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建業,太初宮。孫策召集了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等三公和左大司馬張昭,商議的卻是頂頂的外交大事。
“魏王遣使卻托漢室之名,如此隱秘所請之事無外乎襄樊之間。魏王視劉備為平生大敵,而漢中一役,征西(夏侯淵)以歿,魏王告負。如今襄樊之間魏王決不允許失敗,何況天子居於許都,天下矚目之所在,斷不能有失。”喬仁起身侃侃而談,“正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反之亦然。有求於人,豈能沒有重禮。”
“重禮?亂世之中重禮不外乎土地城池和人口,但魏王都不會給。”張昭張嘴說道,也是廢話亂世爭得就是這些,如何會送人。
“亂世中還有一樣至關重要。”喬仁任人心裏大概有些眉目了。
“何物?”
“大義和官爵。魏王已北麵稱孤而劉備也自立為王,唯獨姐夫還是吳公,魏王以漢臣為使,恐怕送的大禮就是---吳王爵位。”
大義或是名號,在對外爭鬥之中多少有些用處,而且孫策是一個不落人後的人,怎麽可能隻滿足於一個公爵。後世東吳的王位是以孫權向已經篡漢自立的曹丕稱臣而得到冊封的,但是以孫策的脾性讓他向曹操稱臣都不可能,跟遑論對曹丕稱臣。若說自立,那就更不可能了,名分雖然並不是絕對,但東吳的確就是毫無大義可言,完完全全的一個割據政權。劉備可以自立,那是因為他有愛民的賢名又有漢室宗親的身份,他自立為王在士子認為無疑為翹大漢的牆角,但尋常百姓又有幾人知道漢王的典故,甚至說還有幾人記得高祖劉邦。
故而自立為王,劉備可以,但孫策不行他還需要漢室的正統名義,至於之後稱皇做帝,便是要等到曹丕、劉備之後,順勢而為。要等到漢室的影響力已經近於無,才有這個契機。
“王?名號而已,不過荊州,孤是誌在必得,有魏王之助,未嚐不可。”
?????????????????????????????????????
???????????????????????????????????????????????????????????????????
“徐庶在幹嘛?”公安城內的一處軍帳,幾個身穿甲胄的人聚集在一堂,商議著什麽。這幾個人卻是劉磐、劉循和原本應該軟禁的黃權、張任,若是喬仁在此也不會驚訝,因為他們正是謀劃的關鍵。
喬仁雖然主張先遣使向關羽溝通、求親,但其實喬仁卻對此不抱任何希望,先不提關羽自己的個性問題,單單靠外交手段斷然是不會達成任何實際上的效果。所以在一麵在明麵上遣使的同時,喬仁秘密遣劉循帶了幾十個親衛潛入了公安,與在公安潛伏數年的劉磐聯係,要在關羽的背後插上一刀。
“徐元直帶著傅將軍查看前沿對東吳的防線。”劉磐回答道。
很奇怪,帳中真正的主事者並不是這裏的主人劉磐,也不是劉璋舊臣們的少主如今孫韶手下校尉劉循,而是坐在一旁的中年文人,說是文人也不恰當,因為此時他穿上了一副短甲。
黃權,或許他的名字在整個群星閃耀的漢末三國並不是出彩的一顆,但他卻非庸才,在原本的曆史上他和徐庶一樣是個身不由己的案例。原本漢中之戰就是他和法正最出彩的一役,而這一世由於劉備在宴會上拿下了劉璋,黃權和張任原本各異人生軌跡卻被這一隻小蝴蝶所改變,作為劉璋的頑固舊臣而被劉備放逐到了公安嚴加看管。
但喬仁顯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大才,若隻靠劉磐、劉循幾個武夫恐怕對付不了留守公安、江陵的徐庶。故而喬仁在遣劉循來之時,便以囑托凡事多聽黃權之言。
“好!!徐元直怎麽也想不到,受了關羽的氣的傅士仁會如此輕易被我等說服,反了他劉備、關羽。今日正好徐庶不在,卻是起事之時,公子和劉將軍可速速控製軍營、武庫,張將軍率軍前去捉拿徐庶,無論傅士仁是否真心與我們同路,但是隻要張將軍兵鋒一至,他知道該怎麽選擇,是給關羽殉葬還是和吾等共襄大業。”
“可是先生,喬太尉並無書信傳來,咱們擅自起事是不是?”劉循如今也不過二十出頭,雖然打過幾次仗,但對於這事多少有些拘謹。
“公子,無妨!吳公遣使向關羽匹夫求親,卻被如此欺辱,那使臣算算時日也該回到建業了。吳公和喬太尉的怒火轉息既至,而且軍報上顯示魏王遣了於禁率軍三萬援助曹仁,如今雙方更是陷入苦戰,關羽匹夫更是被龐德一箭射中前額,劉備軍如今銳氣已失,士氣大傷,徐庶焦慮南北兼顧,正是動手的大好時機。公子您要記住,為將者要會臨機應變,切莫苦等軍令,坐失良機。”
“某讚成黃先生所說,今日就是起事之時,賢弟隨為兄接管軍營,有不服者殺之!”劉磐急忙打斷黃權的說教,他可知道黃權說教起來,那可是口若懸河啊!
