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一年末,劉備在此展現了其渣一般的指揮功底,氣勢恢宏的北伐漢中卻止步於陽平關。三月左右的時候張飛與馬超改屯於固山,聲言要斷曹軍後路,曹洪雖想攻擊下辨的吳蘭,但眾人都因張飛的舉動有所懷疑,惟獨曹休認為敵人如要斷軍後路,應該伏兵以行;還說‘現在他們如此揚言,不如趁他們未合兵,盡早攻擊敵人’。曹洪對此大為認同,全力進攻吳蘭軍,斬殺雷銅、任夔等人,吳蘭逃至氐族,被當地人強端所殺。
由於吳蘭兵敗被殺,張飛和馬超兩位猛男兄獨木難支,在四月的時候就撤軍而去。當時劉備還在和夏侯淵對峙不得存進。七月的時候,劉備又派陳式等攻擊馬鳴閣,結果被徐晃打得一敗塗地,士兵中有部份甚至在逃亡時掉進山穀中。劉備率精兵十部又不能攻克屯兵廣石的張郃,一時間劉備軍的漢中攻略幾乎是陷入死穀。
百般無奈的劉備就隻好向蜀中的諸葛亮求援了,八月初劉備急送書信到成都要求增派援兵。好在諸葛亮接受楊洪“若無漢中,則無蜀矣”的意見,立即發兵四萬援救。得到了大批生力軍的劉備以四萬援軍和三萬殘軍與夏侯淵的不到四萬曹軍繼續對峙。
“廢物!真是廢物!”吳公府內殿的孫策一臉的怒容,若要問怒的是什麽?惱怒劉備不爭啊。“劉玄德親提五萬多大軍北上,耗時一年居然連陽平關都打不下,一路損兵折將被夏侯淵打得丟盔棄甲,簡直就是廢物一個。”
孫策當然有資格這麽說,自起兵之日孫策基本就沒怎麽打過以多欺少的仗,即使有也是全勝,比起曹操和孫策,劉備的指揮能力的確和其祖先一樣,爛得掉渣。昔日劉邦帶領諸侯聯軍五十六萬伐楚,能被項羽的三萬人擊敗;劉備打不過夏侯淵的四萬人也在情理之中。
“至尊,劉玄德雖然無能,但卻是我軍盟好,而且其占據巴蜀對我方大為有利,莫不如我軍支援一二。”深感孫乾一事對不住劉備軍的諸葛瑾出言道。
“劉備連區區夏侯淵都對付不了,實乃無用之輩,倒不如令大都督(如今大都督隻剩下呂蒙了)拿下南郡,趁曹劉雙方膠著於漢中,一舉全取荊州,成故楚之勢。”呂範亦是出言道。
堂中眾臣看著淮泗派三號人物和四號人物針鋒相對,一時間還摸不清頭腦,甚至以為淮與泗起了分歧。
“至尊,我軍與劉備尚有盟約,與曹公也才修好,不宜出兵作戰。”剛滿了三十三(虛歲)的喬仁也蓄起了短須,一身精致的朝服顯得頗有漢官威儀。“要解漢中其實不難,夏侯淵雖一時之盛,但劉備有法正為謀主,諸葛亮總督後方,要敗他不難。故而唯一可慮的是曹公的援軍,情報顯示曹公有意親帶大軍坐鎮長安,若是曹公親自,唯恐劉備不敵,故而如何拖住曹公便是關鍵。”
“哦?”看著孫策依舊一副虛懷納言的摸樣,魯肅忍不住出言道:“不知驃騎有何高見!?”
