,盡管周遭的吳軍將領都是興高采烈,但劉基和張溫卻是一副愁容。
“大都督,這樣的水位似乎不夠啊!”張溫說道。
“嗯!”喬仁對此不置可否。
而劉基卻也接著說道:“都督,肥水倒灌,四周農田盡毀,即使我軍拿下合肥,恐怕也難以安撫人心啊!”
水火無情,用決堤這招,果然是個拉仇恨的狠計,不過既然都以用了,也就不在乎讓這洪水再大點。
“來人,潰堤加倍掘寬,本督就不信了悍不動區區合肥了。”喬仁眼中寒芒一閃,冷聲道。
“喏!”
於是,宋謙不得不指揮著他的將士,冒著梅雨綿綿之勢,不分晝夜的繼續趕工,將原有的潰堤挖寬了兩倍有餘。
宋謙的手下是繼承了程普留下的吳侯中軍,都是長年累月在江水之上打交道的,水性極好,動作也是勤快。
三日過後,合肥城下的已累計到五米來高,而城上的張遼這時也慌了神。看著隨時都有可能漫過城牆的洪水,這位雁門出身的大將,前所未有的感到了一絲恐懼。
“將軍???”蔣濟還沒說完,就聽見城西傳來一陣轟塌的巨響。
“城西牆塌了,洪水進城啦!”
一陣陣疾呼,夾雜著老百姓絕望的呼喊,傳到了張遼的耳邊。
一身儒雅書卷氣息蕩然無存的李典遊上了城牆“文遠,某找到幾隻船隻,快隨我走。”
“哎!”張遼頹然無力的坐在地上,仍毫不停歇的雨滴,澆打著身軀。
“文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仇,我等必會報的。來人,快架起你們張將軍上船。”
一葉扁舟在水中飄蕩,也不知張遼是否能夠幸運的不被淹死。
孫策在赤壁之後北上合肥就是由於綿綿的細雨,導致糧草後繼不足而退軍,這幾日喬仁焦慮萬分,害怕這次也是由於天氣的原因,無功而返。不過好在,呂蒙為都督之後,在濡須口建立的水寨,江東源源不斷的糧秣可以從巢湖運到喬仁的大營,倒是不虞糧草的問題。
可是,連綿的雨水,帶來的可不止有糧秣問題。逍遙津為淝水上的一個津渡,水道縱橫,幾日的雨水下來,肥水水麵上漲,都快把吳軍的營帳給淹了。
“大都督,東寨靠近肥水的地方已經積水六寸,士卒們難以活動。”劉基匆忙的帳外趕來,全然不顧身上的雨水。
“哦!”喬仁心知這也虧得是吳軍,自幼與水打交道,若是曹軍恐怕都快嚇死了。“這該死的天氣,怎麽就一直下雨呢!”
“都督!據周泰將軍說江淮之間在梅熟之際常有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的天氣,似乎要一直延續到六月中,才會停止。”劉基說道。
喬仁一臉的愁容,“要延續到六月中才會停嗎?”突然喬仁神色一變說道,“六月中?敬輿,這幾日肥水是否漲勢迅猛?”
劉基對於喬仁的提問一時之間也難以捉摸,但還是老實的答道:“是的都督,十日之間就漲了快到一尺了。”
“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喬仁忍不住大聲疾呼,手舞足蹈,看得劉基莫名其妙,還以為喬仁被這倒黴的天氣給氣糊塗了。
可喬仁卻是一點都不糊塗,因為他心裏想到‘關羽能水淹七軍,我喬子言也能水淹合肥。’
“都督?“劉基害怕喬仁出個什麽毛病,急忙上前幾步,扶著他問道。
喬仁一見劉基的動作,就知道是自己心裏太過高興,而別人卻不知道,反而鬧了一個烏龍,急忙說道:“敬輿啊!如今肥水暴漲,我軍正好可以學一學曹操。”
“都督的意思是?”
“引肥水倒灌合肥!”
合肥因淝、施二水交匯而得名,地勢低平,而周圍水網密布。並且在孫策第一次攻打合肥的時候,合肥城牆就險些因為連日大雨而崩塌,可見合肥城雖新修但卻並不是特別牢靠,洪水一衝多半就垮了。
可惜,喬仁少料到了一點,那就是逍遙津的地勢,比合肥還要低。果然,劉基就開口問道:“可是都督,我軍駐紮的也是地勢地平之地,引肥水倒灌,遭殃的恐怕還是我軍啊!”
“無妨!”喬仁眼珠一轉,計上心頭,“我東吳士卒無論水陸都是水性極佳之輩,再說我巢湖之上就有水軍,隻要我軍在洪水來臨之前,全軍上船,還俱他區區洪水麽?”
