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的敲門聲打斷了喬仁飛揚的思緒,萬般無奈喬仁隻好驀然放下手中的筆,把以書寫好的一些資料全部藏起來,再緩聲問道,“何事?”
“君候,至尊召見!”
孫策召見,這個時候?喬仁約莫估計了一下時間,現在大概是傍晚六點過後的時候了,即吃過了晚飯也不是正常晚間議事的時間。此時召見不是有要事就是有私事,無論是這兩樣中的哪種都不宜讓孫策久等。
“來人,備馬。”武將出身嘛,雖說不是什麽高手,但總不能和文臣一樣出門坐車吧!
“什麽?”空蕩的吳侯府正廳喬仁一臉詫異的看著孫策,眼珠子亂轉不知道在想些什麽,不過看他吃驚的表情,嘴裏都能容下一顆雞子了。
原來孫策召見喬仁的目的,不為其他隻是想讓喬仁出任孫紹的老師,孫紹繼承了其母的聰慧同時也有孫策幼時的頑皮,顧墰在學癢內可沒少被他氣著,可惜這麽個江東的太子爺,可不是他顧墰可以懲戒的,而且顧墰是一個正經的學究,也想不出什麽辦法來對付這個頑皮鬼,故而告到了孫策這裏。孫策對此也是一籌莫展,後來還是在周瑜的提醒下,才想起喬仁也是顧雍的高徒,在江東以治六經出名,當得上一個學者之名,而且孫策的潛意識裏孫家子弟怎麽能隻學一些之乎者也的酸腐東西,兵法戰略是肯定要涉及的,正好喬仁在建業養病,兩全其美之下,就打算讓喬仁暫時教導著孫紹。
看著目瞪口呆的喬仁,孫策眼中閃過一些異樣,原來他是聯想到喬仁好歹也是統禦數萬大軍的方麵重臣,讓他來教孫紹,怕是讓喬仁誤解要奪他的兵權。“子言放心,孤隻是讓你在養病期間暫時教導紹兒,等半年之後你痊愈了,便讓你回淮南掌軍。”
不得不說孫策對待家人確實很好,若是他人哪怕是魯肅、呂蒙做出這樣的表情孫策肯定當場暴走,而對喬仁居然還好言相勸,打包票隻是暫時的。
得,孫策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喬仁還能說什麽呢?況且這個老師可不簡單啊,可以稱為有實無名的太子少傅啊,如無意外後麵也就是帝師了,喬仁雖然不稀罕這個頭銜,但能影響一下孫紹這個小侄兒還是好的。
“喏!不過姐夫我可說好了,仁可是要打手心的。”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gu),憂我父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於行。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qu)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一陣朗朗的讀書聲,從吳侯府後院傳來。樹蔭之下,孫紹赫然在列除此之外孫鬆、周循也都在場,教一人是教,教三人也是教。喬仁幹脆就將學癢之中年齡最大的三人拉出來,同時也將兩大刺頭孫紹、孫鬆拉出來,也好減輕顧墰的壓力。
“紹兒可知此詩出處?”喬仁負手獨立,望著明顯比平時認真百倍的孫紹問道。
孫紹的小腦袋一轉答道:“姑父,此詩出自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北山。其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乃是名句,左傳中曾有引用。”
“不錯,不錯。紹兒你是怎麽理解的呢?”
這可難倒了孫紹了,畢竟他也不過十來歲而已,苦苦琢磨了一陣,孫紹答道:“孩兒以為這是告誡執政者,要注意做事公正。治國不能沒有差役,但是,國土廣博,官員眾多,不能偏勞幾個人,鞭打快馬,卻使有些人隻顧享受清閑。”
中規中矩,雖說不是什麽獨特的見解,倒也體會到了詩中的意境,這是喬仁對孫紹的評價,“小小年紀,由此見解,不錯不錯。鬆兒呢?”