“不難,不難。吾有三策可牽製曹公,其一,曹公擁眾百萬,攜天子以令不臣,招賢納才、重用寒門,平白損害許多世家的利益,許都之中必有眾多老臣不滿曹公擅政,遣一人於許都煽動這些漢臣叛亂,挾天子控製穎許討伐曹公,想必曹公亦不敢輕易西去吧!其二嘛,關羽在南郡厲兵秣馬多年,近些年也是閑著,倒不如資助他北伐許洛,和許都朝廷中的老臣們交相輝映。以關羽之勇、徐庶之智,襄樊的曹仁、文聘恐難以抵擋。至於其三嘛,北邊三郡的烏桓似乎近兩年不怎麽安定,煽動一下亦是不錯,不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實乃下策爾。”
“子言好算計,想必魏王亦是會忙得焦頭難額吧!哈哈!”自古從不缺乏捧場的,但像孫匡這麽慘白的捧場還真是少見。
魏王既是曹操,今年四月,漢帝便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製,國都鄴城。
故而孫匡這位曹仁的女婿會稱他魏王,他讚成喬仁的意見倒是讓喬仁有些意外,在他的印象中孫匡似乎有些怕老婆,而鎮守襄樊的正是他的嶽父曹仁,他居然同意喬仁煽動關羽北進襄樊的意見,難道不怕晚上回去那啥嗎?
“嗯,那依子言之見這些事該派遣何人去呢?”孫策終於開口了,更是直接肯定了喬仁的對策。
“許都之處仁已有人選,東部先生之子張玄,曾隨其父在許都任職,對於許都的門道很是清楚,近年來在大鴻臚擔任大行負責與漢室一眾事務,仁以為可以擔此重任。”
張昭是孫權的老師,而張紘正是孫策的老師。在張紘死後,張玄便已徹底的依附於吳郡張家,而張溫在這幾年內名聲大起,徹底的壓服了族內的族老們,掌握了張家的全部權利,至此吳郡張雖名為江東世家之望,但實際上是喬仁一係的,這也是喬仁舉薦張玄的原因。
“張玄嗎?”孫策對張紘的感情很深,有機會提拔他的兒子,顯然也是樂得其成。“好,孤準了。那其他兩處呢?”
“關羽處最為簡單不過,勞子瑜走一趟便是,想必關羽和徐庶也很擔心劉備在漢中的局勢吧!倒是代郡(三郡烏桓之首)一方,卻是頗為頭疼。”
“有兩方便夠了,異族之人能不用便最好。”周瑜顯然是個大漢民族主義者,對於聯絡異族的事很反感。
“好!子瑜即可準備,孤也算是幫幫劉玄德。”荊州的關羽軍能有損失,對於孫策來說是喜聞樂見的,他們在荊襄打得越狠,吳軍就越好在最後出麵收割人頭,最好是關羽和曹仁打得兩敗俱傷,吳軍正好全取荊襄四郡(南陽、襄陽、南鄉、南郡)
散朝了,這麽說也不恰當,散會了。眾人皆走,唯獨喬仁被孫策給留了下來,最可怕的是臨走之時周瑜還留下了一個名為自求多福的眼神。
“姐夫,說吧留我下來何事?”孫策在私下還是很親和的,故而喬仁很順便。
“能有什麽事”孫策展顏一笑,起身說道,“忙完了正事又解決了難題,吾輩當要飲他三杯以示慶祝才是。走,孤已經預定了酒宴!”
“預定?”喬仁一聽,心中很是詫異,指了指天上揮之不去的陰雲說道,“喝酒,在府上喝不就是了,若是要去仁府上也無不可,可這大冷天的,莫不是還要去外麵喝,…”
孫策走到喬仁身邊,訕訕一笑說道,“在你我府中喝酒,想來也喝不盡性,哪有外邊愜意。走走走!”說罷就推著喬仁往殿外走,說來大喬雖不如小喬管得嚴,但也頗有些限製,比如說孫策喝酒就不能超過一甕。
“好好好,我走便是,莫急!哎!別推呀!”喬仁很是無奈得往外走。
“等等,子言且住!”孫策一聲驚呼,好似想起了什麽,對喬仁說道。“等我片刻!”隨即二話不說,徑直走向內院,隻留下一頭霧水的喬仁。
沒過多久孫策便回來了,手中抓著兩件玄色的袍子,待走到喬仁身邊,扔了一件給他。
“這是做什麽?”喬仁展開這件袍子。這哪裏是件袍子呀,分明就是一件綢質鬥篷嘛,就像法師長袍一樣。
望著喬仁狐疑的目光,孫策訕訕說道,“外邊風大,子言身虛體弱。若是因此得了病,那你姐姐豈不是得埋怨我?”
