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立國是依靠龐大的世家支持而竊取了曹氏帝位,朝中權利被這些世家大族瓜分殆盡,所謂的官宦子弟才能良莠不齊,大多真正有才能者得不到晉升,根本就是大世家掌握權柄。甚至東晉時候還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麵。正是這些士族坐大,奢華**,乃至糜爛了整個社會,站在高位者,可以肆意踐踏底層人民的一切,甚至是性命,出名的王愷,石崇鬥福,王戎莊園遍及八方,錢多而鏽,便是各種代表。


    國家的利益大多被這些世族(兩晉叫士族)壟斷,所謂上品無寒士下品無高邸。真正的朝政卻又被大多昏聵無能的人把持,五胡亂華帶來數百年的禍亂,不單單是三國戰亂人丁失卻的遺患,說到根本原因,卻更在於士族坐大,享受揮霍浪費的國家資源幾乎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而隨著魏國的權柄漸漸的被世家所掌握,寒門人才的大量流失、埋沒隱遁,國家機器得不到真正有力的新鮮血液才會越衰敗不堪。要知道魏國初立,憑借一國之力,不僅僅是對吳蜀的壓製,而北疆胡人又豈敢南下牧馬!戰亂導致中原人口銳減或許是五胡亂華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卻始終在於士族的坐大,朝政之腐敗。


    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兩晉使用,甚至如王猛之流的大賢,寧肯投奔北國胡人,也不願南下東晉為官,與其說是種悲哀,倒不如說是失了民心。而如祖狄之北伐,也因為東晉朝廷內世家和皇族爭權而放棄大好時機。


    而在江東最大的本土世家就是吳四姓,放眼江東隻有這四家才算是真正的豪門,可與中原、河北的大世家相比較。特別是陸家和顧家,記的東漢之初,吳郡陸閎就曾任尚書令。到東漢末,其玄孫陸康任廬江等郡太守,陸族做官之人,足跡遍及江東;生意往來者,覆及整個大漢,在吳郡隱隱眾家之首,聲望十足。


    而陸家還出了一個一個改變蜀吳兩國命運,更是出了製做千古名流《渾天圖》之人,改變吳蜀命運之人那就是陸遜,製作渾天圖的便是陸績。公元196年,袁術為準備攻打徐州,去廬江陸康借糧末遂,大怒派孫策攻拔。陸康無奈之下,命其幼子陸績隨年齡較陸績稍大的侄孫陸遜返吳郡,移家於海鹽華亭穀。而陸遜在黃武元年(222),大破劉備,火燒連營七百裏,成為蜀中從盛到衰的轉折點,後封婁侯,領荊州牧,改封江陵侯,終任丞相。而陸家在陸遜之後,更是如日衝天,雖經打壓但卻不見衰退。曆經魏晉南北朝,連續幾百年長盛不衰,陸遜之子陸抗官至大司馬、荊州牧。其堂叔陸績官至鬱林太守。弟陸瑁及瑁子倫均官至選曹尚書。族侄陸凱,吳末領荊州牧,封嘉興侯,官至左丞相。陸凱之弟陸允曾任交州刺史,封都亭侯。凱子陸禕曾任偏將軍,封海鹽侯。陸允之子陸式任揚武將軍等等,不一而足。


    而顧家則是越王勾踐的七世鬊吮孫為閩君搖,在漢代受分封於東甌搖之子受封為顧餘侯,世居於江東。曆經數百年,家族日浙強大,特別到了顧雍這一代,吳國三任丞相,孫權還將孫策的另一個女兒嫁給顧雍之子顧邵。邵官豫章太守。邵子譚,在祖父顧雍卒後,代雍平尚書事。顧譚子顧直拜奮威將軍。顧雍的次子顧裕,官宜都太守。裕子顧榮,與陸機、陸雲號為“三俊”。乍浦古為顧邑,傳即顧榮所居。顧榮在晉時封嘉興伯,八王之亂時,縱酒偽裝以自保,還吳。琅邪王司馬睿(晉元帝)鎮建康,起用為軍司,加散騎常侍,為支持司馬睿建立東晉王朝的江南士族領袖。