“回義父,孩兒倒沒什麽見解隻是想到了當今之時有一段文章。”
“哦?”喬仁眉毛一挑,問道:“說來聽聽。”
“北曹西劉,天下九州,隻手擎之不為重。霸王者,當舉天下之土,席卷郎闊於座下。堯舜假仁,湯武假義,此心薄之而不為。吾等當強天下之人,拜手稽首於闕下,若有不從,殺之不赦。”
“好大的殺氣!”喬仁聞言皺眉不已,孫鬆不僅殺性重,而且野心也不小啊。此句詩的重點但是後半句,而孫鬆卻強調了前半句,不是為臣之心。不過喬仁卻又把目光投向了一旁年紀稍小的孫紹,隻見其一臉憧憬的望著孫鬆,喬仁心中苦笑不已。得,敢情孫家的子孫裏流淌的都是如此暴力的血液。孫紹這位未來太子爺聽到孫鬆霸氣側漏的語句,不僅沒有產生警惕,反而是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可見在心中孫紹是十分讚同孫鬆的論調的。
“循兒呢?”跑偏了,喬仁自然會帶回來,更何況他的本意,是要強調用人之道,可不似乎什麽霸氣。
周循年紀最小,但是家教反而最好,畢竟周瑜自身的素養在那擺著呢,小家夥琢磨了一陣,試答道:“孩兒以為,賞有功罰不臣,此為治政之理。對有功勞有能力的人要重用但是卻不能不有所獎賞,對於那些殆職無能之輩也要有所懲戒,善於用人的同時也要善於獎懲。”
“呼!總算答在點子上了。”喬仁心中長歎一聲,果然還是周瑜的孩子比較正常,領悟力也最強,不過周循明白有個屁用啊,這些要孫紹明白才是正途。
“循兒所言正是吾欲所講,你們都是我江東未來的頂梁柱,禦下之道不可不學。好了,下麵吾就給你們講解兵法。《老子》有雲“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兵法之妙在於奇正之道,誰能給我講講何為奇正!”
“我知道!”孫紹急忙舉手說道,孫家號稱為孫子後代,別的不說兵法還是有些淵源的。“兵法有雲‘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就是要我們以正對敵,以奇致勝。”
“孩兒倒是以為,凡戰者當以正守,以奇攻,當可得妙用。”周循在一旁補充道。
喬仁輕晗起首,對二人的回答都非常滿意。“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故而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奇,使敵莫測。故正亦勝,奇亦勝。但是爾等需要謹記正而無奇,則守將也;奇而無正,則鬥將也,奇正皆得,才是國之輔也。奇正如同虛實,開合有度,奇正相輔才是一時之選,今天吾就以光武帝昆陽之戰為例,給你們講解奇正之道。”
。
“君候,至尊召見!”
孫策召見,這個時候?喬仁約莫估計了一下時間,現在大概是傍晚六點過後的時候了,即吃過了晚飯也不是正常晚間議事的時間。此時召見不是有要事就是有私事,無論是這兩樣中的哪種都不宜讓孫策久等。
“來人,備馬。”武將出身嘛,雖說不是什麽高手,但總不能和文臣一樣出門坐車吧!
“什麽?”空蕩的吳侯府正廳喬仁一臉詫異的看著孫策,眼珠子亂轉不知道在想些什麽,不過看他吃驚的表情,嘴裏都能容下一顆雞子了。
原來孫策召見喬仁的目的,不為其他隻是想讓喬仁出任孫紹的老師,孫紹繼承了其母的聰慧同時也有孫策幼時的頑皮,顧墰在學癢內可沒少被他氣著,可惜這麽個江東的太子爺,可不是他顧墰可以懲戒的,而且顧墰是一個正經的學究,也想不出什麽辦法來對付這個頑皮鬼,故而告到了孫策這裏。孫策對此也是一籌莫展,後來還是在周瑜的提醒下,才想起喬仁也是顧雍的高徒,在江東以治六經出名,當得上一個學者之名,而且孫策的潛意識裏孫家子弟怎麽能隻學一些之乎者也的酸腐東西,兵法戰略是肯定要涉及的,正好喬仁在建業養病,兩全其美之下,就打算讓喬仁暫時教導著孫紹。
看著目瞪口呆的喬仁,孫策眼中閃過一些異樣,原來他是聯想到喬仁好歹也是統禦數萬大軍的方麵重臣,讓他來教孫紹,怕是讓喬仁誤解要奪他的兵權。“子言放心,孤隻是讓你在養病期間暫時教導紹兒,等半年之後你痊愈了,便讓你回淮南掌軍。”
不得不說孫策對待家人確實很好,若是他人哪怕是魯肅、呂蒙做出這樣的表情孫策肯定當場暴走,而對喬仁居然還好言相勸,打包票隻是暫時的。
得,孫策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喬仁還能說什麽呢?況且這個老師可不簡單啊,可以稱為有實無名的太子少傅啊,如無意外後麵也就是帝師了,喬仁雖然不稀罕這個頭銜,但能影響一下孫紹這個小侄兒還是好的。
“喏!不過姐夫我可說好了,仁可是要打手心的。”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gu),憂我父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於行。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qu)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一陣朗朗的讀書聲,從吳侯府後院傳來。樹蔭之下,孫紹赫然在列除此之外孫鬆、周循也都在場,教一人是教,教三人也是教。喬仁幹脆就將學癢之中年齡最大的三人拉出來,同時也將兩大刺頭孫紹、孫鬆拉出來,也好減輕顧墰的壓力。
“紹兒可知此詩出處?”喬仁負手獨立,望著明顯比平時認真百倍的孫紹問道。
孫紹的小腦袋一轉答道:“姑父,此詩出自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北山。其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乃是名句,左傳中曾有引用。”
“不錯,不錯。紹兒你是怎麽理解的呢?”