怎麽早些時候與你去天一居喝酒、到深林打獵時你不曾這樣說?再說他喬仁還沒虛到那種地步,喬仁很是納悶地披上鬥蓬,隻見那鬥篷竟是將他整個人都罩住了。
“怎地如此之大!”喬仁頓時有了一陣不想的預感。
“不大,正合適!”孫策也披上鬥篷,一邊說一邊扯著喬仁就往外走,弄得喬仁心中不祥的預感越發的強烈,怎麽跟做賊似的,還從側門離開,看著為二人開門的內侍,仿佛也如同做賊般的小心。
出了吳公府(宮)兩人也不坐車騎馬,就這樣冒著寒風走了足足一刻鍾。
就當喬仁實在是不想走的時候。忽然身旁的孫策喜色說道,“到了。就是這裏!”
喬仁抬了抬鬥篷罩住眼睛的部分,看了麵前的建築一眼,這一眼頓時差點將他眼睛就瞪出來,失聲說道。“姐夫。你…竟是帶我來這”
孫策好似有些尷尬,也不回答喬仁的話,拉扯著他就往裏走。‘我的天啊’,望著裏邊那些鶯鶯燕燕,喬仁心中一聲苦笑。回想起周瑜一下朝就狂奔的樣子和那飽含深意的眼神,喬仁總算清楚大概周瑜也陪孫策來過幾回吧!
所謂鶯鶯燕燕是男人都懂,那孫策微服私訪的地方就不言而喻,在漢代這叫做勾欄或是教坊。(我也不知道漢代叫什麽)孫策還真是大膽,居然找了一家官營的,要知道官營妓院的歸太樂令管,太樂令的上司就是太常張昭。
要事被張昭知道,喬仁可不敢想象,依照張公的性格會是怎樣的‘腥風血雨’。最重要的是他居然先後拉了同襟和妻弟兼妹夫到這裏,佩服啊!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由於吳蘭兵敗被殺,張飛和馬超兩位猛男兄獨木難支,在四月的時候就撤軍而去。當時劉備還在和夏侯淵對峙不得存進。七月的時候,劉備又派陳式等攻擊馬鳴閣,結果被徐晃打得一敗塗地,士兵中有部份甚至在逃亡時掉進山穀中。劉備率精兵十部又不能攻克屯兵廣石的張郃,一時間劉備軍的漢中攻略幾乎是陷入死穀。
百般無奈的劉備就隻好向蜀中的諸葛亮求援了,八月初劉備急送書信到成都要求增派援兵。好在諸葛亮接受楊洪“若無漢中,則無蜀矣”的意見,立即發兵四萬援救。得到了大批生力軍的劉備以四萬援軍和三萬殘軍與夏侯淵的不到四萬曹軍繼續對峙。
“廢物!真是廢物!”吳公府內殿的孫策一臉的怒容,若要問怒的是什麽?惱怒劉備不爭啊。“劉玄德親提五萬多大軍北上,耗時一年居然連陽平關都打不下,一路損兵折將被夏侯淵打得丟盔棄甲,簡直就是廢物一個。”
孫策當然有資格這麽說,自起兵之日孫策基本就沒怎麽打過以多欺少的仗,即使有也是全勝,比起曹操和孫策,劉備的指揮能力的確和其祖先一樣,爛得掉渣。昔日劉邦帶領諸侯聯軍五十六萬伐楚,能被項羽的三萬人擊敗;劉備打不過夏侯淵的四萬人也在情理之中。
“至尊,劉玄德雖然無能,但卻是我軍盟好,而且其占據巴蜀對我方大為有利,莫不如我軍支援一二。”深感孫乾一事對不住劉備軍的諸葛瑾出言道。