    相對朱家,雖是地方豪族,但是在孫權時才正真興起。朱桓以破曹仁兵功,封嘉興侯。拜前將軍、領青州牧。朱桓子朱異,代桓領兵,屢以破魏功,官至大都尉。朱異從父朱據,為驃騎將軍。這一世雖有朱治強勢入主吳郡朱家,成為家主,有了朱治、朱然這樣的將領加入,朱家也徹底的成為一個將門,憑借領兵製,朱家掌握過三萬的部隊。


    而張家則是一個純粹的文人世家,其祖乃是一代謀聖張良,吳郡(今江蘇蘇州市)張氏,出自張嵩第四子睦,東漢時任蜀郡太守,始居吳郡。由於張良的關係張家子弟都不愛出仕,漢中張家就是以道士出名的。到了張允這輩更是當起了隱士,直到喬仁辟除他為長史方才出山,而他的兒子張溫在曆史上更是悲慘。張溫出使蜀國回來之後,孫權陰銜溫稱美蜀政,又嫌其聲名大盛,恐終不為己用,思有以中傷之。吳國但是的選曹尚書暨豔為人狷直自負,不肯隨俗浮沉,喜為清議,品評人物,企圖改革當時選用人才不分賢愚、徇私舞弊、清濁混淆的種種惡習,可惜被吳郡的大世家們打壓、誣陷,最後下獄致死。由於暨豔是張溫推薦的,所以案件成為孫權加罪於張溫的借口,被免官最後鬱鬱而終。


    而江北也就是淮泗集團還有廬江(梁國)喬家、廬江周家、彭城張家、琅琊諸葛家、臨淮魯家等等,但除了喬家和周家是大豪門世家之外,其餘的多時小世家,或者更本就是寒門。呂蒙、呂範,黃、蔣、周、陳、董、甘、淩、潘、丁等基本都是寒門。


    喬家便是喬仁的家族,其六世祖喬仁(汗一個先)成帝時官至大鴻臚,著有《禮記章句》四十九篇,稱為“橋君學”。喬仁的太曾祖父喬基,曾任廣陵太守,曾祖父喬肅,曾任東萊太守。祖父喬玄更是把三公當了個遍,最後卒於太尉任上,父親喬羽也官至任城相。在東漢一朝也算是累世公卿,都是比兩千之上的高官。


    而周家更是厲害,四世之中三人做到了太尉之職,比起袁家和楊家的四世三公也隻差了毫厘。


    所以當喬仁被孫策拉來討論世家的時候,喬仁是真的很尷尬。雖然他自己代表的淮泗集團,基本是以小世家和寒門為主,沒有大世家的訴求,但自己好歹也算是大世家之一,這麽公然討論削弱世家,喬仁做不到啊!


    後世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對曹魏和西晉沒有什麽好印象,但熟知曆史的人便知道,蜀漢完全是個頑固的漢室餘脈,東吳則是個割據政權,唯獨曹魏不僅威懾外虜,於內也大有作為,三省六部的雛形便在曹丕掌權期間確立。其實曹魏乃至兩晉南北朝的中央機構並非隻有三省,而是五省隻不過秘書省和內侍省權力不大故而忽略,而三省中尚書省始於漢武到了漢末才由曹操任丞相時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嚴密的外朝機構,門下省始於東漢,而中書省這時由曹丕草創。


    除此之外曹魏的屯田製也是對日後西晉之占田製,北魏乃至唐代的均田製都有深刻的影響,曹魏除了為世家逐漸奪權之外,其在政權的建設方麵多有可取之處,可見曹魏能力壓蜀吳兩國並非偶然。


    “子言,你說話呀!!孤想實行九品中正製,你認為如何!”孫策看見喬仁久久不肯言語故而出聲問道。


    一語石驚,喬仁總算從沉思中清醒道:“萬萬不可,姐夫。九品製絕不能在此時頒布,一則師出無名,如今名義上還是漢室的天下,若刪改任官之製度,恐遭人非議。二則九品製收眾官自辟屬僚的權力,亦剝奪了世家把控舉孝廉之權力,恐為世家所忌,乃至反對。如今乃是大爭之世,還需要世家的鼎力支持。”