“好!”
劉磐轉身對著蜀中名將張任說道:“張將軍武藝高強,荊州諸將除了關羽外無人能敵,今日徐庶出城帶了一曲兵馬,其中有半數都是傅將軍的親信,某再撥給將軍一屯騎兵,一定要生擒徐庶。”
“劉將軍放心,任自會盡力。”
“諸位將軍。”黃權神色一正,躬身一禮,才說道:“權會即刻書信一封,以公子的名義快馬送於陸口的陸都督,相信陸都督必會領會。諸位,行事須密,切莫走漏風聲,讓江陵的糜芳知曉。”
“喏!”
“諸位,隱忍多時,成敗在此一舉!”
“成敗在此一舉。”
?????????????????????????????
??????????????????????????????????????????????????????????????????
公安位於長江南岸,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陝豫,有“七省孔道”之稱,與洞庭湖平原一衣帶水。也就是因為他四通八達的地勢讓徐庶愁白了頭發,作為南郡太守(關羽是荊州刺史、芮玄也是荊州刺史、文聘也是荊州刺史),他的消息當然會比劉磐更加暢通,東吳遣使為孫翊遺子孫鬆求親,同時還商議歸還南郡事宜,這徐庶都是知道的,按照徐庶的意思敷衍一下、拖延一段時間再說,這會畢竟是關鍵時期還需要和東吳保持良好的關係不是。可那關羽當麵拒絕不說,還說什麽‘虎女焉能嫁犬子’!孫翊也就罷了,死人一個又不可能從墳墓裏跳出來,然而孫鬆還是喬仁的義子啊,你這不是拐著彎罵喬仁是犬嗎?
徐庶擔憂的事接二連三的發生了,使臣當即拂袖而去,最可怕的是路過夏口時,在夏口駐軍的大都督呂蒙召回了所有在外訓練的士卒,水軍一副整裝待發的摸樣;使臣路過陸口時,駐軍陸口的副都督陸遜,大軍四動、細作回報好像不日就將有大動作。
幸好如今的安豐郡是呂都督在管轄,若是前些年安豐的部隊說不定就會斜插入襄樊襲擊關羽的後衛部隊。
‘這叫什麽事啊,雲長怎麽就管不了嘴呢!’徐庶原本是在巡視公安以東沿江的烽火台的,想的多了就顯得心不在焉了。
。
“魏王遣使卻托漢室之名,如此隱秘所請之事無外乎襄樊之間。魏王視劉備為平生大敵,而漢中一役,征西(夏侯淵)以歿,魏王告負。如今襄樊之間魏王決不允許失敗,何況天子居於許都,天下矚目之所在,斷不能有失。”喬仁起身侃侃而談,“正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反之亦然。有求於人,豈能沒有重禮。”
“重禮?亂世之中重禮不外乎土地城池和人口,但魏王都不會給。”張昭張嘴說道,也是廢話亂世爭得就是這些,如何會送人。
“亂世中還有一樣至關重要。”喬仁任人心裏大概有些眉目了。
“何物?”
“大義和官爵。魏王已北麵稱孤而劉備也自立為王,唯獨姐夫還是吳公,魏王以漢臣為使,恐怕送的大禮就是---吳王爵位。”
大義或是名號,在對外爭鬥之中多少有些用處,而且孫策是一個不落人後的人,怎麽可能隻滿足於一個公爵。後世東吳的王位是以孫權向已經篡漢自立的曹丕稱臣而得到冊封的,但是以孫策的脾性讓他向曹操稱臣都不可能,跟遑論對曹丕稱臣。若說自立,那就更不可能了,名分雖然並不是絕對,但東吳的確就是毫無大義可言,完完全全的一個割據政權。劉備可以自立,那是因為他有愛民的賢名又有漢室宗親的身份,他自立為王在士子認為無疑為翹大漢的牆角,但尋常百姓又有幾人知道漢王的典故,甚至說還有幾人記得高祖劉邦。
故而自立為王,劉備可以,但孫策不行他還需要漢室的正統名義,至於之後稱皇做帝,便是要等到曹丕、劉備之後,順勢而為。要等到漢室的影響力已經近於無,才有這個契機。
“王?名號而已,不過荊州,孤是誌在必得,有魏王之助,未嚐不可。”
?????????????????????????????????????
???????????????????????????????????????????????????????????????????