“劉備連區區夏侯淵都對付不了,實乃無用之輩,倒不如令大都督(如今大都督隻剩下呂蒙了)拿下南郡,趁曹劉雙方膠著於漢中,一舉全取荊州,成故楚之勢。”呂範亦是出言道。
堂中眾臣看著淮泗派三號人物和四號人物針鋒相對,一時間還摸不清頭腦,甚至以為淮與泗起了分歧。
“至尊,我軍與劉備尚有盟約,與曹公也才修好,不宜出兵作戰。”剛滿了三十三(虛歲)的喬仁也蓄起了短須,一身精致的朝服顯得頗有漢官威儀。“要解漢中其實不難,夏侯淵雖一時之盛,但劉備有法正為謀主,諸葛亮總督後方,要敗他不難。故而唯一可慮的是曹公的援軍,情報顯示曹公有意親帶大軍坐鎮長安,若是曹公親自,唯恐劉備不敵,故而如何拖住曹公便是關鍵。”
“哦?”看著孫策依舊一副虛懷納言的摸樣,魯肅忍不住出言道:“不知驃騎有何高見!?”
“不難,不難。吾有三策可牽製曹公,其一,曹公擁眾百萬,攜天子以令不臣,招賢納才、重用寒門,平白損害許多世家的利益,許都之中必有眾多老臣不滿曹公擅政,遣一人於許都煽動這些漢臣叛亂,挾天子控製穎許討伐曹公,想必曹公亦不敢輕易西去吧!其二嘛,關羽在南郡厲兵秣馬多年,近些年也是閑著,倒不如資助他北伐許洛,和許都朝廷中的老臣們交相輝映。以關羽之勇、徐庶之智,襄樊的曹仁、文聘恐難以抵擋。至於其三嘛,北邊三郡的烏桓似乎近兩年不怎麽安定,煽動一下亦是不錯,不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實乃下策爾。”
“子言好算計,想必魏王亦是會忙得焦頭難額吧!哈哈!”自古從不缺乏捧場的,但像孫匡這麽慘白的捧場還真是少見。
魏王既是曹操,今年四月,漢帝便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製,國都鄴城。
故而孫匡這位曹仁的女婿會稱他魏王,他讚成喬仁的意見倒是讓喬仁有些意外,在他的印象中孫匡似乎有些怕老婆,而鎮守襄樊的正是他的嶽父曹仁,他居然同意喬仁煽動關羽北進襄樊的意見,難道不怕晚上回去那啥嗎?
“嗯,那依子言之見這些事該派遣何人去呢?”孫策終於開口了,更是直接肯定了喬仁的對策。
“許都之處仁已有人選,東部先生之子張玄,曾隨其父在許都任職,對於許都的門道很是清楚,近年來在大鴻臚擔任大行負責與漢室一眾事務,仁以為可以擔此重任。”
張昭是孫權的老師,而張紘正是孫策的老師。在張紘死後,張玄便已徹底的依附於吳郡張家,而張溫在這幾年內名聲大起,徹底的壓服了族內的族老們,掌握了張家的全部權利,至此吳郡張雖名為江東世家之望,但實際上是喬仁一係的,這也是喬仁舉薦張玄的原因。
“張玄嗎?”孫策對張紘的感情很深,有機會提拔他的兒子,顯然也是樂得其成。“好,孤準了。那其他兩處呢?”