    喬仁頓了一頓看孫策臉色未變,方才繼續說道:“曹操打壓世家十數年,大批任用寒門庶族,充實朝堂。但即使如此也是因為中原久經戰亂,世家大族十不存一;而中原之地學術發達,先有潁川四長開置學癢,後又鄭玄不吝授徒,故而中原一地寒門士子多良材美玉。但即便如此,曹公領內河北一地依舊為世家所掌,故而在官渡之後曹公便長期坐鎮鄴城,壓服河北世家。”


    喬仁又頓了一頓,這次倒是因為話說太多有些渴了,孫策見狀也遞過一杯茶水,喬仁飲過一杯之後又繼續道:“最後一點至關重要,九品之製尚有缺陷,雖然仁設了考察之法,但並無統一標準,久而久之恐淪為世家把控權柄之工具。”


    喬仁不是沒有想過科舉考試,但想一想便也就算了。世家之所以為世家,乃是因為他們把握學術,家學傳家。寒門若是無良機,哪裏學得到東西。尤其是經學,如馬融、鄭玄等當代大家講學,那是人流雲集啊,鄭玄之大名連黃巾也不敢侵犯。


    便是孫策開辦學堂,可沒有好的老師如何教得出好的學生,最多是能能識文斷句而已。大量印刷書籍,而且那些世家也不是白癡,他們會把自己傳家的經書拿出來嗎?固然普通的六經,普通寒門也都有,但後世還分個教材高低、一本、二本呢,名家注釋尤其是東漢名家注釋的經書,才是當時士子心中所向。故而所謂科舉考試這不是一時一刻能夠辦到的,而且喬仁也不喜歡科舉考試,科舉考試需要更規範的典籍,這不利於思想的多方麵發展,士子們都為考試而讀書,那古代這些所謂的雜學又會有幾人願意涉及。而且隨著科舉考試一同便是緩慢的升遷製度,考試、當官熬資曆,昔日的熱血青年都熬成了老官皮。


    更重要是許多有才之士難以得到快速升遷到他最適合的位置,宋代以前辟除製並未完全廢除之時,狄仁傑舉薦的張諫之便是幾乎一步而成就宰輔,由一個地方官連跳數階人得其用。如漢武之時的桑弘羊十三歲便任侍中,之後更是當上大農丞這樣的高官,之後便是輔佐武帝長期管理財政。試問若是放在宋明恐怕不行吧,以其商賈之子的身份怕是連科舉都參加不了,即使能熬過科舉怕是已過了十幾二十年吧。縱觀曆史宋代之後有幾個少年高官,朝廷之上竟是暮氣沉沉。再也沒出現過十九歲的將軍(霍去病)、十二歲的上卿(甘羅)、二十六歲的參謀長(郭嘉)。以喬仁私見,要老少搭配才合理嘛。


    “那你說怎麽辦!?”喬仁說的淺顯,以孫策的政治頭腦幾乎瞬間就可以明白其弊端,為世家所阻還是其次,被世家掌控才是孫策心中的陰霾。


    “這!”喬仁倒是也沒想到,隻能說道:“姐夫,當徐徐圖之。嗯,臣弟記得大司馬說過可不斷得扶持寒門,以取代現存的世家,就像一彎湖水,若是不流動便會腐朽,而流水便不會如此。簡拔寒門中的良才取代腐朽的世家,暫時可抑製世家。臣弟再細細研究一下九品製,最大程度的改善之後,便立刻獻與姐夫。而且曹公年歲以大,若他一去便是天翻地覆之時。”


    “嗯!曹丕,魏國。”孫策也不知道呐呐自語些什麽,半響過後欣然一笑。“好,隻得如此了,子言去後院見見你姐姐,你可是少傅,不能光領俸祿而不幹事吧!”


    喬仁隻好訕笑,貌似他回建業都快四個月了,如今都快到建安二十二年了,都沒有給孫紹上一堂課。今年孫紹就要滿十七歲,恐怕大喬也有要給他物色一個良配了,孫策叫喬仁去見大喬恐怕也是因為這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