這可難倒了孫紹了,畢竟他也不過十來歲而已,苦苦琢磨了一陣,孫紹答道:“孩兒以為這是告誡執政者,要注意做事公正。治國不能沒有差役,但是,國土廣博,官員眾多,不能偏勞幾個人,鞭打快馬,卻使有些人隻顧享受清閑。”
中規中矩,雖說不是什麽獨特的見解,倒也體會到了詩中的意境,這是喬仁對孫紹的評價,“小小年紀,由此見解,不錯不錯。鬆兒呢?”
“回義父,孩兒倒沒什麽見解隻是想到了當今之時有一段文章。”
“哦?”喬仁眉毛一挑,問道:“說來聽聽。”
“北曹西劉,天下九州,隻手擎之不為重。霸王者,當舉天下之土,席卷郎闊於座下。堯舜假仁,湯武假義,此心薄之而不為。吾等當強天下之人,拜手稽首於闕下,若有不從,殺之不赦。”
“好大的殺氣!”喬仁聞言皺眉不已,孫鬆不僅殺性重,而且野心也不小啊。此句詩的重點但是後半句,而孫鬆卻強調了前半句,不是為臣之心。不過喬仁卻又把目光投向了一旁年紀稍小的孫紹,隻見其一臉憧憬的望著孫鬆,喬仁心中苦笑不已。得,敢情孫家的子孫裏流淌的都是如此暴力的血液。孫紹這位未來太子爺聽到孫鬆霸氣側漏的語句,不僅沒有產生警惕,反而是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可見在心中孫紹是十分讚同孫鬆的論調的。
“循兒呢?”跑偏了,喬仁自然會帶回來,更何況他的本意,是要強調用人之道,可不似乎什麽霸氣。
周循年紀最小,但是家教反而最好,畢竟周瑜自身的素養在那擺著呢,小家夥琢磨了一陣,試答道:“孩兒以為,賞有功罰不臣,此為治政之理。對有功勞有能力的人要重用但是卻不能不有所獎賞,對於那些殆職無能之輩也要有所懲戒,善於用人的同時也要善於獎懲。”
“呼!總算答在點子上了。”喬仁心中長歎一聲,果然還是周瑜的孩子比較正常,領悟力也最強,不過周循明白有個屁用啊,這些要孫紹明白才是正途。
“循兒所言正是吾欲所講,你們都是我江東未來的頂梁柱,禦下之道不可不學。好了,下麵吾就給你們講解兵法。《老子》有雲“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兵法之妙在於奇正之道,誰能給我講講何為奇正!”
“我知道!”孫紹急忙舉手說道,孫家號稱為孫子後代,別的不說兵法還是有些淵源的。“兵法有雲‘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就是要我們以正對敵,以奇致勝。”
“孩兒倒是以為,凡戰者當以正守,以奇攻,當可得妙用。”周循在一旁補充道。
喬仁輕晗起首,對二人的回答都非常滿意。“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故而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奇,使敵莫測。故正亦勝,奇亦勝。但是爾等需要謹記正而無奇,則守將也;奇而無正,則鬥將也,奇正皆得,才是國之輔也。奇正如同虛實,開合有度,奇正相輔才是一時之選,今天吾就以光武帝昆陽之戰為例,給你們講解奇正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