“都督高明!”
“傳我將令,命宋謙部磊石截流,蓄水以待。同時密令甘寧、周泰各帶水軍巢湖待命。”喬仁大手一揮,直接下達軍令。
“可是都督,周泰部是呂都督麾下,我軍這樣擅自調到不太好吧!”
“無妨,周泰駐軍濡須,子明壓根就用不到,以我跟子明的關係,送他一些裝備就能解決。至於主公那裏,此戰過後我就正式申請將周泰部調入我轄下。”
“下臣領命。”
一場梅雨十多日未曾停歇,肥水水位陡漲了數米有餘。
河麵上,喬仁立於一座高達數米的樓船之上,注視著東南側的堤岸一段接一段的崩堤,滾滾的水流挾著巨量的泥沙,向著合肥的方向漫卷而去。
五天的時間內,宋謙的步卒磊石將河道縮小了一半有餘,而喬仁指揮著兩萬士卒,不分晝夜的將沿岸數裏的堤壩掘成了蜂窩,這時河水一漲,脆弱的河堤在暴水的衝擊下,自然迅速的崩垮。
破堤而出的洪水,望著肥水洶湧而去,不多時便直抵城下,隨著後續洪水的撲至,水位迅速的上漲,不到幾個時辰的功夫已有三米多深。
合肥以北的大平原,很快便成了一片汪洋。
而合肥城牆上的張遼,望著大自然的偉力,半響都說不出話,直到最前的一道洪流狠狠的撞上了合肥城牆,傳來一陣巨大的聲響,才將這位五子良將之首給驚醒。
“好狠的喬子言,盡然用這等天怒人怨的計策。”一旁的隨軍軍師蔣濟惡狠狠的說道,可他也不想想曹操掘水灌城的事,還做的少了嗎?掘彰水灌鄴城,掘泗水淹徐州,可都是出自曹操的手筆。
“大勢去矣!”張遼突然頹然一歎,連日的大雨,使得曹軍士卒壓根不敢出城,正如喬仁所言合肥河網密布,東吳軍士極善水戰即使是泥潭中都比北軍來得勇猛。
蔣濟也是無可奈何,洪水已成,合肥恐怕是守不住了。“將軍快撤軍吧!雖然洪水從東北而來,但是西城遲早會被淹埋的。西城城牆並不牢靠,前次就曾被大雨衝垮過,如何經得起洪水。”
“不!還再等等,夏侯將軍就駐軍壽春,遼想他不日就將趕到。”張遼如此說是有道理的,肥水水量並不太大,這樣的水量,這樣的水位,對於高近八米的合肥城牆來說,似乎還顯得低了一點。
可是喬仁會給他這個機會嗎?
樓船之上,喬仁望著一片片被淹沒的良田,心裏不知做何感想,盡管周遭的吳軍將領都是興高采烈,但劉基和張溫卻是一副愁容。
“大都督,這樣的水位似乎不夠啊!”張溫說道。
“嗯!”喬仁對此不置可否。
而劉基卻也接著說道:“都督,肥水倒灌,四周農田盡毀,即使我軍拿下合肥,恐怕也難以安撫人心啊!”
水火無情,用決堤這招,果然是個拉仇恨的狠計,不過既然都以用了,也就不在乎讓這洪水再大點。
“來人,潰堤加倍掘寬,本督就不信了悍不動區區合肥了。”喬仁眼中寒芒一閃,冷聲道。
“喏!”
於是,宋謙不得不指揮著他的將士,冒著梅雨綿綿之勢,不分晝夜的繼續趕工,將原有的潰堤挖寬了兩倍有餘。
宋謙的手下是繼承了程普留下的吳侯中軍,都是長年累月在江水之上打交道的,水性極好,動作也是勤快。
三日過後,合肥城下的已累計到五米來高,而城上的張遼這時也慌了神。看著隨時都有可能漫過城牆的洪水,這位雁門出身的大將,前所未有的感到了一絲恐懼。
“將軍???”蔣濟還沒說完,就聽見城西傳來一陣轟塌的巨響。
“城西牆塌了,洪水進城啦!”
一陣陣疾呼,夾雜著老百姓絕望的呼喊,傳到了張遼的耳邊。
一身儒雅書卷氣息蕩然無存的李典遊上了城牆“文遠,某找到幾隻船隻,快隨我走。”
“哎!”張遼頹然無力的坐在地上,仍毫不停歇的雨滴,澆打著身軀。
“文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仇,我等必會報的。來人,快架起你們張將軍上船。”
一葉扁舟在水中飄蕩,也不知張遼是否能夠幸運的不被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