“關羽處最為簡單不過,勞子瑜走一趟便是,想必關羽和徐庶也很擔心劉備在漢中的局勢吧!倒是代郡(三郡烏桓之首)一方,卻是頗為頭疼。”
“有兩方便夠了,異族之人能不用便最好。”周瑜顯然是個大漢民族主義者,對於聯絡異族的事很反感。
“好!子瑜即可準備,孤也算是幫幫劉玄德。”荊州的關羽軍能有損失,對於孫策來說是喜聞樂見的,他們在荊襄打得越狠,吳軍就越好在最後出麵收割人頭,最好是關羽和曹仁打得兩敗俱傷,吳軍正好全取荊襄四郡(南陽、襄陽、南鄉、南郡)
散朝了,這麽說也不恰當,散會了。眾人皆走,唯獨喬仁被孫策給留了下來,最可怕的是臨走之時周瑜還留下了一個名為自求多福的眼神。
“姐夫,說吧留我下來何事?”孫策在私下還是很親和的,故而喬仁很順便。
“能有什麽事”孫策展顏一笑,起身說道,“忙完了正事又解決了難題,吾輩當要飲他三杯以示慶祝才是。走,孤已經預定了酒宴!”
“預定?”喬仁一聽,心中很是詫異,指了指天上揮之不去的陰雲說道,“喝酒,在府上喝不就是了,若是要去仁府上也無不可,可這大冷天的,莫不是還要去外麵喝,…”
孫策走到喬仁身邊,訕訕一笑說道,“在你我府中喝酒,想來也喝不盡性,哪有外邊愜意。走走走!”說罷就推著喬仁往殿外走,說來大喬雖不如小喬管得嚴,但也頗有些限製,比如說孫策喝酒就不能超過一甕。
“好好好,我走便是,莫急!哎!別推呀!”喬仁很是無奈得往外走。
“等等,子言且住!”孫策一聲驚呼,好似想起了什麽,對喬仁說道。“等我片刻!”隨即二話不說,徑直走向內院,隻留下一頭霧水的喬仁。
沒過多久孫策便回來了,手中抓著兩件玄色的袍子,待走到喬仁身邊,扔了一件給他。
“這是做什麽?”喬仁展開這件袍子。這哪裏是件袍子呀,分明就是一件綢質鬥篷嘛,就像法師長袍一樣。
望著喬仁狐疑的目光,孫策訕訕說道,“外邊風大,子言身虛體弱。若是因此得了病,那你姐姐豈不是得埋怨我?”
怎麽早些時候與你去天一居喝酒、到深林打獵時你不曾這樣說?再說他喬仁還沒虛到那種地步,喬仁很是納悶地披上鬥蓬,隻見那鬥篷竟是將他整個人都罩住了。
“怎地如此之大!”喬仁頓時有了一陣不想的預感。
“不大,正合適!”孫策也披上鬥篷,一邊說一邊扯著喬仁就往外走,弄得喬仁心中不祥的預感越發的強烈,怎麽跟做賊似的,還從側門離開,看著為二人開門的內侍,仿佛也如同做賊般的小心。
出了吳公府(宮)兩人也不坐車騎馬,就這樣冒著寒風走了足足一刻鍾。
就當喬仁實在是不想走的時候。忽然身旁的孫策喜色說道,“到了。就是這裏!”
喬仁抬了抬鬥篷罩住眼睛的部分,看了麵前的建築一眼,這一眼頓時差點將他眼睛就瞪出來,失聲說道。“姐夫。你…竟是帶我來這”
孫策好似有些尷尬,也不回答喬仁的話,拉扯著他就往裏走。‘我的天啊’,望著裏邊那些鶯鶯燕燕,喬仁心中一聲苦笑。回想起周瑜一下朝就狂奔的樣子和那飽含深意的眼神,喬仁總算清楚大概周瑜也陪孫策來過幾回吧!
所謂鶯鶯燕燕是男人都懂,那孫策微服私訪的地方就不言而喻,在漢代這叫做勾欄或是教坊。(我也不知道漢代叫什麽)孫策還真是大膽,居然找了一家官營的,要知道官營妓院的歸太樂令管,太樂令的上司就是太常張昭。
要事被張昭知道,喬仁可不敢想象,依照張公的性格會是怎樣的‘腥風血雨’。最重要的是他居然先後拉了同襟和妻弟兼妹夫到這裏,佩服啊!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