“徐庶在幹嘛?”公安城內的一處軍帳,幾個身穿甲胄的人聚集在一堂,商議著什麽。這幾個人卻是劉磐、劉循和原本應該軟禁的黃權、張任,若是喬仁在此也不會驚訝,因為他們正是謀劃的關鍵。
喬仁雖然主張先遣使向關羽溝通、求親,但其實喬仁卻對此不抱任何希望,先不提關羽自己的個性問題,單單靠外交手段斷然是不會達成任何實際上的效果。所以在一麵在明麵上遣使的同時,喬仁秘密遣劉循帶了幾十個親衛潛入了公安,與在公安潛伏數年的劉磐聯係,要在關羽的背後插上一刀。
“徐元直帶著傅將軍查看前沿對東吳的防線。”劉磐回答道。
很奇怪,帳中真正的主事者並不是這裏的主人劉磐,也不是劉璋舊臣們的少主如今孫韶手下校尉劉循,而是坐在一旁的中年文人,說是文人也不恰當,因為此時他穿上了一副短甲。
黃權,或許他的名字在整個群星閃耀的漢末三國並不是出彩的一顆,但他卻非庸才,在原本的曆史上他和徐庶一樣是個身不由己的案例。原本漢中之戰就是他和法正最出彩的一役,而這一世由於劉備在宴會上拿下了劉璋,黃權和張任原本各異人生軌跡卻被這一隻小蝴蝶所改變,作為劉璋的頑固舊臣而被劉備放逐到了公安嚴加看管。
但喬仁顯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大才,若隻靠劉磐、劉循幾個武夫恐怕對付不了留守公安、江陵的徐庶。故而喬仁在遣劉循來之時,便以囑托凡事多聽黃權之言。
“好!!徐元直怎麽也想不到,受了關羽的氣的傅士仁會如此輕易被我等說服,反了他劉備、關羽。今日正好徐庶不在,卻是起事之時,公子和劉將軍可速速控製軍營、武庫,張將軍率軍前去捉拿徐庶,無論傅士仁是否真心與我們同路,但是隻要張將軍兵鋒一至,他知道該怎麽選擇,是給關羽殉葬還是和吾等共襄大業。”
“可是先生,喬太尉並無書信傳來,咱們擅自起事是不是?”劉循如今也不過二十出頭,雖然打過幾次仗,但對於這事多少有些拘謹。
“公子,無妨!吳公遣使向關羽匹夫求親,卻被如此欺辱,那使臣算算時日也該回到建業了。吳公和喬太尉的怒火轉息既至,而且軍報上顯示魏王遣了於禁率軍三萬援助曹仁,如今雙方更是陷入苦戰,關羽匹夫更是被龐德一箭射中前額,劉備軍如今銳氣已失,士氣大傷,徐庶焦慮南北兼顧,正是動手的大好時機。公子您要記住,為將者要會臨機應變,切莫苦等軍令,坐失良機。”
“某讚成黃先生所說,今日就是起事之時,賢弟隨為兄接管軍營,有不服者殺之!”劉磐急忙打斷黃權的說教,他可知道黃權說教起來,那可是口若懸河啊!
“好!”
劉磐轉身對著蜀中名將張任說道:“張將軍武藝高強,荊州諸將除了關羽外無人能敵,今日徐庶出城帶了一曲兵馬,其中有半數都是傅將軍的親信,某再撥給將軍一屯騎兵,一定要生擒徐庶。”
“劉將軍放心,任自會盡力。”
“諸位將軍。”黃權神色一正,躬身一禮,才說道:“權會即刻書信一封,以公子的名義快馬送於陸口的陸都督,相信陸都督必會領會。諸位,行事須密,切莫走漏風聲,讓江陵的糜芳知曉。”
“喏!”
“諸位,隱忍多時,成敗在此一舉!”
“成敗在此一舉。”
?????????????????????????????
??????????????????????????????????????????????????????????????????
公安位於長江南岸,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陝豫,有“七省孔道”之稱,與洞庭湖平原一衣帶水。也就是因為他四通八達的地勢讓徐庶愁白了頭發,作為南郡太守(關羽是荊州刺史、芮玄也是荊州刺史、文聘也是荊州刺史),他的消息當然會比劉磐更加暢通,東吳遣使為孫翊遺子孫鬆求親,同時還商議歸還南郡事宜,這徐庶都是知道的,按照徐庶的意思敷衍一下、拖延一段時間再說,這會畢竟是關鍵時期還需要和東吳保持良好的關係不是。可那關羽當麵拒絕不說,還說什麽‘虎女焉能嫁犬子’!孫翊也就罷了,死人一個又不可能從墳墓裏跳出來,然而孫鬆還是喬仁的義子啊,你這不是拐著彎罵喬仁是犬嗎?
徐庶擔憂的事接二連三的發生了,使臣當即拂袖而去,最可怕的是路過夏口時,在夏口駐軍的大都督呂蒙召回了所有在外訓練的士卒,水軍一副整裝待發的摸樣;使臣路過陸口時,駐軍陸口的副都督陸遜,大軍四動、細作回報好像不日就將有大動作。
幸好如今的安豐郡是呂都督在管轄,若是前些年安豐的部隊說不定就會斜插入襄樊襲擊關羽的後衛部隊。
‘這叫什麽事啊,雲長怎麽就管不了嘴呢!’徐庶原本是在巡視公安以東沿江的烽火台的,想的多了就顯得心不在焉了。
。